教育既游戏

来源 :源流·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b19831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传统教育的单一性,对当下现代艺术教育进行思考与改进。即素质化艺术设计教育下的游戏化方式,是对应其当下教育体制的一种新的尝试。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游戏互动
  
  传统的艺术教育方式主要以宣扬宗教题材为核心,强调绘画的技法,制造精神领域的虚幻图像。教育方式主要以口传心授的学徒制,甚至有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禁忌。这种点对点的单一的教学方式。把艺术教育推向一个以技术为主的、职业技能的边缘。艺术成为养家糊口的活计。不然,则是宣扬神学的工具,失去了艺术原本的魅力。
  现代艺术教育已经认识到了物的客观存在,把艺术与历史和自然科学技术相结合作为再现艺术的现代形式。以包豪斯为主的教育方式和体系已經基本形成,主要是教师教授,学生接受,教室为地点,围墙是校园的教学体系。一点围绕权力中心进行多角度运动。这种点对面的传播方式,虽然普及了艺术教育,但同一教育体制教化下的学生,未免出现单一化的效果,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艺术教育的课堂变成了严肃且呆板的讲堂。
  然而,当代艺术教育回到对人自身的发展需求的关怀,但这是在科学技术强大背景支配下的、更多地是对人性的关怀与启示,并且是伴随终生的教育,这种多元的智能化教育方法应该得以普及。在以互联网为载体的艺术教育将成为未来教育的主要方式,每个人都成为一个全息教育网络,随时随地的变幻着自己的角色,教师的权力中心彻底被消解掉,这种多点、多维的网络式的教学方式,将把呆板的教学变成游戏,使你既是游戏的掌控者,又是游戏中的一份子。这种角色的多变、以互动为核心的多方向的教学方式,在不久的将来将得以发展和延伸。以下是笔者关于未来设计教育的几点设想(建立在科技、经济、政治强大保障之下):
  概念:教育=游戏(全息的、智能的、多元的——怎么“拼”都有型、视觉的)
  一、“窗口”、交流
  1.学科间的融合,强调学科间的联系,加大选修课力度(人文的、地理的……)。
  2.学校与学校、学生与学生之间定期举办交流会(学习经验、教学成果……)。
  3.学校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利用互联网、各种比赛、展览),第一时间把教学成果向社会发布。有利于学校提高知名度。
  4.以不定期举办论坛、学术讲座等不同的方式,达到交流的目的。
  二、交互、互动(走出去、请进来)
  1.角色互换,提倡学生的各方面全面发展,并有所长。老师成为学生,学生成为教师。
  2.走进展览馆、画廊,积累视觉经验。
  3.走进工厂、实验基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4.走进设计公司,参加实战。
  三、基础教学+流动性(聘任著名讲师)
  1.聘任制,消解权利中心。
  2.“活水不死”的流动性,解除终身契约的方式。
  3.“培训、交流、学术论坛、外聘”,提高教师的素质。
  四、完备的硬件设施
  1.提供如电影机、摄影工作室、暗房、小型工作室、印刷实习基地、模型车间、打板间、打磨车间等设备及场地。
  2.独立的工作室,成为交流、谈论、科研基地。
  3.具有浓厚艺术气息的校园、课舍、教室(拉金斯认为:一个人周围环境的艺术性对其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极其重要的)。
  五、市场为导向,理论研究为基础
  不可完全陷入商业化的窘境,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同时,加大对理论的研究。
  这些“块”“面”的累积,搭建出灵活的、共通的、交叉化的、百花齐放的教育模式(各学院会根据自己的需要、特点有所偏重、有所选择搭建自己的教育模式)。
  建设一个有规则的游戏教育体系,教学即游戏、游戏即教学,把呆板的、严肃的教学制度用一种轻松的、灵活的教学制度所取代。
  1.视觉化
  (1)受教者、教授者对整体的教学体系有感观的认识(教学目的、教学成果),如上图所示。
  (2)使用各种不同感官来体验。如游戏调动你的听觉、视觉、触觉……全息的带你进入教学空间。
  2.可穿插、交互的
  (1)所学课程具有灵活的可变性,由学科负责人按照学生的特点调整教学计划。
  (2)插入式。教学体系与教学过程并非线性,可为非线性方式,灵活、可变的。
  3.节约型、合理化
  (1)无论对与学生、教师、整个教学体系,都是不断更新、添加与更迭的,自我消化的过程。
  (2)教育成为一个自我消解、成长的有机体。
  4.可变性、创造性
  在元素的基本构成与游戏的基本规则下,可根据各自学院的特点“拼”出自己的特色,使教学有所偏重,如师范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等。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大众媒介的迅速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加速到来,大众媒介对军队院校的影响日益深远。军校学员媒介素养教育旨在培养信息化条件下军校学员分析判断媒介的能力,提高军校学员科学利用信息的能力。  【关键词】信息化 大众媒介 军校学员 媒介素养教育    一、媒介素养及媒介素养教育概念解析  所谓媒介素养,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将其定义为:人们面对媒介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
期刊
【摘要】本文根据学生管理工作实践经验,对新时期中专学校学生管理工作进行了一些思考,从广泛开展养成教育;积极开展课外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开展创业教育,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价值观;构建新时期中专学校学生工作管理体系;重视和加强班主任工作,充分调动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等五个方面对当前中专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中专学校 学生 管理工作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随着国家教育结
