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丹妮:学校拼命三娘,出校野蛮生长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bin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美女如云的上戏,汪丹妮曾是最不起眼的自卑小胖,她笑言自己是朵粗糙的塑料花。颜值不够,但有才华开路,她开公司、创作、做导演、拉大提琴、写书……一路折腾,一路突出重围。她说,希望自己一直风尘仆仆地在路上。
  拼命三娘
  2006年,汪丹妮以全国第三的成绩考入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三年后,她又以第一的成绩继续留校读研。在上海的九年,是汪丹妮“折腾”生涯的开端。
  刚上大学那会儿,汪丹妮有些婴儿肥,在戏剧学院那种美女如云的地方,她“羞愧”到甚至不敢去学校的公共浴室洗澡。“别的女孩都像娇艳欲滴的鲜花,我却像粗糙的塑料花,那感觉真挺不好受的。”要强的汪丹妮回忆。
  既然容貌不占优势,那就拼才华吧。好胜心极强的汪丹妮被激发出无穷的斗志。专业课上老师布置作业,每周完成一个小品作业,她直接拿着枕头睡在教室里,一遍遍地和同学去磨剧本,直到做好为止。为了省钱搞创作,她三毛钱洗了个澡的记录在同学中广为流传。女孩们喜欢比美比穿比吃,她比的是勤奋、机会。每每老师那边有任务要人帮忙,汪丹妮总是第一个主动去做的,永远随叫随到。读大二那年,她就被美国邀请去进修编剧,还做了芝加哥电影节青年组评委。
  一个女孩如果太冲、太外向,总容易遭到同伴的妒忌。有些同学觉得她是那种削减了脑袋要往上爬的“功利分子”,但只有汪丹妮心里清楚,她不是功利也并非脑子有病,而是争强好胜的个性让她如同条件反射般地往前冲。“大脑中仿佛有个指令,不断告诉我,努力向前,不要回头。”
  大学毕业作品,全班几十号同学中,老师单单挑了汪丹妮一个女孩去内蒙古完成拍摄。揣着父母赞助的8000块钱,“忽悠”了一个摄像,胆儿大的汪丹妮就这么风风火火跑去了内蒙,找不到合适的剧本,她一咬牙自己写本子、自己拍。
  为了一个镜头,汪丹妮带着二十几号蒙古大汉爬上海拔5000米的山。在阿拉善的沙漠里,她皮肤过敏,全身长满了红包,当时举目四望,漫天黄沙,杳无人烟,四周根本找不到医生,为了尽快治好病投入拍摄,汪丹妮狠狠心,最后在当地医生的指导下,按照穴位自己给自己扎针。
  拍摄中,有一个镜头要在海拔五千多米的高山上拍摄,而那是座没有经过任何人工穿凿的高山,只能徒步爬行。这一爬,就是20多小时,登顶之时,身边的内蒙古大汉都哭了,喊着“再也不拍了”。汪丹妮来不及喘口气,却要安抚身边的人,“因为这部片子对我太重要了,必须坚持下去。”一个当地地陪觉得太累,说什么都不愿意再陪着汪丹妮玩命地拍摄,为了说服内蒙古地陪,每天在繁重的工作之余,汪丹妮给他拖地、洗衣,还不断鼓励他。最终,这位内蒙古大汉被娇弱却坚韧的汪丹妮打动了。
  顺利完成拍摄后,汪丹妮带着自己的毕业作品《离离》,参加了一些影展,这部作品为初出茅庐的汪丹妮在上海制作圈赢得了一席之地,毕竟在机器、人力都有限的情况下,能拍出高画质的片子,业内人士都挺意外,更何况他们都没想到这出自一个年轻的85后女导演之手,她也开始在圈内有了一点点人脉。
  野蛮生长是存活的王牌
  在上戏影视导演专业读研究生阶段,汪丹妮在《Elle 世界时装之苑》做起了兼职,负责ELLE TV。虽然是兼职,但因为能力突出,她仍然能拿到每月6000元的报酬,工作了两年后,汪丹妮觉得挺无聊,一周去两次就可以把一周的工作轻松做完,这样的生活太缺乏挑战了,她渴望更大的平台释放自己的想法。正在此时,一位朋友的节目制作公司正和重庆卫视谈合作,但节目方案迟迟没有讨论出来。热心的汪丹妮就用了一晚上的时间帮他们策划了一档全新的节目方案。
  之后节目方案顺利卖给了重庆卫视,汪丹妮也因此担任了这档大型益智类综艺节目的制作人。那段时间,汪丹妮风头正劲,工作热情高涨,但自我膨胀得很厉害,她有点飘飘然,这最终导致了她和合伙人之间产生了意见分歧。一气之下,汪丹妮离开重庆回到上海。
  回到上海后,汪丹妮过了一段“安分”的日子,她考入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专门做话剧和影视的批款立项申报,每天认真工作、看本子,不再吃老本。一年的时间里,她踏踏实实学会了Excel、PPT这些原来根本不放在心上的办公技能,甚至学会了修打印机。但做了一段时间后,汪丹妮又开始挣扎,虽然上班的确很稳定,但事务性工作偏多,她内心那股想创作的小火苗又开始燃起。
  于是,她偷偷注册了一个文化传媒公司,取名魔帧传媒。当时她白天做单位的工作,晚上准备公司的事,两头都要顾,睡眠很少。坚持了一阵子,汪丹妮发现实在无暇顾及,下定决心后她跟领导辞了职。让汪丹妮至今仍过意不去的是,领导一直对她器重有加,就在辞职的前一天,她还拿到了优秀员工奖。
