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bida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阅读,不断地积累,使得自己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成效的提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至关重要,现代语文教育要求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培养其交流的能力,教师还需要做到启发学生的思维,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善于创新。
  关键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6-0080-01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满足现代的语文教学需求,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在课堂中还应注重学生的主体位置,多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思考和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一、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一)教师重视讲解,忽视学生自主理解。在现在的教学中,教师越来越注重课堂阅读的理解,而忽略了学生自身的理解。一般在现在的教学中,教师采用的仍是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设计一些阅读问题,让學生自己去寻找答案。然后,教师对学生找出了答案,进行一一的讲解。一般都忽略了学生自主阅读和理解这一个环节,这就使得学生在最终的语文教学中缺乏自主阅读意识同时缺乏一些阅读经验的积累,对阅读没有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在现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多把教育的重点放在了课堂的讲解上,并没有对学生有过课外要求,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由教师的讲解来代替学生的自主理解,整个课堂都将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减弱。
  (二)惯用小组讨论,学生缺乏阅读独立性。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比较常见的是教师将整个班级分为若干个小组。然后将每个小组给予不同的教学任务,老师提出阅读问题,然后由小组进行讨论。我们都知道,小组讨论是现在比较新型的一种教学方式。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小组学习讨论带来的效果不大。因为在课堂上有的学生在认真的讨论,而有的学生在混水摸鱼,每个人的思维碰撞产生的新的理解和收获有所不同,可能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以考试为目的的练,忽略了阅读的本质。以应试教育的教育模式为背景,考试的成绩是衡量学生学习结果的唯一标准。教师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将阅读作为提高学生分数的工具。一些阅读题都被老师给予一些固定的答题模式,这些答题模式被分发到学生手中,按照固用的思路进行答题。学生只需要将这些固定模式记住,然后运用到阅读理解中,就可以提高自己相应的分数。学生一旦养成了这种固定的思路,答案大都是相同的,这就使得学生缺乏了对阅读的自主思考性。学生面对阅读题,更多地是为了考试,改变了阅读其原有的本质。
  阅读题设计的初衷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不是按照现在教师所给的固定答题模式进行答题。但是对于现在的教育来说,学生做阅读题是为了考试,为了提高自己的成绩。高强度的阅读训练可以让学生对语文阅读产生一种抵抗心理,这种教学模式会让学生对语文阅读逐渐产生厌恶。同时,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阅读的自主理解力和创新力。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课前预习,自主理解。教师在整体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所以,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应给学生布置文章的自主理解和阅读部分,让学生自主学习。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提前学习本节课的内容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中体现出自主学习的作用。同时,教师在实际的课堂中,也应适当的增加学生的自主性,多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理解和意见。在整体的教学中,借助一些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将自己的理解融入到本节课堂中,并将其中的不懂之处勾画出来,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最大化的实现自主阅读带来的效果。
  (二)彰显个性,自主创新。教师在实际的课堂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借助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自主进行思考,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在课堂中。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下通过网络等查找一系列相关的资料,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教师通过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及时对本节课进行讲解和补充。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所以对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内容理解也不同,教师要意识到每个学生的理解不同,不能随便否定学生的任何一个答案,要认真思考,从学生的方向和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思考和理解。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教学情境,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三、教师创新阅读教学的意义
  语文阅读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同时也是与他人交流能力的基础。阅读能力的提高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准确地抓住文章的中心点,抓住文章的中心点就可以快速准确的答出问题。在了解自己的想法的基础上,做好阅读分析是自己写作的基础,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增加自己的想法,可能会使自己的文章更加生动形象。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看待文章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所以,教师一定要布置好相关的课前预习作业,为本节课的教学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总的来说,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满足现代教学的综合要求,就需要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贺艳丰.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社会科学:引文版,2015(003).
其他文献
快乐之歌
期刊
所谓隐性成本,是指在生产、经营等活动过程中由于选用不正确、不正当的经济行为,导致企业发生的增量成本和机会成本。隐性成本具有隐蔽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通常是积累到一定
蒙东三盟市是指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通辽市、兴安盟和呼伦贝尔市,总面积37.24万平方公里,占内蒙古自治区总面积的31.5%。气候特点是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光照充足,
摘要:家校结合就是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但这种结合不是一种简单的结合,而是一种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式的结合。家校结合的方式调动能够运用的资源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教师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教学活动,传授学生多种阅读技巧,家长加以监督,引导和督促小学生进行英语阅读,为小学生提供更多更精美的英语阅读读物,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家校结合;英语阅读;教育;渗透  家校结合,是说家庭教育与学
大庆石油管理局特车总厂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坚持科技与销售双轮驱动,推动改革与发展同步前行,企业发展呈现了勃勃生机。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提出和推进,教育教学更加强调和关注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让学生深入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之中,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探究能力。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方法,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解决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病,受到了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认可与青睐。对此,本文将从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质疑和注重合作学习三方面出发,系统地分析与论述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
1983年,生于河南。2006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同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攻读工笔花鸟硕士研究生学位,师从江宏伟先生。 1983, was born in Henan. 2006. Graduated from Henan
期刊
蔬菜单词填一填
期刊
期刊
《经过的岁月》是诗人甲子的一首诗,而他新近出版的诗集之所以命名为《岁月峰峦》,想来当和这首诗有关——rn经过的岁月是壁立的山rn在众人的脊梁上rn不断高长着rn我们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