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时代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luo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更加发达,竞争更加激烈,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更高的世纪。提高人的素质关键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只有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满足21世纪教育发展的要求。教师素质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各种品质的综合。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育的一个基础条件。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是否符合信息时代的要求,将是教育成败的关键。信息时代的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1.现代教育理念
  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主张通过自主、合作、讨论、探究的方式获得知识,改变学生单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况;强调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媒体(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远程教育),改变传统、落后、刻板的教学模式;强调教育的社会化、终身化,不断更新知识等。
  2.教学设计能力
  教学设计能力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计划过程和操作程序。运用教学设计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以教学理论和学生理论为指导。不同的学习理论其教学设计原则也有所不同,应很好地进行学习和领会。二是不要形成单一的固定模式。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优化教学效果,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解决教学中的具体问题,教师所采用的策略方案和过程模式可以有不同的风格。
  3.教学研究能力
  教学研究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采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教育现象、探求规律、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活动。从事教育技术的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工作,必须经常性地开展教学研究。这是促进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教学研究还可以指导和促进教学,教学工作的成功与否必须通过教学研究来总结与提高。
  4.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师,具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更是责无旁贷。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应成为教师素质中的另一个典型素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包括具有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支持教育工作和终身学习的手段,这是新世纪教师应有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特点,是培养面向21世纪人才的基本要求。
  二、具备创新教育思想与实践能力
  学生的创造性要靠创造型教师来培养。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评价标准、师生关系等都对学生创造力的形成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具备创新教育思想,应该自觉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保护学生的想象力,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创新时间和空间,创造性地运用教学原则和规律,去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指导学生从接受性学习转变为创新性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现代型教师。
  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培养人的道德修养,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未来教育成败的关键。因此,教师首先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完美的人格、健康的心理,成为学生生活中的朋友和榜样,才能引导学生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优秀品格。此外,教育工作是繁重而连续性的劳动,既无上下班的明显界限,又无限定的教育区域范围,这种特定的生活环境及工作的特点,需要教师消耗大量的体力,因而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否则就难以胜任工作,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教师良好的身体素质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又为学生树立了楷模。
  四、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保罗·朗格朗于20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终身教育这一概念。终身教育概念的出现动摇了长期以来人们把教育看成是仅限于在中小学里和大学里、为年轻人工作准备的一次性的传统教育思想,使人们认识到教育应贯穿人的一生。未来的社会更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挑战,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与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将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通过工作与学习的结合,不断地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解决自身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地再培训自己。具有应用新型学习工具的能力,如远程教学、应用网络等。除了接受业务和教育技术方面的培训外,关键是要转变教育观念,学习现代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生观,提高对现代教育的认识,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
  五、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层次
  在实施课程改革、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除了精通专业学科的知识外,还应博“学”多“采”,兼容并蓄,广泛涉猎其他专业与门类,了解并掌握多领域的知识,把自己造就成为一专多能、一精多通、拥有多元知识结构的“复合型”教师。新世纪的教师,应对生命科学、生物技术、航空航天技术、信息网络技术等尖端科技有一定了解。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熏陶、教育,满足他们多方面的知识需求,引导学生树立崇尚科学、造福人类、实现自身价值的远大理想。
其他文献
摘 要:游戏在体育教学中至关重要,在体育教学中适当地插入游戏,能够增加体育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有着其他教学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从七个方面谈了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起到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体育游戏 中学体育教学 作用  体育游戏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项体育活动,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多数游戏带有故事情节或竞赛因素,并将跑、跳、投等各种活动融为一体
期刊
一、案例描述  导入:  T (呈现了春晚的一幅图片):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2014 CCTV Spring Festival Gala?  S1: Wonderful!  S2: Good!  T: Do you like them?(老师边提问边呈现6位春晚明星的图片)  Ss: Yes. (学生一起大声说,满面欢喜)  教学过程:  Task 1  老师接着呈现
期刊
小学英语教师想使自己平常的英语教学更加有效,首先就得抓住并了解小学英语教学的特点。而要了解特点,又得先明确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目的是什么。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课程的目的是要使小学生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语语感,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具备用所学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初级能力,并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下面就
期刊
摘 要:国学经典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把国学引入了小学教育的课堂。国学经典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有机渗透,可从根本上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水平和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爱国情操,弘扬民族精神。  关键词:国学教育 渗透 小学语文 课堂 探究  国学经典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国学经典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有机渗透可从根本上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水平和文化素养,提
期刊
摘 要:本论文是根据农村学校体育课中出现的现象而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好地发挥课堂作用,提高教学的时效性。本文是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到尊重差异、发展特长以及师生间的关系几个方面来写的,重点突出兴趣教学的作用和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体育教学中要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以每一个学生的进步提高、健康成长为目标,努力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要上好体育
期刊
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这也是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研究的中心内容。我觉得判断英语课堂是否高效,对知识的掌握并不是唯一的标准,另一方面是看学生能否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是否充当了主导者。在平时教学工作中,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升自身素质,加强专业修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教给学生的除了知识之外,还有品德修养。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教师都要严格要求自
期刊
中小学英语的衔接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学和小学英语教师的一个问题。长期以来中小学英语教育教学存在着严重的各自为阵、相互脱节的现象,这一现象严重阻碍了英语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经过在暑假中的远程研修学习,各位专家们的优秀理论架构让我对中小学英语的衔接问题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特别是模块二、模块三中的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有效性以及主题单元设计的整体规划,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小学生升入初一前,已经学习了
期刊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篮球教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说它是重点,是因为篮球运动是集跑步、弹跳、力量、协调、速度于一身的体育运动,反映了一个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说它是难点,是因为篮球运动有着强烈的对抗性、技巧性,比赛富有策划性、战略战术性,这些运动比赛能力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达到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再加之小学生身体脆弱,力量小,篮球对于小学体育课无疑就是较难的课题。我
期刊
摘 要: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如何教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就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艺术谈了谈具体教法。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词汇教学 艺术探究  一、利用字母和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掌握单词的拼写形式  词的读音和拼写形式是词存在的基础,是各个词相互区别的第一要素。在词汇教学中,要注意音和形的统一与结合,使学生把一定的音同可能对应的形联系起来,又
期刊
摘 要:作为后进班级管理者,应抛弃师德尊严的传统观念,以一颗爱心为基础,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充分尊重和信任他们,耐心对待,多一点宽容,少一些苛责,也许,我们会收获很多。  关键词:后进 班级管理 五心哲学  当一个班主任,很苦;做一个后进班的班主任,更累。所以有人说我很不幸,因为难得鲜花和掌声。但我要说很幸运,因为多了辛酸与感动。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只要你付出真心,未必不能换得别人的真情。生活如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