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CPB)期间持续肺动脉灌注含川芎嗪氧合血对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30例择期行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的病人,随机分为灌注组和加药组,每组15例.灌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CPB)期间持续肺动脉灌注含川芎嗪氧合血对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30例择期行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的病人,随机分为灌注组和加药组,每组15例.灌注组CPB期间给予机械通气及肺动脉持续灌注氧合血;加药组给予机械通气,肺动脉灌注氧合血中加入川芎嗪5 mg/kg.分别在麻醉后、回ICU 30 min和拔除气管插管前采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计算呼吸指数(RI);分别在麻醉后、开放主动脉1 h及回ICU 0、6、12、24 h取桡动脉血,ELISA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丙二醛(MDA)、脂质过氧化物(LPO)、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的表达;取右上肺小块肺组织(1 cm×1 cm×1 cm)进行免疫组化,观察基质金属蛋白(MMP-2、MMP-9)的表达.光镜、透射电镜观察肺组织结构变化.结果: 术后加药组呼吸指数明显低于灌注组,加药组血浆中TNF-α、IL-6、IL-8、MDA、LPO、sP-selectin、sICAM-1的表达较低,IL-10表达较高,加药组肺组织病理变化较灌注组轻.结论: CPB期间肺动脉持续灌注氧合血中加入川芎嗪可明显减轻肺损伤.
其他文献
目的 :为了探讨一氧化氮合成酶在CD2 3+ 白血病细胞的表达 ,以及CD2 3与NO的关系。方法 :采用RT PCR和FACS技术及Western blotting ,放射自显影方法。结果 :发现CD2 3+ 白血
目的探讨MDR1基因表达与肺癌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原发性肺癌,癌旁组织及淋巴结中MDR1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
护理心理学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在体认上强调心理学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但在教学与实践中,护士主体的心理构成,角色的自我体认,护士的责任主体等等问题,却被人为的肢解或错认.
目的 探讨人胸腰椎微骨折与疲劳的关系. 方法 采用7具成人T12~L4胸腰椎标本,随机分为5组:Ⅰ,对照组(不施加任何载荷,标本数=6);Ⅱ, 轴向压缩破坏组(标本数=6);Ⅲ~Ⅴ为疲劳载荷
目的 :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胆管细胞型肝癌 ( CC)。方法 :分析 17例经病理证实的 CC的超声图像特点 ,其中男 8例 ,女 9例 ,平均年龄 5 6岁。结果 :1CC多表现为肝内
目的:研究半边旗有效化合物6F和A对肺癌细胞DNA拓扑异构酶(TOPO)Ⅰ和Ⅱ活性的影响;化合物A对细胞胞浆和胞膜酪氨酸蛋白激酶(TPK)活性及癌基因c-myc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
在3年的病理生理成人教育实验考核的教学实践基础上,针对护理专业成人教育的特点,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短期病理生理实验考核方案.利用系列性缺氧实验,收到了良好教学效果,通
目的 :探讨B7:CD2 8 CTLA 4共刺激信号在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经牛II型胶原诱导SD大鼠建立关节炎动物模型 ;采用CTLA 4Ig作为负性调节因子 ,分析其对关节炎大鼠中
目的:研究烧伤早期心肌抑制性G蛋白α亚基(Giα)含量的变化,探讨其在烧伤后心肌舒缩功能下降中的作用.方法:采用30%体表面积Ⅲ度烫伤大鼠模型,测定伤前及伤后左心室收缩压(LV
目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局部心肌组织的病理改变会引起心肌组织密度的变化.本研究采用计算机辅助的声学组织密度定量技术测量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声学组织密度参数, 评价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