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机制——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实证研究

来源 :武汉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16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化转型是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商业银行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在分析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影响机制的基础上,测算了46家上市商业银行2012—2019年的数字化水平,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验证了金融科技影响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机制.结果表明,金融科技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渠道、流程、产品和组织,提升了银行的获客、业务、研发和管理能力,推动银行走向线上化、场景化和智能化.金融科技与商业银行的融合程度决定了其促进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效果.相比于城商行和农商行,金融科技对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更加显著.故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利用金融科技手段建立数字化思维、完善数字化业务、实现数字化运作,同时注重防范相关风险.
其他文献
2019年5月1日起,我国各省份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从原规定的20% 降至16%.在我国现阶段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的背景下,文章运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账户收入精算模型分析在养老水平不下降的基础上,降低缴费率对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财务可持续性的影响,经过测算得出:降低缴费比例后,2020年基金结余开始出现赤字,2022年基金累计出现缺口,基金不可能实现在降低缴费率的情况下保证财务可持续性;实施提高工资增长率政策后,基金出现累计赤字的时间向后推迟一年,如果工资增长率高于GDP的2%,2042年基
市域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维度.目前学界尚未形成有关“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市域特点”市域社会治理新模式的理论总结.基于对市域社会治理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的学理阐释,可以发现:市域社会治理具有以党的领导为核心、以以人民为中心治理思想为主线、以构建市域社会治理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特色;具有以美好生活为目标、以公共服务为重心、以协商协同为关键、以科技支撑为手段、以安全稳定为底线的时代特征;具有宏观决策和微观施策“承接点”、城市治理和乡村治理“融合体”、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集结地”、风险防范和矛盾化解“主战场”的市
本文以2019—2020年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对湖北省312家金融机构开展的洗钱风险评估数据为样本,通过相关分析和随机森林模型对现有指标进行重要性筛选,运用logistics回归、支持向量机和MLP神经网络模型对金融机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进行识别,并对各模型识别结果及优劣进行了比较分析.本文对优化洗钱风险评估指标、寻求更精准的洗钱风险评估模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