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07年元旦回山东沂蒙老家,听说年逾古稀的陈老师创作了一幅长为2008厘米的《千寿图》,想献给北京2008年奥运会。我听了深受感动,就想去先睹为快,并拍下这幅难得的《千寿图》。
走进陈老师的家,更令我感慨的是,陈老师住在山东省苍山县县城东侧一栋20世纪80年代初期建造的人大宿舍楼里,房子大约四五十平米,房间里除了老人的书画,就是几件陈旧而简单的家具。这个普通的寒舍,却处处洋溢着一种浓浓的书香气息,墙壁上挂着老人自己制作的紫红色木刻书画《雅室何须大》,格外引人注目。那张陈旧的办公桌上,堆满了老人的笔墨纸张,就连床上也放着陈老师刚刚写好的几幅字。
陈老师名叫陈永年,出身于书香门第,一生从事教育工作,自幼酷爱绘画与书法,其书法涉及各种书体。天道酬勤,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他在传统书法方面已经有了颇深的造诣,在当地小有名气。现任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理事、中日韩书画联谊会理事、省市书画家理事等职的陈老师,如今依然从事着教育工作,因为退休后的陈老师当上了苍山县老年大学的书法老师。陈老师退休后,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书法研究与创作上,他的多幅《百寿图》作品均被国外的朋友所收藏。
当北京申奥成功的消息传来,陈老师的心情激动不已,为了表达自己的心情,陈老师总想着自己应该为奥运会做点什么。老人冥思苦想,终于从过去创作的《百寿图》中得到启发:“寿”字在我国人民心中是“喜庆、祝福、吉祥”的象征,而体育又能使人身体健康长寿,同时“寿”字还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长治久安的象征,既然“百寿”代表人们福寿百年的美好夙愿,而“千寿”岂不正好能表达国家江山千秋永固、繁荣昌盛之意吗?有了这个创意,老人心中豁然开朗,于是,一幅《千寿图》的画卷在老人心中构思完成。
要写出一千个不同的寿字,可不是一件容易事。陈老师反复查阅有关资料,对“寿”字潜心研究,并利用各种渠道收集异体寿字。他从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报纸、杂志、石碑上或是展览上,只要看到异体寿字,他就会用笔和照相机记录下来,并在前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终于构思创作完成了《千寿图》草稿。
2005年春天,老人拿起笔,开始了《千寿图》的创作。陈老师的工作室设在他楼下的储藏室,这是一间冬冷夏热的不足10平米的小屋,屋顶吊着一盏60瓦的节能灯,小屋被一张简易的工作台占据了90%的面积,工作台上放着装裱用的简易工具,墙壁上挂着多幅字画,有草书《郑板桥论书语》等,墙角处还有四块雕刻精致的《梅兰竹菊》楠木屏风,这些都是陈老师自己书写装裱而成的。谁都很难想象古稀之年的陈老师,就是在这样一间寒舍创作出如此宏大的《千寿图》的。这幅长2008厘米、宽87厘米的《千寿图》,其结构分为三大部分:两端的开头和结尾部分分别是篆书的“太平盛世”和“国寿千年”,这八个字以宝瓶模样的图案作为衬底,借“瓶”与“平”的谐音,寓意着今天的中国繁荣富强、长治久安;第二部分是《千寿图》的引言,字里行间抒发了陈永年老师对国家的热爱和对国泰民安太平盛世的颂扬;第三部分也是《千寿图》的核心部分,是1000种写法的“寿”字,统一用小篆书写,并以笔画粗细间隔的方式搭配,突出了整个画面的立体感和清晰度。每个“寿”字线条粗细均匀,轮廓清楚,字字传神,整幅作品整齐美观、古色古香。
历时近两年,终于在2007年初陈老师完成了这幅意义深远又独具特色的《千寿图》,他亲自动手装裱,还为这幅字画精心设计了一个楠木盒子,盒子上刻着“千寿图”字样。这幅作品,寄托着老人的一个夙愿。目前,老人正在多方联系,他要把这幅倾注了自己多年心血的书画作品代表苍山人民献给2008年北京奥运会组委会,表达沂蒙人民对奥运会的一份热爱之情。
