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朗读的有效指导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peng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训练方法。它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的字、词、句,加深领会课文的内容,而且还能提高阅读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几年来,我从事低年级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朗读能力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一、激发兴趣,体会感知,让学生想读
  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丰富的,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他们渴望能尽情抒发内心的感触,使自己的情感得以宣泄。特别是对那些适合学生年龄特点、语言浅显、内容生动活泼、贴近学生生活、展现学生情感世界的儿歌、故事、童话,他们都显出极大的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想学生所想,乐学生所乐,利用教材的特点和教师自身的感染力,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及先进的教学设备,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在《云房子》这一课中,课文的第二段是作为重点指导朗读的段落,通过让学生扮演小鸟体会小鸟的心情来读好第一句和第二句。教师说:瞧,这就是大家刚才造得最漂亮的房子。请你在文中找出来读一读,在脑中想一想,把你喜欢的房子多读几遍。如果说开头的语言描述和让学生戴头饰是创设情境,那么戴着“小鸟”“造房子”就是用学生的活动发展情境,后来的“读房子”和“说房子”更是用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深化情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举手投足、表情语言都与这情境和谐,都是为了活化这种生活情境,都是为了让学生体验自己是一只“小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活化的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那么浓,思维才会那么活跃,表演才会那样逼真,朗读才会那么到位,想象才会那么丰富……这一教学设计,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活动中加深对云房子样子的体会,在朗读中加深对云房子的感悟,从而得到语言的熏陶,情感的升华。
  二、激发情感,合理想象,让学生会读
  低年级课文虽寥寥数语,但其中也蕴含着美的因素。如果能进行合理想象并反复吟诵,就能品出“文中情”,悟出“文外味”,回味出文章的余意味。朗读前,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情感,感染他们的情绪,根据课文的特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体会课文中人物的对话,启发他们想象人物的神态、动作并加以适当指导。接着让他们自读课文,进一步揣摩感情,多读几遍“其义自见”,学生也就能自然而然地读出句子的语气来。如《乌鸦喝水》一课,是按乌鸦口渴找水→找到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着水的顺序写的。全文的朗读语气也随乌鸦的心情变化而改变。所以,先要着重体会乌鸦的心情。教学时,我先提出“如果你渴了,找不到水喝,心里感觉怎样”等类似问题,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心情来体会课文内容,再要求学生按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后大家一起评论。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给他们以锻炼的机会。最后,在学生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乌鸦喝水》一课急切→高兴→着急→思考→又高兴又轻松的语气特点,学生自然而然就能够绘声绘色地朗读课文了。
  三、多样读法,培养语感,让学生美读
  朗读的方法有很多,各有巧妙。教师可根据课文的需要而设计。低年级的学生新奇感和表现欲都很强,读法的变换,能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朗读课文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朗读的兴趣,使学生想读、爱读。
  美读是朗读的外在表现形式与朗读内容的完美统一。美读可以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滋润,使学生的智慧受到启迪。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可安排多种练读的形式。如教学《狼和小羊》时,教师可采用“找个对手比赛读”、“分角色朗读”等形式,也可让学生进行表演。维果茨基曾说过:“利用表演进行教学,本身包含创作的诸因素,促使孩子的思维发展,激发孩子们的创作意识。”如分别让学生扮演狼和小羊的角色,除了让他们有感情地说出对话外,也可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创造性地加入一些言语和动作,使学生在表演中充分融入自己对教材的感悟和再创造。表演后,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对狼和小羊的不同态度进行对比,从而反映出狼的凶残和小羊的柔弱,揭示故事所告诉我们的道理。这样的美读练习,能使学生在读中加深理解,在读中深入探索,在读中巩固语感,学生也可自觉记下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将这些语言材料及时地储存到自己的语言库中。
  四、拓展迁移,积累语言,让学生多读
