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化区域内测量指标的分析与选择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fwf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的均衡化发展是教育公平实现的重要基石,而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化则是教育均衡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前提。本文通过对现有的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化测量指标的比较分析,试图找出一个在区域内切实可行的测量体系。
  关键词: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化;测量指标
  教育的均衡化发展是教育公平实现的重要基石,而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化则是教育均衡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前提,如何对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化进行测量,是学者们探讨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目前基础教育均衡化指标的回顾及分析
  目前我国对基础教育均衡化指标测度的研究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有袁振国的教育均衡发展指数观、杨东平教授的教育公平发展指数权重和观和翟博的教育均衡发展指数体系及其权重和观,下面相对其一一加以回顾和简要分析。
  首先是袁振国的教育均衡发展指数观。2003年,袁振国教授提出了建立一套教育均衡发展测量指数,通过一套即敏感又重要的教育指标加以动态分析,建立模型,从而得到教育发展水平的基准值,通过基准值的比较,获得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偏离教育均衡发展的系数。这是一般典型的测量不平等、不均衡的基本思想,学者沈有禄认为此观点的战略价值很值得肯定,特别是确定一个基准值这一核心贡献,但同时更有意义的应该是建立一套测量均衡发展的指标体系,而不仅仅是一个指数,因为这样仅仅一个指数很可能掩盖掉许多需要具体测度的各个子指标等。
  其次是杨东平教授的教育公平发展指数权重和观。他及他的学生周金燕构建了教育公平测度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并通过专家评估法构建了教育公平综合指标。此观点虽有一定的价值,但有学者认为其缺乏应用价值和实际操作价值,该“综合指标”虽然通过不同的层级教育分别计算并加权,但其瑕疵亦是显以而见,如“综合指数”中的权重赋值是谁来确定的?又是通过什么方法确定的?所以,其“综合指数”不仅掩盖了不同层级教育间的异质性,而且其计量指标还需涉及其他的内容,否则其在实践应用中价值很难得以推崇。
  还有就是翟博的教育均衡发展指数体系及其权重和观。翟博博士可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对教育均衡进行分析,并就教育均衡发展指数的构建进行了初步尝试,从区域、城乡、学校、群体方面对目前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非均衡的现状进行考察,揭示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表现、特征、特点和成因。0其指标体系的构想与目前西方教育公平测度的主要思想是一致的,具体的各个指标具有相当的可操作性和可测度性,所以他在设计基础教育均衡指标方面的贡献很是值得肯定。然而,他讲不同类型的各类指标设法综合起来,最后形成一个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指数,这就使得不同子领域的权重赋值问题导致最后测量体系缺乏实用性而不宜推广。
  通过回顾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对教育均衡化的发展加以测度是有必要而且有价值的,但是教育的均衡化发展具有阶段性和相对性的特征,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区域,其教育均衡化发展的具体情况都有各自的特殊情况,而如果硬性的用某一个权重赋值去加以测度,难免有事偏颇,自然说明起来也难以令人信服。此外,放眼西方学者对教育均衡的研究,他们往往是通多对不均衡进行测量加以研究,而非是做出一个综合测量的指数来。
  二、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化指标的选择
  目前基础教育的均衡化研究,探讨教育均衡化发展过程中资源配置均衡化的测量才是研究的重点。通过查证比较,本文在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遵循区域内比较为主等原则,将教育资源分为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三个角度来分析,尝试构建如下(表1)所示的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测量指标体系。
  表1 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测量指标体系
  [项目一\&项目二\&项目三\&学校\&\&学校1\&学校2\&…\&最高值\&最低值\&平均值\&人
  力
  资
  源
  等
  配
  置
  情
  况\&教师队伍\&全体教职工总数\&\&\&\&\&\&\&学生/专任教师\&\&\&\&\&\&\&教学管理与支持人员/专任教师\&\&\&\&\&\&\&初级职称教师/教师\&\&\&\&\&\&\&中级职称教师/教师\&\&\&\&\&\&\&高级职称教师/教师\&\&\&\&\&\&\&青年教师/教师\&\&\&\&\&\&\&中年教师/教师\&\&\&\&\&\&\&老年教师/教师\&\&\&\&\&\&\&中专及以下学历教师/教师\&\&\&\&\&\&\&大专学历教师/教师\&\&\&\&\&\&\&本科学历教师/教师\&\&\&\&\&\&\&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教师\&\&\&\&\&\&\&学生情况\&在校生总数\&\&\&\&\&\&\&毛入学率\&\&\&\&\&\&\&巩固率\&\&\&\&\&\&\&辍学率\&\&\&\&\&\&\&升学率\&\&\&\&\&\&\&财力资源等配置情况\&\&近N年年均经费\&\&\&\&\&\&\&近N年经费增年均长率\&\&\&\&\&\&\&近N年年均经费/师生数\&\&\&\&\&\&\&物力资源等配置情况\&\&生均固定资产总值\&\&\&\&\&\&\&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所面积\&\&\&\&\&\&\&生均图书册数\&\&\&\&\&\&\&生均计算机台数\&\&\&\&\&\&\&生均实验设备器材达标率\&\&\&\&\&\&\&]
  总的来说,我国国土广阔,地域差异巨大,大范围内统一的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化测量指标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操作价值。而本文中的测量指标旨在在一定的区域内,其社会发展差异性较小的情况下实用,如同一城区内等,且是通过具体的学校间彼此的对比,而不是硬性的进行系数比较,这样具有针对性的测量才真正的具有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沈有禄、谯欣怡.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我们真的需要一个均衡发展指数吗[J]. 教育科学, 2009, 25(6): 9-15
  [2]翟博.教育均衡论: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证分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西藏大学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基金项目。
其他文献
在现代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也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创造了条件,注入了活力。  一、运用电教,创设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布鲁诺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声音、颜色、动作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易受情感因素的影响。单纯的识
摘 要:良好的说、听、探究讨论个体学习习惯的养成,直接为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只有会说、会听、会探究讨论了,小组间才能开展有效的合作交流活动,也才能使合作交流活动成为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作为特殊群体的留守儿童,他们的合作学习能力更值得关注。  关键词:合作学习;留守儿童;方法探究  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教学生学”。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让学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
摘 要:体验式游戏模式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笔者立足于体验式游戏模式理论基础,从幼儿身心发展、幼儿艺术教育改革及传承地方文化三方面分析探析体验式游戏模式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必要性。  关键词:体验式游戏模式;幼儿教育活动;必要性  一、体验式游戏模式的理论基础分析  体验式游戏模式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理念,是借鉴游戏的设疑、挑战、自主等理念,教师创设各种游戏情境,把教学目标隐藏在游戏活动当中,根据课程
摘 要:对于高一新生而言,高中的一切都是新鲜的。然而,对于他们来说需要熟悉、需要适应的,不仅仅是环境、是同学,更重要的是学习。刚步入高一的学生,其中有不少是初中时英语成绩尤为优异的学生,他们感到高中英语无从学起,茫然不知所措。因而,作为一名高一英语教师,实现初、高中英语的有效衔接,帮助学生顺利过渡,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关键词:高中;英语;衔接  当高一新生开始进行英语学习时,就会发现初中和高
摘 要: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等。我们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抓住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素养;培养策略  “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课程
摘 要:我们应该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教学实践中发挥教师教学艺术,通过创设数学教学情境、引领学生探究学习、应用现代教育手段、挖掘教材生活因素等策略。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策略  新课程引领教学理念的更新,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注重高效课堂的构建。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潜心研究新课程标准,研究教材和学生,采取恰当的方法和策略,优化自己的教学,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