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间美术在幼师美术教学中的实践探讨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ywzc21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有着悠久的民族历史,在长期的发展中,劳动人民创造了许多优秀的民间艺术。民间美术来源于人们对生活的热爱,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对幼儿师范学院的美术教学有着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民间美术 幼师 美术教学
  民间艺术起源于生活,包含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劳动人民的智慧。民间美术的发展来源于人们对美的追求,剪纸、贴画、泥塑等都属于民间美术,千百年来备受人们的喜爱。这些艺术品很容易引起少年儿童的兴趣,使他们人生的第一节美术课。在幼儿师范的美术教学中融入民间美术,对幼师美术教学有着很大的帮组。
  一、幼师美术教育中编排民间美术课程的意义
  我国的民间美术有着漫长的发展历史,从石器时代人们在器皿、墙壁上绘画,到现在匠人们精美绝伦的剪纸、绣花,无不透露着劳动人民的智慧。民间美术代表的是劳动人民对生活的感悟,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也是人们千百年来传承的智慧的结晶。因此,民间美术更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能够引起人们对美的共鸣,是带领少年儿童走入美术殿堂最好的突破口。现阶段,许多幼儿园教学中已将艺术教学与素质教育联系在一起,民间美术教育更是提高儿童素质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幼儿师范的美术教学中安排民间美术课程非常重要。
  二、民间美术教学的特点
  (一)民俗文化对民间美术的影响
  民间美术与民俗民风息息相关,许多民间美术工艺诞生于民族事项中,反映了民间审美意识。民俗文化代表了一个地区人们集体的人生观,包含了人们对生活的感悟和期待。囊括了人们的生存、繁衍、感情,信仰等诸多因素,也是中华民族乐观向上、浪漫热情的民族力量的表达。教师可以在民间美术的教学中向学生讲述课程内容的起源以及美术课程中包含的意义,并将之与生活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
  (二)民间美术基本特征和造型方法
  民间美术造型的基本特征主要有完美性造型、概括性造型、实用性造型、象征性造型、随意性造型、程式性造型和抽象性造型。民间美术的造型方法包括主题形象展开造型法、非静止物象造型法、时空综合造型法、适形造型法。在民间美术的教学中,教好民间美术的基本特征和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学习美术课程很有帮助,不仅能让学生的作品更贴近生活,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了想象空间开发了学生的思维。
  (三)民间美术的审美特点
  民间美术在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特点,就色彩而言,南方的民间美术色彩多偏向鲜艳的、浅色的,南方民间浆染的蓝印花布,就是蓝白相间的,长期以来受到南方人民的喜爱。而向我国的西北部走,民间美术的颜色就会越偏向厚重,以深蓝、灰、黑等颜色为主。这都和地域、民风是相关联的,南方的姹紫嫣红给民间艺术家带来了更多的创作灵感,也就决定了南方的民间美术色彩上较西北地区更加丰富。
  民间美术还具备随意性的特点,由于民间美术是人们自行创作的,并没有一定的规范和标准。民间美术的创作来源于人们的兴趣,在任何时候人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创造自己喜爱的艺术作品,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审美标准,创作随心所欲,代表着人们的真情实感。
  三、民间美术课程的教学
  民间美术对于学生的美术课程有着很大帮助,但是如何在民间美术的教学中达到预期的效果,还需要教师合理安排民间美术的教学课程。
  (一)注意让学生理解传承性
  教师在给学生讲授传承性时要让学生明白,传承性并不是单纯的模仿和简单的延续。民间美术历史悠久,长期以来民间艺术家运用独特的视角去观察和审视生活和世界,然后将对生活的感悟融入到民间美术中去。学习民间美术要能体会到这些艺术作品中包含的感情和期待,而不简单的去模仿。
  (二)教师自身要热爱民间美术
  教师在讲解民间美术时,要想打动别人,必须先打动自己,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民间美术真正的热爱,而不是只出于教学要求去了解民间美术。如果教师自己不能真正喜爱民间美术,不能认同其中包含的艺术价值,就很难将民间艺术中所包含的情感真正的传达给学生。要是自己要能真正的体会民间美术中所蕴含的的劳动人民的创造性、乐观、智慧等内容,才能在教学中让学生投入其中。
  (三)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任何学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民间美术也不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将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课程与之相结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民间美术创作中来源于其他艺术方式的灵感。同时教师可以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情景教学方法,是学生产生共鸣,对民间美术产生兴趣。多媒体设备可以生动的向学生展现民间美术的作品图片和制作过程,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在制作中民间艺术家的认真和投入的感情。让学生亲眼所见那些神奇的艺术品是如何诞生的,能给学生一定的视觉冲击,让学生对民间美术更感兴趣。
