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针对光泽县村级财务管理现状,分析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 村级财务管理;现状;问题;对策;福建光泽
1我县村财管理现状
我县共85个行政村,2006年村均总收入20.1万元,其中:补贴收入占33.8%;村均总支出17.3万元,其中:管理费用支出占44%。村均负债41.3万元,集体总资产87.9万元,固定资产占64%,债权仅占22%(无效债权占62%)。村集体财力基本用于社区管理和公益服务,自身发展萎缩,债务沉重,资产质量差,是我县村集体财力现状的基本特点。
近年来,我县围绕村集体财务管理积极开展改革探索:首先,根据村财管理相关法规、政策要求及农村改革需要,修改完善村财管理各项制度,对村集体重大项目的招投标、村级票据管理、财务报批、现金管理、村务公开民主理财等事项都做出明确和详细的规定;其次,结合实际,探索强化村级财务管理的新办法,先后实施村帐托管、集体经济项目招投标、村务公开民主听证、村民户代表会议以及乡村公有资产监管等一系列村财、村务监管制度;第三,认真组织开展村集体财务审计,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组织专项督查,查找问题及时纠正。
通过上述努力,我县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初步形成县、乡、村三级村财监督管理体系。一是以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为核心的村级民主监督制度。目前各村全面设立了村务监督小组,对村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公开,村务公开民主听证制度得到推行,村民户代表议事制度正在发挥作用。二是以村帐委托代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乡级日常监督制度。村级账务委托代理工作已在全县制定了具体的实施办法,明确了一系列的操作规定,并全面托管实施到位。三是以村财审计为主要内容的县乡审计监督已经形成制度,对检查村财运行、促进各乡镇对村财监督起到积极作用。
2我县村财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县村级组织财务监督管理体系虽然形成,但是其效能和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村财管理中依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思想认识上还存在一些误区
一些县乡干部中对村财管理认识不到位,一些地方依然存在认为村财管理只是村里的小事,有经管站管就行,有的认为村财难管而不管,有的认为管好了没有多大效益等,出现重抓项目和经济指标、轻抓管理的现象。农村实践证明,一个村财管理好的地方,其组织工作效率就高,社会矛盾就少。在村干部中也存在对村财管理的误解,认为上级监管就是不信任,就是找麻烦,有的认为村里的钱是村干部争取来的,爱怎么花与他人无关等等,出现逃避监督或我行我素等现象。对监管制度的抵触思想仍然存在,在一些村民中也存在不关心集体、不关注村财管理现象,认为只要村级组织不收钱、不交费,村财管理的好坏与自己无关。这些认识问题困扰着村财监管工作,削弱了监督的作用和效率,使一些监管措施被虚化。
2.2村财监督管理体系自身建设上还难以满足监管需要
村务监督小组是村务民主监督的主力,也是村财监督的基础。就目前来看,在一些地方,它还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具体表现在:不少地方限于财务收支单据的审核,有的甚至是应付了事,其参与村级经济活动全过程监督的能力不足,意愿不强,还停留在要我做,而不是我要做。县乡经管的业务核心是村财监督管理,但是在各种因素影响下,机构被撤并,人员不断萎缩,长期受人员、经费困扰,无法正常履行职能。全县经管队伍已经10a没有进人,而且人员不断调离,且基本在乡镇兼任多重职务,从时间和精力上,忙于应付代理做帐需要,无法顾及对村财运行活动的有效监督。同时,除人员工资外,农经工作长期没有工作经费,村财审计工作受到影响,无法主动组织必要的人员培训、政策宣传,难以进行成规模的知识更新和经验交流,这些都严重削弱了县乡两级对村财管理的监督指导。
2.3村财监督管理的力度无法做到有效到位
在村财管理监督实际工作中,存在重检查发现问题,轻查处落实的问题,落实难成为经常面对的局面。如在按时报帐问题上,在村干部的工资补贴上,招待费问题上,开支限额控制问题等,虽然有各种的规定,但如果村干部不按要求操作,却难以处理,从而损害了村财管理监督的威信,造成监督措施不到位现象。
2.4村财监督管理制度本身依然存在缺陷
在当前村财监管的诸多制度中,如何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机制最为薄弱;财务监管过程中,各部门间的分工协作机制尚未形成;村级作为自治组织,其开支控制标准不确定,管理行为不规范,有的虽有标准和规定,但操作性差,影响村财监督工作的落实。
3对策思考
