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加州的阳光总是让人沉醉。印象中,这里每年有365个晴朗的日子。或明媚或炽热的阳光,永远是人们赞美的主题。有趣的是 ,这一天,天空中竟洒落阵雨。雨点时大时小,有节奏地敲打着周围的一切。这美妙的旋律一下子将我带回江南故乡,时光也顺着思绪回转到我的青春时节。
有个女孩名叫文文
我认识这样一个女孩:
她到美国的第二年,便开始面对上千的美国朋友侃侃而谈中国的未来。有谁能想到这位让美国人钦佩不已的女子,两年前还只是中国一家小邮政所的普通女工。
她的数篇文章被全世界三十多家媒体刊登、转载,感动了无数中国同胞和世界友人的心。谁能想到,她在中国连高中毕业文凭都是勉强拿到的。
她加入国际援助组织,去俄罗斯提供国际贫困救助,探访并鼓励在俄罗斯的中国同胞,给需要帮助的人带去温暖。谁能想到,这个走访过俄罗斯、加拿大、巴基斯坦等国的充满自信和博爱精神的女子,曾经因为考不上大学而绝望得试图结束自己的生命。
这个女孩名叫文文,就是我。
理想与现实
我的名字是文化大革命时代的产物,并不是真正意义上文化的意思,但我的作文倒是一直写得不错。我从小就梦想成为一名作家。可惜的是, 我的理科成绩却很差劲,无论怎么努力我都无法在学习数理化时找到感觉。我现在还记得,一次数学考试后,我和一位女同学放学时碰到数学老师,同学问老师她的考试成绩,老师笑嘻嘻地回答她,你啊,一直都考得不错!继而眉头一皱、双眼充满失望和同情地对我说,哎……你以后可怎么办呢?
两年制高中快结束了,我因通不过毕业考试而无法拿到毕业文凭。老师对我还不错,让我回家自己复习,第二年来补考。我彻底崩溃,觉得自己没有未来了。我把自己关在屋里,每天都灰心丧气,甚至想到了死。理想多么美好,而现实却如此糟糕。一个高中都未能毕业的女孩还能有什么光明的前途?
有一天,我走出屋子,金色的阳光将我笼罩起来,我似乎闻到了一种很香很暖的味道。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当我每天蜷缩起身体躲在悲观世界的尽头自怨自艾时,周遭的一切依然在正常转动。自己若是放弃了自己,没有人会来可怜我。于是,我慢慢努力抛开灰色的念头,强迫自己思考那些人生最重要的东西,逼迫自己面对现实。
信念与盼望
没有工作,没有任何社交和游戏,我便把爱好重新捡回来与自己做伴。通过阅读和写字,静静地与自己交流。我的作家梦又悄悄回来了,给同学写信成了练笔的最好机会。因为父亲是北方人 ,我的普通话从小就比一般同学强得多,我最爱干的事情就是偷偷关起门,对着录音机录下自己的配乐诗朗诵。和电影明星张静初一样,我还对着墙壁一遍遍地练习演讲。晚饭后,我常是几个小时都坐在桌边学习——写散文和诗,收听电台节目并做笔记。当初我完全没有预料到,数年后,这些训练能在自己到美国后帮上自己。冥冥之中,一切积累均有回报。
那时,有个女孩子常来找我聊天,我们的话题常常围绕着人生意义展开。她给我看了一本非常好的书,其中一段话,我至今还记得——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无止息的。长存的是信、望、爱。
我发现我的世界变宽广了。是的,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也不是自身的“本事”,而是要学会去爱。我的眼里开始有了别人,我得心里生出许多同情和友爱。我甚至开始学习心理学,希望有一天能给别人讲讲自己“挫败”的从前,让那些失去勇气的人们能从我日渐转变的心境中得到安慰,寻到力量。
第二年,我通过补考拿到了高中毕业文凭。
我战胜了自己
学生时代,我担任过最高级别的“官”就是英语课代表。初中时,我的英文成绩就一路领先。我起初在一个山区的中学念高中,那里没有英文课,我就自学。第二年我转到另一个学校,人家已经比我多上了一个学期英语课,但是我照样跟得上,并且成绩不错。这些成功经历使我对英语别有一番感情。之后我就一直坚持学英语,与其说是学习知识,倒不如说我是想靠自己的强项来树立自信。
有一天,我看到杂志上刊登了一则消息,说美国有许多年轻人想要和中国人交朋友,促进中美文化交流。我想这是学习英文的好机会,没有想到因此认识了一个美国人,他后来成了我的先生。
先生问我,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我毫不犹豫地回答,读大学。
那年6月,我随先生来到美国。9月,我就进了研究院补读大学学分。一个连高中正式文凭都是勉强拿到的人,去读哲学研究院的哲学课程,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但这是我多年的梦想!
