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居住区绿地的规划设计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KI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居住区是城市社会生活的局部和缩影,和人民生活休戚相关,居住区环境的好坏,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和文明程度。居住区绿地是居民日常休闲和交往的重要场所,对于保护居民身体健康、拓展居民生活空间、创造安静、舒适、卫生和美观的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衡量评价一个居住区绿地设计的水平高低,除建筑设计合理完美及配套设施齐全外,生态环境质量也是一个重要因子。如何做好现代居住区的园林绿地设计工作,以绿色植物特有的多功能以及各自不同的形态和丰富的色彩为居民创造一个舒心、和谐、美妙的人居氛围,是摆在我们这些园林工作者的目标所想。
  目前,我区居住区绿地设计中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如:绿地设计缺乏个性和亲和力,以大面积不耐践踏的草坪和绿篱为主,阻断了人与自然接近的路径;植物选择及搭配单调,绿地空间模式没有层次变化;简单绿化代替规划设计,对人的居住需求和人性关怀不够等。笔者认为,城市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应当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绿地服务居民”的基本原则,并从总体布局、空间组织、植物配置、视觉景观设计和场所精神表达等方面对现代居住区绿地进行规划设计。
  一、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的理念
  1.居住区绿地设计指导思想
  绿地设计要以“人”为中心。要满足居民行为、心理需求,要创造舒适、清静、方便、完全、优美的居住环境;绿地设计与建筑风格及周围环境相协调一致;要体现地方特色,在设计中求新、求实、求特,具有时代气息特征。
  2.居住区绿地设计的特点和意义
  现代居住小区绿地的特点,绿地起主导作用。绿地处于群楼之间,绿地的主体是密集的住宅楼。合理布置中心绿地、组团绿地、宅旁绿地、道路绿地和公共设施绿地,使绿地更好的服务于居民。现代居住区绿地设计对其绿化体系、布局、结构、指标合理性,要进行统一的科学评价和预测,好的绿化设计体系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为了确保居住区绿化用地,有利于提高居住区的环境质量;同时,要充分发挥绿化、净化、美化的多种效应,以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增强身心健康的目的;还要积极为居民创造舒适、安静、方便、安全的优美境。可见,绿地能维持和促进城市生态的健全,又可调节人们的心理和生理作用,以达到增强人民体质、延年益寿的效果。对绿地系统设计要确保绿化用地面积,使其充分发挥其积极良好的作用,力争实现设计的绿地体系达标,同时为建设新区增强吸引力。
  3.居住区绿地设计的特点和意义
  现代居住小区绿地的特点,绿地起主导作用。绿地处于群楼之间,绿地的主体是密集的住宅楼。合理布置中心绿地、组团绿地、宅旁绿地、道路绿地和公共设施绿地,使绿地更好的服务于居民。现代居住区绿地设计对其绿化体系、布局、结构、指标合理性,要进行统一的科学评价和预测,好的绿化设计体系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为了确保居住区绿化用地,有利于提高居住区的环境质量;同时,要充分发挥绿化、净化、美化的多种效应,以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增强身心健康的目的;还要积极为居民创造舒适、安静、方便、安全的优美境。可见,绿地能维持和促进城市生态的健全,又可调节人们的心理和生理作用,以达到增强人民体质、延年益寿的效果。对绿地系统设计要确保绿化用地面积,使其充分发挥其积极良好的作用,力争实现设计的绿地体系达标,同时为建设新区增强吸引力。
  4.居住区绿地的功能
  居住区绿地一般有三方面的功能:首先,具有居住区园林绿地的生态功能,创造出情趣健康向上、舒心卫生方便的园林空间,起到净化和美化环境的功效;其次,应当富于诗情画意、处处茂林修竹、绿草成因、繁花似锦、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令游人流连忘返的景观;同时,要具有对社区文化、游人的健身娱乐、生活休息等相关的服务功能。
  5.居住区绿地的作用
  (1)居住区绿地以植物为主体,在净化空气、减少尘埃、吸收噪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绿地能有效地改善居住区建筑环境的小气候,包括遮阳降温、防止西晒、调节气温、降低风速,在炎夏静风状态下,绿化能促进由辐射温差产生的微风环流的形成等等。
  (2)居住区绿地是形成居住区建筑通风、日照、采光、防护隔离、视觉景观空间等的环境基础,富于生机的园林植物作为居住区绿地的主要构成材料,绿化美化居住区的环境,使居住建筑群更显生动活泼、和谐统一,绿化还可以遮盖不雅观的环境物。
  (3)居住区绿地优美的绿化环境和方便舒适的休息游嬉设施、交往场所,吸引居民在就近的绿地中休憩观赏和进行社交,满足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对户外活动的要求,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和邻里交往。
