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dy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精心设计问点、把握提问火候、选好提问方式和及时给予反馈几方面阐述了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
  [关键词]兴趣提问;坡度提问;发散思维;聚合思维;课堂时机;等侯时间;及时反馈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新思想,课堂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师问生答”变成了“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了“自由活动”,“师说生听”变成了“自主探索”。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然而,凝眸反思,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折射出放任与浮躁,我们的课堂教学多了些新颖的形式和茫然的教学行为,却丢失了宝贵的东西——“有效”;也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一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精心设计问点
  
  1 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提问
  教学中的提问,要讲究感情色彩,努力创造出一种新鲜的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境界,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得到进发,我们若能抓住原有的知识经验和接受信息不相适应而产生的心理失衡,提出问题,特别能打动学生的心,如,在讲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节“有序数对”时,可以列举“学校进行体操比赛,老师安排同学站的位置”的例子,体操比赛时,学生要站成方阵,所以约定“列数在前,排数在后”,这时,如小明站的位置是(2,4),小华站的位置是(4,2),他们两人站在同一位置吗?数字都是2和4,位置有什么不同?试问你的位置又该怎么表示?此时的同学带着疑惑和好奇。迫切的希望得出答案,顺着老师的思路,解决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起点——有序数对,从而培养了学生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善于处理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
  
  2 抓住思维的发散点提问
  发散思维也称求异思维或分散思维。是指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或途径去思考和探索,寻找多种答案的思维,其主要特点是求异和创新,这种思维无一定方向和范围,不墨守成规,不局限于传统方法,是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我们在解题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可以培育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增强学生“举一反三”的探索能力。
  
  二、把握提问火候
  
  在课堂提问时,要抓住时机,看准火候,提问的火候,我认为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提问的课堂时机:二是提问后的等候时间,其中提问的课堂时机:(一)学生学习情绪需要激发、调动的时候;(二)学生研究目标不明、思维受阻的时候;(三)促进学生自我评价的时候,教师在课堂上不能“随意问”,更不能“惩罚问”,随意问会产生两种不良的情况,一是问得过深,脱离学生的实际“枪枪卡壳”,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问得过浅,学生无须思考就能回答,既浪费时间,又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惩罚问则是教育的一种失误,我们老师在提问后,常常缺乏等待的耐心,总希望学生能对答如流,如果学生不能很快作出回答,我们就会重复这个问题,或重新加以解释,或提出别的问题,或叫其他的同学来回答,根本不考虑学生是否要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形成答案并作出反应,有研究表明,如果老师提问后能等候一段时间,那么他们的课堂将出现许多有意义的显著变化:学生会给出更详细的答案;学生会自愿地给出更好的答案,拒绝或随意回答的情况就会减少。学生在分析和综合的水平上的评论就会增加,他们会作出更多的以证据为基础和更具有预见性的回答;学生会提出更多的问题,学生的评论会显示更大的自信;学生的成就感明显增强。
  
  三、选好提问方式
  
  我们在教学中提问的方式,从内容角度说是指问什么样的问题,如,知识型问题——什么是三角形?理解型问题——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应用题是讲怎么回事吗?应用型问题——你能想办法算出校园中的香樟树树干的半径吗?分析型问题——能给同学们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综合型问题——根据“三角形的稳定性”,你能对生活中的物品进行改进吗?说说改进的方案及理由,评价型问题——这种做法你喜欢吗?说说你的理由;你觉得学的好不好,为什么?……
  提问的方式从形式角度说是怎样问。一般我们可根据教学实际选择以下形式:直问——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曲问——转弯抹角,从侧面或反面提出问题,它有助于学生澄清概念、疏通思路,使学生沿着奇道曲径达到知识的深层与高层。
  我们通过比较、分析让学生理解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必须对原有的概念进行修正、扩充、完善,正问——从问题的正面设问,反问——从问题的反面设问,正问与反问可以促使学生从问题的两个对立面出发加深理解,能培养学生对问题进行顺向与逆向思维的能力,追问——对某一内容或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往往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提问,穷迫,不舍,直至学生真正理解为止……
  
  四、及时给予反馈
  
  有的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对错与否,不作评价,马上又提出第二个问题叫学生回答,或者评价含糊其辞,叫学生如坠云雾,摸不着头脑;或者只说缺点,不说优点;或者过早把答案告诉学生,代替学生思维,我们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在学生经过思考、回答后,给予客观的、鼓励性的评价或必要的指引,
  总之,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使实际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我们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认识,才能在教学实践中让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波澜起伏,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智力角逐的乐趣!
其他文献
在风景秀丽的湛江湾,有这样一个美丽的小岛——特呈岛。特呈岛离霞山区市区2.8海里,面积3.6平方公里,全岛有7个自然村,常住人口4600多人。岛内地势平坦,空气清新,风光秀丽,气候四季如
输电线路的安全和稳定对电力系统非常重要,要重视线路的维护工作。输电线路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故障,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主要介绍了影响输电线路的因素、线路
矿产资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体现。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就是对矿产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能够缓解资源紧张对经济发展造成的压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摘要]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和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和学习情境。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是极其重要的。  [关键词]数学教学;方武方法;兴趣    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数学教学应该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
事实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教学理念虽在今天已为大家普遍接受,并努力使其在日常教学中得到体现,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使得学生仍未充分成为学习的主人和课堂的主体,要想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定要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要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潜能,优化数学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把发现的权利、实践探究的空间、情感体验的机会尽量留给学生,那么具体如何实施呢?笔者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各个单位思想政治工作遇到了新的难题,根据笔者工作经验,结合重庆一三六地质队政治工作的实际情况,就一些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应方法。
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公路建设事业的快速进步,公路建设中要面临更多的隧道项目。公路隧道是修建在地下供汽车行驶的专用通道,通常还兼作管线和行人通道。公路隧道结构复杂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亲身实践主动思维,解决问题,”这是新课程所提倡的教学活动。  新课改的实施让学生走上了舞台,成为课堂主角,如何挖掘学生的主动思维,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积极探究,主动性学习,成为教育课堂改革的首要问题,课前预习是保证新教材实施,充分挖掘学生潜能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自主性学习的重要保障。  通过预习。学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