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联想性教学

来源 :青年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xi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联想?联想是指由所感知或所思考的事件、现象或概念的刺激而想到其他与之有关的事件、现象或概念的思维过程。巴甫洛夫认为:联想是由于两个或几个刺激物同时地或连续地发生作用而产生的暂时神经联系。记忆必须以联想为基础,联想又是打开回忆大门的金钥匙。历史复习是在学生脑海里已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刺激物”(即历史知识)的情况下进行的,并且当今历史高考是对历史知识整体性、系统性的考查,是对能力的考查,所以,在历史复习中进行联想教学是可行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整体记忆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解课文的层次结构以及复杂的历史概念体系;同时,还可以使历史课上得丰富多彩、活泼有趣,从而增强复习教学效果。
  联想是指由所感知或所思考的事件、现象或概念的刺激而想到其他与之有关的事件、现象或概念的思维过程。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互为影响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总是与别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之间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有一种联系就可以导致一种联想。乘着联想的翅膀,启动联想教学的载体,在复习历史知识的海洋中自由飞翔。
  巴甫洛夫认为:联想是由于两个或几个刺激物同时地或连续地发生作用而产生的暂时神经联系。记忆必须以联想为基础,联想又是打开回忆大门的金钥匙。历史复习是在学生脑海里已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刺激物”(即历史知识)的情况下进行的,并且当今历史高考是对历史知识整体性、系统性的考查,是对能的力考查,所以,在历史复习中进行联想教学是可行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
  一:整体联想
  历史知识是一个整体,是由点、线、面、体串成的知识网络。如果只掌握零碎的知识,孤立地记忆几个分散的知识点,不可能把历史学好。现代考试要求学生必须抓住知识范围之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形成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点:是指历史基本知识点。如复习“美国独立战争”,可以抓住六件大事,即六个知识点展开联想:①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②1775年“大陆会议”任命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③1776年7月发表《独立宣言》;④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⑤1781年康华利投降;⑥1783年,英美签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只要记住这些知识点的起因、顺序、内在联系及影响,就牢固地掌握了这个历史事件。
  线:就是指反映历史事件之间内在联系的线索。如复习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可引导学生联想:西汉的编户制度,北魏的租调制,唐初的租庸调制,唐中期的两税法,北宋王安石变法实行的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清初的“地丁银”制度这些知识“点”。由这些“点”就构成了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变化这一条线索。
  面:是指反映历史时期或历史阶段的整个内容。上述世界近代史的三条线铺展开来就构成了世界近代史时期的“面”。如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条线索:中国人民的屈辱史、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中国人民的探索史,就构成了中国近代史的“面”。
  体:是指“点”、“线”、“面”构成的历史总体。如把中国历史这门学科看成一个体,这个体中的每个社会分期、分段和朝代作为面,每个面的起讫时间、政治、经济、文化、战争作为线,每条线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作为点进行复习。由“点”联想到“线”,由“线”联想到“面”,由“面”联想到“体”,这样整体联想,就使孤零零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构成立体知识综合体。
  二:纵横联想
  历史学科既有纵向联系,又有横向联系,纵横交错,相互渗透,从而构成了既复杂又统一的历史整体。因此,在历史复习中要进行纵横联想,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微观纵横联想。要从小处着眼,对每一历史事件探因问果,寻找内在联系。“纵”是要找出某一历史事件的起因与后果。如唐玄宗后期统治腐败引起安史之乱的爆发,安史之乱的发生又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唐朝衰落又导致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这种混乱政局的出现。“横”是要找出其他历史事件(现象)对某一历史事件的影响与作用。如复习“西安事变”这段历史时,引导学生联想国内外各种政治势力对事变的反应:德意日帝国主义,企图挑起中国大规模内战,以便趁火打劫;英美帝国主义,主张和平解决;亲日派,置蒋于死地,力主“讨伐”;亲英美派,营救蒋介石,反对“讨伐”;广大人民,要求报仇雪恨,主张杀蒋;中共,高瞻远瞩,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三、中外联想
  中外历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复习中要将中外历史融为一体,复习中国历史时联想到世界史,学习世界历史时联想到中国史。以时间为轴线,把中外历史现象及其内在联系展现在历史发展屏幕上,通过对比分析,求同找异,强化记忆,加深认识。
  1、单国联想。指在复习中联想到一个国家的历史。如复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可引导学生联想同时期的中国史: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揭开了世界近代史的序幕,当时中国处于明朝封建统治后期,李自成起义进入河南,提出“均田免粮”口号;1644年,英国克伦威尔指挥骑兵取得马斯顿荒原大捷,开始扭转战局,中国李自成起义攻占北京,推翻明王朝;1645年英国克伦威尔率“新模范军”在纳西比一役,击溃王军主力,内战取得决定性胜利,中国李自成起义却在湖北九宫山遭地主武装袭击而失败。这样联想,就加强了对这一段中外历史的识记。
  2、多国联想。指在复习中联想到两国或两国以上的历史。如复习1919年“共产国际”时,引导学生联想:苏俄粉碎协约国进攻,中国爆发“五·四”运动,朝鲜发生“三·一”运动,印度展开民族解放运动,土耳其掀起资产阶级革命,埃及爆发独立运动,德国建立魏玛共和国,匈牙利成立苏维埃共和国,协约国召开分赃的巴黎和会。
