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体育教学伤害事故成因和预防策略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1064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在素质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下得到进一步彰显,促进小学体育教学发展也成为众多教师需要重视的任务。通过对小学体育教学伤害事故的成因和预防策略进行研究,旨在推动小学体育教学发展,为学生营造更安全的学习平台。
  关键词:小学体育;伤害事故;成因;预防策略
  一、引言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得到进一步发展。但从结果来看,虽然小学体育教学的课时和质量得到提升,但出现伤害事故的几率也逐步增加,已经对小学生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发展。教师要落实素质教育,要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就需要解决这一问题。基于此,本文在此侵袭小学体育教学伤害事故的成因和预防策略,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以此规范小学体育教学,促进其建设和完善。
  二、小学体育教学伤害事故的成因
  (一)学科特点
  从根本上说,体育本就是一项身体与思维紧密联系的科目,它不同于文化类学科,它需要学生在实践的运动中去认知、感受,进而逐步掌握相应的体育技能并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
  这种学科特点已经决定了小学体育教学存在一定的风险,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摔倒、误伤等伤害事故。
  (二)责任心不足
  针对于小学体育的学科特点,教师不但承担了教导的任务,更肩负着监督与引导的重要职责。但从目前来看,部分教师的责任心并不足,其没有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部分小学体育教师从主观上认为简单的体育运动并不存在相应的安全威胁,因此没有足够的意识进行监督,这也是教师责任心不足的有力体现。
  (三)业务能力不足
  此外,小学体育教师的业务能力不足也是导致伤害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首先,教师的业务能力体现在教学计划与安排等方面。正因为教师的业务能力不足,导致其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不足点,其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安全问题的重视,过于倾向于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
  其次,因为教师业务能力不足,导致教师没有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充分考虑小学生的特点,没有加强对学生的监督与控制。例如,在跳绳的教学中,大部分学生选择使用自己的器材进行运动。此时,教师没有考虑到器材的安全性,并没有主动的检查学生携带的器材。由于质量的原因,学生极有可能在跳绳运动中发生安全事故。
  (四)安全意识不足
  最后,学生自身的安全意识不足也是导致伤害事故时常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当代小学生缺乏生命意识和安全意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没有足够的意识维护自身的安全,进而造成伤害事故发生。
  三、小学体育教学伤害事故预防策略
  (一)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
  学校要避免伤害事故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频繁发生,其首要任务是考虑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责任心。随着教师素质的提高,其才能在足够的责任心的趋势下重视学生的安全问题,才能考虑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并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制定更科学的教学计划,以此保证学生不做出危害生命的行为和动作。
  因此,学校需要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要针对教师的业务能力进行培训。此外,学校需要对教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要培养良好的师风、师德,使教师认识到自身的重要责任,以维护学生安全为己任,并带着这种理念进行教学。
  其次,学校可以通过绩效考核等方式对小学体育教师进行考核。通过对所在班级学生发生的伤害事故进行统计,对体育教师进行奖惩。这就是从外部给予教师压力和动力,使教师可以更主动的承担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二)加强指导与监督
  与此同时,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监督,需要在教学中逐步渗透安全教育和生命教育。
  一方面,教师需要对学生自备的体育器材进行检查,要杜绝因为产品质量问题而发生的伤害事故。此外,眾多小学学校应该进一步完善体育设施设备,要尽量为学生提供完善的设备,进而避免学生在使用存在质量问题的器材进行运动,以此降低伤害事故发生的几率。同时,教师也需要及时清理和检查课堂需要用到的器材和场地。例如,在篮球教学前,教师需要及时检查篮球架是否安全,需要清理场地中是否有较大的石块,避免学生在使用场地时出现意外事故。
  另一方面,教师不但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进行体育技能的传授,还需要在自由练习时加强指导和监督,严厉制止学生做出有安全风险的动作。
  在此基础上,渗透安全教育也是小学体育教师的重要责任。在体育教学前,教师就可以提前让学生知晓体育教学中常见的伤害事故,让学生认识到不正确行为会对自身和他人造成的重大伤害。
  (三)做好预防和报警机制
  最后,教师需要提前做好伤害事故的预防和报警机制,要能够在伤害事故发生时及时处理,进而降低学生受到的伤害将危害降到最低。
  小学体育教师应该相互交流和沟通,要根据个人的经验提出可能发生的伤害事故,并在适当的时间进行演练。更为关键的是,教师应该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探讨容易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发生的伤害事故,并针对于此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预防。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安全问题应该是小学体育教学首要考虑的问题,只有保证学生的安全,才能确保教学计划顺利开展。这就需要众多教师对学生的安全问题引起重视,需要重点关注伤害事故潜在的可能性。在本文研究的基础上,众多小学体育教师需要不断研讨、交流和总结,要从学生、教师、器材等多个方面开展工作,以此做好预防工作,确保小学体育教学可以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庄萍华.浅析小学体育教学伤害事故成因和预防策略[J].学周刊,2015(12)
  [2]张珍珍.浅析小学体育教学伤害事故成因和预防策略[J].教师,2014(27)
  [3]张瑛.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预防与应对策略[J].平安校园,2014(08)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究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岩盐气溶胶治疗时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实施效果.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共计80例,均于2018年9月~2019年9月入我院实施岩盐气溶胶疗法治
最近在阅读一本名叫《儿童绘画心理学》的书籍,从阅读中,可以发现,儿童的绘画经历着三个明显的阶段:4岁以前称“涂鸦阶段”,5至9岁是“图式阶段”,9岁以后才进入“写实倾向阶段”。每个阶段不能超越,更不能倒置,但有所交叉。  就涂鸦阶段来说,也有一个发展过程。大约在2岁半左右,幼儿的涂画杂乱无章;3岁时,动作有所控制,即能重復同一动作;3岁半以后,能画出不规则的圆形;而到4岁,则已有一定的“拟像”能力
摘 要:新课程改革要求老师教学方式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老师创造性的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小组合作学习很好的适应了课程改革的要求。  关键词:小组合作;优点;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这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突破,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实现了学生由被动学习到
目的 探究在儿童口腔科临床诊断及治疗期间采用镇静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实验患者选择2017年11月~2019年11月期间我院儿童口腔科收治76例患儿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将实验患者按
导学案的组成: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学法指导、学习内容、学习小结、达标检测、学习反思,共设置八个环节。  一、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有可检测性,使本节内容的当堂检测题能够与之相对应。  学习目标设置的具体要求:  (1)数量以3~4个为宜,不能太多.  (2)内容一般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  (3)可在目标中
目的 探讨心理应激干预在慢性盆腔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妇产科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
摘 要:游戏是小学生的天性,游戏化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但是,中国传统思想对游戏就是“玩”,是与学习相对立的认识,影响着游戏化教学的有效开展。本文以小学语文为研究对象,探究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开展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游戏化;积极性  1游戏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1.1帮助培养小学生自我表达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
目的 探讨阴道分娩产妇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9月到2019年9月本院260例阴道分娩产妇,根据入院时间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3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研究组
摘 要:情感教育是一种以态度为中心的教育,它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能帮助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激发情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从而实现知、情、意、行的高度统一。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就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针对语文教材实际,凭借有效的教学手段,把自己和作品的情感传达给学生,让他们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完成作品、教师、学生三者的感情交流,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