然而,面对陌生的语言和文化,我一下子束手无策,差点哭出来。机会就在眼前,难道真的要放弃吗? 先生的鼓励给了我信心。他对我说,你行的,我肯定,你一定行的!别人学历高,那是他们生长的环境和你不一样,但你决不投降的坚强和决不屈服的品格是许多美国人不具备的,你一定能实现你的理想。
我开始整天泡在图书馆里啃书,饿了就吃淡面包和凉水。我的家是2000多平方米带一座小型跑马场的高档别墅,但离学校有两个多小时的车程。我觉得每天来回会耽误太多时间,就请求睡在教授家客厅的沙发上。这一睡就是半年。别人看一本书,我看十本;别人很容易写成的文章,我要写了又写;有时候花五六个小时背英文单词,每次坐火车回家我都在读书。
进校时学校测试英文,我得了零分,到第一个学期下来 ,期末考试时我的英文成绩是80分。我的论文成绩也由刚及格进步至A和B ,并一直都保持着。英国名校毕业的教授对我的论文给予了高度评价,当我告诉他我在中国的正式文凭只有高中时,他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先生有位朋友是著名的记者,他知道我的故事后就介绍我去他的教会作演讲。我在讲述自己的故事鼓励大家的同时,也尽力向他们讲述我们祖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是的,我们的过去曾悲苦过,但我们相信未来,盼望永恒。只要心中有爱,有信念,永不放弃,任何人都可以做到想做的事,人人都能有成功的人生。
文文·约翰森,美国国际援助组织中国部负责人,友谊桥www.youyiqiao.com 中美文化交流栏目负责人。
有个女孩名叫文文
我认识这样一个女孩:
她到美国的第二年,便开始面对上千的美国朋友侃侃而谈中国的未来。有谁能想到这位让美国人钦佩不已的女子,两年前还只是中国一家小邮政所的普通女工。
她的数篇文章被全世界三十多家媒体刊登、转载,感动了无数中国同胞和世界友人的心。谁能想到,她在中国连高中毕业文凭都是勉强拿到的。
她加入国际援助组织,去俄罗斯提供国际贫困救助,探访并鼓励在俄罗斯的中国同胞,给需要帮助的人带去温暖。谁能想到,这个走访过俄罗斯、加拿大、巴基斯坦等国的充满自信和博爱精神的女子,曾经因为考不上大学而绝望得试图结束自己的生命。
这个女孩名叫文文,就是我。
理想与现实
我的名字是文化大革命时代的产物,并不是真正意义上文化的意思,但我的作文倒是一直写得不错。我从小就梦想成为一名作家。可惜的是, 我的理科成绩却很差劲,无论怎么努力我都无法在学习数理化时找到感觉。我现在还记得,一次数学考试后,我和一位女同学放学时碰到数学老师,同学问老师她的考试成绩,老师笑嘻嘻地回答她,你啊,一直都考得不错!继而眉头一皱、双眼充满失望和同情地对我说,哎……你以后可怎么办呢?
两年制高中快结束了,我因通不过毕业考试而无法拿到毕业文凭。老师对我还不错,让我回家自己复习,第二年来补考。我彻底崩溃,觉得自己没有未来了。我把自己关在屋里,每天都灰心丧气,甚至想到了死。理想多么美好,而现实却如此糟糕。一个高中都未能毕业的女孩还能有什么光明的前途?
