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急诊输液护理中采取护患沟通技巧的应用效果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yang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在急诊输液护理中采用护患沟通技巧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4年-2015年收治的248例急诊输液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护患沟通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和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纠纷发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输液护理中采用护患沟通技巧,可以有效提高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风险事件发生和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关键词】急诊输液;护患沟通;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5-0100-01
  引言:
  急诊患者多为紧急危重的患者,其病情变化较快,护理操作流程复杂,并且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因素较多,极易发生各类突发事件[1]。急诊输液需要面对各类患者,其面临着病人数量多、流动性大、病情繁多以及用药复杂等问题,是医院中最易发生各类纠纷的科室[2]。本院通过在急诊输液护理中应用护患沟通技巧,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接种静脉输液的248例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12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79例,女性患者45例,平均年龄为38.28+4.35岁。干预组12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78例,女性患者46例,平均年龄37.95+4.51岁。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相似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输液护理,包括基础护理,用药护理和心理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护患沟通,其实施方法如下。
  1.2.1树立优质形象
  医护人员的形象,能够表现出其自身的修养素质,并为患者留下良好的印象。在与患者交流沟通时,要秉持真诚、耐心、热情的服务态度,积极满足患者的合理心理需求,消除患者紧张、恐惧感,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输液治疗。
  1.2.2充分尊重患者
  在护理过程中,要尊重患者及家属,避免使用刺激性语言和态度。在查找、呼叫患者时,采用适宜的称呼方式,避免由于不宜的呼叫发生而引起患者产生不被尊重的感觉。
  1.2.3沟通技巧的应用
  护理人员要认真学习沟通技巧,并将技巧应用在日常护理工作当中,通过使用安慰性、鼓励性的言语,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在于患者沟通时,需要把握时机,避免引起患者的不耐。
  1.2.4非语言沟通技巧的应用
  在护理中,护理人员除了应用语言与患者沟通交流外,还可以通过微笑、鼓励性的眼神和安抚性动作给予患者以临床安抚[3],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3效果评定
  本次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_90》对两组患者进行输液后焦虑情况和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测评,其分数随效率因子得分增高而提高。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满意度分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种,整体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同时对护患纠纷情况进行统计。
  1.4统计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患者整体满意度为82.25%,护患纠纷发生率为14.52%;干预组患者整体满意度为95.16%,护患纠纷发生率为2.42%,两组患者间存在明显差异(见图1),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急诊科所接收的通常为病情突发的患者或者需紧急救治的患者,是医院极易产生纠纷的科室。在急诊科救助的患者,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一系列不良情况,为患者和医护人员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4]。
  在急诊输液护理中开展护患沟通,护理人员运用沟通技巧,给予患者关怀与安抚,使患者感到安心与温暖,提高了患者的遵医性,使患者可以积极配合治疗。研究发现,通过进行护患沟通,可以缓解了患者的不良情绪,使病人的人际关系敏感因子趋于正常水平[5]。同时也降低了患者对疼痛的感知度,减少了输液风险发生率。通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降低其机体应激反应程度,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也进一步的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结 论
  在急诊输液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护患沟通,能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降低了患者对疼痛的感知,减少其不良情绪的产生和风险事件的发生几率,明显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为医院数量了良好的医疗形象。
  参考文献:
  [1]赵英.运用护患沟通技巧防范护理纠纷发生[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7):169.
  [2]钟娟,谢小华.急诊输液护理中护患沟通技巧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07):110-111.
  [3]王维花,穆爱兰.护患沟通对急诊科护理满意度及风险事件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2):54-57.
  [4]李玉姣.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急诊清创缝合术患者负性情绪应激反应改善的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9): 862.
  [5]单绪金.急诊患者输液护理中护患沟通技巧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4):150-15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门诊输液患者穿刺成功率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4年5月~2015年6月来我院门诊输液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统计记录两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为95.0%,对照组穿刺成功率为82.5
期刊
【关键词】新生儿; 脐部感染; 脐带结扎; 二次剪脐; 原因;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5-0101-02  新生儿脐断端是一个开放性创面, 若护理不当,可导致局部乃至全身感染。有研究提示, 新生儿脐炎可导致新生儿脐源性腹膜炎、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败血症[1]。在新生儿败血症中,脐部感染占66%~87%; 且脐部
期刊
【摘要】目的:为了探讨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神经内科病房治疗护理之中所起的疗效,研究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神经内科患者会产生怎样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4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神经内科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服务,观察组患者采用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护理满意度与病况发展情况。结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对照组病患的
期刊
【摘要】目的:浅谈护理管理在预防及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方法:我院加强护理管理,做好医院感染的预防及控制工作,比较2013年与2014年收治患者感染率监测结果,对护理管理在预防及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进行部总结。结果:2014年经过加强护理管理,我院感染率明显少于2013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护理管理后,通过医院感染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可以更好的发挥医院感染监控作
期刊
【摘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健康定义的内涌深化,我院2014年1月1日成功通过了二甲,因此护理行为不仅限于满足病人生理需要,还对病人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因此,为了适应新的护理要求,必须规范护理行为,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护理质量;护理行为;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5-0104-01  1 规范护理行为确保安全的关键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护患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24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患沟通,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及焦虑、抑郁程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0.0%,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
期刊
【摘要】 针对护理电子病历的书写问题于2014 年5月到10月开展了以“提高护理电子病历完整性”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活动中将护理电子病历改进前与改进后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通过全科护理品管圈的活动,护理电子病历的缺陷明显低于活动前,达到了提高护理电子病历完整性的目的。  【关键词】 品管圈活动;电子病历;完整性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
期刊
【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腹腔镜与开放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疗效及护理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抽取于2013年3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就诊的例60例腹股沟斜疝患者作为本次主要研究对象,并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无张力组与腹腔镜组,两组患者各30例;其中,无张力组患者给予其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术进行治疗,而腹腔镜组患者则给予其腹腔镜疝修补术进行治疗;主要针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活动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等方
期刊
【摘要】目的:对品管圈应用在提升神经内科病房优质护理质量的作用效果进行临床研究。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与对照两组各43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品管圈活动,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健康教育内容知晓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基础护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麻疹并发心力衰竭患儿的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4年12月收治的重症麻疹合并心力衰竭患儿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结果;结果 两组患儿的护理结果方面,研究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160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