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在悬崖上的人易思婷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ong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易思婷,外号小Po,美国常春藤名校计算机博士,却在30岁后爱上攀岩并一发不可收拾。2011年首登中国皇冠峰、2012年首登格聂喀麦隆峰、2013年完成大仰天窝峰首登,同年出版自传体文集《睡在悬崖上的人》。
  假设有人问你:“如果你什么都不需要考虑,你想做什么?”你会怎么回答?又假设,你是一个美国常春藤名校的计算机博士,有人问你同样的问题,你会怎么回答?
  易思婷,外号小Po,出生于台湾云林县虎尾镇。像大部分孩子一样,自小就背负了大人殷切的期望。从北一女中到台大信息系,最后远赴美国常春藤名校宾州大学,并取得计算机博士学位,她成了父母眼中的骄傲。然而,当她的导师向她问出上述问题的时候,她不假思索的答案是:“我想到世界各个角落去,接触陌生的人、事、物,也许以文字和影像记录我的经历。”
  名校的博士身份,来源于自身的天分和努力,也来自社会价值的制约、父母长辈的期望、甚至是旁人的眼光。这个高智商的女孩子,却没法从这个被社会认可的标签里找到“我想做的事”。博士学位只是交代了父母长辈的殷殷期盼,这个绑架的价值标签,是被强加的意愿。如何找到自己?和自然亲近的过程最容易倾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思婷的心也不由自主地被吸引到山野溪流。
  这个寻找梦想的过程,被思婷做成了科学研究,颇有一番认真的实践和思索。滑雪、马拉松、铁人三项、荒野徒步、激流泛舟、冰川探险一一亲身尝试。读书时的思婷是典型的会读书但不擅长运动,跑不快也跳不高。为打好体力基础,她制定锻炼计划且严格遵守。过了最基本的身体关之后,她惊喜地发现,户外运动中,很多技术和危机判断部分,需要缜密的头脑、清醒的思维、敏锐的判断,而这正是学科学出身的人最擅长的部分,用在分析和学习户外技术上,展现出了奇妙的优势。就是这样一步一脚印,思婷终于找到她与攀岩特别是高山攀岩命定的缘分。终于有一天,她决定抛开一切,走上户外这条路,把全部的时间都投入到攀登上。
  在美国这个户外运动的天堂,到处都是从小接触攀登且有天赋的攀登者。这让三十岁后才爱上攀岩的思婷颇有紧迫感。为了早日成长为一名合格攀登者,为了更多享受多段传统攀登的乐趣,思婷在室内的岩馆、野外的岩壁花去了无数的时间,而为了增加冰雪经验到阿拉斯加州参加三十天的冰川培训课程;从读书时的周末战士,到博士毕业后全心投入户外;从领队冬攀美国缅因州第一高峰肯塔登峰,到攀登北美第一高峰丹奈利峰;从取得美国户外领导学校野外讲师资格,再到攀岩讲师;从一个脑力劳动者,到投身大自热做一个体力脑力结合的人,思婷享受到了全身心投入自己“想做的事情”的快意人生。
  阿尔卑斯式攀登未登山峰,是登山领域里皇冠上的明珠。系统学习过攀登技术,又在美国爬过多条传统攀登长路线后,思婷也把目光投向了远方,渴望着未登大岩壁的首登。2011年她和朋友首登了中国四川沙路里山区的皇冠峰、2012年首登四川格聂山区的喀麦隆神山、2013年是四姑娘山区大仰天窝峰首登。2015年,思婷已经和朋友申请到了美国的Mugs Stump奖金,准备去攀登南美洲巴塔哥尼亚地区的山峰。
  这个瘦瘦弱弱的文静姑娘,常年暴露于户外的晒得黑黑的皮肤,为了与岩壁亲密接触也不再拥有寻常女子最在意的纤纤素手,永远运动装的不修边幅里却又带着一种台湾女孩子特有的温婉与知性。大概正是这份知性,这份文人气质,让她继承了欧美攀登者爬而优则写的传统,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成长和攀登经历,整理总结攀登技术,结集出版了三本自己的图书。第一本自传体文集《住在悬崖上的人》里记录了思婷寻找自我、走入户外的历程,《一攀就上手》、《传统攀登》两本书是攀登类的教科书,特别是后一本,更是填补了以往没有系统介绍传统攀登技术的中文书籍的遗憾,受到海峡两岸岩友的推崇。
  既有攀登理论、又有攀登经验,精通中英文两种语言,能用文字准确表达攀登过程的技术路线和心理感受,在中国的攀登圈子里,思婷显得那么珍贵。攀登之路,既能看到常人无法欣赏的绝世美景,又充满了艰辛与坎途,不用追问她一定会有什么样的攀登成就,只愿思婷一直做着自己爱做的事情,一路快活地走下去。
其他文献
第五届金冰镐终身成就奖授予了奥地利登山家Kurt Diemberger。简述Diemberger的登山成就便是:两座八千米首登。能首登两座八千米山峰的另一人是Diemberger的同胞及搭档Hermann Buhl。Buhl在首登布洛阿特后随即和Diemberger搭档攀登乔戈里萨峰,因雪檐塌陷遇难。因此Diemberger也成为在世的惟一一人。  Diemberger1932年出生于奥地利Vil
