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操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与稳定性关系及应对

来源 :体育风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enh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随着来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体育行业的建设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体操运动是我国的重要体育运动,并且在世界舞台上获得了许多的殊荣。随着体育行业的不断发展,现代人群对于体操这一竞技运动也越加重视,并且在训练过程中针对体操运动员的技能训练也成为现代体操运动发展主要方式。就目前来说,我国体操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依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许多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到最终的训练结果,而体操运动员想要取得良好的成绩,核心力量的训练以及落地稳定性的训练是保证其质量的关键,也是体操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中简单分析了体操运动员核心力量、落地稳定性的训练方式,旨在为我国体操运动的推广提供参考与帮助。
  关键词:体操运动员;核心力量;稳定性分析;应对与策略
  体操运动是一项对技巧、力量以及稳定性进行综合考察的竞技运动,尤其是体操在完成各种动作后,是否能够保持身体稳定,才是关键所在。在以往的体操竞技比赛中,许多运动员都因为落地不稳而导致最终的评分较低。甚至我国很多体操运动员早早退役的主要原因与其落地稳定性不强有较为密切的关系。例如体操运动中的蹦床、吊环项目,这就是一项十分考验运动员落地稳定性的竞技项目,即便其吊环、蹦床动作没有失误,但没有稳定的落地或落地环节若存在疏漏就会导致运动员功亏一篑,所以落地的稳定性对于体操运动员来说十分重要。因此在进行体操运动员的训练时,就应训练体操运动员掌握相应的稳定性技巧,并做好其核心力量的培训,使其稳定性得到提高,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的体操运动顺利发展,为我国培养更多的优秀体操运动员。
  一、核心力量及其稳定性的关系分析
  (一)核心力量概述
  在传统的体操运动员的训练活动中,为了保证运动员的各项动作都能顺利完成,还应进行肌肉群训练,从而使其具备较好的腰腹力量,肌肉群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存在不同,通过开展核心力量训练,可以实现核心肌群的良好训练,如人体的核心部位训练,还能起到训练盆骨肌肉稳定性等作用[1]。通过对生理学进行研究,核心部位包含的区域较为广泛,应当包括腰腹部肌肉群、背部肌肉群、膈肌以及髋部、骨盆的所有区域。在训练过程中,训练内容从传统的腰腹部肌肉训练到现代化的核心部位,有相关人员对核心力量训练进行研究,得出核心力量训练能够起到较好的训练成效,对运动员有积极性作用,所以应当采用科学且全面的训练方式,训练运动员的核心肌群,帮助其取得良好成绩。
  在传统的训练过程中,力量训练主要专注于体操运动员的肌肉能力训练,不过,对于核心肌群训练而言,注重的内容应当为体操运动员的神经和肌肉能力训练,从中体现出两种训练方式的不同。在进行实际训练是为了保证运动员的动作技巧和机体控制体操运动的训练动作流畅,同时,能够有效保证运动员落地稳定性。
  现阶段,核心力量训练这一训练方式,已成为现代体育界盛行并衍生的一种新型训练模式,并且这种训练模式在诸多体育项目中都成为职业运动员的主要训练手段,不仅仅注重于机体的肌肉训练,更加注重于机体的稳定性和神经功能训练,在这种训练的支持下运动员的平衡能力、柔韧性以及敏捷度都有明显的提高,相较于传统的肌肉训练来说优势更为明显[2]。
  (二)核心力量与稳定性关系
  核心力量对体操运动员十分重要,也是运动员运动生涯中十分重要的要素,但是只有核心力量,对于体操运动员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也需要良好的平衡与稳定性训练,让核心力量得到有效的爆发。体操运动员在落地时,需要保持稳定,而核心力量对稳定性有很大帮助。同传统腰腹力量训练不同,体操运动员需要整个身体都保持在运动中,然后在核心力量的作用下,讓运动员的身体在落地后达到稳定。体操运动员需要确保落地时身体的稳定,但是经常会看到一些运动员未能达到平衡与稳定,这是由于负荷强度训练不足造成的,并且训练的方法不够合理,且核心力量的训练也不合理,使得肌肉容易向心收缩。在训练时,为更好的让身体达到平衡状态,可以通过悬吊计时的方法,让运动员的身体处于不平衡的状态,这样能让运动员可以更好的控制重心。
  二、稳定性对体操运动的意义
  竞技体操在开展过程中对于运动员的技巧有着极高的要求,但由于竞技体操属于动作类项目,对于运动员的落地稳定性也具有极高的要求,除了竞技体操以外与稳定性对于很多体育项目均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常见的跳水运动、武术运动,这些竞技类的体育项目都离不开落地稳定性的训练,甚至很多运动的落地稳定性相较于体操竞技来说更高,这也是比赛过程中对运动员能力进行评判的重要依据。