村级财务问题不单纯是村级组织、财务工作本身的问题,它是乡村组织建设效果的集中体现,它涉及村干部之间、村干部与村民之间、村级组织与政府部门之间、村级组织与政府工作人员之间等等各种利益关系,受到长期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惯性的左右,受到村集体产权制度的制约。因此,不能就财务论财务,应当以村集体财务监督管理体系的完善为核心采用综合的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3.1建立考核机制
村级财务管理,直接关系到村级组织建设的成效,村财监督是乡镇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建议对照《福建省村集体财务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要求,建立乡村两极村财监管考核机制,并将考核结果与村级组织的财政补助、以及乡村干部的工作考核进行挂勾,实行必要奖惩,采取对村财管理好的地方优先安排扶持资金的办法,调动和发挥乡村强化村财监管的积极性。
3.2强化村财管理和监督队伍的建设
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村务监督小组成员、村干部及乡镇业务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和经验交流,提高基层的财务素质和专业水平,并在经费上予以保障,调整充实乡镇农经队伍,同时调整现有农经人员的工作任务,使其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履行监督职能。
3.3整合村财监管资源,形成部门合力
建议以村集体资产监管制度为总体框架,整合乡镇核算中心、会计服务中心、招投标中心的职能,并将财务监督与纪检查处相结合,明确部门职责,建立部门间反馈与处理的工作机制,形成有错必纠、违纪违规必查处的工作氛围。
3.4加强村财监管体系的内部管理机制
明确村务监督小组的具体工作要求并建立必要的奖惩制度,明确乡镇组织纪检、会计服务中心等部门人员各自的检查、处理、监督职责,开展工作考核,落实行政问责制度。
3.5围绕村财监管的热点难点,积极探索解决
针对村干部报酬问题,督促乡镇政府组织开展村干部补贴报酬项目标准的摸底讨论、确定工作,履行民主讨论程序,使村干部报酬有据可依;推行村财收支预决算制度,强化村级非生产性开支限额标准的制度和落实工作,使之成为每个村费用控制的指针;加强乡镇基层所站管理,杜绝向村级组织伸手现象;规范村级组织争取项目开支的管理,规范开支行为;加强村级组织账户管理,推行村级账户集中管理,消除村级现金管理安全隐患,强化村集体经济档案管理,必要时可实行集中托管的方式。
关键词 村级财务管理;现状;问题;对策;福建光泽
1我县村财管理现状
我县共85个行政村,2006年村均总收入20.1万元,其中:补贴收入占33.8%;村均总支出17.3万元,其中:管理费用支出占44%。村均负债41.3万元,集体总资产87.9万元,固定资产占64%,债权仅占22%(无效债权占62%)。村集体财力基本用于社区管理和公益服务,自身发展萎缩,债务沉重,资产质量差,是我县村集体财力现状的基本特点。
近年来,我县围绕村集体财务管理积极开展改革探索:首先,根据村财管理相关法规、政策要求及农村改革需要,修改完善村财管理各项制度,对村集体重大项目的招投标、村级票据管理、财务报批、现金管理、村务公开民主理财等事项都做出明确和详细的规定;其次,结合实际,探索强化村级财务管理的新办法,先后实施村帐托管、集体经济项目招投标、村务公开民主听证、村民户代表会议以及乡村公有资产监管等一系列村财、村务监管制度;第三,认真组织开展村集体财务审计,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组织专项督查,查找问题及时纠正。
通过上述努力,我县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初步形成县、乡、村三级村财监督管理体系。一是以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为核心的村级民主监督制度。目前各村全面设立了村务监督小组,对村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公开,村务公开民主听证制度得到推行,村民户代表议事制度正在发挥作用。二是以村帐委托代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乡级日常监督制度。村级账务委托代理工作已在全县制定了具体的实施办法,明确了一系列的操作规定,并全面托管实施到位。三是以村财审计为主要内容的县乡审计监督已经形成制度,对检查村财运行、促进各乡镇对村财监督起到积极作用。
2我县村财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县村级组织财务监督管理体系虽然形成,但是其效能和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村财管理中依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思想认识上还存在一些误区