  要想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课堂上教师必须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朗读。一堂课中,首先是感知性的讲前读,让学生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其次是理解性的讲中读,针对课文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反复朗读,教师适当讲解,帮助学生把课文读畅、读懂,并读出节奏感来。最后是品味性的讲后读,以读带讲,讲在读中。这样一个反复读的过程,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反复吟咏,体味文中所蕴之情,用深情的朗读表达出文章所蕴含的情趣和作者的意图,并在反复诵读中走近作者心灵,与作者对话交流。与此同时,学生的朗读水平也在这一层层的朗读中不断得到提升。因此,要提高每一个学生的朗读能力,必须平等地给每一个学生朗读的机会。
  朗读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而背诵是大量积累语言材料的最有效的方法。《云房子》是一篇语言清新、活泼、优美的文章,是积累语言的好教材。学生通过多形式的朗读,已初步体味到课文语言的清新优美。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我有步骤地采用多种方式指导其背诵、积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记忆力最强的优势,通过图片运用、情境创设、多媒体等各种形式的运用,个别读、表演读、齐读、赛读、配乐读等各种层面的朗读,使学生感悟到课文语言的精当、准确、优美。在熟读的基础上,学生自然而然地背诵出来,有效地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感悟语境。在学生背诵之后,还启发他们把课文中的优美词句收集到自己的好词佳句本上,引导其有意识地积累。
  (责编陈剑平)
其他文献
新中国成立以来,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学大纲从“逻辑教学”到“发展智力”,再到“发展思维”,实现了认识上的两次飞跃。新课程标准将“发展思维”确立为课程理念,正式将其列入课程目标,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建议,语文课程标准的这一科学定位标志着语文课程“发展思维”正走向一个认识自觉的新阶段。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当中常常通过提问来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最终达到提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为了让学生在“动”中学,在“乐”中学,教师每节课都设计了相关的活动。学生唱唱跳跳,做做演演,还有图片、实物和多媒体的辅助,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但许多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只注重活动的趣味性和课堂表面的热闹,而忽视了活动的有效性,导致活动流于
据调查,当前农村年轻女性的私密生活正在兴起,表现为两性隐私的出现、个体家庭生活方式的私密化以及不深度介入村庄生活。年轻女性私密生活的兴起是农村家庭权力天平向年轻人
本研究根据自我决定理论,利用2016年青少年体育健身状况调查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动机、兴趣在社会环境与城市青少年身体活动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兴趣在内/外部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并把综合性学习列入基础教育的各个学段,成为语文课程目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怎样切实有效的手段才能使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路越走越宽呢?    一、紧扣语文课堂教学  综合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强调自主,培养学生自主、独立的学习习惯和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组织学
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纵观人教版教材,主要采用“主题单元,读写捆绑”的编排体例,习作基本与主题统一,目的是让学生能从读学写。可惜,许多教师忽略了阅读教学中丰富的习作资源,把阅读与写作指导人为地分开,违背了从读学写的语文学习规律,耗时低效。笔者在教学中用教材教会学生习作,效果良好,现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谈谈自己
从哲学的意义上讲,“情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源”。因而,情应该成为我们语文课堂永远不变的根。语文课堂应该把情感作为联系教师、学生和文本的纽带,努力使学生带着情感体验,带着情感朗读,带着情感进行语言训练,让情感成为课堂中一曲动听的旋律。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是“情意绵绵”的,应该是“情”“言”同在共生的,这样才能凸显出“语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    一、以情燃情情渐生    “谁没有培育出自己的情感,就很
结合病例,对南捞乡牛胎衣不下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灵活运用促宫收缩、强心补液、手术剥离、中药排衣、清宫除露、抗菌消炎等治疗方法。
数字水印技术是数字产品版权保护的重要技术手段,为了增强数字水印算法的不可见性和水印图像的质量,提高不可见性和鲁棒性,本文主要针对一种基于3D小波变换的抗几何攻击的鲁棒水
“单片机(Mcu)原理与自动控制”是一门偏重工程应用的课程,很多高等学校只是把它作为选修课并且为本课程安排的学时数较少.要想在这样的情况下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就得采取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