  在竞技体操的赛场上,不仅考验着运动员对动作的熟悉度和流畅度,更加考验的是完成动作后运动员的落地稳定性,并且对于现代化的竞技体育赛场来说,落地稳定性基本可直接决定运动员的成败,占据着较大的评分比例[3]。由此可见,在进行运动员的稳定性培养时,需要注重于日常训练中的稳定性培养,并且尽可能应用核心力量培养的方式来提高运动员的落地稳定性,这样能够大大强化运动员的运动能力。
  三、体操运动员核心力量的训练原则
  (一)循序渐进原则
  进行核心力量训练环节,最为关键的内容是尽可能克服自身体重,同时,选择轻负重的形式开展实际训练,主要原因是核心部位对于人体肌群来说属于较为薄弱的环节。而对于人体来,想要提高自身的稳定性,需要对小肌肉群进行训练,在人体中,小肌肉群不能承受较大的负荷,否则会对其造成伤害,因此实际训练过程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即,先平衡,再破平衡,最后进行新平衡的建立,此外,实际训练过程中,应当由浅入深且由少到多,在训练过程中逐渐提升训练的规范性和准确性,而不是在短时间内给予运动员快速的高强度、高负荷的训练[4],提升实际训练成效。
  1.单人平衡状态下徒手训练
  单人平衡徒手训练是现代运动员训练过程中一种十分常用且简单的训练模式,这一训练模式下,运动员不能用辅助器械克服自重,进行保持自身平衡。实际的训练环节,主要是进行脊柱肌肉群的训练,如运动肌、稳定肌等,从而保证运动员能够实现对身体平衡的良好控制。不断进行运动员核心肌肉群的训练,会使运动员感受到自己可以利用核心肌群,实现对自身状态的控制,而这种类型的练习方案在目前其他行业受到了广大研究人员的认可和肯定,所以将单人平衡状态下的徒手训练应用于基础的核心力量训练方案。   2.不稳定状态下单人徒手练习
  不稳定状态徒手练习的运动员在不稳定状态下应用各种辅助性器材,在不借助手中平衡器械的状态下使自身处于不稳定状态进行肌肉训练[5],可以采用健身球、气垫以及小蹦床等不稳定设备让更多的肌肉纤维参与到核心肌群的收缩中。尤其是教练员在对运动员进行不稳定状态下的单人徒手练习时,可以一边与运动员进行沟通,一边干扰运动员,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专注度,一方面能够训练运动员的核心肌群,另一方面还会使运动员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3.基本稳定性训练
  基本稳定性训练在训练过程中的主要目的是使运动员对自身的腹壁肌肉进行稳定强化,生成腹壁肌肉组织的控制,这样能够使运动员腰椎-骨盆稳定性得到良好的训练。通常在这种训练方式中,为了维持姿势以及不稳定状态,需要借助瑞士球等其他器械来完成各种练习。具体的训练方式可根据运动员的不同状况和机体功能进行合理调整。
  动觉训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有效提高运动员的平衡一级动力控制能力,支撑面不穩定的情况下,足底所带来的感觉,会使运动员对不稳定状态进行感受,同时,也能起到对运动员机体状况进行进一步协调的作用,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借力反射性控制。长此以往,在这样的训练下能保证运动员动作精确程度以及平衡性得到训练,对于运动技能的改善以及平衡性的提高来说都具有积极意义。
  功能运动训练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提高运动员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而功能训练在应用过程中要求运动员不断对动作进行加速和减速,这样能够使运动员的核心肌群在动态的状况下也能够快速反应,同时,调节运动员的动作稳定性。
  (二)非稳定状态训练原则调节
  对于体育项目而言,基本上大部分项目动作都要在不稳定状态下进行,因此,实际训练环节,需要进行不稳定状态下的训练。但在非稳定性状态下,运动员对于身体的控制难度会进一步增加,还会提升肌肉负荷。
  运动员在不稳定状态下开展运动训练,被称为非稳定状态训练,对于核心训练而言,运动员的机体也依旧处于不稳定状态,所以选择各种器材时应当根据训练要求和器材特性进行调整,常见的不稳定运动训练设备主要包括瑞士球、平衡球、平衡板等,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不仅需要对自身的稳定性进行控制,还需要让训练器械始终处于平衡状态,通过这样的方式,为运动员提供丰富的训练方式,并且还会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养,使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得到提高。
  (三)具体训练方法
  1.踝关节力量训练法
  踝关节力量训练法的开展,需要使用到的器材是气囊,在使用期间运动员需要直立在气囊上,保持站立的姿势不变,在气囊运动时运动员需要用踝关节的力量进行调节,保证力量的稳定,从而达到身体的稳定。
  2.平衡盘训练
  为保证身体在发力的情况下,依然可以保持平衡,需要合理应用平衡盘训练。运动员可以在平衡盘上进行蹲起的动作,训练期间首先从简单的双脚站立开始,然后逐渐过渡到单脚蹲起,最后在平衡盘上进行蹲起训练时,可以尝试负重。
  3.马步桩平衡
  蹲马步训练环节,主要需要进行的动作为:运动员站立于圆形泡沫板上,屈膝下蹲需要以身体的平衡为基础,然后蹲陈马步,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起到良好的塑性作用,同时由于泡沫踏垫并不稳定,这时也可以对运动员的平衡进行训练。
