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PPP模式的供给现状与优化路径——以江苏省为例

来源 :西部财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l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PP模式作为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创新,其效能在近几年的实践中饱受争议.基于此,以江苏省为例,从供给领域、供给模式类型、供给地域分布三个方面定量分析PPP模式的供给现状,并从参与主体角度出发,剖析政府、金融机构、社会资本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为推动公共服务领域PPP模式的高质量发展,政府需完善PPP模式顶层设计,社会资本方需转变运营思维,适应PPP模式.
其他文献
市域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维度.目前学界尚未形成有关“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市域特点”市域社会治理新模式的理论总结.基于对市域社会治理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的学理阐释,可以发现:市域社会治理具有以党的领导为核心、以以人民为中心治理思想为主线、以构建市域社会治理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特色;具有以美好生活为目标、以公共服务为重心、以协商协同为关键、以科技支撑为手段、以安全稳定为底线的时代特征;具有宏观决策和微观施策“承接点”、城市治理和乡村治理“融合体”、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集结地”、风险防范和矛盾化解“主战场”的市
本文以2019—2020年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对湖北省312家金融机构开展的洗钱风险评估数据为样本,通过相关分析和随机森林模型对现有指标进行重要性筛选,运用logistics回归、支持向量机和MLP神经网络模型对金融机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进行识别,并对各模型识别结果及优劣进行了比较分析.本文对优化洗钱风险评估指标、寻求更精准的洗钱风险评估模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数字化转型是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商业银行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在分析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影响机制的基础上,测算了46家上市商业银行2012—2019年的数字化水平,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验证了金融科技影响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机制.结果表明,金融科技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渠道、流程、产品和组织,提升了银行的获客、业务、研发和管理能力,推动银行走向线上化、场景化和智能化.金融科技与商业银行的融合程度决定了其促进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效果.相比于城商行和农商行,金融科技对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数字化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以我国油气行业的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与企业绩效关系为研究对象,获取了油气行业8家A股上市公司2016—2018年的面板数据并展开了分析.实证结果发现,短期内油气企业绩效水平与企业社会责任表现情况呈现显著正相关;考虑滞后效应之后,滞后一期的油气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对当期的企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且比当期的影响程度更为显著;滞后一期的油气企业绩效对当期的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影响程度也更为显著.从油气行业的能源保障特性出发,解释了这一结论并提出了做好油气企业社会责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