  (4)居住区公共绿地在地震、火灾等非常时候,有疏散人流和隐蔽避难的作用。
  二、居住区绿地设计的原则
  1.注重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的原则
  按照现代居住小区的技术规范,在进行居住区的总体规划时,要求其绿化用地不少于总用地的30%。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遵循“以环境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将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着重营造体现自然生态环境和植物群落景观的空间,一方面满足人类接近自然、回归自然的情感需求,另一方面促进自然环境系统的平衡发展,使人与自然高度和谐。高层住宅还要利用天台作花园设计,地面层次建设成架空层,尽量大范围提高住宅小区的绿地面积,以提高住宅小区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
  2.体现人性化的原则
  居住区环境是人类生活的基本条件,人是居住区的主体,因此居住区绿地设计要体现人性化的原则。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居民的户外活动逐渐丰富,对休闲、健身、交往空间提出了新的需求,因此居住区绿地设计过程中就需要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特点进行环境设计,体现空间的适用性和多样性,从而为住户提供多样化的室外休闲公共活动空间。
  3.塑造场所精神的原则
  场所精神从广义方面可理解为所在地方的地理、气候、风土等自然精神和它所孕育的人文精神;狭义方面则是指景观所在基地的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条件的利用及表现。很多人在设计过程中将居住区绿地看作是外在于人的生命存在的“物”来看待,设计的形式浮华空洞,没有气质。实际上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每一片土地都有它的内涵特质,这种内涵特质是在自然与人文历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此,居住区绿地设计只有充分尊重所在场地的内涵特质,才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也才能避免当前居住区设计中盲目地追求洋设计。   三、居住区绿地设计的内容
  1.绿地总体布局
  居住区绿地在设计时必须建立绿地系统的理念,突出生态网络的思想。第一是将居住区绿地和城市绿地系统统一规划,整体考虑;第二是将居住区内各公共绿地视作一个整体,以道路联系中心绿地、组团绿地、宅旁绿地等组成系统,点、线、面相结合,与居住区内的建筑、环境和空间相协调,形成绿地开放空间系统。
  绿地的总体布局要尽可能合理地利用原址的地形、地物、植被等,注意绿地集中和绿地分散的关系处理,采取环型、带型、节点型等布局形式。在一些容积率较高的高层塔楼住宅区,采用集中做大绿化的手法,可以产生较好的空间开阔感,为绝大多数的住户创造优美的室外景观,并拥有良好的视野。对于中低层为主的居住区,可以将环境设计的重心放在楼间绿地,结合场地特点,通过混合式布局,从基本的景观要素入手,又加以特色处理增强其标识性与适配性,塑造大小不一,形态亲切怡人的景观区域。
  2.空间组织
  所谓空间,日本建筑师芦原义信认为:“空间基本上是一个物体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相互关系中发生的”。居住区中的绿地是人们主要的日常休闲场所,也是人们渴望绿色,亲近自然的一份美的情感,因此创造人性化的绿地空间,重要的一点就是保证绿地的可达性。居住区绿地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居民各种户外活动的需求,明确划分空间领域层次,创造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密空间、私密空间等可供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居民闲暇时交往、聊天、健身和进行多种活动的场所。
  3.植物配置
  植物配置在居住区绿地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进行植物选择时,首先要满足其功能要求,遮荫、美化、防尘等条件要综合考虑,可选择生长迅速、叶片小而密集、病虫害较少、没有污染的乡土树种作为主体树种。在道路网络上可种植大乔木,以解决遮荫、防尘为主,院落内可种植小乔木,适当点缀几株大乔木来解决遮荫问题;其次要注意植物季相色彩的搭配,适当配植常绿树和不同时期开花的花木,同时在生活区内可多种植闻香树种,如月季、丁香、合欢、洋槐、泡桐、玫瑰、金银花等开花具香味的花木,对改变环境,净化空气有积极作用;三是草皮、攀援植物和耐荫植物的综合运用也很重要,居住区内楼房密集,冬季楼间空地几乎全部在阴影中,而且楼间穿堂风大,因此要注意选择耐荫,耐寒植物,如云杉,珍珠梅、金银木等;四是生活区内的植物选择要尽量选用人们日常生活食用的树木,如果石榴、葡萄等很受欢迎,树木保护也相应得到人们的重视。总之,居住区的植物配置既要注意遮荫,又要注意采光和美化,做到乔、灌、草相结合,四季常青,三季有花,使居住的环境空间清新,舒适,优雅,做到一片绿地一个特色,将我们的居住区环境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4.视觉景观