  4.单腿支撑半蹲训练
  运动员需要单腿着地,作为支撑开始训练,另一只脚也要慢慢前抬,通过单脚半蹲训练,能保持运动员身体的平衡与稳定。上面的训练方法其实有一个目的,就是让运动员在落地时身体能保持稳定与平衡,在具体的训练期间,需要保证安全性、强度的合理性等,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总结
  经典力量训练研究成果以及经验能够使现代化核心力量训练得到有效促进,而核心力量训练与传统的力量训练能够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所以在进行体操运动员的稳定性训练时,可以针对运动员的不同身体状况和稳定能力,在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训练方式。这样才能够获得针对性的训练效果,才能更好滴发展体育运动员的核心力量。
  参考文献
  [1]张雪芹.浅析体操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与落地稳定性关系及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3):38–39.
  [2]魏为.核心力量训练提升女子体操运动员专项素质的效果分析[J].运动精品,2019,38(05):83–84.
  [3]王胜起.简析核心力量训练对优化女子体操运动员动作的效果[J].现代交际,2018(23):211+210.
  [4]赵安.核心力量训练对艺术体操运动员平衡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8.
  [5]卢利峰.核心力量训练对优化女子体操运动员动作意义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0):28–29.
其他文献
摘要:武术是我国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武术不仅是对我国民族文化的一种传承,同时也是对学生自身意志品质的一种磨炼。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如何引导学生更好的进行身体素质的锻炼、对外界事物产生兴趣,尤为重要。但是目前现阶段唐山市曹妃甸区初中武术开展现状不容乐观。本文对唐山市曹妃甸区初中武术运动开展现状的硬件和软件分析,找出问题原因提出改进建议,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对武术
一、农业部进行后勤服务费用结算起步早,为实行结算制度打下基础农业部进行后勤服务费用结算是从1989年开始的.当时,农业部办公厅以(1989)农(办)字第2号印发了<下达后勤服务
本文将从广场舞的现状进行分析,从设计的角度出发,用设计思维为广场舞者设想概念娱乐设备,让设计参与解决广场舞引发的社会问题,让广场舞更好的为全民健身服务。
目的:研究夜来香片对改善睡眠功能的影响。方法:以夜来香片0.2、0.4、1.2 g&#183;kg-1&#183;d-1三个剂量组给予小鼠30 d,进行直接睡眠实验、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实验、戊
摘要:田径项目是一项基础的体育运动,其中的跑步、竞走都是非常简单原始的运动,因此观赏性和趣味性不及足球、篮球等高人气的竞技类项目。因此,将视觉文化应用到田径运动中,使用视觉文化对田径运动进行宣传,扩大田径运动的影响力和人气,对推动田径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视觉文化;田径运动  随着传播媒介的改变,人们对信息的接收途径经历了从报纸、广播到电视、互联网等几个阶段,载体也由简单的文字声音进化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摘要:文章以湖北省内举办的中国田协认证的A类马拉松赛事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据统计法对A类马拉松赛事总供给、参赛人数、行政区参与率、赛事类型、赛事保障、时间分布、产业概括七个方面进行研究与分析,希望对湖北省马拉松赛事的健康发展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湖北省;马拉松;A类赛事  一、前言  作为全民健身的新时尚,马拉松运动已成为丰富城市文化、引领社会风尚、促进城市和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乡村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多年来一直在探索中前行。新型城镇化战略旨在扭转传统城镇化&#39;重城市、轻乡村&#39;的错误认识,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也
技术市场是技术商品交换的总和,它包括从技术商品的研制开发到应用、转化、产业化和流通的全过程。技术市场是围绕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化有效配置资源。建立适合于社会主
目的建立科学、客观、实用的压疮信息化管理平台。方法结合医院压疮管理规范,采用文献检索、德尔菲(Delphi)专家函询法,建立压疮信息化管理平台。结果两轮专家函询咨询积极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