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要和数学课堂上教学的具体内容及教学目标相结合。是否使用多媒体不是衡量一节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好或差的标准,也不应该把使用多媒体作为历史教学改革的单一主攻方向,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恰当结合是提升大学数学专业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数学专业教学 教学改革
21世纪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崇高的敬业精神,高尚的职业道德,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娴熟的专业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而且要具有娴熟的制作课件技能和改革创新的精神。数学专业的教学就是要拓展学生的数学视野,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但是,大学数学专业课堂上是否一定要使用多媒体技术存在不同的认
识,笔者就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授课方法在数学专业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作一些有益的探索,以期对同行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
1.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数学教学方法的关系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的教学目的是在于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最终提高大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集中体现,是实施培养目标、组织教学活动的蓝图;而教学手段无疑是课堂上实现这个课程教育思想观念的唯一桥梁,从这个角度上说,一切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手段都应该受到肯定,这些教学手段并无好差之分。为实现这个目的,传统教学更注重树立教师的个人教学风格,如严密的逻辑推理、精深的数学知识、幽默的语言表述、表现得体的举止、漂亮的板书设计等,这些都是赢得学生能够喜爱这门课程、使得教学效果显著的一个重要条件。当然,传统教学手段的缺陷也毋庸讳言,控制不好会出现课堂教学的“一言堂”现象,传统的教授法使学生可能成为被动的“灌输”对象。一句话,传统教学最主要的就是缺乏表现力。因此,在传统的数学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得不投入很多的精力来关注学生是否集中精力、全神贯注,以保证课堂教学的生动和活跃。
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观念,改变了数学知识的结构,丰富了数学知识的内涵,这些都有效地弥补了传统数学教学的缺陷。特别是有些数学知识需要“返璞归真”地揭示其数学本质或数学源头,“要讲推理,更要讲道理”,多媒体手段使数学问题容易用数字、图形、符号、文字语言等多种方式表达。同时,学生可以在这些表示法之间进行自由转换,既可以用计算机或计算器的数据处理分析功能、作图功能、可视性与动态显示效果,又可以通过图形的方法或数值的方法来探索数学,使得“多重表示与表示的互相转换”这一重要的学习理论的实现成为可能,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此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网络资源来查阅、收集和研究与课堂教学有关的资料来扩大学生的数学专业知识。当然,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虽然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数学教学手段比较有许多优势,但它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生动的数学画面虽然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令数学课堂教学生动直观,但它也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更令人担忧的是,多媒体画面过度的新鲜与刺激、声音的过度奇特等很可能抑制学生的主动思考意识,从而降低教学质量。
从以上看来,仅从课堂教学效果来讲,传统数学专业课程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技术手段各有优劣,它们在教学中的关系不应该是一方取代另一方,而是应该互相配合,取长补短。大学数学专业教学的任务有两个:一是向学生传播数学专业知识,二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多媒体手段更适宜于第一种情形,而传统教学手段更适宜于后者。因此,我们只有将两种教学手段互相补充,才能收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2.多媒体技术与数学课堂环节把握的关系
课堂教学是数学教学的核心过程,对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控制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在引入多媒体技术之后,怎么才能有效地控制数学课堂教学环节?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讨论。
(1)情感交流的把握。在传统数学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以非常简洁、准确、规范的方式传递,教师的手势、眼神、言语、表情等非知识因素可以对学生产生微妙的影响,从而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形成很好的课堂互动。有的教师在使用多媒体后,总说上数学课倍感轻松。后来,我观察到有一部分教师课堂上只是播放事先准备好的课件,将原来传统的“照本宣科”变成对课件的“照机宣科”,不注意学生对数学较抽象的定义、较难的定理是否已经理解接受了,只是一味自问自答,基本上完全忽略了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因此,多媒体教学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摆脱鼠标的束缚,把握好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并适时根据学生的反应不断调整数学教学策略。
(2)教学手段选择的把握。由上可知,多媒体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各有所长。教师要善于根据课程的性质、内容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如理论深、定理难的数学教学内容,因为它需要学生缜密思维,深入思考,它的知识体系更具有逻辑性、相关性,所以,这样的课程更适于传统的教学手段。而相对于概念多、定义长、习题多、图形复杂及模型无法展示的内容等,运用多媒体手段显然是更有效的,因为它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大容量、多趣味、高效率等优势,运用多媒体的图、文、声并茂的特点,清晰的文字、生动的画面,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在最佳状态下进行学习,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3)信息量及多媒体功能选择的把握。多媒体的使用,使得信息的获取变得相对简单了。有的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技术时,不假思索地增添了大量的信息,要么增加数学知识内容,要么扩大知识的外延,在课堂上仅满足于向学生介绍这些信息,最后本末倒置,将重点内容用极少时间草草讲完。还有的教师随意用鼠标切换PPT页面,令学生在不同画面间晕头转向,使得教学效果极差。因此,教师要从数学专业教学的实际出发,对搜集的信息筛选整理,提高课件的质量和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多媒体功能的选择。为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点,教师当然可以在课件中加入适当的音效、动画等元素,以提高教学吸引力。但是,有的教师过分注重多媒体的这些表现形式,导致课件“哗众取宠”,反而严重破坏了学生严密思考数学问题所需要的环境,削弱了教学的效果。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数学课件时,我们不应点缀特别的音效和华丽画面,以免喧宾夺主,适得其反。
