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友善家风的意涵及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fm98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华友善家风不仅是对中国传统家风文化的继承,也是对当代友善价值观的切合,其本身具有的传统文化意涵和当代价值是大学生提升自身道德素质、减少社会摩擦的思想根基,也是大学生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前提。本文从中华友善家风的意涵入手,分析其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关键词:友善家风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D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6-0127-02
  友善家风本质上倡导的是中国的仁善文化,其落脚点也是在自身价值观上,在其发展过程中要求人们积善除恶,行德改过;诚信交友、关爱邻里;心系家国、助人为乐。在无数中华好家风中,友善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中的友善思想直接联通,它深刻地诠释了友善的价值真谛,践行了友善的价值思想。[1]中华友善家风的意涵是对中华民族几千年家风文化的一个继承发展,但其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渐渐没落,被人们所遗忘,而是被人们赋予时代的光彩,更加熠熠生辉。
  一、中华友善家风的意涵
  (一)积善除恶、行德改过
  积善除恶、行德改过是要求人们多做善事,不做恶事,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改除自身过错,行事谦德。它包含两层意义:一是告诫人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2]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特有的“善”文化,譬如佛语中的“众善奉行,诸恶莫做”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佛语通过人们对神明的敬畏心,告诫人们多做善事,勿做恶事,这样才能够荫庇子孙,福泽后代。明代了凡先生曾告诫后世的故事:“昔颜氏将以女妻叔梁纥。而历叙其祖宗积德之长。逆知其子孙必有兴者。”过去颜氏要将他的女儿许配给叔梁纥时,就向上一代一代去叙说叔梁纥的祖宗,结果都是积德的。这是积善之家,所以预料他们家的子孙一定兴旺。最后将女儿许配给了叔梁纥,以后生了孔子,所以叔梁纥就是孔子的父亲。祖先代代都积善,所以他们家后会出大圣人。[3]这正符合了易经所说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4]积善除恶是中华美德,友善家风也正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是提醒人们:人的一生都会犯错,但是犯错并不可怕,要勇于改过,才能不断进步;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谦虚不傲慢,才能培养自身的德行。了凡先生曾告诫后人:今欲获福而远祸。未论行善,先须改过。也就是说,想趋吉避凶,要先能改除自身过错,了凡先生同时提出了要有羞耻心、发畏心和勇猛心。《周易》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5]这句话的意思是骄傲自满的人会受到损失,而谦虚的人则会得到好处,告诫人们要行事谦德。
  (二)诚信交友、关爱邻里
  诚信交友、关爱邻里就是要求人们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遵循一定的道德规则,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同时培养自身的品德。要以诚信交友、待友,以关爱亲邻、近邻。
  《论语·季氏》中有一句话: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这句话意在告诫我们,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多亲近正直的人,远离奸佞之人。[6]“谅”即诚实守信,“直”即正直坦荡,我们不仅要做一个正直诚实的人,待人交友更要诚实守信。
  《论语·雍也》中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这个故事是说,原思在孔子家任总管,孔子给他俸米九百,原思推脱不受。孔子说不要推辞,有多余的就接济你的乡邻吧。孔子的言行是告诫后人要关爱邻里,与人为善。俗语说“远亲不如近邻”,正是这样和谐美好的氛围才使得友善家风得以传承,人们美好的品德得以延续。这也从侧面说明友善家风对中华民族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更应该学习传承并从中有所得。
  (三)心系家国、乐善好施
  心系家国、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流传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它影响着一代一代人热爱祖国,忠于国家和人民,孝敬父母,友爱亲人,乐于助人。
  《礼记》大学中有一段话: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也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7]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家国情怀影响着无数仁人志士,提醒他们把家国记心中,要想报效祖国,唯有用学识充实自己,用德行约束自己,热爱家庭,不断进取。
  二、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强调,“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倡导“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8]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家风,作为一种历史积淀的文化现象,在中国人的心灵深处烙上深深的印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精神品格。它是一种无形的家庭风尚和作风,但这种“无形”并非虚无缥缈的“乌有”,而是诸多有形构成要素的升华和结晶,是对家庭道德状况、家庭精神境界、家庭教育实践等客观存在的集中反映。[9]中华友善家风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同时深深切合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力量,因此,当代大学生更应该从自身做起,更好地学习传承友善家风,培养自身优秀品质,更好地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友善家风是从古至今无数贤人志士信仰和坚持的文化力量和道德品质,其归根结底,是良好的家庭氛围对个人所潜移默化的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个人的长期实践中,慢慢内化为自身优秀的道德品质。故而,当代大学生更应该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不断传承中华友善家风。
