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对幼儿进行创新教育的重大意义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人们越来越重视幼儿的创新,越来越重视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对孩子创新意识的培养,早已渗透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当中,而在幼儿园教学的各科领域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已成为各科教学目标的重中之重。
二、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幼儿园音乐教学分歌唱、打击乐、韵律活动和音乐欣赏四大块,如何在这四方面对幼儿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和呵护幼儿的创新之花呢?笔者以自己多年对音乐教学的学习和实践体会浅谈一二。
1.唱出花样
如何让孩子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如何让他们的思维“活”起来,如何让呆板的歌唱教学“灵动”起来,这就必须在花样上下功夫。以歌曲《勤快人和懒惰人》为例。
(1)教师可提供新歌的第一段歌词:“有些勤快人呀,正在厨房劳动,他在炒菜,他在蒸饭,他也在蒸馒头。”并用边演唱边做动作的方式,引发幼儿兴趣,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的表述结构,然后让幼儿创造性地提出另外的新形象与教师对歌:“有些懒惰人呀,正在厨房睡觉,他不炒菜,他不煮饭,他也不蒸馒头。”
(2)教师可提供歌曲的整段歌词,引导幼儿用动作来表现,在幼儿不断创编动作的过程中,教师为幼儿的动作表演范唱,逐步使幼儿加入演唱。
(3)教师可提供场地背景图,有厨房、花园、理发店、工厂等,引导幼儿创编新歌词,教师将幼儿创编的歌词编入歌曲中的第三段、第四段等,如:“有些勤快人呀,正在工厂劳动,有的纺纱,有的织布,有的在染颜色”。
(4)教师可提供歌曲原唱,启发幼儿三人一组合作创编和演唱。
2.奏出创意
幼儿教师都知道,幼儿园的打击乐作品几乎都是伴随一首完整的旋律(曲调)来演奏的,打击乐器的演奏通常并不能独立,在整个作品中仅起一种骨架或者烘托气氛的作用。直到有一天在进行《瑶族舞曲》的打击乐教学中,我班的一个小朋友利用当小班长的“权限”,在课间休息时指挥班上所有的孩子把我的乐器一扫而空,在没有任何旋律伴奏的情况下,敲打得有板有眼、铿锵有力,从他们一张张兴奋、激动、神采飞扬的脸上,我幡然醒悟:孩子们是在创新,于是在我的打击乐课堂上,一个个受小朋友喜爱的纯打击乐作品被创作了出来,孩子们结合自己的喜好和对乐器的不同理解奏出了创意。
3.舞出个性
幼儿园韵律活动包括:律动、舞蹈、歌表演、音乐游戏等内容,在这方面的教学中,我摒弃“手把手”的师徒教学方式,主张以幼儿为主,充分挖掘和发挥幼儿理解和想象的空间,让幼儿舞出个性。以歌表演《小海军》为例:在介绍这首乐曲时,我头戴海军帽,身穿海军服出现在教室里,孩子们顿时嚷嚷开了:“老师当海军了”“老师真神气”“老师你真有意思”。我问他们:“想一起来当海军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想!”“那好,我来检阅新兵了,小海军们都有哪些本领表演给我看看?”于是,孩子们有的扔手榴弹,有的瞭望,有的刺杀,有的升起帆,有的开炮,当音乐一响起,所有的动作都是那么的有力,那么的自信。
4.听出名堂
这里的听就是指音乐教学中的音乐欣赏了。以《挪威舞曲》为例,该乐曲是ABA结构,A段音乐舒缓、柔和、连贯,B段音乐快速、紧张,为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在感受音乐特点的同时又能培养幼儿创新意识,我采取了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静静地听,叫孩子别出声,只用心去听;
第二,勇敢地说,鼓励孩子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
第三,自由地创编故事情节;
第四,整体愉快地表演,鼓励个人自由创编与众不同的动作和表情。
于是孩子们有了这样的回答:“我听到下暴雨的声音”“大灰狼要来了”“好像我们去郊游一样很开心”“我好像看到了美丽的花儿”……于是,集中大家意见,我们创编了这样一个故事:“一群小动物去郊游,花开了,草绿了,太阳公公笑眯眯地看着它们,外面的世界可美了。玩着、玩着,突然,可怕的事情发生了,大灰狼来了,小动物们机智地躲在一起想办法,最后它们用石头砸跑了大灰狼,大灰狼逃走后,小动物们又愉快地唱起了歌,跳起了舞,尽情地游戏着,玩得可开心了。”于是,在B段的表演部分,有的幼儿会吓得发抖,有的幼儿会把脸和身体蜷缩在一块,有的幼儿双手叉腰勇敢地怒视着前方;在后面的A段音乐中,有的幼儿扭动身体,同时用手做起伏表示微风,有的摆成造型说是大树和小花,还有的四五个一起围成圆圈跪在地上像花一样开合。他们用自己的肢体用自己的想象将创编的故事表演得惟妙惟肖,同时也将音乐所反映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作者单位:江西省永修县新城幼儿园)
