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效教学模式探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zi7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最佳的教学方法。本文以自主学习为主线,从四个方面对小学数学高效教学模式进行初步的探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教学模式;探析
  【中图分类号】G623.5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仅旨在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拓展学生的思路,发散学生的思维。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不应是被动的,而应是主动思考、主动探寻的过程,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以帮助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一、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小学生这一特殊阶段,有这其自身的诸多特点,如思维活跃,注意力不够集中,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些特征,创设特定的情境,以使得学生在这一情境当中通过视觉、听觉等多重感官对抽象的知识有个形象的認识,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当中主动学习,做课堂的主人。
  如在教师讲授圆柱体表面积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可让学生主导这一内容,可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做出各种大小的圆柱体,然后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让他们有一个轻松愉悦的心情,在动手当中、在游戏当中将圆柱体表面积这一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在这一环节当中,教师还可带领学生评比出做得最好的圆柱体,然后利用该圆柱体对同学进行知识的讲解,如此一来,课堂所用的教学工具是学生的作品,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争相参与的过程中掌握课堂的主动权。如此一来,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不仅使得学生有成就感,而且还使得学生更加容易去接受新知识。
  二、采用多样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于乐趣中展示自我能力
  小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好奇心十分重,如果能够对其好奇心进行有效的利用,则对他们认识新事物新知识起着很好的推动作用,简单来说,这一推动作用就是兴趣的推动作用。学生对新知识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机,有了动机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从而学习效率也会得到大大的提高。所以,只要使得学生对新知识产生积极的兴趣,就可以将学生大脑组织的功能进行有效地激发,从而使得学生在乐趣中展示自我能力。而这一学习兴趣的激发是与学生心理紧密结合的,是需要教师精心策划的,在这一激发过程当中,与学生心理结合越紧密教学效果就越好,策划越精心学生展示欲望也就更强。
  如在教师讲授比例这一内容的时候,可先让学生数一数自己班上一共有多少同学,然后再数一数其中女同学与男同学各是多少人,教师可在学生数过之后结合本班人数将比例这一概念提出。在这一过程当中,同学们本身就是教学当中的实例,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会好奇教师为什么要让自己数班上同学们的人数,为什么又要数男生女生各自的人数,带着这一好奇心,学生会迫不及待的告知教师与学生自己的发现以促进课堂进行。在老师提出比例这一概念之后,学生会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比例这一概念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然后主动的将自己对人数的统计与比例相结合得出自己的结论。如此一来,比例的相关知识点就讲解的差不多了已经,而且不是教师单方面的灌输,而是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积极主动的求取,甚至仅仅是通过老师的引导自学这一内容,整个教学效果得以大大的提高。
  三、教师要利用结组讨论进行体验式教学
  教学设计,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与其他内容想比,教学设计是一个较新的理念,这是进步的,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学设计主要是指让学生以实际生活当中的客观事实为起点,在对实际的现实的问题的探讨过程当中进行学习,这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易于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还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学以致用。在实际课堂教学当中,课堂讨论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如,在教师讲授分数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让学生自由结组并将部分糖果分发给学生,因为糖果这一实物不仅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而且是学生所喜爱的,且在自由结组的情况下学生们可通过提问、讨论等合作方式解决问题获得新知。教师可给学生设置一些相关的问题让各小组结合实例进行思考,如分发出去的糖果是多少,与原先未被分发的糖果有什么关系?如分发出去的糖果占糖果总数的多数还是少数?再如分发出去的糖果是否可以比糖果总数多?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一定要善于引导学生互相提问与合作解决问题,让学生清晰地有条理地去进行思考,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与小组的讨论后自己得出相关结论。
  四、突破单一检测,丰富教学评价
  教师在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进行体验式教学之后,最后的教学效果究竟如何,要通过相应的检测来说明,这不仅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检测,更是对师生进行教学评价有效途径。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进度与教学内容,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学生进行检测,以往的检测主要局限于试题这种形式的检测,题目的拟定往往与教学大纲紧密联系,难易程度也适中,既不超出教材范围又不过于简单,但这种检测形式过于单一,应采取更加丰富的检测形式。小学数学教育是针对小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的数学教学,
