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多数船公司都拥有自己的核心业务操作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其他分析和管理系统。由于各系统是在不同时间段独立开发和运行的,其数据存储相互独立,编码规则也不尽相同。分散式的信息系统和各自独立的数据管理导致数据无法互动,由此产生大量信息孤岛,不仅不利于信息共享和统一管理,而且增加系统维护的难度和工作量以及各类硬件和软件设施的投入。鉴于此,在船公司信息化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并长期规划,实现系统集成和数据共享,减少信息孤岛和手工操作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和客户服务水平;同时,应当以现有信息系统为依托,提高系统开发质量和效率,使业务信息系统与现有业务高度契合,以提高公司竞争力。
船公司经营美国航线受美国联邦海事委员会(Federal Maritime Committee,FMC)的管控。FMC规定:海运承运人在美国航线的任何运价调整都必须以修订方式纳入运价本(费率本)及服务合同,并向FMC报备或公布;未向FMC提交修订运价本的海运承运人构成对FMC监管规定的违反,将被处以罚款。本文以某大型船公司A公司为例,介绍美国航线运价报备系统设计。
1 A公司现有信息系统
A公司目前拥有深入的核心信息系统应用和广泛的电子商务应用,其中,核心信息系统广泛应用于全球100多家船公司及其代理公司,系统涵盖客户、合约、船舶、订舱、路径、单证、发票、供应商、供应商发票等集装箱运输链相关信息,船公司及其代理公司在该系统中完成所有与运输相关信息操作。该核心信息系统实现全球信息共享和集中管理;服务器位于上海,后台维护和开发由上海计算机公司团队统一完成,各地船公司及其代理公司不能修改程序;由专业团队负责系统前台的应用管理,包括日常应用支持、修改逻辑的确定、升级需求的提交、用户培训等。核心信息系统的集中管理为其他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打下基础。
A公司的电子商务平台开发于2001年,其所有数据系统都是基于核心信息系统开发的,且实现数据实时交换。经过10多年的发展,A公司电子商务平台已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提供的功能包括船期查询、询价、电子订舱、电子放箱、集装箱动态查询等。目前该电子商务平台应用广泛,客户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与A公司进行业务接洽的比例逐年上升。电子商务平台的后台与核心信息系统均由上海计算机公司团队管理,这为美国航线运价报备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打下技术基础。
2 美国航线运价报备系统设计
2.1 运价本实现方式
根据美国航线运价特点,其运价本主要包括海运费本价、内陆转运费本价和附加费本价,并通过一定条件组合,形成点到点的全程运价查询。FMC对船公司运价本的报备要求如下:(1)转运费、点到点运价以及附加费均须公布于公司公共网站以供客户查询和FMC监管,其中,附加费需要以规则文本的形式在网站上发布;(2)海运费、转运费、附加费在核心信息系统中创建后必须发布到公司公共网站上,运价方才生效,才能用于计算点到点全程运价;(3)运价本的受众是客户,船公司需要将运价本的相关内容发布到其公共网站以供FMC监管,但不需要将运价本发送给FMC,因此,船公司与FMC之间不存在数据交换。
根据上述要求,在核心信息系统中维护运价本相关内容后,将需要发布在网站上的内容通过报备操作触发到网站,待其成功发布后,后台将信息反馈给核心信息系统,核心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自动更新成已报备状态,该过程信息数据流向如图1所示。
2.2 服务合同实现方式
根据FMC的要求,服务合同报备必须满足以下要求:(1)各版本服务合同均须发送给FMC,如果发送成功,FMC会反馈回执号,只有当服务合同获得回执号后才可以使用;(2)服务合同获得FMC回执号后,船公司必须将服务合同的公共内容发布到其网站上;(3)船公司必须将全部服务合同以电子文本形式发送给FMC,以便FMC监管。
A公司核心信息系统服务器位于上海,而 FMC位于北美,为实现服务合同的直接报备,确保数据具有较高时效性,设计如图2所示的服务合同报备信息数据流向。在核心信息系统中增加“提交”功能,一旦用户确认提交,服务合同即处于提交锁定状态,不能修改。核心信息系统先将服务合同发送至核心信息系统北美服务器,服务器收到服务合同后将其发送至FMC服务器;FMC确认服务合同各项内容无误后,发送回执号至上海公共网站服务器,由该服务器将回执号发送给核心信息系统;核心信息系统收到回执号后,相关服务合同方报备成功并才可用于后续操作,与此同时,船公司网站会将服务合同的公共内容发布到公司网站。
2.3 流程设计
