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初心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song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时的我对雨总有着莫名的喜爱。我喜欢它特殊的形体与纯洁的心灵,喜欢它可涤洗世间万物污秽的纯真之质,而我最爱的,是在雨中翩翩旋转,自由自在。
  窗外的雨细细地,密密的,如丝般降临人间。我看着窗外撑着伞的人,眺望着远方模糊的景,一切都像在梦中一般。远方山的轮廓被雨晕染开,这个世界被封锁在密如蛛网的雨丝中。此刻,心如囚笼,一腔热血试图冲破一切,无牵无挂地在雨中漫步,享受“天下皆慧,唯我独愚”的孤独,享受雨丝带来的丝丝冰凉。我看着窗外昏暗的灯光,听着静空幽远的犬吠,候着黎明的到来。近三年来,我没有做过一个完整的梦。也许是我的心被太多的烦恼所占据,自己也说不清内心的孤独从何而来。究竟是我的心太过敏感,还是在成长中逐渐体会到了人情冷暖?我真的说不清。
  雨愈下愈大,大到把我淹没其中。在大雨的裹挟下,我的心开始释怀。
  眼前出现一个熟悉的身影——三年前的我。那时的我是那样意气风发、年少轻狂。他笑着向现在的我走来。我伸手去抓,想要尽力去触摸另一个平行时空的自己。一切又都消失了,像梦的结尾,化作了美丽的泡沫。我的眼睛模糊了,是淚,抑或是水,谁又能分得清?
  突然,我的脑海中又出现了一个伛偻的身影,是那个倔强的老头——爷爷。清风吹散了我的头发,犹如他在抚摸着我的额头。我仿佛在不断地变小,周围的景物在变幻,时光倒流,回到那个夜晚。
  “奶奶,爷爷要干嘛去呀?”看着爷爷穿着蓑衣的背影,我好奇地问。奶奶温和地说道:“爷爷呀,怕水稻被雨打坏喽!”望着门外的狂风暴雨,奶奶并没有劝阻爷爷,只时默默注视着他,眼里饱含深情。爷爷沉默不语地抽着旱烟,不时咳嗽一两下。
  我看着那个灯光下灰暗的背影,爷爷破旧的裤腿被风吹起来,像两只展翅欲飞的乌鸦,雨水打着他清瘦的脸庞。这个老头一辈子都在与天做斗争,可他还是输给了时间。爷爷老了,他心里明白,却又不服输,正如所有的庄稼人一样,他最渴望的便是死在自己的田里。岁月并没有使他一蹶不振,他的背影像一座山,在一个又一个的四季轮回里,爷爷只是默默地接受,静候世间的审判。他像麦田里的守望者,孤独地守望着属于自己的田野。
  雨渐渐小了,我的心也静了。我一心想要改变自己,确不知自己的初心早已丢在童年的风里。
  我永远无法读懂爷爷那时的行为,因为我永远无法体会到耕种的欣喜。在丰收的原野上,金黄的麦穗铺满了爷爷的心,而我的初心一直在田野的风里、土壤里、麦秸上孤独地守望着。
  (指导老师:黄玲玲)
其他文献
淡雅的墨香,萦绕书房,是那般的沁人心脾,透骨温存。  “沙沙,沙沙……”磨墨的声音是那样的清脆,如一个个跳动的音符,谱成欢快的乐章。  现在的我,拿起毛笔,淡定从容,所书之迹早已了然于心。  以前的我,拿起毛笔,信心满满,可终被简单的点横撇竖捺所磨灭。但,我没放弃。十岁时,爸爸第一次教我怎样拿毛笔,我一学就会,时不时地冲爸爸做个鬼脸。爸爸嘴角一扬:“既然你这么聪明,对你来说这么容易,那我就教你写‘
期刊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微雨绵绵,惊漾的是一圈圈水纹,微凉的春意并不能阻挡我们炽热跳动的心,更无法抵挡我们迸发的激情。细雨如织,却别有一番意境。我们在如此蕴含着绿色和新生的氛围中,驶向了重山环绕的那一方净土。  一路欢笑,倦意也不经意的控制着我们,可一踏上带有清新泥土香味的土地,我们感受到的是从脚底涌上心间的难以名状的感觉。那定是来自最为淳朴的力量源泉:汗水和艰辛。我们心中增添了几份敬意,也不
期刊
每每困顿或夜不能寐,我借此火得度一生的茫茫黑夜。  ——题记  写。我此刻就在写。山风落清涧的时候,我在写;月出东山的时候,我在写;日光照耀的时候,我在写;四季更迭,天地轮回,我,还在写。写,不只是为了写,而是为了记录。记录人事,记录生活。笔下的东西,如同一颗颗水珠,自然地串起,也就连成了生活。  我不记得与写作的缘分是从何时开始的了。唯一记得的,是它陪我走过了一段大概很长的路。内心的种種情感如蛛
