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项目式学习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路径探索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ingshichen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帮助学生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全面发挥自身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进而获取知识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这一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深度理解语文学习内容、提升学习效率等。故此,本文以项目式学习内涵的分析为切入点,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项目式学习方式的应用流程进行深刻分析,并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学生学习结构和学习体验的深化三个方面阐述项目式学习应用的具体效果。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12-0165-02
  传统的理论“灌输”教学方式下,教师在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学生以被动跟随教师的思维学习相关知识为主,极大地压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充分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为其提供更多的团队协作和竞争机会,使学生全面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行学习以及理解知识的教学方式,在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以及培養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项目式学习也是一种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理念的方式,能使教师真正做到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和主体差异进行针对性的教学[1]。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项目式学习方式的具体应用进行研究,对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有重要参考价值。
  一、项目式学习的内涵
  项目式学习从表面看是以具体项目为基础,落实教学活动的一种方式。与传统的理论“灌输”教学方式相比,项目式学习可以通过教学内容的进一步细分,强化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帮助学生构建系统化的语文知识框架,使学生在团队合作解决学习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升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某种程度看,在阅读教学中学生需要完成的项目,就是学生需要解决的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由此不难看出,项目式学习落实的最佳方式便是依托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复杂问题场景。只有在学生面对问题的情况下,才能激发其自主思考的能力以及内在的知识需求,激活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需要通过团队合作共同解决各种学习问题,做到在学习中持续创新,最终形成学习品质。
  二、项目式学习的应用流程
  (一)确立项目式学习目标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使用项目式学习,教师必须优先明确教学目标。目标是教学活动得以落实的方向。总体上看,项目式学习的目标包含知识建构的学习、学会问题解决以及角色体验,同时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理解,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实践创新。归根结底,项目式学习在阅读教学中运用的最终目标就是帮助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在培养其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前提下,为其健康持续发展奠定相应的基础。
  如《呼风唤雨的世纪》本质上属于一篇较为典型的说明文,是对20世纪前后人类技术发展为生活带来的改变进行全面分析以及展示。在这种情况下,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并理解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同时在阅读文章后,以文章内容为基础,发表对文章的具体看法;第二,通过对比20世纪前后人类生活模式的变化,了解并认识科技发展创新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性;第三,由于文章涉及一些科技成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作与课文有关的知识汇总展示。
  (二)设置项目式学习环节
  1.情境创设
  对项目式学习方式而言,由于是以具体项目为学习的主要驱动力和内容,故此情境创设是学生学习兴趣得以激发的重要前置环节。单纯的理论知识只有与现实的生活情境紧密结合,才容易被学生吸收以及理解,也才能确保学生在学习时,能将理论知识迁移到自身的生活实践中,这是学生阅读能力以及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2]。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文章中,可以设计一个畅想未来世界生活变化的项目。通过这一项目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生活情境,做到将原本与实际生活有一定距离的课文转化成在现实生活中需要面临的具体问题情境,以此保障学生感受到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在畅想有关未来生活变化的过程中,必然会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将课文的相关内容融入自身的学习。
  2.问题驱动
  在之前的情境创设环节,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全面调动,为更好地培养学生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需要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设置相关的教学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课本内容。如《呼风唤雨的世纪》这一篇文章是讲述人类科技发展的说明文,当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会享受到各种技术提供的生活便利。故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你有没有在日常生活中享受到科学技术所提供的生活便利”“这些科学技术为你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等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有效设置,帮助学生主动进行文章内容的阅读。
  3.组织讨论
  教师在向学生提出对应的课堂学习前置问题后,便可以要求学生自行对文章内容进行阅读。教材中设置了一些与文章内容对应的问题,教师可以这些问题为基础,将学生划分为学习小组,让其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合作讨论。教材中《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文章后有如下四个问题:第一,为何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找出发明和发现之间的区别。第三,文章中提到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在现代社会的具体表现有哪些?第四,20世纪的科学技术还创造了哪些全新的神话?以这些小问题为基础,学生可以通过相关资料的收集以及探索,并通过信息的分享,找出问题的答案,全面发掘自身的创新潜能,并提高自己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成果展示
  学生在找出教材问题答案的同时,对20世纪的科学技术体系也会形成较深层次的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便可以根据在学习中搜集的各种信息,完成自己对未来科技生活的畅想。具体的作品形式可以是未来科技生活变化的思维导图,或者是未来科技生活变化的手抄报等。学生可以通过将自己搜集的信息转录到思维导图或者是手抄报中,基于文章的内容形成一个立体化的、完整的知识框架。   (三)项目式学习的评价与反思
  在项目式学习中,评价是一个重要环节,这里的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是对学生在知识学习中的学习态度、知识搜集等方面的评价,总结性评价则是针对学生最终完成的手抄报以及思维导图等作品的评价。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帮助学生在学习后进行有效反思,更好地建立全面的知识结构体系,实现个性化阅读教学目标[3]。
  三、项目式学习的应用效果
  (一)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人类社会发展必需的一种思维就是批判性思维,教师在带领学生使用项目式学习落实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针对教材中提出的各种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分析以及解决,帮助学生在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下,交换彼此的意见,更好地培养其批判性思维。
  (二)深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从建构主义理论看,学生学习和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其知识体系逐渐建构的过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使用项目式学习可以帮助学生逐渐从低级思维过渡到高级思维,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实现从表层学习到深层学习的转化,借助团队合作解决问题,并建构出深层次的知识结构体系。
  (三)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
  项目式学习与传统的理论“灌输”教学方式相比,以项目为主要的教学内容,能全面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确保学生在通过团隊合作解决各类学习问题的过程中,深化自身的学习体验[4]。项目式学习也是激发以及有效维持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
  当下小学语文教学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全面发展。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以学习项目为载体,帮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呈现一系列学习作品的教学方式。在今后的项目式学习应用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具体差异,形成一个有针对性的项目学习过程,以全面发挥这一学习方式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娟.项目式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以三年级“海底世界”项目为例[J].课外语文,2020(21).