3.多媒体技术与数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关系
教育部早已作出规定:国家重点的高等学校所开设的必修课程使用多媒体讲授的课时比例不低于30%,其他高等学校应达到15%以上。由于大量的教学资源库的出现,丰富的数学专业教学素材(例题、定理的新证明、动画、课件、前沿的SCI、EI收录文章、新的数学知识理论等)使教师可按自己的个性特征、教学习惯、教学特点灵活选择,实现特色教学。因此,实施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将是实施课程教学改革的非常重要的手段。主要来讲,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手段优势无外乎下面几条:
(1)多媒体技术可以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要求。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进行观察、讨论、操作、质疑等探索活动;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减轻学生的畏惧心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促使他们主动学习。这正是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所要求的注重学生、注重学习过程的教育思想的体现。
(2)多媒体技术具有大容量、多趣味、高效率等优势。多媒体可以将最前沿的数学理论引入课堂,让学生及时了解一门专业课的发展动态,同时运用多媒体的图、文、声并茂的特点,悠扬的乐曲,生动的画面,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计算机辅助可变传统的“静态演示”为直观形象的“动态演示”,使用实物不易展示的部分得到充分展示,帮助学生强化感知,丰富表象,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容易理解,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多媒体技术在大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可满足他们的及时巩固和及时反馈。例如,计算机出示练习题,计算机智能判断,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及时巩固刚学过的知识。
数学专业教师在推动多媒体的教学改革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正确把握这样一些问题:教师要正确把握多媒体技术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因为教学手段服务于教学内容;教师要正确把握多媒体技术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因为特定的教学目标决定是否使用多媒体或使用多媒体与传统教学并用的手段;教师要正确把握多媒体技术与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因为有些教师存在盲目“多媒体崇拜”而削弱教学效果的现象。
总之,我们应当认识到,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仅仅是数学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个方面,而非全部,是否使用多媒体课件不应成为评价数学专业课程和教师的唯一标准。我们只有从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不同的实际需要出发,正确选择所需的教学手段,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梁洪亮,王军.高师数学教育如何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求[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21(2):160-161.
[2]成继红.关于高师院校数学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J].教学研究,2006,(6):92-94.
[3]杨公义.与创新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观念、模式和教学设计理论[J].美中教育评论,2008,5(2):38-43.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数学专业教学 教学改革
21世纪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崇高的敬业精神,高尚的职业道德,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娴熟的专业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而且要具有娴熟的制作课件技能和改革创新的精神。数学专业的教学就是要拓展学生的数学视野,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但是,大学数学专业课堂上是否一定要使用多媒体技术存在不同的认
识,笔者就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授课方法在数学专业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作一些有益的探索,以期对同行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
1.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数学教学方法的关系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的教学目的是在于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最终提高大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集中体现,是实施培养目标、组织教学活动的蓝图;而教学手段无疑是课堂上实现这个课程教育思想观念的唯一桥梁,从这个角度上说,一切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手段都应该受到肯定,这些教学手段并无好差之分。为实现这个目的,传统教学更注重树立教师的个人教学风格,如严密的逻辑推理、精深的数学知识、幽默的语言表述、表现得体的举止、漂亮的板书设计等,这些都是赢得学生能够喜爱这门课程、使得教学效果显著的一个重要条件。当然,传统教学手段的缺陷也毋庸讳言,控制不好会出现课堂教学的“一言堂”现象,传统的教授法使学生可能成为被动的“灌输”对象。一句话,传统教学最主要的就是缺乏表现力。因此,在传统的数学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得不投入很多的精力来关注学生是否集中精力、全神贯注,以保证课堂教学的生动和活跃。
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观念,改变了数学知识的结构,丰富了数学知识的内涵,这些都有效地弥补了传统数学教学的缺陷。特别是有些数学知识需要“返璞归真”地揭示其数学本质或数学源头,“要讲推理,更要讲道理”,多媒体手段使数学问题容易用数字、图形、符号、文字语言等多种方式表达。同时,学生可以在这些表示法之间进行自由转换,既可以用计算机或计算器的数据处理分析功能、作图功能、可视性与动态显示效果,又可以通过图形的方法或数值的方法来探索数学,使得“多重表示与表示的互相转换”这一重要的学习理论的实现成为可能,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此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网络资源来查阅、收集和研究与课堂教学有关的资料来扩大学生的数学专业知识。当然,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虽然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数学教学手段比较有许多优势,但它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生动的数学画面虽然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令数学课堂教学生动直观,但它也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更令人担忧的是,多媒体画面过度的新鲜与刺激、声音的过度奇特等很可能抑制学生的主动思考意识,从而降低教学质量。
