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lene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学生普遍认为初中物理是比较难学的。主要原因是传统教学方法的制约。目前,初中教学仍习惯于向学生灌输现成的结论性知识,对自然现象缺乏一定的观察与研究,只专注于系统知识的讲授,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主要围绕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学生只是被动的吸收知识,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率不高,学生也就觉得物理难学了。新课程改革提倡采用“探究性教学”。
  一、探究性教学的内涵以及在物理教学中的意义
  所谓“探究性教学”,就是改变以往的一味讲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思考、探究。这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思考中激活自己的脑细胞,发挥主观能动性,当学生面临各种问题或困惑时,首先想到的不是求助教师,而是自己思考,探究各种可能性,以找出问题的答案。如若把“探究性学习”引入物理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真正认识理解,并能够运用相应的物理规律解释生活中发生的事件,那么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就比较牢固、灵活了,就会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和财富,这样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及创新能力。
  二、初中物理课堂,如何开展探究性教学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情境就是教师将学生带到某一种已经设定的环境中,在此特定氛围下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初中阶段的学生充满好奇,只要教师能够进行良好的引导,就能够把学生的好奇心转变为自觉学习的行动,学生会主动、自觉地从事各种探究性活动。教师要能够主动地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着眼,观察世界。日常生活及客观世界,是课本知识的试验场,是我们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场所。例如热胀冷缩原理,磁场原理。再如冬天从室外回到室内,为何眼镜片上有水珠;为何冬天嘴里会呵出“白气”等。
  2.提出假设,进行探究
  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假设与猜想非常重要,教师应当在这方面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与鼓励。对于有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应当通过相关的物理实验进行验证,学生通过实验,收获颇多。如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哪些时,许多学生猜想可能与压力大小有关,在实验过程中,设定多种情境,分析在相同接触面上,不同压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关系,最后得出结论,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压力大小有关。
  3.交流与总结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观察到了部分物理现象,对教师所设置的问题也有了一定的认识,此时学生就应当学会运用所获取的实验信息进行归纳整理,把这些数字化、零散化的信息总结汇总成一篇书面的报告或口头报告。在交流活动中,有几点需要注意:交流过程中,首先,交流是相互敞开心扉的交流过程,难免有意见不一的时候,此时,学生应要学会文明地争吵,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辩论;其次,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能随波逐流,在分析自己想法的时候,要有理有据;再次,需要认真思考别人的观点,分析自己观点与别人的区别。
  三、结语
  综上所述,探究性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适合现代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能活跃课堂气氛,并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当然,探究式教学也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不仅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还必须与时俱进,学习现代的教育教学理论,了解现代教学动向以及现阶段孩子的心理活动特点。
  参考文献
  [1]李娜.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探讨[J].新课程(教研),2010(5):45.
  [2]周菊花.探究性教学模式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1(9):66.
  [3]徐冬梅.如何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开展探究性教学[J].吉林教育,2010(35):93.
  (责任编辑易志毅)
其他文献
对于理科生来讲,得理综者得天下。物理在整个理综中所占分数最多,如果物理发挥不好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自己得高分。那么如何提高物理成绩呢?我认为需要做到“三要”:选择题要速度、实验题要准确、计算题要步骤。下面就不同的题目类型谈一下相应的方法。一、选择题答题技巧理综选择题基本上以理解、推导为主。在解答过程中,要依据题目的具体特点,细心解读和分析题意,通过对题目和选项中有用信息的筛选,合理选用方法,迅速准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块土壤上。"笔者认为:只要教师用自己闪光的智慧启迪学生潜在的智慧,就可以使学生产生不可抵挡的探索热情和兴趣,让
澳大利亚小说家迈尔斯·富兰克林的小说《我的光辉生涯》塑造了一个顽强追求独立人格、富于反叛精神的女主人公西比拉,吸引了不少评论者的关注和研究。本文以米歇尔·
人名研究是文化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着眼于文化语言学角度,分析了《三国志》部分人物名和字之间的四种关系:名与字出自名句典故、同义相协、意义相辅、反义相对。并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英语活动教学根据中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入手,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使他们掌握知识,享受成功的快乐。  一、中学英语活动教学的内容  1.把文字活化为情景。  学生在情景中学习语言,掌握的不是孤立的单词和句子,而是运用语言的能力。可采用实物挂图、多媒体等,创设情景
众所周知,由于各种设施和条件的制约,农村中学英语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相对滞后,特别是听力这个环节,大部分的学生都感到很吃力。而听力理解题在高考中占有30分,比值很大。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并且让他们能在高考中拿到高分?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一、要解决听的问题,首先要扫清听的障碍  1.语音障碍。我所在的中学是一个农村中学,由于受方言的影响,很多学生对英语48个音素的发音把握不好,发音不准导致辨音能
通用技术课程具有知识面广、信息量大的特点,而多媒体具有“集万物于眼前,观古今于须臾”的特质,它能完美地满足通用技术教学的要求。所以只要有条件,通用技术教师都会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但是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之美在于“度”, “度”就是恰到好处,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度”就是:恰好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任务的完成;恰好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度”把握好了,那就是完美的,而一旦失手,那就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简称《考试说明》)中,“古代诗文阅读”一栏的条目下有一栏是“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习惯称作文言特殊句式和用法)。笔者查阅了近几年江苏省的《考试说明》,此条目下一般都写着:“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笔者认为考纲对文言句式和用法的规定主要有以下两处不妥:  一、“词类活用”不应隶属于“文言特殊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