在开发美国航线运价报备系统前,A公司一直使用第三方R公司平台系统报备美国航线运价,存在因多系统操作和多平台管理导致的流程复杂和管理困难等问题;使用新美国航线运价报备系统实现直接报备后,所有数据集成于一个系统,大大方便船公司数据和业务管理。在实现美国航线运价直接报备前,A公司需要同时在R公司系统和本公司核心信息系统录入和维护美国航线运价本和服务合同信息数据,并且只能通过R公司系统报备运价;使用新系统实现直接报备后,A公司可以直接在其核心信息系统中完成美国航线运价本和服务合同信息数据录入、报备等操作(见图3)。
3 美国航线运价报备系统效益评估
3.1 运营效益
随着业务流程管理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系统成本(包括硬件购买成本和软件开发成本)在船公司运营成本中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A公司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使用R公司系统进行美国航线运价报备以来,成本支出不菲。R公司规定,船公司通过其系统维护和发布运价本,每年需要支付维护费60万美元;此外,如果船公司通过R公司系统向FMC报备服务合同,每份服务合同需支付报备费2.5美元。根据A公司全年服务合同报备数量,其平均每月需要支出服务合同报备费用约1万美元。可见,A公司使用R公司系统进行美国航线运价报备每年须向R公司支付约75万美元,这对公司美国航线运营形成较大压力。A公司使用自己的美国航线运价报备系统实现运价本和服务合同直接报备后,成本开支显著减少,对公司美国航线乃至整个公司运营效益提升作出较大贡献。
3.2 人力效益
A公司在全球3个报备中心(上海、洛杉矶和纽约)有美国航线运价本及服务合同维护、报备人员30名左右。在使用美国航线运价报备系统以前,这些人员负责各相关地区的运价本维护及服务合同的维护和发布。根据市场形势,运价本基本每月或每半月调价1次,需要人工将原先的运价作过期处理后创建新运价。在服务合同签约旺季,A公司每天服务合同的签约或修改量达数百份;淡季每天服务合同的修改量也在100份以上。在修改服务合同时,工作人员需要在原有服务合同的基础上创建新合同,并完成文本输出、签字等环节。A公司采用美国航线运价报备系统后,由于避免了信息数据的重复录入,数据录入差错减少,且仅需要15名工作人员便可以完成运价本及服务合同维护和报备,从而有效减少船公司人力和运价本修改成本支出。
此外,R公司系统自投入使用近20年来,未进行再次开发和功能改善,后台技术十分落后,前台界面比较固化,不便于用户操作。相比之下,新研发的美国航线运价报备系统依托A公司核心信息系统,对于熟悉核心信息系统操作的用户来讲,界面熟悉、操作简便、应用灵活的新系统无疑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4 结束语
在船公司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合理安排信息系统资源,实现平台统一管理、数据共享、资源节约是整个信息系统建设考虑的重点。船公司信息系统建设必须依托现有系统,减少信息孤岛,在推进新系统与原有系统高度集成的同时,实现其与业务的无缝连接,以降低系统开发和应用成本,提高操作效率,从而达到提升公司客户服务水平和营销管理能力、增强公司综合竞争力的目的。
(编辑:曹莉琼 收稿日期:2013-06-18)
船公司经营美国航线受美国联邦海事委员会(Federal Maritime Committee,FMC)的管控。FMC规定:海运承运人在美国航线的任何运价调整都必须以修订方式纳入运价本(费率本)及服务合同,并向FMC报备或公布;未向FMC提交修订运价本的海运承运人构成对FMC监管规定的违反,将被处以罚款。本文以某大型船公司A公司为例,介绍美国航线运价报备系统设计。
1 A公司现有信息系统
A公司目前拥有深入的核心信息系统应用和广泛的电子商务应用,其中,核心信息系统广泛应用于全球100多家船公司及其代理公司,系统涵盖客户、合约、船舶、订舱、路径、单证、发票、供应商、供应商发票等集装箱运输链相关信息,船公司及其代理公司在该系统中完成所有与运输相关信息操作。该核心信息系统实现全球信息共享和集中管理;服务器位于上海,后台维护和开发由上海计算机公司团队统一完成,各地船公司及其代理公司不能修改程序;由专业团队负责系统前台的应用管理,包括日常应用支持、修改逻辑的确定、升级需求的提交、用户培训等。核心信息系统的集中管理为其他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打下基础。
A公司的电子商务平台开发于2001年,其所有数据系统都是基于核心信息系统开发的,且实现数据实时交换。经过10多年的发展,A公司电子商务平台已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提供的功能包括船期查询、询价、电子订舱、电子放箱、集装箱动态查询等。目前该电子商务平台应用广泛,客户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与A公司进行业务接洽的比例逐年上升。电子商务平台的后台与核心信息系统均由上海计算机公司团队管理,这为美国航线运价报备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打下技术基础。
2 美国航线运价报备系统设计
2.1 运价本实现方式
