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缸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a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未见的一位战友来春城出差,我请他来家中小酌。席间,他去卫生间,片刻,传来战友的惊呼,好似出了什么意外。战友倚门而立,手中端着洗漱台上的牙缸:“哥们儿你真行啊,我的20年前就没影了,你这快成古董喽!”
  战友手中的牙缸也叫茶缸,是1989年春季我参军时由部队统一配发的。掀开久远的尘封岁月,军营往事依然清晰如昨。在军营里最不缺少的就是绿——绿军帽、绿军装、绿胶鞋、绿军袜、绿军被、绿色背包绳、绿茶缸......就连响亮高亢的“一二三四”都浸透着绿。绿,在军营中是一种主基调,昭示着勃勃的生机。
  这个绿茶缸,多少个不眠之夜有它陪伴,多少个晨曦升起是它迎接;多少次长途奔袭、摸爬滚打,是它盛满汗水;多少回饥渴难耐,是它蓄装起雨露般的甘霖。除了用来喝水、刷牙,绿茶缸还有着我完全想象不到的功能:洗过的军服用茶缸盛热水能熨平褶皱;下哨后饥肠辘辘,用茶缸泡方便面能填肚充饥。绿茶缸清洁起来也很方便,它杯口的大小足以伸进一只手,刷完牙,手攥着牙刷可全部浸在杯口里,一并冲刷干净。若缸内积垢,食指中指触至缸底旋转一圈便可洁净如新。
  时间,改变了绿茶缸崭新的容颜,如今,缸底已被磨砺得遍体鳞伤,昭示着历经的沧桑。虽然时光在它身上留下了锈蚀的裂痕、斑驳的色彩,但一眼望去,历历在目的卻是我那曾经青葱的岁月。
  退伍后,我带回了肩章、帽徽等留念,但搬了几次家后,这些物品已不知所踪。唯独绿茶缸忠心耿耿,从不曾长久地与我分别。
  不过,我也曾短暂地冷落过它。记得那是2010年,我的工作调动后,便把它放在了家,那也是我仅有的一次与它分离。初到外地,我去超市里随意买了个塑料杯当牙缸。一天早上,我像往常一样伸出右手食指和中指,用指尖蘸了点薄薄的面碱去蹭杯里的污渍,轻轻一个旋转,虎口不小心被杯口割出了一道血口子,洇洇流淌的血不由得让我无比怀念起绿茶缸。周末,我回家后重新带上了它,即使之后由于工作变动,数年间数度搬家,却再未和绿茶缸疏离。
  屈指一数,绿茶缸已整整为我服务了30年!一次结缘,此生便不离不弃。即使我出差在外也是如此,我从不用酒店里的牙缸,因为绿茶缸就躺在我的洗漱包里。
  曾去过一家饭店,墙上糊着旧报纸,一应装饰、摆放的物件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桌上的酒杯用的是崭新的搪瓷茶缸,缸体印有“为人民服务”字样,氤氲着浓浓的怀旧风。那一刻,我又想起了恪尽职守的绿茶缸,即使它有一点老、一点旧,但它镌刻着我短暂、难忘的军旅记忆。
  如今,给新兵配发的是不锈钢牙缸,倒是禁磕、禁摔,但我仍对无比亲切的军绿色搪瓷缸情有独钟。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无论春秋冬夏,暑往寒来,绿茶缸都一如既往陪伴我,从弱冠到已届知天命,不管世事如何变迁,它都静静地品读着我的悲悲喜喜、起起落落。每每凝视它、亲密接触它,就像穿越经年,和自己的青春对话。
  绿茶缸不会说话,但它永远是我最亲密无间的战友。
  (常朔摘自《长春日报》/图 槿喑)
其他文献
一缕风,一蓑雨,我携唐诗宋词赶来,来赴你一场千年之约。  环佩叮当,烟雨是一种意象,在开满吴侬软语的小巷,醉了谁的时光?吱呀呀橹桨轻摇,一把油纸伞,将水巷穿越于时空,悠长……  江南的雨是细细的,些许微凉。念旧的灯,等不及夜的邀约,用一水迷离,点亮一河月光。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漫步烟柳碧翠,不知是人在画中游,还是画与梦同行。  江南的雨是柔柔的,黏稠、空灵。仿佛少女的吻,未及轻
戏匣子,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对于收音机的俗称,那时候乡村消息比较闭塞,唯一了解外界的渠道,是通过被人们叫做戏匣子的收音机来接收消息。  小时候的农村,没有什么娱乐节目,听戏匣子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消遣。那时候的戏匣子还是一个奢侈品,最初的戏匣子是村支书家里配备的工作必需品。长方形的一个木头盒子,有几个突出的旋钮,旋开了就能听到丰富多彩的节目。  村长家的戏匣子播放时间是受到限制的,一般都是宣布重大