  (四)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艺术课程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在教学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供充足的条件让学生亲自制作民间美术作品。学生要在自我尝试中体会到民间美术的不同之处,体会到制作过程的乐趣。从亲自制作中发现其艺术表现手法,并能学会将这些知识运用在美术课程中去。
  四、总结
  民间美术博大精深,含有巨大的艺术价值,对于拓宽美术课程的视野,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艺术知识有着很大帮助。同时也能让学生学会艺术来源于生活,能够懂得注意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汲取艺术灵感,对美术课的体会也能更加深刻。审美能力也能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幼儿教师的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夏林.试论民间美术在高师美术课程中的价值[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9(6)
  [2]唐衍武.动画专业民间美术课程教学研究[J].黑龙江高校研究,2011(4)
  [3]叶紫琳.地方高校美术教学与当地民间美术资源整合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9)
其他文献
【摘要】在幼儿教育工作中,作为直接教育工作者,幼儿教师要自主认识到幼儿自信心培养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关注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以下,本文就对幼儿教育中影响幼儿自信心的因素以及培养幼儿自信心的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为促进幼儿积极健康成长提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教育 幼儿 自信心 教师  幼儿教育是一个人素质教育的起点,自信心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是其对自身能力与
目的:观察采用脑生理治疗机配合专项护理治疗失眠的效果。方法:失眠病人131例分2组,治疗组(n=66)采用脑生理治疗机治疗并配合专项护理,对照组(n=65)只采用常规专项护理治疗。结果:治
【摘要】在现代教育技术快速发展地推动下,多媒体技术越来越普遍地被应用于课堂教学中,目前已经成为各种开展教学活动一种必不可少的辅助教学手段。在幼师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适应多媒体技术展开教学活动可能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次将对多媒体技术在幼师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此促进幼师音乐教学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幼师音乐教学 应用分析  在传统音乐教学中
自主活动艺术教育的人文化发展就是运用不同的艺术形成,新颖、独特、有个性的来表达自己。这种表现情感的能力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自己的理解来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能力。这种创造性对人来讲未必是新颖的创造,而对幼儿自身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表现。艺术的本质是情感的创造性表现,那么艺术教育必须通过情感的体验和“创造”之母的孕育,使创造性表现能力得到人文化发展。  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培养创造性表现能力提供了可能性。首先
目的探讨吗啡依赖猴红细胞的脂质过氧化损伤情况。方法15只恒河猴皮下注射吗啡,以剂量递增方式建立吗啡依赖猴模型,检测建模前后红细胞丙二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岐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地形显示算法的评价标准,认为一个好的地形显示算法应该支持细节层次模型,能避免“裂缝”的产生,能减小对象空间或屏幕空间的误差,能减小突跳感,保持相对稳定的帧速率,减少内存要求等。在分析不同算法的基础上,从占用CPU时间、占用存贮空间、显示质量和灵活性4个方面对基于离散LOD模型和基于连续LOD模型的算法进行了比较,认为基于连续LOD模型的算法在真实地形绘图算法中具有明显的优
肩周炎是由于肩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滑囊、关节囊、软组织病变而引起肩部疼痛和运动受限的病症,中医称为“肩凝症”、“冻结肩”、“漏肩风”等,因多发于50岁以上的患者,也称
【摘要】幼儿舞蹈教育形式在孩子的德育教育培养中有着其他教育形式不能替代的独特功能。寓教于乐,强化对兴趣的培养是幼儿德育意识的培养的前提;适度的意志培养使幼儿变得更坚强是塑造幼儿形成坚强个性及德育观念的关键;教育者的启发力及合理正确的引导教育在幼儿德育教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儿童 舞蹈 德育 意志  一、寓教于乐中的德育意识培养  儿童幼年时意志品质的主动性和独立性较差,行动缺乏目的性和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中医学以整体恒动观念、辨证论治理论为特色。哮喘病发生、演变与季节、地域、环境等因素关系密切,正确运用天人相应理论,对哮喘各个环节进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