根据美国航线运价特点,其运价本主要包括海运费本价、内陆转运费本价和附加费本价,并通过一定条件组合,形成点到点的全程运价查询。FMC对船公司运价本的报备要求如下:(1)转运费、点到点运价以及附加费均须公布于公司公共网站以供客户查询和FMC监管,其中,附加费需要以规则文本的形式在网站上发布;(2)海运费、转运费、附加费在核心信息系统中创建后必须发布到公司公共网站上,运价方才生效,才能用于计算点到点全程运价;(3)运价本的受众是客户,船公司需要将运价本的相关内容发布到其公共网站以供FMC监管,但不需要将运价本发送给FMC,因此,船公司与FMC之间不存在数据交换。
根据上述要求,在核心信息系统中维护运价本相关内容后,将需要发布在网站上的内容通过报备操作触发到网站,待其成功发布后,后台将信息反馈给核心信息系统,核心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自动更新成已报备状态,该过程信息数据流向如图1所示。
2.2 服务合同实现方式
根据FMC的要求,服务合同报备必须满足以下要求:(1)各版本服务合同均须发送给FMC,如果发送成功,FMC会反馈回执号,只有当服务合同获得回执号后才可以使用;(2)服务合同获得FMC回执号后,船公司必须将服务合同的公共内容发布到其网站上;(3)船公司必须将全部服务合同以电子文本形式发送给FMC,以便FMC监管。
A公司核心信息系统服务器位于上海,而 FMC位于北美,为实现服务合同的直接报备,确保数据具有较高时效性,设计如图2所示的服务合同报备信息数据流向。在核心信息系统中增加“提交”功能,一旦用户确认提交,服务合同即处于提交锁定状态,不能修改。核心信息系统先将服务合同发送至核心信息系统北美服务器,服务器收到服务合同后将其发送至FMC服务器;FMC确认服务合同各项内容无误后,发送回执号至上海公共网站服务器,由该服务器将回执号发送给核心信息系统;核心信息系统收到回执号后,相关服务合同方报备成功并才可用于后续操作,与此同时,船公司网站会将服务合同的公共内容发布到公司网站。
2.3 流程设计
在开发美国航线运价报备系统前,A公司一直使用第三方R公司平台系统报备美国航线运价,存在因多系统操作和多平台管理导致的流程复杂和管理困难等问题;使用新美国航线运价报备系统实现直接报备后,所有数据集成于一个系统,大大方便船公司数据和业务管理。在实现美国航线运价直接报备前,A公司需要同时在R公司系统和本公司核心信息系统录入和维护美国航线运价本和服务合同信息数据,并且只能通过R公司系统报备运价;使用新系统实现直接报备后,A公司可以直接在其核心信息系统中完成美国航线运价本和服务合同信息数据录入、报备等操作(见图3)。
3 美国航线运价报备系统效益评估
3.1 运营效益
随着业务流程管理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系统成本(包括硬件购买成本和软件开发成本)在船公司运营成本中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A公司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使用R公司系统进行美国航线运价报备以来,成本支出不菲。R公司规定,船公司通过其系统维护和发布运价本,每年需要支付维护费60万美元;此外,如果船公司通过R公司系统向FMC报备服务合同,每份服务合同需支付报备费2.5美元。根据A公司全年服务合同报备数量,其平均每月需要支出服务合同报备费用约1万美元。可见,A公司使用R公司系统进行美国航线运价报备每年须向R公司支付约75万美元,这对公司美国航线运营形成较大压力。A公司使用自己的美国航线运价报备系统实现运价本和服务合同直接报备后,成本开支显著减少,对公司美国航线乃至整个公司运营效益提升作出较大贡献。
3.2 人力效益
A公司在全球3个报备中心(上海、洛杉矶和纽约)有美国航线运价本及服务合同维护、报备人员30名左右。在使用美国航线运价报备系统以前,这些人员负责各相关地区的运价本维护及服务合同的维护和发布。根据市场形势,运价本基本每月或每半月调价1次,需要人工将原先的运价作过期处理后创建新运价。在服务合同签约旺季,A公司每天服务合同的签约或修改量达数百份;淡季每天服务合同的修改量也在100份以上。在修改服务合同时,工作人员需要在原有服务合同的基础上创建新合同,并完成文本输出、签字等环节。A公司采用美国航线运价报备系统后,由于避免了信息数据的重复录入,数据录入差错减少,且仅需要15名工作人员便可以完成运价本及服务合同维护和报备,从而有效减少船公司人力和运价本修改成本支出。
此外,R公司系统自投入使用近20年来,未进行再次开发和功能改善,后台技术十分落后,前台界面比较固化,不便于用户操作。相比之下,新研发的美国航线运价报备系统依托A公司核心信息系统,对于熟悉核心信息系统操作的用户来讲,界面熟悉、操作简便、应用灵活的新系统无疑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4 结束语
在船公司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合理安排信息系统资源,实现平台统一管理、数据共享、资源节约是整个信息系统建设考虑的重点。船公司信息系统建设必须依托现有系统,减少信息孤岛,在推进新系统与原有系统高度集成的同时,实现其与业务的无缝连接,以降低系统开发和应用成本,提高操作效率,从而达到提升公司客户服务水平和营销管理能力、增强公司综合竞争力的目的。
(编辑:曹莉琼 收稿日期:2013-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