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撤并莫忘校史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tca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曾经到一所名校参观讲学,不由我不嗟叹:真阔气,不愧为名校呀!
  不知诸君有无与我同样的感受:时下参观国内名校,犹如观光朝圣。去名校参观,最能提起我兴趣的不是豪华气派的楼堂馆舍,不是“武装到牙齿”的现代化设施设备,不是争奇斗艳的花草树木,因为这些东西有钱就可以买来,谁有钱谁都可以买来。我最感兴趣的去处是为一般人所不怎么待见的校史室(馆),从这里最能看出一所名校的内涵底蕴,能看出一所名校的历史传承,能看出这所名校之名是沽名钓誉,还是名副其实;是假冒伪劣,还是货真价实。
  这所名校的校史(档案)馆在装饰上着实下了一番工夫,颇费了一些银两。有那么一瞬间,我曾自问:把这么多钱堆到这上面,值吗?也只是一瞬间就释然了,国人历来好面子,校史馆就是学校的脸面,有粉往脸上擦,有金往脸上贴,这也算擦得、贴得是个地方了。
  在介绍该校校史沿革的陈列橱窗前驻足,在一串炫目的灯光下,我发现“学校首任校长”一栏竟然空着,一时好奇心起,便忍不住要向管理员教师请教一番了。这是一名年轻漂亮的女教师,落落大方、彬彬有礼、细声细语地对我说:“是这样的,由于年代久远,学校又经过多次重组整合,虽经多方查证,但最终无果。”“只过了几十年,也算年代久远吗?”这是我心中的疑问,并没有真的说出来。“我想借阅一下贵校历任教师的名册,不知可否?”“真对不起!我校校史(档案)馆尚在不断完善当中,现在无法向您提供。”这名年轻漂亮的女教师依然细声细语地答道,这么看来,我夸她“落落大方,彬彬有礼”是把人家给看低了,还应该加上“训练有素,久经考验”才妥帖,其机敏程度简直可以做“新闻发言人”了。
  我不是有意要难为人家姑娘,何况人家对我并无半点失礼之处,而是我真的觉得这个东西对一所学校来说实在太重要了。
  学校是什么?只是楼堂馆舍、设施设备、花草树木吗?当然不是。“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的“大师论”闻名天下,虽然说的是大学,但在我看来,对中小学校同样适用。稍有教育常识的人都晓得,学校是靠包括校长、名师在内的广大教师支撑起来的。名校之名不能靠吹和捧,吹出来、捧起来的“名”犹如魔术师手里的七彩肥皂泡,看起来很大、很美,但升不高、走不远,更活不长;归根到底是由包括校长、名师在内的广大教师凭汗水、心血与智慧培育、浇灌出来的,而这一切必然惠及莘莘学子并通过他们充分地呈现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既是受益者,也是建设者,其功不可没。
  校史是什么?就是一任又一任的校长,一茬又一茬的教师,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共同承续的学校教育生活。包括两个方面:“文”与“献”。二者是有区别的,人们往往把它们混为一谈。“文”包括文字(图片)记载的纸质档案、视(音)频影(音)像电子档案、各种实物档案等;“献”一般是指还健在的重要历史事件的亲历者、见证人或知情人,如历任老领导、老教师,历届老校友、毕业生等。可见,“献”是人而不是物,这是校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口述历史、自传、回忆录等是对校史的重要补充和最有价值的佐证,这又是常常为人们所忽略的。
  校史具有教育及文化意义,自不待说。每一所学校的校史都有为学子们所感到骄傲与自豪的华章;每一所学校的校史都有值得学子们终生为之魂牵梦绕的地方;每一所学校的校史,都是特定历史时期国家教育史的组成部分,说是特定历史时期国家教育史的缩影也不为过。
  校史是连续的,不可分割的;是客观的,不容许被篡改的,尤其是不能被强制遗忘的。法国大作家维克多·雨果说:“多建一所学校,就少建一座监狱。”而美国大作家马克·吐温说:“你每关闭一所学校,你就必须开设一座监狱。”这两位大文豪,一老一少,来自不同国度,好像是站在中国的春晚舞台上同台给中国观众表演相声,就是不知道国人能否听出其中的幽默来。现如今国内中小学校撤并已成家常便饭,在这股大潮的强力冲击下,该撤并的与不该撤并的统统撤并掉了,这跟旧城改造式的“强拆”不是一个路数吗?拆掉的、撤掉的是什么?只是看起来有些破旧寒酸的校舍吗?只是被某些人当成包袱累赘的学校吗?不!表面上看,拆掉的是一座座校舍,撤掉的是一所所学校,实际上割裂了历史传承,斩断了文化脐带,碾碎了许多人的梦想。如果老帅彭德怀仍健在,定会顿足捶胸,重复他那句名言的:“崽卖爷田不心疼!”
