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地域文化类考查题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三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god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运用。”近年来,中考语文试卷中地域文化类考题如同一部部短小精致的“纪录片”,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风景各异的“民俗风景画”。下面,结合一些考例进行评析,以帮助同学们了解这类试题的特点。
  
  一、历史文化型
  
  【例1】某校举行“锦绣金华”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几项内容,请你按要求完成。
  (1)家乡,总会传递一种淳朴、真挚和浓浓的亲情,这是一种来自祖先遥远的血管里的神秘力量,它把世世代代子孙凝聚在一起,它让我们充满自豪和希望。认识先人,传承风尚,就让我们叩访名人。
  ①请从下面名人中选一位作简要的介绍。
  备选名人:骆宾王、张志和、艾青、施光南
  示例:宋濂 文学家 浦江人 《送东阳马生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提供的信息,用金华古今文化名人的名字完成下联。
  上联:火腿、酥饼、木雕、水晶,金华物产誉全球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婺州儿女扬英名
  (2)与名胜古迹相关的许多诗词、对联,虽然简短,但寓意隽永,文采飞扬,堪称文化瑰宝。请欣赏下列金华本地名胜古迹的吟咏,仿照示例,选择两处写出具体景点的名称。
  示例: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金华八咏楼)
  A.先人创业建古村,后裔继志兴诸葛________________
  B.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________________
  C.此地风光三吴无,平砥清流世间殊________________
  D.仙华杰出最怪异,望之如云浮太空________________
  E.天门一开天下见,天街漫步天上人________________
  F.郭外风光凌北斗,洞中锦绣映南山________________
  (选自2006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语文试题)
  【解析】第(1)小题既有名人又有特产,如果考生平时不关注本地此类文化资源,就只能怪自己不是个有心人。有句话说得好: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同理,越是地域性的就越是全国的,更何况某些地区物华天宝、钟灵毓秀,有许多积淀深厚的文化资源可以共享。这也给广大考生提了个醒——平时语文学习就要关注本地各方面的文化资源,因为“月是故乡明”。本小题第二问还涉及了对联常识,但回答这一问,除了要具备对对联的基本功之外,还要有较丰富的地域文化积累。第(2)小题考查考生对古诗句的理解和对本省名胜古迹的熟悉了解程度。
  【答案】(1)①例:艾青→诗人→金华人→《大堰河——我的保姆》②例:陈亮、宋濂、李渔、艾青。
  (2)A.兰溪八卦村B.金华双龙洞C.磬安花溪D.浦江仙华山E.永康方岩F.武义郭洞
  【例2】2006年3月中旬,英山县有关部门透露,首都北京将在中华世纪坛立40位中华文化名人塑像,英山县历史名人毕昇位列其中。
  毕昇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家之一,他创造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1990年,在英山县草盘地镇五桂村发现了毕昇的墓碑后,英山县召开了毕昇文化研究会10多次,建造了毕昇纪念馆,编辑出版了《毕昇研究文集》,创作出版了8集电视连续剧《活字精神》,并且较好地打造出了毕昇文化品牌。
  (1)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冈人杰地灵,英才辈出。请写出一位你所知道的黄冈籍名人及其主要成就(毕昇除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自2006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语文试题)
  【解析】第(1)小题是概括新闻题,只要将导语中的中心句概括一下即可。第(2)小题主要是考查本地文化资源,只要平时留心,答案信手拈来。
  【答案】(1)毕昇塑像将伫立中华世纪坛。
  (2)示例:李四光,我国伟大的科学家,对地质学研究有杰出贡献。或:李时珍,我国古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撰写了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或:董必武,我国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地域景观型
  【例3】假如温州要举办“泰顺廊桥文化节”,邀请你参与策划,请根据筹备组提供的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廊桥,顾名思义,就是有屋檐的桥,是桥与亭的完美结合。历史上的廊桥,由于村落分散,多山多溪,木桥成了连贯村落的主要通道。人们为了在行路途中遮风挡雨,在木桥上建起了一座座风雨亭,犹如彩虹飞架在山谷溪流之间,这就是我们日后所称的“廊桥”。据记载,全县现存明清廊桥有30多座,其中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木拱廊桥有6座,如泗溪姐妹桥、筱村文星桥等。廊桥以较短的木材,纵横相贯,搭建而成。其巧妙的结构,令人惊叹!
  (1)给《泰顺廊桥画册》扉页配上一行醒目文字,向读者介绍廊桥的特点。(不超过12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2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自2006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解析】地域景观题主要考查当地的旅游景点。题型大多要求考生给旅游景点拟写广告、介绍特点、写宣传标语或提建议等。
  【答案】(1)廊桥造型优美,结构巧妙。或:廊桥,桥与亭的完美结合。
  (2)美丽廊桥向你招手,特色文化与你交流。
  
  三、生活感悟型
  【例4】在徜徉书本、汲取知识的同时,让我们把目光投向社会、投向历史。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总有一些景物,让我们流连忘返。看那“长河落日”、“小桥流水”、“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青山换绿”、“柳树萌芽”,你有什么感受?任选其中一处景物,完成下面的填空。
  示例:我看青山换绿,感受到生机勃发的力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总有一些人,让我们心生敬意。在消防队门口,有这样醒目的标语:“赴汤蹈火为人民,恪尽职守保平安。”请你说说标语中运用“赴汤蹈火”这一成语的妙处。
  (3)总有一些习俗,勾起我们美好的记忆。瓯绣,是温州的传统工艺,早在唐宋时期,温州民间就有“十一十二娘梳头,十二十三娘教绣”的风俗。你从诗句中读出什么信息?
  (选自2006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解析】这类试题主要是针对社会生活中的景、人、物等来感悟其中的内涵。只要在生活中处处留意,仔细观察,此类题比较容易解答。
  【答案】(1)我看长河落日,感受到雄奇壮观之美。我看小桥流水,感受到诗情画意之美。我看鹰击长空,感受到勇于搏击的力量。我看鱼翔浅底,感受到自由自在的快乐。我看柳树萌芽,感受到生命萌发的美丽。
  (2)“赴汤蹈火”一语双关,既切合消防队员的职业特点,又突出他们面对危险时英勇无畏的精神。
  (3)温州少女从小就学瓯绣这门手艺。(或:温州民间重视瓯绣这种传统手艺,代代相传。)
其他文献
1934年至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推出公民教育运动,这就是新生活运动。蒋介石的想法是,从人民的基本生活开始,改善其习惯与素质,从根本上革除陋习,达到“复兴民族”的目标。  1934年2月19日,蒋介石在南昌成立了新生活运动促进会,自任会长;同年7月1日,又成立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自任总会长。  新生活运动的中心思想是“礼义廉耻”,“礼”即规规矩矩的态度,“义”即正正当当的行为,“廉”即清清白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