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的实践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yu203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学科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应用的实践性、综合性课程。在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中引入群文阅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便于学生围绕多个话题或者一个大的话题进行思考,围绕某个角度或者多个角度进行深度研究,激发学生思维意识的同时加深其对文本内容的感悟,让学生获得崭新的语文学习体验,有利于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群文阅读;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12-0127-02
  阅读能力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也是教师重要的教学任务。语文阅读教学包括整本书阅读教学、多篇阅读教学和单篇阅读教学。群文阅读教学属于多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师普遍重视的阅读教学方式之一。群文阅读的“群”和“一”是对立的,属于创新型阅读教学模式。“群”指的是多篇文章,可以是教材中的例文,也可以是学生在课外接触的文章。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中,学生接触的文章资料比较多,能充分发展其综合分析能力、信息整理和获取能力。
  一、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概述
  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教学要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关注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开展教学活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阅读没有年龄限制,是所有人自我提升的重要方式,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感悟、能阅读、会阅读、想阅读,成为一个有思辨能力、能独立思考的人。
  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只针对某一篇文章进行解析,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阅读教学的广度和深度,教师讲解得再透彻也只能让学生把握一篇文章的内容,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群文阅读教学是围绕某个阅读主题,指导学生进行针对性阅读,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群文阅读关注的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有所取舍的阅读。
  二、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特征
  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有四个特征,分别是开放性、主体性、探究性和交互性。所谓开放性,指的是在教学评价、师生互动、教学结构、议题方面有开放性。所谓主体性,指的是教师重点调动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关注学生在群文阅读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所谓探究性,指的是在群文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师设置探究性任务,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思考。如教师在讲解《红楼梦》选段的過程中,从《红楼梦》的海量文章里提取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层次探究,深度分析阅读文本。学生是探究活动的主体,需要积极参与课堂分析、交流和讨论,全面理解文章的要点。所谓交互性,指的是师生之间、多文本之间的相互交流。群文阅读教学涉及多个文本,这些文本的内容存在差异,但也有一定规律,把握其中的规律才能保障阅读效果。师生互动是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关键,在轻松活跃的环境中,学生能积极讨论和分析。如在《故都的秋》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朗读、自主诵读,能显著提升教学的交互性。
  三、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思路
  (一)教师需要合理选择文章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文章选择是关键,选择什么程度的文章、什么主题的文章,都是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以当前的高中语文教材为依托,教师可以根据单元文本内容和学习要求来选择群文阅读教学中的文章,这是一个可行性较强的方法。如根据《离骚》这篇文章,选择《离骚》选文和《屈原列传》中的文章进行对比阅读,引导学生了解屈原的生平、志向和情感。在群文阅读中,学生可以和诗人对话并且走进诗人的内心深处。再如根据《荷塘月色》这篇文章,选择朱自清的其他文章或者其他作者写荷花的文章开展群文阅读教学,进行同人异文和同文异构的赏析。具体来说,可以选择以下四种类型的文章:
  第一,同人异构型文章。也就是相同作者创作的不同内容的文章,如朱自清的《背影》和《荷塘月色》。学生通过对比阅读,能发现作者的创作特点和情感相通之处,有利于把握作者的写作风格。第二,异人同文型文章。阅读不同作者的相同题材的文章,如以“动物”为主题安排多篇文章进行阅读。第三,同人同文型文章。安排学生阅读同一作者描写同一类对象的文章,如以《祝福》这篇文章为中心,加入鲁迅其他描写女性形象的作品,安排学生在群文阅读中赏析作品。第四,同人同一时期的文章。如指导学生阅读苏轼在相同时期创作的作品,结合苏轼的生平经历来分析文章[1]。
  (二)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的课堂指导
  新课程改革中,提倡尊重学生的自我体会和感悟,如把多篇文章整合到一个教学课堂中,关注学生自我把握和感悟的过程,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提升。在群文阅读教学中,仅仅依靠学生的勇往直前和满腔热情,难以发挥群文阅读的作用。因为学生如果缺乏目标,阅读行为也会低效,对两篇或多篇经典文章的欣赏和分析,如何赏析、如何下手、读到什么程度,对学生来说都是比较棘手的问题。教师需要成为学生群文阅读的引路人,给予学生帮扶和引导,做学生前进道路上的“拐杖”和“明灯”,加强指导学生群文阅读的方法,让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提升自身能力。
  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遵循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通过问题清单方式呈现群文阅读任务,利用精讲阅读、比较阅读等方式指导学生把握文本内容,让学生明确群文阅读的目标,懂得有效分析和欣赏阅读内容。具体来说:第一,说明群文阅读的目标,让学生阅读时心中有数。第二,根据文本内容,设计包含多个问题的清单。如需要完成哪些群文阅读任务、要解决什么阅读问题、利用什么形式表达阅读感想等。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辩论、表演和写作等方式,在小组中合作和交流,在与同伴的思想碰撞和展示中,激发思维的火花。同时,师生之间加强互动,有利于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发展,能提升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第三,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加强督促和管理,分析学生的疑难、得失等,纠正和点拨学生,让群文阅读课堂成为行之有效、人人参与的课堂,在文本分析中不断夯实学生的语文能力基础,发展阅读能力水平。   在教学指导中,教师应把握信息时代背景的特点,积极利用新手段和新技术,利用网络资源开发有效教学资源,构建有序、多样的语文课程体系。在信息化课程教学方面,融合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实施混合式教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软件,布置针对性学习任务,给予学生跟踪指导,让学生在课后通过小组合作方式互动学习。混合教学方式能有效发挥辅助作用,显著提高群文阅读的教学效率。
  (三)教师需要用学习任务群串联教学
  新课标中设计了较多的语文学习任务群,这些任务群有效串联了高中阶段的语文知识。教师需要重视学习任务群,关注各个任务群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逻辑层面分析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异中有同、同中有异,相互之间的密切联系,而不是线形、孤立地各行其道。如高中语文教材中包括论述类、文学类和实用类基本语篇类型。如果从价值导向层面进行分析,语文教材中的任务群重视个性化表达、自主合作、跨文化交际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任务群来串联教学。
  如学生在阅读理解中常会出现“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问题。如何让学生在阅读后能写出自己的独特感悟呢?教师需要贯通高中语文教材各个任务群的文章,结合不同类型的文章,布置异中有同、同中有异的读写任务,用群文阅读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指导学生掌握丰富的表达技巧。如整合关于“当代文化”的文章,围绕新时代的发展组织群文阅读教学,通过分析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作品,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学生根据某种文化现象进行写作,鼓励学生创造性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师必须重视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课堂互动交流机会;采用科学的群文阅读教学指导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阅读量,打造高效的閱读课堂,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和阅读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刘红勤.浅谈高中语文课外群文阅读的延伸与拓展[J].课程教育研究,2020(38).