  “撤并”的本义是“撤”与“并”,不能只强调“撤”而忽略了“并”,在我看来,一个“并”字足矣。“并”的意思是“合”,是“汇聚”,而不是消灭、消亡。一所由几所学校合并成的新学校,至于叫什么名字并不重要,即便用的是原来某所学校的名字,这所新学校也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那所学校了,截止到眼下这所新学校的校史就是原来每一所学校校史的合集,少了谁都是残缺的,少了谁都不行。一所老校的校史犹如一条大河,正因汇聚了数条涓涓细流才成浩荡之势,流淌的是岁月沧桑,是不朽的教育传说。个中道理,作为合并后新学校的校长必须明了,嫌贫爱富之心不可有,厚此薄彼之为不可取,要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了,懂得珍惜这一笔笔厚重的精神财富,这也许正是再造学校的难得一遇的契机。我们看到有的校长对于并入学校和教师畏惧如虎,整天如防贼一般加以防范,想方设法欲抹掉一切痕迹和影响,要么只字不提,要么极尽贬损之能事。这样的心胸能办好学校吗?这种作为能算得上明智吗?“忘记了历史,就等于背叛”。这样一所连首任校长的名字都能忘记的名校,又会是一所什么样的名校呢?不能不让人浮想联翩。
  因此,我在中学任校长的11年间,责成有关部门把学校党政工团组织机构及成员、教师名册及岗位(工作分工及变动情况)、毕业班学生名册、毕业合影及去向等,按学年度详细登记造册,作为校史存档备案。即使许多年以后,要查找相关资料,也可以毫不费力,手到擒来。不幸的是,我原来任职的学校,在我调离以后也“被撤并”,不知道那些被我当成宝贝的校史资料如今可安好?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在城市隧道施工过程中,地层变位的大小往往成为决定施工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对因施工引起地层原始应力状态改变、土体损失、管片衬砌变形等进行分析,合理设定盾构
研究目的:电气化铁道是单相移动牵引负荷,会造成电力系统三相负荷的不平衡,对不平衡产生的负序电流问题,需探讨减小负序电流的措施,尽量减小牵引负荷对电力系统的负序影响。
智能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会是变电站未来发展的方向并贯穿智能电网建设的整个过程。本文介绍了智能变电站的概念和特征,解析了IEC61850国际标准在教字化变
一、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由来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Stockholm syndrome)又称为斯德哥尔摩症候群、人质情结、人质综合症,是犯罪心理学名词,指的是犯罪的被害者(人质)对于加害者(绑匪)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加害者的一种现象。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提法起源于20世纪中叶一桩银行抢劫及绑架人质案。1973年8月23日,两名有前科的罪犯Jan Erik Olsson与Clark Olofsso
新课标下的化学教学,我们提倡教学反思。反思教学理念,反思教学方式,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所作所为、所得所失、所思所感。并不断强化反思意识,通过积极有效的反思,促进教师教学
研究目的:接触线是接触网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弓网接触压力作用下,接触线产生振动及磨耗,导致强度降低、应力增加,使其寿命缩短。为解决这一问题,对接触线可靠性进行研究。通过
对河南省10所高等院校405名篮球运动员进行了运动创伤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高校篮球运动员的损伤率较高,损伤主要发生在比赛中和专项训练中,创伤部位主要集中在膝关节、踝关
研究目的:青藏铁路格尔木一拉萨段全长1142km,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跨越高原多年冻土地段里程最长的铁路,沿线自然环境恶劣,地质条件复杂,工程技术难度大,环境保护要求高,建设过程中面
校本教研是21世纪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教育理念。它是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对教育教学现象进行探究、分析资料、总结经验与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这种校本教研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乡村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源头活水,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校本研修既是教师职业生涯专业成长的重要修炼路径与抓手,也是教师工作充满快乐
——辽宁省教育厅近日印发通知,禁止教师参加各种名目的“谢师宴”“升学宴”,对违反规定的教师要及时查处,公开点名曝光。同时,禁止教师违规收受家长及学生赠送的礼品礼金。  近些年来,高考过后,很多商家都会打出各类“升学宴”“谢师宴”的广告,不少学生在“升学宴”“谢师宴”上也会邀请自己的老师出席,以感谢老师在高中阶段对自己的帮助,这本无可厚非,但是,近几年,谢师宴却逐渐变了味道,学生之间相互攀比,看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