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阿特威尔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ls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享有世界公园美誉的瑞士是一个由26个州组成的联邦制国家。其全境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那就是侏罗山区、阿尔卑斯山区和高原区。侏罗山区位于瑞士西部的瑞、法边境,是瑞士钟表业的中心所在。阿尔卑斯山区位于瑞士南部,约占瑞士全境的60%。由于这一地区山势高峻且多冰河,因此仅有1/5的瑞士人居住在这里。而在阿尔卑斯山山前地与侏罗山之间则是一大片有着很多湖泊的高原区。这是瑞士的核心区域,2/3的瑞士人祖祖辈辈聚落于此,在此休养生息。这里阳光灿烂,气候和暖,草木茂盛。在高原区西北部有一个Aargau州,我女儿和女婿现在工作和生活的小镇阿特威尔就在Aargau州内。这是一个有700年历史的古镇,面积约两平方公里,人口仅300余人。从2005年到2006年,我曾先后两次来到阿特威尔,前后加起来,竟在阿特威尔居住了半年之久。
  
  淳朴自然宁静平和
  
  同瑞士大多数地区一样,阿特威尔安适静谧、景色迷人,充满浓郁的田园牧歌式的诗情画意。生活在小镇,让我沉迷的不仅仅是这里的自然风光而更多的是小镇和小镇人所展示出来的那种淳朴自然、宁静平和的特质。穿行在小镇的每一个地方,人们总会亲切友好地向你招呼致意,就连坐在窗前或阳台上的老人也会慈祥地向你招手微笑。女儿和女婿经营的餐厅也一直得到小镇居民由衷地关爱和帮助。女儿女婿回国休假时,餐厅和花园便由邻居们照管。遇到餐厅举办Party时,那些喝高了酒的人往往会在第二天来到餐厅,为前一天晚上的失态,真诚地表示歉意,同时还会询问有没有忘记付酒钱。孩子们一般不许可坐在饮酒的大人中间。偶尔得到许可,他们会显得非常兴奋和激动。他们挺直腰杆一本正经地坐在那里规规矩矩地喝着饮料。
  我和女儿女婿曾应邀在小镇的一些居民家做客,那种随意和亲切总让我们有一种走亲戚的感觉。在小镇有一对80高龄的老夫妇,他们待人亲切真诚。我们曾多次在他们家里作客。他们总是早早地提出邀请,让我们有充分的时间来安排。如果是冬天,他们会非常隆重地点燃客厅中那漂亮的壁炉并让我们坐在面向落地窗的位置,以便我们一边享受美味的肉排和品质上乘的红酒,一边欣赏窗外那迷人的田园风光。饭后,还会带着我们参观他们美丽的房屋和花园。在另一位邻居kari家做客时更加随意。在他家,我们可以在他的房屋里进进出出,可以带着女儿的小狗Smoky在树林里跑来跑去。在他的庭院里烤肉,在满是花粉的露天餐桌上喝他自酿的苹果酒。总之,在阿特威尔日子简单而快乐。在这里,岁月流淌,逝去的只是时间,而沉淀下来的则是小镇和小镇人自然、淳朴、平和真诚的传统。这些传统散发出一种自然人文的美,这种美穿透我的肺腑,长久地留存在我的记忆里,温暖着我的心。
  
  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全
  
  瑞士经济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经济并存。一种是现代的机械化的工商经济,另一种是传统的农耕经济。这种传统的农耕经济基本上以家庭为主要单位,以畜牧业为主要产业,瑞士政府每年支付高额补助金用以维持这种农业传统。阿特威尔就是这样一个以传统农耕经济为主的小镇。
  同高原区大多城镇一样,小镇阿特威尔处于山丘的环抱之中。山丘顶上覆盖着茂密的杂树,山坡上是开满各色野花的青草地。谷地里是大片大片的牧场或耕地。牧场里长着嫩嫩的青草,耕地里种着土豆和小麦。乌鸦在田间飞来飞去,牛羊则三五成群地挤在一起,它们或立或卧,甩着尾巴晒着太阳啃着青草。时不时会从远处传来教堂的钟声,那亘古不变的钟声与牛羊颈上的铃声交融在一起,打破了田野的静寂。小镇民居无现代规划的痕迹。那些有着砖红色坡形顶的漂亮房屋就那么自然而然地散落在山坡上,树林边,旷野里,呈现出一种自然古朴的形态。
  从小镇驾车出发,不到一个钟头可到卢塞恩。一个多种头可到苏黎世。10来分钟可到小镇周边的诊所、邮局、酒吧、餐厅、肉食品加工店和一些小超市,20多分钟可达火车站。生活和交通十分便捷。小镇人对传统文化非常珍惜。漫步在小镇的区间公路上,会发现一些古色古香的老房子。它们有着几百年的历史。这是在上个世纪改造民居时被刻意保留下来的。它们保存完好,美丽依旧,在丽日和风中向路人细说着小镇几百年的历史。
  早晨,我常常看到一位老妪挥舞着枝条将牲口棚里的乳牛赶到自家那一大片牧场里放牧,演绎着千百年来固有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而她的丈夫则会根据农事的需要驾着各种农用机械进进出出忙个不停。在阿特威尔绝大多数的农耕家庭除生活用轿车外,还根据需要分别拥有货车、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捆草机、铲草机等等。在这里,居民们享受着现代生活的舒适和便捷,在这里,传统与现代实现了一种完美的平衡。
  