  On the Practice of Chinese Group Read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
  Xiaofei Chen
  (No.1 Middle School, Yumen, Gansu, 735200)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curriculum standard for se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is a practical and comprehensive course for students to learn the application of language. The introduction of group text read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Chinese literacy, facilitating students to think around multiple topics or a big topic, conducting in-depth research around a certain angle or multiple angles, stimulating students’ thinking consciousness and deepening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text content, so that students can obtain a new Chinese learning experience, which is conducive to learning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hinese subject accomplishment.
  Key words: group reading; high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语文自读篇目教学已渐渐成为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以当前初中语文自读篇目教学现状为切入点,提出几点初中语文自读篇目教学方法使用策略,以期为相关教学提供一些参考与支持。  【关键词】初中语文;自读篇目;教学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12-0119-02  初中语文自读篇目教学活动的逐渐增多,影响了
期刊
【摘 要】施教效率是每一个学科教师都在追求的教学目标,初中地理教学也不例外。为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不断尝试在教学中融入多种模式,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分析探究教学内容。经教学实践发现,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穿插情境教学、小组合作、个性化教学等方法开展教学引导,以激活地理课堂,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基于此,本文从初中地理教学的视角,具体阐述多法并举提高初中地理施教效率的途径。  【关键词】初中地理;情境教学法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國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行,英语教学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据新课改的精神,初中英语主要教学目标是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英语交流与对话水平。经过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探索,情境教学是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有效教学模式。本文对情境教学在初中英语中的作用以及应用策略进行了探索分析,旨在为初中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初中英语;情境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张力”属于物理学范畴的概念,是指物体之间各部分所承受的拉拽力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发现语篇张力,以使教学更富弹性,从而促进学生的阅读进入更深层次,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本文就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生成阅读“张力”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策略,如引导学生质疑,生成“张力”;运用阅读对比,生成“张力”;组织学生辩论,生成“张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与效率,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初中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教师需要从必要的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言技能、学习习惯、文化素养以及言谈举止这六个维度展开教学,这也意味着学生需要大量的知识输入和阅读来实现核心素养的形成。而有效的课外阅读可以作为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补充,有力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本文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就初中语文课外阅读对学生成长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
期刊
【摘 要】古诗词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愈加重要,而古诗词教学方式仍显得有些简单粗放。本文主张古诗词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读出韵味、悟出感情、生出情趣、品咂词句、传承文化,让初中语文的古诗词教学变得“有滋有味”。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文;滋味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12-0133-02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古诗词有很重的分量,而且有广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的不断丰富与发展,核心素养也被提到较高的高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与语言运用能力也成为语文教学的核心要求。初中语文古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汉语言文学最闪耀的明珠,古诗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积极探寻古诗文教学在文本对比理解、分层引领与语言感悟等方面的策略。  【關键词
期刊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会对课堂质量的提升起到极大的作用,因为合理的教学情境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让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兴趣。不仅如此,教学情境的创设还能够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让学生更加轻松地掌握要学习的基本知识与实际技能。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情境;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12-0151-0
期刊
【摘 要】情境教学法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接受知识的特点与认知规律,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主动探究,有效建构知识的教学方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情境,加深学生体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创设多媒体直观情境,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情境教学;策略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在新课标改革过程中,出现了大量新型的教学理念。本文简单分析了新课标改革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针对当下高中语文教学泛化现象严重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语文;泛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12-0143-02  高中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有效解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实际要求,解决教学活动“培养什么人、怎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