在我国广西北部的巴马瑶族自治县,“住”着一个神秘的大怪咖——名为“百魔洞”的溶洞。  它可神奇了,洞里时常雾气缭绕,仿佛妖魔在吞云吐雾;底下流淌着传说中的“神仙水”;地磁强度高得异乎寻常。不仅如此,居住在它附近的人们普遍长寿。  这怪咖为什么会这么怪呢?  1987年的一天,一群中外地质专家来到广西,走进了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乡坡月村西侧的百魔洞。  “啊,真是一个美丽神奇的溶洞!”专家们发现这个溶
以前我有所住了近20年的旧房子,位于一个比房龄还要大的老小区。那间房子有个大阳台,被我的超大电动卷帘银幕遮挡了起来,很多个夜晚,我会把大银幕垂下来,用智能投影来播自己或孩子喜欢看的电影。如今离开那所房子两年多了,特别怀念那块儿银幕。  新居住的地方,是大城市边缘的小城镇,每每在工作日的时候,人们开车、打车、拼车都涌进城去了,我住的又是小城镇的郊区,所以周边环境显得很是空旷。天气不冷不热的时候,会换
在一场聚会里,邱老师与初中王同学相遇。大家聊得比较多,我才发现平时看起来大大咧咧的邱老师,其实是个古道热肠的人,帮过许多人的忙。可大家说起她帮人的故事时,她都会笑呵呵地说:不记得了。  那王同学说,她是因为邱老师才来广州。那时邱老师刚大学毕业,王同学从老家来投奔她,两个人的居住条件很艰苦。邱老师帮王同学一起找工作,往返惠州和广州……王同学直到找到工作才离开她的宿舍。王同学成家后还经常跟老公、家婆说
不知道该以一个怎样的词来描述我的高考,就像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那段青春。如果说是肆无忌惮而又刻骨铭心,那我想那一年的经历更多的是这样一种写照——生如夏花。  那一年,我18岁,站在了人生的第一个拐点——高考。像正在经历高考的你们一样,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期许。我奋力奔跑,只为能在心驰神往的象牙塔留下最好的回忆。走过那段青春岁月,再回首,却发现心底竟有这么多值得留恋和铭记的东西,于是提笔写下。  我是一个
春色里,去探访国歌的摇篮。我们来到田汉故居。  田汉是中国现代戏剧的主要奠基人,早期革命音乐和电影事业的优秀领导者,是现代文化界的一座高峰。他毕生笔耕不辍,留下了100多部剧作、2000首左右的诗词和歌词。论作品之丰,影响之巨,纵观中国现代文化史,超过他的人不多。但最让人们记住的,是他创作的国歌。  田汉故居位于长沙县果园镇田汉村,过去叫田家塅,田汉在这里出生并生活到10岁。故居在文化园深处,是座
在我们办公室里,老王是出了名的“蔫人”。老王做事总是唯唯诺诺,小心谨慎,为此大伙总爱拿老王来开心逗闷,开那种没大没小的玩笑,反正老王是不恼不怒,大家也就习以为常。同事小刘和老王联系,就总爱拖长声音说:“喂!你是老王吧!”从而引得大家呵呵大笑。  老王平时做的事都是些费力不讨好的琐事,擦桌子、扫地、端茶、倒水,自然大家也就认为老王也就是这样的闲职;或着就是那种大家相互推脱有难度的“大事”,譬如领导重
混沌初开,便有了男女之别。男生和女生在生理上大不一样,在性格上差异很大,消费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在进行发明创造时,我们可以从性别方面进行创造性思考,开创一片新天地。  瞄准性别做发明  近年来,人们渐渐认识到某一种产品不单是女士或者男士消费的“专利”,而应该针对性别差异,开发适合异性使用的同类产品,开拓新市场。  化妆品市场多年来都是女士产品一统天下,精明的日本企业却敢于打破化妆品市场的传统观念
从前,一个跛子和一个盲人是好朋友,两人同住一屋,相依为命。一天房子突然起火,转瞬间整个房子就烧了起来,两人的生命危在旦夕。盲人想逃却看不见路,跛子想逃,无奈脚不能行。  忽然,盲人急中生智,背起跛子就跑。跛子看得见路,盲人能跑,两者互为补偿,逃出了火场。  在生活中,将两种或更多器官的缺陷加以补偿,往往会化险为夷,甚至发明出一个新奇的事物。  人体器官的功能并非无限,眼睛是一个很重要的器官,我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