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童年

来源 :少男少女·校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ftware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长中总有那样的瞬间,使我们想起:我长大了,我的童年一去不返了,而后,心中便涌起失落和怅惘。然而究竟何谓童年?它又为什么如此令人怀念?这两个难解的问题,《社戏》给了我答案。
  文章的结尾是这样的:“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句看似平常的话,却让我读完心生疑惑。因为纵观全文来看,那夜的戏并不好,豆也很一般。细细品味,作者有此感受,是因为与他同去看戏的,是他那时最要好的伙伴。和伙伴们在一起,他无论看怎样的戏,吃怎样的豆,都会是愉悦的,这些回忆也必将是美好的。而作者说豆和戲很好,也就是他回忆起这段往事,将自己对善良淳朴的伙伴,对天真烂漫的童年的怀念,寄托在对所谓的“好豆”“好戏”的怀念中了而已。
  每个人的童年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样一生中绝无仅有的单纯时光,绝大多数人长大后都会有所留恋。《社戏》中对童年的眷恋,使我想起了汪曾祺先生《淡淡秋光》一文中写梧桐的一段。梧桐叶的叶柄根部有一小块粗糙的马蹄纤维,可以将砚台上干了的墨块磨掉。他写道:“一到梧桐落叶的那几天,我们的书包里都有许多梧桐叶柄,好像这是什么宝贝。对于这样毫不值钱的东西的珍视,是可以不当一回事的么?不啊!这里凝聚着我们对于时序的情感。这是‘俺们的秋天’。”不同的物,却承载着同一份情——对童年的怀念。
  这又使我回忆起了自己的童年:放学后的回家路上,和小伙伴一路嬉笑打闹。有时候暗暗期望那段路永远走不到尽头,这样就可以一直闹下去了。于是不由自主地走得很慢很慢,任凭落日的余晖洒满街道……
  何谓童年?童年是树下的疯跑,是幼稚的嘻嘻哈哈,是响彻云天的欢笑,是日暮时分不得不回家的恋恋不舍。时光洗涤回忆,褪去一切的不快,淘出一段闪闪发光的、单纯美好的时光。
  (指导老师:孟 璟)
其他文献
目前高等教育中努力要加以改变的一种现状,是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学术训练方面的不足,是其中的一个关键.本文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针对目前这一不足在人文学科中的具体表现进行了分析,将其归纳为五个方面,即不能发现与把握新现象;缺乏发现、捕捉新问题的能力;对文本的阐释能力不足;概念分析的能力有限;逻辑推理与论证能力的不足.从哲学的角度,论述了如何通过学习一些具有开创性的哲学家们的思维方法,从他们的思维经验中领悟并习得一些必要的学术训练.
上半年的时候,我们班来了一位班主任,他就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邵凤祥老师。邵老师今年四十七,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他年纪虽大,却是一个人老心不老的“老顽童”。  上课的时候,我们都沉浸在快乐的时光里。比如,在讲《七律·长征》这一课的时候,邵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些有关诗歌背后的革命故事,我们都动了情,流下了眼泪;在讲《我和祖父的园子》这一课的时候,邵老师还加上一些动作,让我们回忆起童
期刊
我发现爸爸每天都在不停地抽烟,一支接一支,有的时候家里经常烟雾缭绕,到处都是烟灰,我和妈妈熏得都快晕倒了。所以,我有一个想法,就是帮爸爸戒烟。  每当爸爸吃完饭,他总会拿着烟,高高兴兴地躺到沙发上,并且还说:“饭后一根烟,快活似神仙。”只见他两只手指夹着烟,另一只手拿着打火机,他轻轻按一下打火机,一朵闪亮的小火苗出现在他眼前。他把打火机上的小火苗点在烟上,不一会儿就出现了白茫茫的烟雾。那香烟的雾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