一些县乡干部中对村财管理认识不到位,一些地方依然存在认为村财管理只是村里的小事,有经管站管就行,有的认为村财难管而不管,有的认为管好了没有多大效益等,出现重抓项目和经济指标、轻抓管理的现象。农村实践证明,一个村财管理好的地方,其组织工作效率就高,社会矛盾就少。在村干部中也存在对村财管理的误解,认为上级监管就是不信任,就是找麻烦,有的认为村里的钱是村干部争取来的,爱怎么花与他人无关等等,出现逃避监督或我行我素等现象。对监管制度的抵触思想仍然存在,在一些村民中也存在不关心集体、不关注村财管理现象,认为只要村级组织不收钱、不交费,村财管理的好坏与自己无关。这些认识问题困扰着村财监管工作,削弱了监督的作用和效率,使一些监管措施被虚化。
2.2村财监督管理体系自身建设上还难以满足监管需要
村务监督小组是村务民主监督的主力,也是村财监督的基础。就目前来看,在一些地方,它还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具体表现在:不少地方限于财务收支单据的审核,有的甚至是应付了事,其参与村级经济活动全过程监督的能力不足,意愿不强,还停留在要我做,而不是我要做。县乡经管的业务核心是村财监督管理,但是在各种因素影响下,机构被撤并,人员不断萎缩,长期受人员、经费困扰,无法正常履行职能。全县经管队伍已经10a没有进人,而且人员不断调离,且基本在乡镇兼任多重职务,从时间和精力上,忙于应付代理做帐需要,无法顾及对村财运行活动的有效监督。同时,除人员工资外,农经工作长期没有工作经费,村财审计工作受到影响,无法主动组织必要的人员培训、政策宣传,难以进行成规模的知识更新和经验交流,这些都严重削弱了县乡两级对村财管理的监督指导。
2.3村财监督管理的力度无法做到有效到位
在村财管理监督实际工作中,存在重检查发现问题,轻查处落实的问题,落实难成为经常面对的局面。如在按时报帐问题上,在村干部的工资补贴上,招待费问题上,开支限额控制问题等,虽然有各种的规定,但如果村干部不按要求操作,却难以处理,从而损害了村财管理监督的威信,造成监督措施不到位现象。
2.4村财监督管理制度本身依然存在缺陷
在当前村财监管的诸多制度中,如何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机制最为薄弱;财务监管过程中,各部门间的分工协作机制尚未形成;村级作为自治组织,其开支控制标准不确定,管理行为不规范,有的虽有标准和规定,但操作性差,影响村财监督工作的落实。
3对策思考
村级财务问题不单纯是村级组织、财务工作本身的问题,它是乡村组织建设效果的集中体现,它涉及村干部之间、村干部与村民之间、村级组织与政府部门之间、村级组织与政府工作人员之间等等各种利益关系,受到长期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惯性的左右,受到村集体产权制度的制约。因此,不能就财务论财务,应当以村集体财务监督管理体系的完善为核心采用综合的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3.1建立考核机制
村级财务管理,直接关系到村级组织建设的成效,村财监督是乡镇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建议对照《福建省村集体财务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要求,建立乡村两极村财监管考核机制,并将考核结果与村级组织的财政补助、以及乡村干部的工作考核进行挂勾,实行必要奖惩,采取对村财管理好的地方优先安排扶持资金的办法,调动和发挥乡村强化村财监管的积极性。
3.2强化村财管理和监督队伍的建设
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村务监督小组成员、村干部及乡镇业务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和经验交流,提高基层的财务素质和专业水平,并在经费上予以保障,调整充实乡镇农经队伍,同时调整现有农经人员的工作任务,使其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履行监督职能。
3.3整合村财监管资源,形成部门合力
建议以村集体资产监管制度为总体框架,整合乡镇核算中心、会计服务中心、招投标中心的职能,并将财务监督与纪检查处相结合,明确部门职责,建立部门间反馈与处理的工作机制,形成有错必纠、违纪违规必查处的工作氛围。
3.4加强村财监管体系的内部管理机制
明确村务监督小组的具体工作要求并建立必要的奖惩制度,明确乡镇组织纪检、会计服务中心等部门人员各自的检查、处理、监督职责,开展工作考核,落实行政问责制度。
3.5围绕村财监管的热点难点,积极探索解决
针对村干部报酬问题,督促乡镇政府组织开展村干部补贴报酬项目标准的摸底讨论、确定工作,履行民主讨论程序,使村干部报酬有据可依;推行村财收支预决算制度,强化村级非生产性开支限额标准的制度和落实工作,使之成为每个村费用控制的指针;加强乡镇基层所站管理,杜绝向村级组织伸手现象;规范村级组织争取项目开支的管理,规范开支行为;加强村级组织账户管理,推行村级账户集中管理,消除村级现金管理安全隐患,强化村集体经济档案管理,必要时可实行集中托管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