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小事”中的引进国外理念随想

来源 :国际人才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attom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重视大事。谋划讲究大战略,做事讲究大手笔,看问题讲究大视野,评价事物讲究看大的方面。
  抓大事,肯定是没错的。
  为了抓大事,可能就会忽略一些小事,于是就有了“抓大放小”一类说法。后又觉得不够妥帖,还是“抓大带小”、“抓大促小”好。不管怎么说,还是把大事放在前面。大事多了,小事就放一放,小问题就忍一忍。
  抓大事,中国有优势。不过,据我观察,有些小事,比大事还难抓。有的甚至是存在了多年,小问题成了老问题。
  比如,随地吐痰,虽是小事,但堪称具有中国特色的顽疾。
  人吃五谷杂粮,都有可能唾壅痰生。有了痰,吐出来,方神清气爽。问题是,不知道从哪朝哪代开始,国人喜欢把痰随便吐在地上。不过,此说不全面,一般是吐在自己家以外的公共场所的地上。以快要举办奥运会的古都北京为例,北方风干物燥,人多易上火生痰,结果很多人将绿地、马路、人行天桥,都当做随便吐痰的地方。好端端的一个北京,痰迹斑斑。其他很多城市也基本如此。我曾到南方一个全国文明城市,痰少些,但也仍很难找到一条没有痰迹的街道。早在1996年9月,国家旅游局公布的国人最不文明的行为,随地吐痰居首。十多年过去了,国家在发展,但此问题未见改变。
  吐痰危害,不必多说,直接损人,间接害己。但因事小,年复一年,渐渐地习以为常。一位香港朋友曾问我:内地人为什么要随地吐痰呢?政府为什么不管呢?
  政府不是不管,更不是不想管,而是曾管过,似乎现在还在管,但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像抓大事一样管好。其实此事办起来,不一定比成功举办奥运会容易。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它是一件“小事”,抓抓放放,走走停停,下工夫不够。是小问题,但也是老问题。
  其实,大事要抓好的前提,不是小事可以放弃,而是小事自然在必须抓好之列。小事抓不好,抓大事也会大打折扣。对小事容忍放纵,也会使大局受损。北京的痰迹,已经使这个美丽的首都文明形象大打折扣。
  我们搞引智的,说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往往爱谈点国外发达国家的一些管理办法。其实归纳起来,无非是:
  一是教育,因为教育的道理并不深奥,只需明辨什么是人的基本操守、什么是道德缺失就可以了。但明廉耻,也需孜孜不倦,持之以恒。
  二是处罚,根据国情,罚到能起到作用为止。处罚是为了树立良好操守,移风易俗。
  三是完善设施,例如多设立卫生装置,给人民提供方便。多供应一些用于吐痰的纸张,便宜一点,让人们用得起。
  其实这些方法,不用多讲,国人大都耳熟能详。真正需要引进的,是以下两个观念性的东西:
  一是事无论大小,一律在规矩之列。“细恶亦应去”,莫以小而放纵,莫以小而不管。小若忍,也会乱大谋。我们现在也应研究研究怎么抓“小事”。或者,分工负责,有人抓大事,有人抓“小事”。能把小事办好的人,一样受到尊敬。能抓好随地吐痰這类“老”小事,一定有大本事。
  二是千万不要掀高潮,因为有高潮就有低谷,高潮往往是风大雨点少,水过地皮干。在国外很少见“掀高潮”运动。我们要提倡用一个“韧”劲儿抓工作,坚持不懈。如果我们认真地抓几年,中国人一定能改掉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的毛病,还我民族一个温良恭俭让的文明形象。
其他文献
在国际知名度最高的中国企业里,马雪征身居要职。作为CFO、“公关大使”和内部沟通桥梁,她以杰出的才干和沟通、学习能力而不辱使命。正如外界所评价的: “她是联想之所以成为联想的重要原因。”但人们似乎很难评价她是一位女强人,她的性格和人生哲学更接近一位超然的出世者。而在职业顶峰后的退休和转行,再次表现出她早年放弃仕途时的随性    马雪征:TPG董事总经理、合伙人,联想集团非执行副董事长  马雪征毕业
以产品为中心的差异化会迅速消失,最终决定差异化程度的往往是顾客与企业品牌的情感联系强弱    在迈克尔·波特的竞争理论中,差异化是重要竞争策略之一。然而让越来越多企业感到困惑的是,差异化的持久度越来越低,企图通过差异化确立竞争优势的难度越来越大。有管理学者分析认为,在信息流速大大加快的今天,以产品为中心的差异化会迅速消失,因为消费者会就产品和服务体验进行交流,从而使竞争对手能够迅速模仿和跟进,结果
“今天我本来是在西雅图,但赛峰的人来了,我更改了行程。我们二集团全面响应和支持赛峰提出的中国发展战略。我们要和他们开展最好的合作——请注意,我说的不是‘之一’,而是最好的。”4月8日,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总经理张洪飚对《商务周刊》说。  张洪飚特地选择在自己的母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法国航空航天业的最大企业——赛峰集团CEO让一保罗·赫特曼一起亮相媒体。  “中国大飞机项目对赛峰很重要,我们跟中
张永伟博士,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尽管2009年《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提出启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并规划到2011年形成50万辆电动汽车生产能力,但是这一令人鼓舞的规划并未改变本土主要汽车企业对新能源汽车的观望态度。开发电动汽车不仅使企业面临技术风险、大规模业务重整和巨大的建设投资,更让企业困惑的是,价格昂贵的电动汽车销路在哪里?基础设施能不能跟进?电源是否有保障?在生产者
11月18日,丰田宣布,该公司在10月份实现了自2008年7月以来15个月里的首次全球销量同比增长。第三季度丰田还实现了连续3个季度亏损后的首次赢利,在中国市场,丰田9月份的销量约7.2万辆,比上年同期剧增145%,刷新了月销售量记录。  但这家以“持续改善”而闻名的汽车公司并没有消除危机感。10月份丰田社长丰田章男警告说:“我们正在挣扎求生。”他引用了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著作《
外国车厂迎战中国车市小型化
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来,来琼进行技术指导和交流的外国专家已达5800余人次,省各类企业、学校和培训机构等在省外国专家局办证登记聘请的国外经济技术专家和文教专家达669人次,全省评选“椰岛奖”获奖外国专家2批25名。    6月4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季允石专程与海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罗保铭签署关于引进国外智力为海南经济社会建设服务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战略合作协
65岁的“台湾IT教父”、智融集团董事长施振荣的退休生活依然很忙,他把自己的时间分为四部分,一是为自己的公益事业而低调奔走;二是看书学习和写书;三是“台湾岛内深度游”;四是为智融集团做事。“智融”二字取义“融通智慧”,作为宏集团创始人,施先生如今的一部分心力花在如何“不留一手”地把自己多年创业打拼、经营企业的经验教训与后辈华人企业家分享。  近日,施振荣事隔3年之后再次飞赴大陆,参加智融集团旗下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