期刊
【摘要】师生关系是和谐校园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而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是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理念为指导,简要探索新型师生关系的内涵,从而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关键词】以人为本新型师生关系构建    师生关系,是社会关系体系中一个多因素的关系体系,既反映了社会经济、政治、道德关系,又包含有为达到教育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教与学的关系,也有情感行为的心理关系等。在农业经
期刊
【摘要】《德意志意识形态》,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产生的标志,是历史唯物主义法学理论第一次较为完整、较为系统的反映。一方面,文章介绍了该著作的标志性地位;另一方面,着重概括了该著作中体现的法律思想。最后,谈了笔者的一些感想和体会。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 法的运动规律 法的本质 法的价值 私法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费尔巴哈和青年黑格尔
期刊
【摘要】生活中,人们通常一提起舞蹈就会想到音乐;反过来,一提起音乐也会想到舞蹈。从古代的乐舞到现代的舞剧,光阴荏苒,舞蹈与音乐这一对孪生姊妹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少数民族乐舞领域,二者的关系几乎到了相生相灭的程度,有歌必舞、有舞必歌。从舞蹈的角度看,当今世界上虽然有一些无音乐舞蹈作品的出现,但在总体趋势上舞面与首乐的必然联系仍然是一个客观要求。因此对于这一个客观事实的探寻成为舞蹈教育界必然
期刊
【摘要】“诗言志,文传情”,任何一篇文学作品,都会传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而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是阅读文学作品的终极目的。本文从《蜀相》的教学入手,从背景介绍、结构分析、情景交融、诗歌诵读等四个方面探讨了以感情为主线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  【关键词】蜀相 杜甫 感情 效果    在古诗词教学中实行情感教育,不仅抓住了诗歌的本质特征,而且更有助于完成语文课的教学目标。作为千古诗圣的杜甫,他的诗歌所要
期刊
【摘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是第三课“多彩的消费”这一课教学的落脚点。消费是再生产过程的第四个环节,但是消费却是中学生参与经济生活最直接、最主要的形式。中学生作为消费者,学习消费的有关知识,其目的就在于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到科学、合理地消费。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 消费观 教学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是第三课“多彩的消费”这一课教学的落脚点。消费是再生产过程的第四个环节,但是消费却是中学生参与经济
期刊
【摘要】原版英语电影有着地道的口语表达,真实的语言环境,丰富的文化内涵,形式活泼多样,为英语教学提供了理想的条件。只要正确地运用教学方法,坚持语言与文化并重的原则,优秀的英语电影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达到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实现语言和文化双收益。  【关键词】英语电影 英语教学 方法 能力    电影教学以多媒体为手段,融视、听、说于一体,使传播知识和接受知识的通道加
期刊
【摘要】语法是大学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而大学英语语法的教学却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本文对大专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大专院校 大学英语 语法教学    一、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  语法已经成为大学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而大学英语语法的教学却存在这样的问题:语法学习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而在大学英语基础阶段的语法教学问题上,有些
期刊
【摘要】分析我国现代大学生的思想状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权衡利弊,應用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传统文化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根植于中华民族的土壤,应充分汲取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养分。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利影响,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用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