□责任编辑:方 玉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人们越来越重视幼儿的创新,越来越重视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对孩子创新意识的培养,早已渗透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当中,而在幼儿园教学的各科领域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已成为各科教学目标的重中之重。
二、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幼儿园音乐教学分歌唱、打击乐、韵律活动和音乐欣赏四大块,如何在这四方面对幼儿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和呵护幼儿的创新之花呢?笔者以自己多年对音乐教学的学习和实践体会浅谈一二。
1.唱出花样
如何让孩子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如何让他们的思维“活”起来,如何让呆板的歌唱教学“灵动”起来,这就必须在花样上下功夫。以歌曲《勤快人和懒惰人》为例。
(1)教师可提供新歌的第一段歌词:“有些勤快人呀,正在厨房劳动,他在炒菜,他在蒸饭,他也在蒸馒头。”并用边演唱边做动作的方式,引发幼儿兴趣,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的表述结构,然后让幼儿创造性地提出另外的新形象与教师对歌:“有些懒惰人呀,正在厨房睡觉,他不炒菜,他不煮饭,他也不蒸馒头。”
(2)教师可提供歌曲的整段歌词,引导幼儿用动作来表现,在幼儿不断创编动作的过程中,教师为幼儿的动作表演范唱,逐步使幼儿加入演唱。
(3)教师可提供场地背景图,有厨房、花园、理发店、工厂等,引导幼儿创编新歌词,教师将幼儿创编的歌词编入歌曲中的第三段、第四段等,如:“有些勤快人呀,正在工厂劳动,有的纺纱,有的织布,有的在染颜色”。
(4)教师可提供歌曲原唱,启发幼儿三人一组合作创编和演唱。
2.奏出创意
幼儿教师都知道,幼儿园的打击乐作品几乎都是伴随一首完整的旋律(曲调)来演奏的,打击乐器的演奏通常并不能独立,在整个作品中仅起一种骨架或者烘托气氛的作用。直到有一天在进行《瑶族舞曲》的打击乐教学中,我班的一个小朋友利用当小班长的“权限”,在课间休息时指挥班上所有的孩子把我的乐器一扫而空,在没有任何旋律伴奏的情况下,敲打得有板有眼、铿锵有力,从他们一张张兴奋、激动、神采飞扬的脸上,我幡然醒悟:孩子们是在创新,于是在我的打击乐课堂上,一个个受小朋友喜爱的纯打击乐作品被创作了出来,孩子们结合自己的喜好和对乐器的不同理解奏出了创意。
3.舞出个性
幼儿园韵律活动包括:律动、舞蹈、歌表演、音乐游戏等内容,在这方面的教学中,我摒弃“手把手”的师徒教学方式,主张以幼儿为主,充分挖掘和发挥幼儿理解和想象的空间,让幼儿舞出个性。以歌表演《小海军》为例:在介绍这首乐曲时,我头戴海军帽,身穿海军服出现在教室里,孩子们顿时嚷嚷开了:“老师当海军了”“老师真神气”“老师你真有意思”。我问他们:“想一起来当海军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想!”“那好,我来检阅新兵了,小海军们都有哪些本领表演给我看看?”于是,孩子们有的扔手榴弹,有的瞭望,有的刺杀,有的升起帆,有的开炮,当音乐一响起,所有的动作都是那么的有力,那么的自信。
4.听出名堂
这里的听就是指音乐教学中的音乐欣赏了。以《挪威舞曲》为例,该乐曲是ABA结构,A段音乐舒缓、柔和、连贯,B段音乐快速、紧张,为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在感受音乐特点的同时又能培养幼儿创新意识,我采取了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静静地听,叫孩子别出声,只用心去听;
第二,勇敢地说,鼓励孩子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
第三,自由地创编故事情节;
第四,整体愉快地表演,鼓励个人自由创编与众不同的动作和表情。
于是孩子们有了这样的回答:“我听到下暴雨的声音”“大灰狼要来了”“好像我们去郊游一样很开心”“我好像看到了美丽的花儿”……于是,集中大家意见,我们创编了这样一个故事:“一群小动物去郊游,花开了,草绿了,太阳公公笑眯眯地看着它们,外面的世界可美了。玩着、玩着,突然,可怕的事情发生了,大灰狼来了,小动物们机智地躲在一起想办法,最后它们用石头砸跑了大灰狼,大灰狼逃走后,小动物们又愉快地唱起了歌,跳起了舞,尽情地游戏着,玩得可开心了。”于是,在B段的表演部分,有的幼儿会吓得发抖,有的幼儿会把脸和身体蜷缩在一块,有的幼儿双手叉腰勇敢地怒视着前方;在后面的A段音乐中,有的幼儿扭动身体,同时用手做起伏表示微风,有的摆成造型说是大树和小花,还有的四五个一起围成圆圈跪在地上像花一样开合。他们用自己的肢体用自己的想象将创编的故事表演得惟妙惟肖,同时也将音乐所反映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作者单位:江西省永修县新城幼儿园)
□责任编辑:方 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