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有技巧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oi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叫真语文?为什么当下要提出真语文理念?党的十八大指出,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这一精神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就是要本本色色教语文、认认真真教语文。为此,2012年岁末我们联合全国14省市32校发起了真语文大讨论活动,即把十八大精神实实在在地贯彻到语文课堂中去:要把握语文课程基本特点、紧扣语文教学基本规律;要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紧密结合在一起;课堂教学应不装、不演、不做作,慎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上真读、真说、真写、真对话。
  三年来,真语文大讨论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其中既有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等各大媒体,又有中小学语文老师、语文教研员、教育行政管理者、高校研究者,还有许多关心语文教育的社会人士。他们的支持与参与,使真语文的实践更接地气,真语文的内涵更丰富,真语文的声音传播得更久远。在这一背景下,张斗和老师的《说话是一门学问》的出版,应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张老师是一名中学语文教研员,有过长期的中学语文从教经历。他也是《语言文字报》的老作者,多年一直致力于语言文字研究,尤其是在说话方面,有许多独到的心得。本书将近百篇文章分门别类,包括评名嘴、演讲场、说行话、脱口秀、论短长、交际术、影视风、析名篇等八辑,全面阐述了语言表达的技巧,凸显出说话是一门学问这一核心理念,是其公开发表的语言类文章的结集。
  我认为,这些文章最大的特点是既来自生活又能用于生活。张老师巧妙地避开单纯的说话理论探索,着力点主要集中在现实生活中的说话案例。这些文章紧扣语言表达中心,内容主要涉及演讲、论辩、交谈、交际等几个方面,通过对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等方方面面具体案例的描述,或从正面赏析,或从反面剖析,透过现象归纳出语言表达的本质特点,注重把说学理论与读者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张老师的语言功底扎实,文字表达娴熟,例证丰富翔实,阐述深入浅出,文风生动活泼,巧妙地把书面语和口头语融合在一起,达到了理性和感性的完美结合。读完本书,相信读者会受到启发,并能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交际、公关和口语表达能力。
  我希望一线语文教师,都能像张老师那样,对语言尤其是容易忽视的口头语言保持高度的敏感,倾注一定的热情,并借此“传递”给我们的学生,让他们懂得听说与读写同样重要的道理,这也符合真语文倡导的听说读写整体推进的理念。如此,说话教学就一定会有所改观,也一定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他文献
什么是诗?《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也就是说,诗是个人情志的表达与抒发。中国是诗歌的泱泱大国,从春秋到现代,成千上万的优秀诗人,创作了无数名篇佳句,成为文化天空的亮丽风景,也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有力纽带。中国人自古就重视学习诗歌,孔子甚至说:“不学诗,无以言。”孔子提倡学诗,首先看重诗能起到潜移默化地提高人的基本素质的教育作用;人们喜欢诗,则因为诗短小精致,声韵和谐,既
前不久,笔者有幸参加在上海举行的吴立岗作文教学思想研讨会。浙江省著名特级教师金剑辉的习作课“秘密”,给我的印象颇深。整堂课用一个科学小实验贯穿,以示秘、揭秘和试秘为教学主线。以活动实践和自主观察体验为主要形式,强调作文的亲历和感受,凸现课程资源整合与作文教学的和谐统一,重视教学方式和学生习作方式的创新,加上他风趣轻松的课堂语言,大气又不乏精到的教学引领,在揭开这个小实验秘密的同时,为学生开启了一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也指出:“最杰出的艺术就是想象。想象是创新的先导,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世界上有许多发明创造都来源于科学家们的想象。”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本人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想象,养成想象习惯,从而提高了想象作文水平。    一、缀连词语法  缀连词语法就是引导学生依凭自己的想象和生活体验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两首古诗出现了“斜”字,一首是唐代诗人李峤的《凤》(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诗的原文是这样的: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另一首是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诗的内容是这样的: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以前的教学参考书中曾有特别提示:为了压韵,诗中的这个“斜”字可以读“xia”。但是近年
设计理念    1.渲染情境氛围,强化感知课文内容。  2.引导诵读感悟,深化体会春联之美。  3.启导自主探究,优化语言实践训练。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导读课文,了解春联的种类、内容和特点。  2.诵读感悟文中的五副春联。能熟读成诵。  3.组织语言实践活动,深化了解春联的对仗美和声律美。    教学流程    一、情境渲染,激趣入境  1.张贴四副春联:看到这些春联,你联想到了什么
教学目标    1.准确认读后鼻韵母ang、eng、ing、ong及其四声。  2.准确认读整体认读音节ying的四声。  3.正确书写ang、eng、ing、ong。    教学流程    一、“悟空”陪我入课堂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到拼音王国中去结识新朋友。韵母王国的最后四位成员忙着要和小朋友见面呢!板书:13 ang、eng、ing、ong  2.听说我们班的同学这么喜欢学拼音,连齐天
秦腔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戏曲剧种,是河北梆子等梆子声腔的鼻祖,对北京、安徽、浙江等地区的梆子声腔发展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些地方戏曲直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都未更名,仍然采用“秦腔”的传统叫法。为了传播秦腔的传统文化,对秦腔的历史发展进行简述,杨云峰编著了《秦腔故事》一书,以新媒体融合出版的方式将秦腔文化以故事的形势带给读者,让读者在故事中感受秦腔文化的魅力,了解秦腔的发展和基本知识。笔者在做20
《烟火漫卷》是迟子建继《群山之巅》后又一力作。形色各异之人,被搁置于自然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交融的都市哈尔滨,于命运罗网的沉浮中挣扎,以人性之温情,于“烟火漫卷”处迸发出勃勃生机。“烟火”是该书的文眼所在,迟子建在“俗”的描写中点染着“雅”,独添动人韵味;归根结底,涌动于平凡人物心底的炙热真情,才能使世间迸发光芒万丈的耀眼烟火。笔者在开展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gxun-chxbc201802)
教育之现实既奢华又纷乱,不仅如此,现实还具有强大的携裹能量与向心吸引,心为形役,从不停歇,无休无止……在这样一种滚筒式的教育转动过程中,我们常常处于“外在”的“碾压”之下,似乎我们自己内心的营建与珍重,都是虚无缥缈与不切实际的事情。学校、家庭“一心向外”编辑出了无尽焦灼与多少茫然。我们常常关注“状元”,但“状元”之外,为数不算少的辗转无措与彷徨无奈,似乎就少有体察了(其实,“状元”也有辗转无措与彷
和董旭午老师在同一个城市教书,因此有机会多次观摩他的示范课,对于他的“生活化语文”教学自然感触颇多。概而言之,其基本理念为:字词是怎么来的,学生就该怎么学,教师就该怎么教;知识是怎么来的,学生就该怎么学,教师就该怎么教;作品是怎么来的,学生就该怎么学,教师就该怎么教;作文是怎么来的,学生就该怎么学,教师就该怎么教;语言基本功是怎么来的,学生就该怎么学,教师就该怎么教。总之,只有一个目的:让学生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