从以上看来,仅从课堂教学效果来讲,传统数学专业课程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技术手段各有优劣,它们在教学中的关系不应该是一方取代另一方,而是应该互相配合,取长补短。大学数学专业教学的任务有两个:一是向学生传播数学专业知识,二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多媒体手段更适宜于第一种情形,而传统教学手段更适宜于后者。因此,我们只有将两种教学手段互相补充,才能收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2.多媒体技术与数学课堂环节把握的关系
课堂教学是数学教学的核心过程,对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控制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在引入多媒体技术之后,怎么才能有效地控制数学课堂教学环节?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讨论。
(1)情感交流的把握。在传统数学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以非常简洁、准确、规范的方式传递,教师的手势、眼神、言语、表情等非知识因素可以对学生产生微妙的影响,从而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形成很好的课堂互动。有的教师在使用多媒体后,总说上数学课倍感轻松。后来,我观察到有一部分教师课堂上只是播放事先准备好的课件,将原来传统的“照本宣科”变成对课件的“照机宣科”,不注意学生对数学较抽象的定义、较难的定理是否已经理解接受了,只是一味自问自答,基本上完全忽略了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因此,多媒体教学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摆脱鼠标的束缚,把握好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并适时根据学生的反应不断调整数学教学策略。
(2)教学手段选择的把握。由上可知,多媒体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各有所长。教师要善于根据课程的性质、内容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如理论深、定理难的数学教学内容,因为它需要学生缜密思维,深入思考,它的知识体系更具有逻辑性、相关性,所以,这样的课程更适于传统的教学手段。而相对于概念多、定义长、习题多、图形复杂及模型无法展示的内容等,运用多媒体手段显然是更有效的,因为它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大容量、多趣味、高效率等优势,运用多媒体的图、文、声并茂的特点,清晰的文字、生动的画面,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在最佳状态下进行学习,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3)信息量及多媒体功能选择的把握。多媒体的使用,使得信息的获取变得相对简单了。有的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技术时,不假思索地增添了大量的信息,要么增加数学知识内容,要么扩大知识的外延,在课堂上仅满足于向学生介绍这些信息,最后本末倒置,将重点内容用极少时间草草讲完。还有的教师随意用鼠标切换PPT页面,令学生在不同画面间晕头转向,使得教学效果极差。因此,教师要从数学专业教学的实际出发,对搜集的信息筛选整理,提高课件的质量和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多媒体功能的选择。为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点,教师当然可以在课件中加入适当的音效、动画等元素,以提高教学吸引力。但是,有的教师过分注重多媒体的这些表现形式,导致课件“哗众取宠”,反而严重破坏了学生严密思考数学问题所需要的环境,削弱了教学的效果。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数学课件时,我们不应点缀特别的音效和华丽画面,以免喧宾夺主,适得其反。
3.多媒体技术与数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关系
教育部早已作出规定:国家重点的高等学校所开设的必修课程使用多媒体讲授的课时比例不低于30%,其他高等学校应达到15%以上。由于大量的教学资源库的出现,丰富的数学专业教学素材(例题、定理的新证明、动画、课件、前沿的SCI、EI收录文章、新的数学知识理论等)使教师可按自己的个性特征、教学习惯、教学特点灵活选择,实现特色教学。因此,实施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将是实施课程教学改革的非常重要的手段。主要来讲,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手段优势无外乎下面几条:
(1)多媒体技术可以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要求。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进行观察、讨论、操作、质疑等探索活动;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减轻学生的畏惧心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促使他们主动学习。这正是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所要求的注重学生、注重学习过程的教育思想的体现。
(2)多媒体技术具有大容量、多趣味、高效率等优势。多媒体可以将最前沿的数学理论引入课堂,让学生及时了解一门专业课的发展动态,同时运用多媒体的图、文、声并茂的特点,悠扬的乐曲,生动的画面,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计算机辅助可变传统的“静态演示”为直观形象的“动态演示”,使用实物不易展示的部分得到充分展示,帮助学生强化感知,丰富表象,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容易理解,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多媒体技术在大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可满足他们的及时巩固和及时反馈。例如,计算机出示练习题,计算机智能判断,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及时巩固刚学过的知识。
数学专业教师在推动多媒体的教学改革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正确把握这样一些问题:教师要正确把握多媒体技术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因为教学手段服务于教学内容;教师要正确把握多媒体技术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因为特定的教学目标决定是否使用多媒体或使用多媒体与传统教学并用的手段;教师要正确把握多媒体技术与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因为有些教师存在盲目“多媒体崇拜”而削弱教学效果的现象。
总之,我们应当认识到,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仅仅是数学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个方面,而非全部,是否使用多媒体课件不应成为评价数学专业课程和教师的唯一标准。我们只有从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不同的实际需要出发,正确选择所需的教学手段,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梁洪亮,王军.高师数学教育如何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求[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21(2):160-161.
[2]成继红.关于高师院校数学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J].教学研究,2006,(6):92-94.
[3]杨公义.与创新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观念、模式和教学设计理论[J].美中教育评论,2008,5(2):3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