  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要对其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以促进其自主学习。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当中,教师既要按照一定的教学模式去做,又要不断的总结经验去突破这一模式、发展这一模式,如引导学生自学,增加讨论环节等,从而实现小学数学的高效教学。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将讨论的是制作室内装饰设计效果图的一些技巧以及参数的设置,全面的介绍了用3DS MAX进行室内装饰设计制作过程,其中包括建模、材质分配、摄像机设置、灯光的设置、最终效果图的渲染以及后期处理这几个步骤。在文中所列出的材质、灯光、摄像机的参数,都是基于选用V-Ray渲染器的状态下的。  关键词:3DS MAX;V-Ray渲染器;建模;材质;VR摄像机;VR灯光;VR太阳  【中图分类号】G7
摘要:农村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丰富多彩,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开展科学教育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我们用心挖掘,因地制宜,总结了活用农村自然资源,优化幼儿园正规性科学活动的策略,提出要选取农村特色的科学内容充实现有的科学课程,开展"家长助教"活动丰富科学教育人力资源,把科学教学课堂搬出幼儿园丰富幼儿的探究生活。同时文章阐述了巧用农村自然资源,优化幼儿园非正规性科学活动的方法和途径,介绍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社会需求量的增加,高校也不断扩招。在扩招的同时,高校后勤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人们也逐渐认识到高校后勤管理的重要性。高校后勤管理为教学、教研和全校师生的学习工作提供着最根本的服务与保障。只有充分发挥人、财、物资源,才能够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求。这是现阶段高校后勤管理工作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主要从高校后勤管理的现状和相对应的创新措施等两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  关键
摘要:为了研究短时记忆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文章分析了记忆的形成和处理过程,重点分析了短时记忆的特点,并通过对记忆容量中变量的分析,归纳了其对第二语言学习效果的影响,并对第二语言教学提出了有益见解。  关键词:短时记忆;第二语言学习;记忆容量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示码A  记忆由三部分组成:感官存储器,短时记忆及长时记忆。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相较于长时记忆,研究者们更注重短时记忆,因为他们认为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当今社会对从事秘书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作为输出秘书专业人才的本科院校秘书课程的建设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从秘书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出发,重点分析了秘书课程建设的实践教学改革的相关措施。  【关键字】本科院校;秘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1. 引言  秘书学是研究揭示秘书及其工作的发生和发展基本规律及特点的学科,它与写作和管理等学科联
【摘要】阅读教学在初等教育中的重要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我国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不利的因素,极大的影响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学生也对语文阅读产生了厌恶的情绪,对学生的日后语文素养的培养是非常严重的。鉴于此现状,本文着重探讨初等教育中如何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高有效性;问题  
【摘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管理模式对于推进当前高中教育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种教育管理模式下,更加突出了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能够有效的体现当前以人为本的高中教育管理理念。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对这一教育管理模式展开了分析,分析内容围绕着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探讨,从宏观层面为当前高中教育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能够为实际的教育管理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高中教育管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建筑开始出现。智能建筑通常是指建筑的管理、结构、服务以及设备按照用户的需求进行最大程度的优化,为相关用户提供一个便捷、高效以及舒适的人工智能环境。职能建筑将现代的科学技术基于一身,基础技术是现代控制技术、现代建筑技术以及现代现代电脑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美国对于智能建筑的定义为通过将建筑的管理、结构、服务以及系统的关系进行优化,具有便利、高效以及舒适的环境建筑物。电
摘要: 过滤操作实验是初中阶段学生们必须掌握的实验操作之一,过滤操作实验中有几个操作关键点,对于刚刚接触化学不久的学生们来说,要想靠一次实验操作就把握住这些关键,有点困难。针对这些问题,设计渐进式实验教学方案。其中,学生们自己设计的装置具有操作简便、易行等特点。  关键词:过滤;渐进式;改进  【中图分类号】G632  过滤操作实验是初中阶段化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的实验,是新课标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实
摘要:信息技术课是一门较为新兴的学科,其特殊的课堂环境和学生学习方式,使得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备受挑战。"同课异构"的教研形式目前被教育一线工作者们广泛关注,其对于课堂教学的指导意义得到充分的肯定。文章浅析了影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和"同课异构"的基本理论,探讨利用"同课异构"活动指导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性;同课异构;信息技术  一、"同课异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