  在圈子里消失了一年,之前的人脉丢失了一大半。虽然在有关部门工作的时候,可以跟很多导演、教授接触,但汪丹妮心里很清楚,当自己跳出那个平台之后,资源也就随之丢掉了。手上没有可执行的客户,汪丹妮并不气馁,她每天翻《第一财经周刊》,看上面一些公司的资料,一家一家去找,给他们写邮件,告诉他们自己的公司可以用视频手段帮助他们推广,邮件中,汪丹妮会用一些技巧让别人注意到她的邮件并回复。
  领英就是这样得到的一个合作伙伴。当时领英刚进入中国不久,汪丹妮关注到这家公司,火速写了一封信给领英中国区总裁沈博阳,没有想到他回复了,还把邮件转给了自己的一个副手。副手安排汪丹妮和沈总在一个活动上见了一面。但当天的活动中时间太紧了,汪丹妮等了一晚上也只跟沈总说了“你好”、“再见”这两句就匆匆告别,不过幸运的是,彼此互留了联系方式。
  接下去就是漫长的沟通,直到汪丹妮厚着脸皮自掏腰包飞到北京,拉住沈总在烤串店里聊方案。一年下来,前前后后出了十几稿方案。领英的案子拖得特别长,导致团队很多人都劝汪丹妮不要再跟领英这么耗下去,小公司拖不起。但汪丹妮就是个这么不服输的个性,她坚持认为,领英这个品牌本身对于市场的重要性,后来魔帧终于PK掉了奥美、阳狮这些大机构,成为领英的最终合作伙伴。   因为这个片子,领英又吸引了一批互联网公司来与她合作。这充分证明了汪丹妮当初的判断和坚持是正确的。“领英刚进入中国的时候可能还没有很多广告公司注意到他们,但他们本身就是互联网品牌的一个标杆。这个时候只有相信自己和野蛮生长。”靠着一个一个去打电话、一个一个亲自去跑,汪丹妮积累了领英、好奇心日报、Funplus (亚洲第一大游戏公司)这些品牌,让自己的团队在市场中获得了存活下去的王牌。
  南极真人秀
  2015年年初,一位同学找到汪丹妮,想让她去南极拍摄一档真人秀节目。因为去南极费用特别贵,同学希望找到一支能导能拍能写最关键能吃苦能坚持的团队,他第一个就想到了汪丹妮。既然同学如此信任自己,想到全中国也就4000人登过南极大陆,而4个人拍完一个20多人真人秀节目的摄像团队,全国估计也只有自己一家,汪丹妮有些兴奋。
  然而南极之行,并不好走。去南极,传说中的魔鬼西风带德雷克海峡是必经之路,那么危险的环境里,每个人都产生了严重的晕船反应。大家在船上连站都站不稳,吃饭的时候,杯子会掉落到地上,晚上睡觉会听到噼里啪啦的东西往下掉,时不时整个人就被抛到半空中再落下来。此外,在船上的时间太久,食物也不是特别合胃口。船舱外的世界永远是没有任何变化的海,单调的环境让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变得特别差。每天晕吐让工作变成了一种累赘。汪丹妮坦言自己这样一个工作狂,在那种处境之下,也完全不想工作,只想躺着什么都不干,想回家,想吃火锅、吃馄饨……
  到了登陆南极的时候,眼前是纯净蓝白相间的冰山和海天,四周非常安静,静谧到只剩下邮轮轻微的引擎声,还有船划过水面的声音,呼吸都像是停止一般。汪丹妮觉得自己大脑一片空白,她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哪儿,只能拼命地提醒自己,此刻在世界的最南端,在极地。
  女汉子不亏是女汉子,克服了迷茫和恐惧,她又开始拍摄、拍摄、不停歇地拍摄。手上拿了一台摄影机,头上别了一台摄影机,身上还背了一台录音设备、对讲机。本来去南极所穿的衣服已经很沉,还要克服跨越德雷克海峡晕船、失眠带来的痛苦,但工作必须做好,那段日子,简直像做梦一样。最终,她不负众望,圆满完成了《背着china去旅行》的全部拍摄工作。
  回到上海,汪丹妮又开始了新的“折腾”之旅,她还是像从前一样策划、拍片……“不安分”地四处奔波,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反正都是跳悬崖,干脆以最漂亮的姿势跳下去。”
  责任编辑:陈思
其他文献
“Chris兄弟餐厅!”  在巴黎蒙马特高地,几位当地人向我们推荐了这家餐厅。蒙马特高地是一个到处都有着传说的地方,据说它曾是一片布满葡萄园、磨坊风车的乡间小村落,1860年才被划归巴黎市。为了能真实地体会蒙马特的存在感,我们向本地人打听他们心目中的餐厅。虽说是旅游,我们却不愿在宾馆餐厅点餐,或随便地在街头找一家没有传说的餐厅。  进入餐厅正值午饭时间,推开门,老板Chris就给了我们一个热情的拥
走进复旦邯郸校区,第一眼,是刚出邯郸路地道口远远望见的光华楼,  是红墙内目光深邃的毛主席像,是老校门里的旧飞机,  是隔路对望的李达三楼和叶耀珍楼。  红墙之上仿佛有着时光的刻尺,丈量着复旦百年来的变迁与风貌。  几度流离几度波折  1922年,在南洋华侨的捐助下,复旦有了自己的第一块土地,建起了奕柱堂。这是复旦大学的第一栋楼房,兼顾办公和藏书,也是复旦数十年变迁的见证者,如今的校史馆。奕柱堂附