责编/海燕
走进陈老师的家,更令我感慨的是,陈老师住在山东省苍山县县城东侧一栋20世纪80年代初期建造的人大宿舍楼里,房子大约四五十平米,房间里除了老人的书画,就是几件陈旧而简单的家具。这个普通的寒舍,却处处洋溢着一种浓浓的书香气息,墙壁上挂着老人自己制作的紫红色木刻书画《雅室何须大》,格外引人注目。那张陈旧的办公桌上,堆满了老人的笔墨纸张,就连床上也放着陈老师刚刚写好的几幅字。
陈老师名叫陈永年,出身于书香门第,一生从事教育工作,自幼酷爱绘画与书法,其书法涉及各种书体。天道酬勤,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他在传统书法方面已经有了颇深的造诣,在当地小有名气。现任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理事、中日韩书画联谊会理事、省市书画家理事等职的陈老师,如今依然从事着教育工作,因为退休后的陈老师当上了苍山县老年大学的书法老师。陈老师退休后,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书法研究与创作上,他的多幅《百寿图》作品均被国外的朋友所收藏。
当北京申奥成功的消息传来,陈老师的心情激动不已,为了表达自己的心情,陈老师总想着自己应该为奥运会做点什么。老人冥思苦想,终于从过去创作的《百寿图》中得到启发:“寿”字在我国人民心中是“喜庆、祝福、吉祥”的象征,而体育又能使人身体健康长寿,同时“寿”字还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长治久安的象征,既然“百寿”代表人们福寿百年的美好夙愿,而“千寿”岂不正好能表达国家江山千秋永固、繁荣昌盛之意吗?有了这个创意,老人心中豁然开朗,于是,一幅《千寿图》的画卷在老人心中构思完成。
要写出一千个不同的寿字,可不是一件容易事。陈老师反复查阅有关资料,对“寿”字潜心研究,并利用各种渠道收集异体寿字。他从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报纸、杂志、石碑上或是展览上,只要看到异体寿字,他就会用笔和照相机记录下来,并在前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终于构思创作完成了《千寿图》草稿。
2005年春天,老人拿起笔,开始了《千寿图》的创作。陈老师的工作室设在他楼下的储藏室,这是一间冬冷夏热的不足10平米的小屋,屋顶吊着一盏60瓦的节能灯,小屋被一张简易的工作台占据了90%的面积,工作台上放着装裱用的简易工具,墙壁上挂着多幅字画,有草书《郑板桥论书语》等,墙角处还有四块雕刻精致的《梅兰竹菊》楠木屏风,这些都是陈老师自己书写装裱而成的。谁都很难想象古稀之年的陈老师,就是在这样一间寒舍创作出如此宏大的《千寿图》的。这幅长2008厘米、宽87厘米的《千寿图》,其结构分为三大部分:两端的开头和结尾部分分别是篆书的“太平盛世”和“国寿千年”,这八个字以宝瓶模样的图案作为衬底,借“瓶”与“平”的谐音,寓意着今天的中国繁荣富强、长治久安;第二部分是《千寿图》的引言,字里行间抒发了陈永年老师对国家的热爱和对国泰民安太平盛世的颂扬;第三部分也是《千寿图》的核心部分,是1000种写法的“寿”字,统一用小篆书写,并以笔画粗细间隔的方式搭配,突出了整个画面的立体感和清晰度。每个“寿”字线条粗细均匀,轮廓清楚,字字传神,整幅作品整齐美观、古色古香。
历时近两年,终于在2007年初陈老师完成了这幅意义深远又独具特色的《千寿图》,他亲自动手装裱,还为这幅字画精心设计了一个楠木盒子,盒子上刻着“千寿图”字样。这幅作品,寄托着老人的一个夙愿。目前,老人正在多方联系,他要把这幅倾注了自己多年心血的书画作品代表苍山人民献给2008年北京奥运会组委会,表达沂蒙人民对奥运会的一份热爱之情。
责编/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