有一天,我走出屋子,金色的阳光将我笼罩起来,我似乎闻到了一种很香很暖的味道。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当我每天蜷缩起身体躲在悲观世界的尽头自怨自艾时,周遭的一切依然在正常转动。自己若是放弃了自己,没有人会来可怜我。于是,我慢慢努力抛开灰色的念头,强迫自己思考那些人生最重要的东西,逼迫自己面对现实。
信念与盼望
没有工作,没有任何社交和游戏,我便把爱好重新捡回来与自己做伴。通过阅读和写字,静静地与自己交流。我的作家梦又悄悄回来了,给同学写信成了练笔的最好机会。因为父亲是北方人 ,我的普通话从小就比一般同学强得多,我最爱干的事情就是偷偷关起门,对着录音机录下自己的配乐诗朗诵。和电影明星张静初一样,我还对着墙壁一遍遍地练习演讲。晚饭后,我常是几个小时都坐在桌边学习——写散文和诗,收听电台节目并做笔记。当初我完全没有预料到,数年后,这些训练能在自己到美国后帮上自己。冥冥之中,一切积累均有回报。
那时,有个女孩子常来找我聊天,我们的话题常常围绕着人生意义展开。她给我看了一本非常好的书,其中一段话,我至今还记得——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无止息的。长存的是信、望、爱。
我发现我的世界变宽广了。是的,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也不是自身的“本事”,而是要学会去爱。我的眼里开始有了别人,我得心里生出许多同情和友爱。我甚至开始学习心理学,希望有一天能给别人讲讲自己“挫败”的从前,让那些失去勇气的人们能从我日渐转变的心境中得到安慰,寻到力量。
第二年,我通过补考拿到了高中毕业文凭。
我战胜了自己
学生时代,我担任过最高级别的“官”就是英语课代表。初中时,我的英文成绩就一路领先。我起初在一个山区的中学念高中,那里没有英文课,我就自学。第二年我转到另一个学校,人家已经比我多上了一个学期英语课,但是我照样跟得上,并且成绩不错。这些成功经历使我对英语别有一番感情。之后我就一直坚持学英语,与其说是学习知识,倒不如说我是想靠自己的强项来树立自信。
有一天,我看到杂志上刊登了一则消息,说美国有许多年轻人想要和中国人交朋友,促进中美文化交流。我想这是学习英文的好机会,没有想到因此认识了一个美国人,他后来成了我的先生。
先生问我,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我毫不犹豫地回答,读大学。
那年6月,我随先生来到美国。9月,我就进了研究院补读大学学分。一个连高中正式文凭都是勉强拿到的人,去读哲学研究院的哲学课程,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但这是我多年的梦想!
然而,面对陌生的语言和文化,我一下子束手无策,差点哭出来。机会就在眼前,难道真的要放弃吗? 先生的鼓励给了我信心。他对我说,你行的,我肯定,你一定行的!别人学历高,那是他们生长的环境和你不一样,但你决不投降的坚强和决不屈服的品格是许多美国人不具备的,你一定能实现你的理想。
我开始整天泡在图书馆里啃书,饿了就吃淡面包和凉水。我的家是2000多平方米带一座小型跑马场的高档别墅,但离学校有两个多小时的车程。我觉得每天来回会耽误太多时间,就请求睡在教授家客厅的沙发上。这一睡就是半年。别人看一本书,我看十本;别人很容易写成的文章,我要写了又写;有时候花五六个小时背英文单词,每次坐火车回家我都在读书。
进校时学校测试英文,我得了零分,到第一个学期下来 ,期末考试时我的英文成绩是80分。我的论文成绩也由刚及格进步至A和B ,并一直都保持着。英国名校毕业的教授对我的论文给予了高度评价,当我告诉他我在中国的正式文凭只有高中时,他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先生有位朋友是著名的记者,他知道我的故事后就介绍我去他的教会作演讲。我在讲述自己的故事鼓励大家的同时,也尽力向他们讲述我们祖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是的,我们的过去曾悲苦过,但我们相信未来,盼望永恒。只要心中有爱,有信念,永不放弃,任何人都可以做到想做的事,人人都能有成功的人生。
文文·约翰森,美国国际援助组织中国部负责人,友谊桥www.youyiqiao.com 中美文化交流栏目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