  一个好的园林设计作品,只有在数量、质量、空间构图、环境协调、艺术布局等方面进行巧妙的园林空间与时间序列的苦心经营,才能达到兼具功能、艺术效果,构成生动的意境。具体而言,居住区绿地视觉景观设计包含景观空间设计和设施小品设计。
  景观空间设计利用植物、水体、廊架、小品、山石等合理划分环境空间,采用大小、高低、疏密、明暗、虚实、动静等对比手法,通过巧妙的借景、障景、围合、隔断等手段,设计出不同尺度、形态、围合程度的空间,形成远、中、近多层次的空间深度,取得园中园,景中景的效果,产生优美的视觉景观形象。如将园路随地形变化而起伏,随景观布局需要而弯曲、转折,在折弯处布置树丛、小品、山石,增加沿路趣味。
  设施小品包括亭、廊、榭、棚架、水池、花坛、花台、栏杆、坐椅、雕塑等,在绿地中适当布置,可丰富绿地内容,起到点景作用,设计时要把握尺度感,宜小不宜大,宜精不宜粗,宜轻巧不宜笨拙,不能片面追求豪华和排场,必须适合居住特点。
  5.体现场所精神
  每个居住区所在的环境都是唯一的,都有它自己的地方特征和自然特色,居住区绿地设计中场所精神的表达主要表现为对传统的尊重和对话。绿地景观设计不仅仅是栽花种树,而是运用心灵的智能与情感,场所精神作为一种含义符号,不但使居住的传统意义得到延续,使居住在空间形态上表现出历史的统一性和稳定性,同时人的精神在传统的再现中找到寄托,让居民对家园产生认同感与归属感。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居住小区数量日益蓬勃飞速发展,园林绿地面积不断扩大,绿化美化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居民生活质量。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促使我们必须将艺术文化内涵和生态园林的科学内容充实到绿地的规划设计中,这样既体现居住绿地景观的个性与差异性,同时又满足了人们不同的,多样化的需求,创造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满足人类接近自然、回归自然的情感需求,进一步促进自然环境系统的平衡发展,使人与自然高度和谐。
其他文献
中药学是中医药各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为了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在本文中探讨了在中药学教学过程中,可通过讨论式、兴趣式、联系式、交流式、比较式、实践式教学等多种教
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对大陆地区环境权主体观点进行单一主体论、多元主体论的分类和“四个跨度”的总结,提出要进行理论创新和思维视角转换,集思广益,采取包容的态度以增强对
你有没有见过傍晚的云霞?红色鲜艳如火,黄色绚烂似金.其实啊,每一片晚霞都是天宫的织女们收集日月的光华,以心血织就.小仙娥行芸就是天宫众多织女中的一个,因为心灵手巧,所以
期刊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基层社区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态,适应了当前社会文化生活客观合
[摘 要] 该文从林业生产中的常见病虫害实例出发,进行深入浅出的剖析,针对食叶虫、茎点菌溃疡病两种病害的发生进行了深入思考,并从实际生产出发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防护林;病虫害;防治;分析  一、病例调查  2011年4月中旬,建湖县上冈镇林地承包大户赵某种植的8亩多杨树林,4月底开始,发病初期在树干可见褐色浸润病斑,随着上下扩展,可产生5-15cm长稍微陷洼的梭形溃疡病斑,有时在
[摘 要] 本文主要阐述了森林防火工作严峻形势和重要性,针对森林防火措施之一“严禁烧田坎、烧荒、上坟烧纸“等野外用火难以实施的原因,并结合提出了提高森林防火的技术措施,即提高林分的防火能力、修设农田林分防火隔离带、在森林防火重点林分实施防火带网格化等。  [关键词] 林业技术;森林防火;思考建议  引言:近年来,国家发生的森林火灾已给国家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予抗帕金森病药物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
刺槐又称洋槐,其分类地位隶属豆目、豆科、蝶形花亚科、豆属的落叶大型乔木。刺槐适应性强,在很多地区和立地条件下都可以栽植,刺槐树高可达15-25m,不仅木质坚硬,刺槐还是蜜蜂重要的蜜源树种,著名的“槐蜜”便是来源于槐花。刺槐是辽宁省的主要树种,分布广泛,在岫岩境内不论是山上还是村庄附近、田园周围几乎都有刺槐树的分布,每逢5月中旬左右,槐花开花季节不仅景色迷人、花香扑鼻沁人心脾,更是蜜蜂采蜜的最佳季节
期刊
我叫遗鸥,意为“遗落之鸥”,因在鸥类水鸟家族中最后被发现而得名.你可以在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红碱淖(nào)发现我们的踪影.近年来,随着这里周边生态环境的改善,去年有
期刊
[摘 要] “小老头树”是指造林后林木生长衰弱,呈现主干矮小、分枝多、萌条丛生、树冠平顶、根系发育不良、枯梢、甚至整株出现死亡、病虫害严重等特点,这些树木虽经多年生长,但一直难以成林成材。在我县,“小老头树”主要有杨、柳、榆等树种,多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营造,占该类树种的50%以上。本文通过分析该地“小老头树”形成的原因,结合实际提出了预防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 “小老头树”;形成原因;解决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