  通过中外联想复习,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总之,历史复习需要进行整体归纳、纵横串联、中外结合。形成一个立体的复习交叉网。这样,学生的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应考能力将会大大增强。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音乐教育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央和地方对音乐教育的投资越来越大,但是钢琴的普及在农村中小学中还有一定的困难,电子琴却得到了逐渐的普及,怎样把有限的电子琴用进音乐课堂里去,使之能够更好的为音乐教育服务,提高课堂效率摆在了各位音乐教师的面前。我认为,农村音乐教师的水平良莠不齐,教师本人应加强弹奏练习掌握和提高自己的基本演奏技巧。但是音乐教师不仅要有基本的知识和一定的演奏技能,而且还必须
期刊
语文教育是一种特殊教育,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往往忽略了这种特殊性。笔者认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把握住语文教育的特殊性,善于根据学生个性差异进行差异化的语文教学,语文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语文学习,语文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是对语文思想意义的领会,更是因人而异。就学生个体而言,对语言教育的领会,也是不一致的。民间早就有“一娘生九子,九子九个样”的俗语
期刊
新课程标准与原有教学大纲最大的改变是不再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而是从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和需要出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以学科的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为特征来构建新型课程体系,并且在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建议等方面都做出了相当大的调整。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育理念。交互式的计算机系统结合网络多媒体技术,把课本和图形合而为一,学
期刊
语言是人类须臾不能离开的最为重要的交际工具,现代社会要求人不仅要有广博的学识,而且要有善辩的口才。多才而善辩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语言交际不仅用以交流思想,而且还是体现自身价值、创造社会价值的重要媒介。  现代语文教学理论认为:变过去单纯传授语文知识为着重语文素养的培养,是当前教学改革努力的方向,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素质极为重要的构成因素。对中小学生来说,听说读写的语言训练,应以
期刊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小学生,尤其是农村小学的学生,生活面狭窄,见识不多,在考试、评比的压力下,根本无暇在课外进行广泛阅读。同时他们对生活中的人和事观察不仔细,思考不深入,缺少生活的积累,作文思想贫乏,往往缺少真情实感。作文教学应该充分发挥语文情感性的特征,做到教学过程情感化,更好地诱发学
期刊
阅读前注重导读英语阅读课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要把学生引到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来,使学生对所读材料产生心理预期,为进一步阅读作好铺垫。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就要注重导读。导读是阅读课教学过程中的导入活动,是教师在进行阅读课教学之前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的行为。  阅读能力是最重要的语言实践能力之一,也是自学能力的基础。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比原教学大纲的要求更高,因此,对于中学生而
期刊
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说到底就是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吸引力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也是检验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思想和教学技能的重要方面。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需要增强吸引力的根据  (一)缺乏吸引力是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要问题之一  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中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积累了相当
期刊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初探信息技术是近年新开设的一门课程,该课程日渐重要。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1、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信
期刊
【摘 要】作文批改是令许多语文老师头痛的一件事情。怎样改革作文批改的方法,怎样把老师们从小山堆样的作文批改的重压下解脱出来,怎样才能行之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认为,教会学生评改作文,让学生参与作文评改的全过程,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人,是变革和发展的一条很好的途径。  【关键词】初中语文 作文评改 主人  作文批改是令许多语文老师头痛的一件事情。当老师们历时一周甚至更长时间,把费尽心思、全批全改、
期刊
语文教学能力,概言之可以分为听、说、读、写四大类,四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如何联系?靠语感。语感在有效的阅读中得到培养,得到提高,而写作是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从这个角度来说,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并能顺利地向写作迁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  语感不是先天就有的,它必须建立在对语言现象条件反射般熟悉的基础之上的,具有直觉性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典范的语言材料进行感受,获得认知上的直觉能力。这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