  [2]李莉.项目式学习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20(16).
  [3]毕丽娇.项目式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3).
  [4]徐慧芳.项目式阅读:语文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J].课外语文,2019(36).
  【作者简介】
  王翠凤(1982~),女,汉族,山东巨野人,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育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学科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应用的实践性、综合性课程。在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中引入群文阅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便于学生围绕多个话题或者一个大的话题进行思考,围绕某个角度或者多个角度进行深度研究,激发学生思维意识的同时加深其对文本内容的感悟,让学生获得崭新的语文学习体验,有利于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群文阅读;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
期刊
【摘 要】英语在学生学习中几乎占据着和母语一样的权重,然而反观英语教学现状,存在不少硬伤,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应反思现状,理清问题症结,在教学中从学校课程管理、教师理念转变、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整合教学内容、营造交际语境等方面探寻对策,有效化解英语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关键词】英语教学;课堂实践;阅读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传统教学方法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的教学要求。新课改明确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本文全面探讨并介绍了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方法,以期为广大高中语文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思维;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12-0141-02  和其他学科
期刊
【摘 要】随着初中语文知识难度的不断提升,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也困难重重。为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本文针对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究,详细阐述了情境教学方法的实际应用措施,旨在促进语文教学效率不断提升,并为广大语文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情境教学;初中语文教学;应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
期刊
【摘 要】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和阅读能力的重要指标。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摆脱多年来传统阅读教学的困扰,找到适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途径,是语文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笔者就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尝试从阅读教学要紧抓文本材料的特点、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体验、要与学生的写作同步进行、要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五
期刊
【摘 要】小学作为学生学习英语的启蒙阶段,是英语学习的黄金时期。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充满好奇心,容易对事物产生浓厚兴趣。对此,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教学中着重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为其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基础。笔者在本文中将根据自身的英语教学实践,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学习兴趣;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期刊
【摘 要】重视音乐教学,有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学生音乐教育的要求逐渐提高,以往比较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已经很难符合当前的教学形式。良好的音乐素养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包括学习能力、道德素养等,提升小学音乐教学效果已经成为众多小学的工作重点之一。奥尔夫教学法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使用寓教于乐的方法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兴
期刊
【摘 要】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在家庭教育环境以及学校教育环境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农村初中英语教师有必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使之更加贴近农村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求。本文探讨利用思维导图这一学习“神器”,从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另辟蹊径,因地制宜地创编英语校本课程,以达到培养农村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思维导图;农村初中;英语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3.4
期刊
【摘 要】节奏是音乐的骨骼,是音乐的支柱,没有节奏,音乐就失去了魅力。人们对音乐的向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节奏,学生音乐学习的关键也在于节奏。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要重点聚焦在学生的节奏感培养,通过节奏感增强学生的音乐感知、审美能力,是小学音乐教师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本文基于小学音乐教学现状,论述如何开展节奏训练,增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音乐;节奏训练;教学策略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深度推进,可供小学语文教师选用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涌现,而由于学生在特性、基础知识、认知能力上存在差异,不同教学方法所取得的效果也呈现出较大差异。正处于认知发展起步阶段的小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天性比较纯真,学习意识不够强烈,且对新知识、新事物普遍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探索欲望,这使得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与渗透有着一定的必要性、可行性、科学性。因此,教师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