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前衍生化HPLC法测定藏药熏倒牛种子中15种氨基酸含量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gans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柱前衍生化HPLC法测定藏药熏倒牛种子中15种氨基酸的含量.方法:供试品在一定量6 moL·L-1盐酸中110℃水解6h,与异硫氰酸苯酯进行衍生化反应.采用CAPCELL PAK-C18 (250 mm ×4.6 mm,5μm)色谱柱,以80%乙腈溶液(A)-0.056 moL· L-1乙酸钠缓冲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5 min,5% A;15 ~20 min,5%A→20%A;20~35 min,20%A→36%A;35~45 min,36% A→70% A;45 ~50 min,70%→90%A;50~55 min,90% A;55~56 min,90%A→5%A;56 ~60 min,5%A),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色谱柱温度40℃.结果:15种氨基酸衍生物能够达到基线分离,在0.96~58.56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1,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试验的RSD值分别小于2.73%、2.85%、2.89%,加样回收率介于95.2%~104.4%之间,RSD值均小于2.46%.经测定,3批熏倒牛种子中氨基酸总含量分别为1.64%、1.55%和1.08%.结论:此法简便易行,可用于藏药熏倒牛种子中15种氨基酸的含量测定.
其他文献
血管性痴呆( VD)是由于脑血管疾病而引起认知功能障碍的一类临床综合征,患者多表现为记忆、执行能力等损害,发病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 AD) ,是各种痴呆类型中唯一可早期预防、治疗的痴呆.现阶段,除常见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免疫与炎症因素也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其中,一些炎症标志物的改变,可作为VD发病早期的前哨因子,甚至可推动VD发生发展的病理损害进程,炎症机制也被认为是治疗VD的新突破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免疫及炎症因素与痴呆(特别是 AD 及VD)的关系进行的大量研究表明一些因子可加重认知损害,而一
目的:建立清咽六味散的显微和薄层鉴别方法.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显微镜下观察本品处方中丁香、甘草、木香、诃子、玉簪花和石膏的专属性显微特征;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本品中丁香、甘草和玉簪花3味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结果:本品中6味药材的显微特征突出;丁香、甘草和玉簪花3味药材的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所建方法可用于清咽六味散的显微和薄层鉴别.
目的:利用统计软件,分析《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二续名医类案》治疗围绝经期崩漏用药规律.方法:将三部《名医类案》中所载围绝经期崩漏医案进行规范处理后,将处方药物录入EXCEL,统计常用药物频次、性味归经并通过SPSSStatistics 19及IBM SPSS Modeler18.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以及关联规则分析,挖掘其中规律.结果:共筛选围绝经期妇女崩漏医案40则,均符合要求,予以采纳.其中《名医类案》7则,《续名医类案》4则,《二续名医类案》29则,方剂75张,药物184味,药物中归肝经药物最多
目的:探寻中医肺结核方剂的核心药组,寻找其整体用药特点及规律,对全面理解肺结核治疗方法的内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方法:从中医配方书籍中筛选出治疗肺结核的方剂作为数据来源,运用频次分析、频繁项集、关联规则等方法分析高频药对、药组及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总共收集治疗肺结核的方剂96首,在这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三位中药分别是百部、白及、黄芪;出现频率最高的前三组药对分别为白及、百部,炙甘草、人参以及炙甘草、黄芪.结论:基于关联规则对治疗肺结核方剂的分析方法,可以成为中医治疗肺结核时的用药及其配伍、阐述并解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