罗马人治下的和平  “我的人生就是五十本书和一个意大利儿子。”盐野七生在她的书作签售会上说。  盐野七生,1937年出生于日本,父亲是个诗人。26岁时她游学意大利,回日后感慨“日本无英雄”,再赴意大利,之后定居英雄辈出的罗马至今。1992年~2006年,盐野七生用了15年时间,每年写一册,写出了15卷《罗马人的故事》。  在读者们面前,已经77岁的盐野七生着淡妆,说话语速不紧不慢,尤其擅长以一脸p
“大学生空挂户口的问题目前相当普遍,有的是因为毕业后一直在外地工作,总是想等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再落户,以至于错过落户时限。还有的是因为自己并不清楚如何落户口,将学校开出的户籍迁移证放在身上,以为这就是户口,而不去办理落户手续,急用户口时才手忙脚乱,有的还会造成一定损失。”中国传媒大学保卫部秦部长说。“这其实应该是学生自己上心的事。”“可很多学生毕业后户口没落下,自己却没意识到,甚至多年后才发觉。”
加入企业后希望为企业所接受,感受到企业里的人与事和自己有关系,最好能够形成“我对企业很重要”的体验,这是大多数职场人都期望的状态。然而,身为职场新人,工作尚在熟悉中,做的事基本都是辅助性的,要想产生存在感的确不易。  站在新入职场的角度上讲,存在感很重要,是我们与企业产生良性互动的标志。然而,仅仅期望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过于期望反而会困住大家的手脚,做起事来没有自主性,失去应变能力。正确获取存在感的
沙河就像寂静岭,北六环开外,背倚八达岭头顶十三陵,学校周围娱乐场所极少。沙河的冬天很冷,但也正因为热岛效应微弱,雪存留的时间长,享受雪的时间也很久,冬天打雪仗对我们这群缺少娱乐项目的大孩子来说简直是天赐的乐趣。  印象最深刻的是大一那年的冬天,第一次下雪的时候我们正在上课,班上许多南方来的同学都是第一次看见雪,教室的空气里涌动着一股将满未满的骚动。学校很空旷,学校周围再没有高大建筑,从六楼的教室往
学校当初斥资 10万打造出一款无死角封杀“代点名”的神器,这酸爽,谁用谁知道。  除了指纹打卡,我们还有先进的二维码签到。有了这等神奇,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了!  APP自拍签到,无死角封杀“代点名”  刘刘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最开始听说我们学校新出了一款“手机课堂”APP的时候,还以为不过是可以在手机上上课,不用去教室了呢。没想到,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儿,这就是老师专门治我们翘课的神器啊!现
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于二零零四年开始筹备,以﹁北国春秋﹂北方民族文物陈列和校史展为基础,  二零零八年正式成立。二零一三年春天,迁入新址,位于人大校园中部教学区﹁原图书馆西馆﹂。博物馆历史文物、  艺术作品和学校历史并举,是集收藏、展示、研究、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展馆建筑面积五千多平方米,由校史展、馆藏专题展、临时展览三部分组成。  馆藏专题展现有北方文物展、中国传统家书展、于阗文书展、徽
彭真明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十余年来,指导硕博研究生近百名。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图像与视频处理、模式识别与机器视觉、信号与信息处理应用等。主持科研项目4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  研究生,顾名思义,就是指未来准备从事科学研究的学生。然而,随着我国研究生扩招,读研,已经不再是以往的概念。读研者,抱着不同的目的,有因高考失利导致第一学历不满意而为了圆重点大学梦的、有为了缓冲就业压力的
在良乡三年,涛哥、华子和我骑车快如龙,常常不定路线,顺风而行,觅野果,唱山歌,爬岩壁,只觉人生之乐喷薄而出,“耳后生风,鼻头出火”。  夏季很多个星期日的清晨5点半,北京工商大学良乡校区尚寂寂无人,青草和露珠闪着微光。三人蹭蹭踏上山地车,东南风温柔一吹,便戴上遮阳帽,一调车头,向校区东南方的小路飞奔。四野空旷,麦苗青青,灰褐色的灌木丛偶尔冒出一只肥胖青蛙,又忽地蹦出一只青色小虫。7点,三人以2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