期刊
今年(2008),端午节成为法定节日。这是晚近复古思潮悄然兴起的一种表现。  二十四个节气是天文节日。端午节是人文节日。  民俗学认为,端午节来源于古越人的图腾祭祀,插艾蒲、饮雄黄、挂香囊、禳灾异,都是公共卫生的原始防疫。  但是中国人民代代相传,端午节是纪念屈原投江的受难日。龙舟是到水中去找寻屈原,粽子是给屈原的灵魂祭奠。屈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受难象征,正像耶稣是以色列人的受难象征。  屈原(前3
期刊
1  不管你是否愿意,都应该好好想想,这一切的相遇是为了什么?是爱,或更好的什么?我想让你知道,如果世界是一件木器,则词以及词所寄生的语言,以及语言所寄生的物体(比如床、道路、窗户、花),以及物体所寄生的人的思维,都是被错误安置的楔子。而万物已饱受这些不准确的组合的伤害,以至于最初相见时,就真的以为在这个世界上,存在另一半与“我”互补的“我”。我们中了自己的圈套,在认识活动的精心粉饰下,毫不怀疑就
期刊
我还是很喜欢你,像日月轮回交替,不理朝夕。  ——题 记倚杖听江声  清晨,一條消息弹入聊天窗口,简单的四个字“我想你了。”寄入我心扉,带我回到那段美好的旅途。在那段似乎漫长而又枯燥的日子里,你带给我的喜悦与感动盛满了我原本毫无波澜的两年光阴。我们那么要好,每日腻在一起,从未厌倦。我们天马行空地幻想着未来,漫无边际地谈论着一切的美好。我们是幸运的,这样亲密无间的时光持续了两年,那是,就算各自静默着
期刊
天边有归鸿。君,归否?  ——题记  人生一途,风风雨雨,只因有你。  自我降生于这世上时,你便紧随而来。我尝试走路,你一次次令我摔倒在地。但那时的我还不知道你的名字。  当我执笔学习写字,还未开始,你便让我感到畏惧。本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态度,我勉强学会了写字。于是,我也渐渐开始了解你:困难。  每每当我因压力而心绪不定时,你便适时宜地飘来,让我懈怠。  可如果没有你,我亦不会成长。  一路走
期刊
阳光,穿过文字的丛林,并未金黄满地,但日光斑驳间,我依然认得你的美丽。  ——题记  我很小的时候就接触文字了,和许多孩子一样,紧张,笨拙,又感到隐隐的兴奋。老师教我们发音,从口中吐出的每一个音节,都有着说不出来的奇妙。它们像是一粒从“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的歌谣里飘来的种子,悄悄地在我心里头生了根。  刚上小学时,因为写作业字迹不端正而被打手板,我不禁从心底埋怨起它。从那时起,我对文字最初的印象停
期刊
北海,这个位于中国南方的海滨小城,热情洋溢,浪漫醉人,在波涛汹涌与波澜不惊的交替变幻间,它的神秘面纱正慢慢揭开。  海之魂。“卉裳罽衣,胡夷蜑蛮”,一口口流利亲切的疍家话,一艘艘赖以为生的如疍小舟,疍家文化就这样深深地扎根在这古老的土地上。如果说那波澜壮阔的大海是北海的肉体,那么这源远流长的疍家文化便是北海的灵魂,独特而鲜活,无时无刻不彰显着北海本土文化之魅力。  海之滩。有人说,如果要欣赏江海之
期刊
我还是一定要走。  “书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秋冬之时天气渐凉,好些日子疏于读书,心下愧疚,便在家中开始读书写字。翻开书,偶然读到三毛的《送你一匹马》中此二句,一时感慨万端。  想来,古往今来爱书之人良多,三毛亦是其一。不同的是,她能将心里想说的话用动人心魄的文字表达出来。她的流浪情怀,是我偏爱读她的文字的缘由。  如此,思及我这短短十来年的人生,也是一路有着书相伴。  幼时只是捧着诗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