  当今社会是一个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充斥我们的生活,有从古到今,无数先贤今才坚持的中华优秀价值观,也有西方引领的不利于大学生成长的价值观。克己复礼,就是告诉我们,身处这样的环境,产生欲望不可怕,但是我们要能够克制自己,不要走上歧路,才能最终成就自己。《论语》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其意思是,颜渊问孔子怎样才是仁,孔子说,约束自己而合于礼,就是仁,只要有一天能做到约束自己而合于礼,天下的人就会称许你是仁人,实行仁德在于自己,哪在于别人呀?[10]身处现今社会,我们虽然不必遵循以前的礼教规矩,但也要能够时时审视自己,磨砺自己,才能成就自己。
  仁感天下,克己复礼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关注于个人私利和社会公利之间的矛盾关系。社会公利有时是非常庞大和抽象的,而个人私利则是非常细微具体的,抽象的事物很难把握,也很难对人起到约束作用,而具体的利益是实实在在放在眼前、看得见摸得到的,因而一旦发生矛盾,不存“克己复礼”之心的人,是很难不动摇的。[11]因此,我们不仅要内省自己,使自身言行合乎道德法规,也要能够把公共利益和自身利益相结合,更好地平衡二者的关系,把公共利益放在第一位,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更好地要求自己,才能达到“克己复礼、仁感天下”。
  友善既是一种家风,也是一种社会规范和文化力量,它约束人的道德品行,是人际交往中减少摩擦的润滑剂,也是支撑国家日益强盛的文化基石。友善家风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构筑民族梦想。在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大学生更应该排除干扰坚定本民族的文化自信,提升自我,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努力使友善家风升华为一股不可忽視的文化力量。
  参考文献:
  [1]王磊,孙亚男.中华友善家风的传统文化意蕴及当代价值[J].长白学刊,2018(2).
  [2]陈寿.三国志[M].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
  [3](明)袁了凡.了凡四训[M].释净空注.邯郸:定国寺佛图澄书院,2007.
  [4][5]周易[M].杨天才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6.
  [6][10]论语[M].陈晓芬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6.
  [7]丁鼎.礼记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8]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16.
  [9]吴潜涛,刘函池.中华优秀传统家风的主要表征及其当代转换与发展[J].中国高等社会科学,2018(1).
  [11]张颐武.中华家风丛书——友善[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孙瑶
其他文献
就法律意义上来说,房地产也就是一种财产的权利,包括其组成的实体以及由此衍生而出的利益,然而随着2008年以后中国房地产的畸形发展,房地产已经从支持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转变
今年中国经济工作的五大任务之一是去库存,对于自己所在地区的房屋库存量,老百姓也非常关心,今年还会买房吗?六成人表示正在观望,在选择住房时,二手房有其独特的优势,70.6%的人会选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来华留学生逐渐增多,其高中与大学衔接中的矛盾日益凸显,如课程衔接不上、基础薄弱、兴趣不高、缺乏目标导向等,其中以价值观念问题和学业适应问题尤为
期刊
期刊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离婚财产分割制度的缺陷,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粗浅建议,以期能为我国离婚财产分割制度的完善贡献微薄力量.
卫生部在《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试行)》中,根据风险性和难易程度不同,将手术分为四级.但对分级要素如技术难易、风险高低、过程简单或复杂没有进行标准化的界定.各医院
一人公司是指股东为一个自然人亦或者是股东为一个法人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法》第六十三条规定,一人公司人格被否定的,证明责任倒置.司法实践中也会经常出现法院援引该条款
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们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们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因此,合理地安排课堂教学的每一过程,增强课堂教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是现代教学的当务之急。因此本文旨在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概念  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积极参与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因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识字是学习文化的起点。因此,识字教学成了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无味和单调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质量呢?几年的工作经验和自己的教学实践,让我得出一个结论:激发孩子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培养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