志愿者Jenny Hadfield  南极马拉松被选为世界上最残酷的马拉松之一。我两次参赛,五次服务,经验不仅来自比赛本身,而且还有极地和情绪的因素。  对参赛者来说,首先要面对最难熬的是赛前减量周。带着激动紧张上路的跑者,要坐三四次飞机,飞上15~24小时,才能到达地球最南端的城市—乌斯怀亚(Ushuais)。在那里,跑者还得换乘俄罗斯的科考船,在船上待上两天半,穿越地球上最凶险海域—德雷克海峡
2013年环法在比赛线路安排方面总共设立了八个平地赛段、四个中等山地赛段、六个高难度山地赛段(其中第八赛段终点设在Ax 3 Domaines山顶、第15赛段终点设在Mont Ventoux山顶、第18赛段终点设在传奇的Alpe d’Huez、第20赛段终点设在Mont Semnoz山顶)、两个个人计时赛和一个团队计时赛。  科西嘉岛位于地中海,是仅次于西西里岛、撒丁岛和塞浦路斯岛的地中海第四大岛屿
阿尼玛卿雪山亦称玛积雪山坐落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洲境内,系东昆仑山支尾段,主峰玛卿岗日海拔6282米,是雪域高原上的一座著名雪山,它和西藏的冈仁波钦、云南的梅里雪山、玉树的尕朵觉沃并称“四大神山”。这一次我们的阿尼玛卿之行可以说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转山之旅,而是要在陈坤的带领下通过十天九夜的禁语之行来审视自己的内心,用行走去获得内心的力量。  在这次行走之中,其中作为心灵建设项目,陈坤此次从全国甄选
“别跑步了,太伤膝盖了!”  “跑步虽然好,就是伤膝盖。”  “你现在跑这么多,到老了膝盖肯定不行。”  这样的唠叨,每个跑友应该都很熟悉吧?在本人针对跑友进行的答疑过程中,关于膝盖的问题是跑友提到最多的问题之一。在这里把本人通过多年教练生涯,总结出的对膝盖伤病、劳损以及恢复的心得与大家分享。在这里对跑步和膝盖的关系不做具体论述,只涉及具体的伤痛和解决方案。  膝关节是我们人体最复杂、使用最多的关
如果有人让你回顾《冰峰168小时》谈友谊,这个人一定不是你的朋友。  虽然在危机现场你作出的已经是你当时认为最合理的判断,虽然可以肯定每个稍有理智的人彼时都可能作出类似的选择,但是你依然会背负着来自自己和舆论的责难。有些事一旦发生了,就已经注定你无论怎样做,都是不对的。因为,很少有人真的关心你的选择,你仅仅是一个发泄的对象。  数数身边的朋友、同学、战友、同事,更多的还是一起在山路上风雨同舟的兄弟
一般人对于皮划艇的概念,因为所接触的人、地理资源、媒体信息不同,认知也有所不同。近海的人熟悉海洋用的皮划艇,内地的人熟悉一些江河溪流漂流用充气艇,白领一族多接触休闲平台舟。有人印象深刻的是牛津、剑桥的多人赛艇,更多人是从电视上了解到奥运竞技的激流回旋和静水竞速皮划艇。许多人对于皮划艇、独木舟、白水、静水、激流艇、海洋艇……这些概念更是傻傻分不清楚。  实际上,在大众的皮划艇活动中,不同门类对技能和
台湾水鹿  ─台湾特有亚种  学名:Cervus unicolor swinhoei  英名:Formosan Sambar  特征:台湾原产体型最大的草食性动物,头躯体长约120~185厘米,体重约140~250公斤。水鹿全身具黄褐色密毛,雄鹿有叉角,成年雄鹿拥有一对两叉三尖的鹿角,鹿角主枝比梅花鹿角短而粗,每年皆有鹿角脱落更新的形态。雌鹿头顶不长角,体型也较雄鹿娇小。  分布:台湾水鹿主要分布
在户外圈里,真正能把户外玩到极致的女性凤毛麟角,近年出现在我们视野中的女性户外爱好者越来越多,不论她们是文艺旅行者还是长途跋涉苦行僧,抑或极限运动挑战狂,作为女性,任何一点进步都有可能划时代。新的一代女孩子应该知道,她们的偶像不只有李宇春、安吉丽娜·朱莉或者第一夫人,还可以有这些鲜活的、追寻另一种人生的女人们。  这里所推荐的几本书,就是由这样的“她户外”玩家所著。她们就在我们身边,看上去是普通的
2004年11月,我曾“采访”和记录过曹峻,当时,他作为四姑娘山幺妹峰队长,国人第一次成功登顶幺妹峰—这被认为是中国民间登山甚至整个中国登山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国人可以攀登技术难度大的山峰了。曹峻是当时的队长,可惜当时的录音和文字已无可寻觅。  如今光阴荏苒,曹峻的儿子有九岁了,我们一些共同的山友或去世或遇难或“隐居”。而曹峻则在万科做过一段时期的管理工作后,索性辞职全身心投入了登山户外事业。行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