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入园小班幼儿分离焦虑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xiuf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们常常看到幼儿园刚开学的时候,尤其是小班的孩子,总会有孩子大声的哭喊,不愿入园;有的一离开家就一路挣扎哭闹、也会有孩子死死的抱着父母或者拉着父母的手部不肯放开,哭泣的泪眼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有的到园后亲人一离开就开始哭闹、有的孩子会以冲动的方式表现自己、如踢打、喊叫等;还有的孩子在潜意识中建立自己防御手段……,像这些因去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而产生的不安心理以及表现称为“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
  关键词:小班幼儿;焦虑;问题;对策
  一、新入园小班幼儿分离焦虑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幼儿自身因素
  1.环境差异
  家园环境的差异使新入园幼儿感到新奇与兴奋,部分幼儿在新奇感消失后,对这差异产生抵触情绪。加之幼儿园有集体生活要求与在家随心所欲的差异,这种环境变化使他们开始拒绝在幼儿园,并企图逃离而去寻求父母。这就在客观上对新入园幼儿提出了挑战。
  2.园内规则规范要求
  在幼儿园中,要求新入园幼儿学着自己吃、睡、洗等初步的自我料理,而且还会制定正规的作息制度、有规律的活动内容。这些无不要求幼儿从以前的自由散漫转向遵守初步的规则规范,学习在集体中与人平等相处、定时作息、这对于社会化进程处于初步阶段、自控能力尚未发展起来的三岁孩子来说也是一定的挑战。
  3.新的人际关系
  在幼儿园中,老师基本上对所有的幼儿都是一视同仁的,交往的方式也从特殊的“小太阳中心”转向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维系的师幼关系和必须以平等相处为前提建立的同伴关系。新的人际关系出现也是新入园幼儿的角色转变的挑战。
  (二)父母的因素
  1.不良的教养方式
  有些家庭对孩子顺从、溺爱,只注重了满足物质的需要,而忽视了孩子归属和爱的需要。这些孩子进入幼儿园容易出现分离焦虑情绪。还有的父母经常批评责怪甚至打骂孩子,时间久了孩子就会怀疑自己,所以在离开父母时,他们会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会感到紧张、害怕、从而加强了他们的分离焦虑情绪。
  2.父母的焦虑
  在孩子进入幼儿园之前,有些家长的担心所表现出来较高的焦虑情绪感染新入园的孩子。
  3.依恋程度较高
  幼儿与母亲之间形成的依恋程度也是影响小班幼儿入园时分离焦虑的一大原因。依恋程度越深,幼儿分离焦虑反应也就越大。
  (三)教师的因素
  教师成了新入园幼儿心目中新的权威,教师不恰当的言行举止以及对幼儿的态度都对刚入园幼儿的心理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减少新入园小班幼儿分离焦虑的对策
  (一)努力做好家园衔接工作
  1.入园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在孩子入园前,父母应有意识的多带孩子熟悉园内环境;幼儿园多方位接待,让幼儿一点点感受到幼儿园的美好,从心底真正的接纳它。
  其次,在孩子入园前,家长应该给予生活技能上的指导,如要求他坐在桌子旁自己吃饭,不能在吃饭时随意走动等。指导孩子试着在大小便时自己脱、提裤子。自己洗手,自己睡觉,认识自己的物品等等。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培养他们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
  再次,做好家访工作。在幼儿入园前,教师对每个有意愿进园的幼儿进行家访,了解幼儿的各个方面情况,初步与幼儿建立感情,消除幼儿对教师的陌生感,同时了解家长的需求,消除较多的疑虑与担忧。
  2.采取弹性入园时间
  有的新入园分离焦虑较重的幼儿,减少幼儿在园内玩的时间,允许家长陪同;慢慢地增加在园时间,减少家长陪同。这种“小步子训练法”让幼儿有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能有效地缓解幼儿因分离焦虑而产生的入园焦虑情绪。
  3.保持家园教育同步
  针对有分离焦虑的幼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必须紧密配合,在接送孩子入离园时要同步,保障幼儿顺利适应幼儿园环境。
  4.引导孩子对母亲的依恋心理泛化
  鼓励幼儿多与其他人进行交往,引导幼儿与其他人交往,培养孩子的各种兴趣,转移对母亲的过分依存依赖,有助于幼儿顺利脱离母亲的影响,较快融入幼儿园新的环境当中去。
  (二)根据教师特点,合理配备教师
  安排那些说话生动、语速缓慢,善于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有一定带班经验和育儿经验的老师,幼儿感到像妈妈的教师更受小班幼儿喜欢。
  (三)创设“快乐区”,让游戏缓解幼儿入园焦虑
  1.通过幼儿园“娃娃家”游戏,让他们有家的安全的感觉,从而缓解分离情绪
  “娃娃家”环境的设置上应遵循“软、圆、矮、趣、变”的原则,营造温馨、快乐的“家”的氛围。多提供新奇有趣的玩具,玩具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参与游戏的愿望,积极进入到游戏情景中。学会与人交往,形成和谐、亲密的同伴关系,帮助幼儿融入幼儿园新的环境当中,减少分离焦虑情绪。
  2.设计丰富多彩的室内外游戏活动
  游戏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形式,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可缓解幼儿新入园的紧张状态,能给孩子们带来巨大的快乐。因此,在幼儿入园初期,教师可设计一些新颖的、有趣的游戏活动。这不仅能消除幼儿相互之间以及与教师之间的陌生感和恐惧感,缓解幼儿的分离焦虑情绪,能帮助幼儿快速适应幼儿园环境。
