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ber病一家系线粒体DNA突变检测与临床观察

来源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g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Leber病一家系的临床和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 对Leber病一家系49个成员进行家系调查,分析其遗传特征和临床发病特点,并对家系现存成员进行眼科临床检查(视力、视野、眼底、色觉检查及视觉诱发电位检查),全血滤纸法提取线粒体DNA(mt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分别扩增mtDNA上相应片段检测G3460A、G11778A和T14484C位点突变.结果 该家系显示为典型的母系遗传,共18例36眼患病,男11例22眼,女7例14眼.母系亲属mtDNA的G11778A位点突变阳性,3460和14484位点突变阴性.结论 该家系为典型的遗传性Leber病家系,mtDNA上G11778A位点突变可导致Leber病的发生,但并不是所有G11778A位点突变者均发生Leber病,也可能成为基因携带者。

其他文献
阅读活动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学生自主思考、体验的过程。语文教师应灵活采用教学方法,优化阅读教学,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体会文章的内涵和情感,撞击学生的心灵,从而获得智慧启迪,陶冶了情操和得到美的享受,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人生感悟。阅读是人生进步的阶梯,无论学校规模大小,学生数量多少,都应重视阅读教学,优化教学过程,以丰富的教学手段,实施阅读教学。以打造精致的阅读教学
读书是一门学问,切忌浅尝辄止,贵在挖掘深意。读书如何求深,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在教学中,我们“适当求所以入”,在深入寻求每篇课文真谛的基础上,要“终当求所以出”,将有关课文纵横比较,做到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寻找规律,起举一反三之功效。这就需要教师的点拨,指导学生踏上阅读的有效途径,使学生进出自如。  一、培养学生阅读的整体观念  学生的阅读首先要有一个整体的观感。一篇课文本身就是一个“整体的
“儿童的语文”是涵养的语文,是积累的语文,是背诵的语文,是读书的语文,是练字的语文,是激发兴趣、培养习惯的语文。这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历经50多年教学实践,形成的“儿童的语文”这一教学思想,在全国小语界有着广泛的影响。本人结合自己的小学语文教学经历,浅淡一下“儿童的语文”是背诵的语文这一点。因为记得周振甫老先生说过:“学语文就要死记硬背”。无论学什么语言都要背诵,背诵使人受益匪浅。“死记硬
目的探讨硫酸镁(MgSO4)对实验性兔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眼内灌注法建立RIRI模型。32只白兔随机分为模型组、正常对照组、MgSO4治疗A组、M
患者男,27岁,因双眼视力下降6年,伴色觉障碍5年来我院就诊。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注意汉字的间架结构;能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并养成正確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作为农村小学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每当翻到那些字体潦草、笔画龙飞凤舞、有些甚至是难以辨认的作业本,都会让我怒发冲冠;特别是批改学生的试卷,令人更是眉头紧皱,多数学生的卷面书写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