  總之,面对新入园的小班幼儿,只有对幼儿分离焦虑原因有个正确的分析和形成相应的方法应对,才能有效帮助新入园幼儿快速从分离焦虑的负面情绪中摆脱出来,才能让幼儿更快地与新环境相融,在幼儿园里健康快乐地成长。
其他文献
良好的习惯对于人的一生有着重要的意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可谓一语中的。  初中是学习英语的重要阶段。初中生有一个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将为未来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每一位英语教师,都应当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作为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大力纠正听
期刊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依据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并结合物理学科特定的教学内容,制订有关的策略,从而真正达到教育教学的目标,推进物理学科的素质教育步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如果能成功地创设问题的情景,引起学生有效的认知冲突与碰撞,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主动地提出疑问,进而想解决疑问,就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所以,教师必须首先要把握教材的要求和特点
期刊
摘 要:由于受到学时、班级人数多等因素的影响,哲学与人生这门德育课程在传统的模式下教学遇到了许多问题,因此利用微课的短小精悍的特点,将其应用到《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中,并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微课;中职;哲学与人生;应用  “哲学与人生”这门课程把哲学与人生结合起来,既是对哲学课程的重大创新,也发挥哲学指导和解决人生问题的体现。它结合中职学生身心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坚持教育方向,帮助学生树立正
野菊花为菊科植物野菊(ChrysanthemumindicumL)的干燥头状花序,是一种十分丰富的植物资源。野菊花在医药、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多方面都有着良好的开发前景。本文以野菊花为
本文通过田间系统调查和试验,研究了沿江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以及害虫、天敌优势种群动态;利用功能团和营养层分析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特征的时间变化动态以及高毒农药替代对稻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电力企业要提高电力运行效率,更好的为企业和用户服务就要从各方面提高其电力管理水平及经济效益,线损管理作为衡量供电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及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在供电企业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供电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线损进行管理就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将有效提高电力的企业的经济效益,减少由于线损给人们经济,生活,生产等带来的不利影响,近年来为了更好的提高用电信息系统在线
摘 要: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课程设置主要包括绪论(生理学研究内容简介、生理学发展史以及生理学研究水平等)、细胞的基本功能(跨膜转运、信号转导、生物电现象等)以及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当前医学生进行生理学的学习时,对与临床的联系掌握程度不够。因此教师有必要引入病例教学法,以求提高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生理学;病例分析;教学  1分析病例教学方法所具有的优势  传统教育教学只告诉学生通常
摘 要:当今我国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缺陷,急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采取相关措施来解决。本文就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应遵循的原则进行探析,并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方法进行探讨,以便提高大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 口语教学  一、引言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对外交流日趋频繁,社会各界对口语好的专业人才的需求急剧上升。近年来,我国大学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