  简约而优雅的生活
  
  小镇的生活从表面上看是单调和刻板的。小镇人年复一年地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这里没有影剧院,没有夜总会,没有网吧,更没有浴足房。小镇人高傲地拒绝所有灯红酒绿的东西而最大限度地保留着传统、保留着古朴而无不透着优雅的生活。
  小镇人喜欢动物,马和狗是他们的最爱。小镇人常常驾着高头骏马拉着的马车在公路上疾行以训练马的体力和耐力。闲暇时,他们会中规中矩地穿着骑装,骑在马上散步,而这常常是小镇的一道美丽的风景。
  餐厅和酒吧是小镇人的最爱去处。他们常常和朋友或家人聚在这里,一边喝着啤酒、饮料,一边愉悦地交换着各种信息,有时还会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小镇人很幽默,他们的笑话经常让你忍俊不禁。他们尊重彼此的生活和隐私,很少有人在别人背后说三道四,这不仅显示了一个民族的成熟,还让他们的生活显得简单和宁静。遇到重大节日,他们会早早地到餐厅订座,和朋友、家人一道,在铺着桌布,摆着鲜花和蜡烛的餐桌前享受温馨浪漫的烛光晚餐。
  小镇有各种各样的俱乐部。这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其中最著名的应是有60年悠久历史的管乐队和成立于1873年的射击俱乐部。在去年8月1日瑞士国庆节时,我曾有幸在小镇的庆典上欣赏到乐队的演奏。他们演奏的水平和严谨的风格绝不亚于那些专业乐队。我最喜欢的是合唱团,他们每周都会聚在一起活动。活动结束后会同其他俱乐部一样,到餐厅喝点啤酒和饮料。一天晚上,他们兴之所致唱起了岳得尔(Yodel)山歌。那种用真声和假声交替演唱的瑞士山歌是那样美轮美奂。那是我在异国他乡所听到的最美妙的原生态歌声。
  
  随心所欲不逾矩
  
  瑞士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也是享有自由民主和独立最多的国家。她的700多万居民享受的人身独立程度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能比的。在瑞士,大多数事情都是由公民投票决定,几乎感觉不到国家机器的存在,然而一切都是那么有序。
  由于瑞士没有军队,出于对国家安全的考虑,瑞士适龄男子按规定要服兵役。普通士兵300天,军衔越高,服役的天数越多。可自行选择服役方式,或一次性服役完,或每年服役二至三周,用几年时间服完。服役期间,可将所有的装备包括枪支弹药带回家去,供平时练习和备战用。因此,加上民间收藏,在瑞士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各种枪支和刀具。当然,阿特威尔也是如此。我们在Kari家做客时,就发现在他客厅的两面墙上挂有二三十支枪,且全部都能使用。尽管如此,瑞士的社会治安绝对一流,极少发生治安事件,偶有发生,则多半是外来人员干的。在阿特威尔,我只看到一个警察,他常常到餐厅喝点饮料和啤酒,有时一个人,有时和家人一道。全无职业痕迹,给人的感觉就像一个沉静可亲的邻居一样。小镇和瑞士所有地方一样,生存的空间非常宽松和自由,一方面,人们可以做任何他们喜欢的事但自觉遵守所有的法律和法规,过着随心所欲不逾矩的生活。另一方面,如有人不慎触犯了法律,那一定丁是丁、卯是卯绝对不会有弹性。女儿和女婿有一个中年朋友,特别喜欢饮啤酒,且酒量很大。一次酒后驾车被吊销了驾照,他在没有驾照的情况下继续开了很久的车。终于在去年被查到了。这下麻烦可大了,根据瑞士联邦的法律,他无照驾车经过了两个州,这两个州都将依法对他进行惩罚。于是在今年2月,他被收进监狱,在Luzern州被监禁了9个星期后又在Aagau州服了一个星期的刑。这对过惯自由自在生活的瑞士人来说,是非常痛苦的。当他服完刑回到阿特威尔时,因长达两个多月没有上班,又失去了工作,其打击和损失应是相当大的。因此崇尚自由和独立的瑞士人,他们都会自觉地遵守法律法规,随心所欲但从不逾矩,充分地享受联邦政府赋予他们的民主和自由的权力。
  
  永远的阿特威尔
  
  刚到阿特威尔时,我在网上查看了有关小镇的资料。小镇于公元1306年建镇。在公元1558年时,小镇也仅有居民6人,至公元2000年时,小镇居民才达300人。这对人口众多的中国人来说简直难以想象。小镇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形成的?小镇的先民都是些什么人?为什么一个弹丸之地会历经数百年而不衰并保持着它的传统和魅力?这些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困扰着我。后来,我就这些问题请教了阿特威尔邻镇Reitrao的镇长,那是一个学识广博的老先生。据他讲,小镇的形成竟然与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有关。当年蒙古骑兵在欧亚大陆横冲直撞时,一些德国人为避战乱,携家带口翻山越岭来到这里。他们看中了这里的秀丽风光和安适静谧的环境,便留了下来,在这里搭建房屋、开垦土地、放牧牛羊。就这样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这个传承的过程充满艰辛和苦难同时也充满激情和骄傲。
  在今年2月,当我第二次来到阿特威尔时,正赶上小镇在筹备于9月份举行的建镇700周年庆典活动。在3月末,小镇专门举办了有关阿特威尔的音像图片展,地点在镇政府。女儿陪我前往并担任翻译。我们去的时候,那里已经聚集了很多人。其中大多为满头白发的老人。他们或流连于反映小镇历史的图片前,或坐在被分隔开来的小厅里看录像。每当发现有他们自己或亲朋好友的身影出现在图像资料中时,他们就会发出一阵阵欢呼。在图片展前,几位老人正兴致勃勃地在墙上那张二战时的黑白照片上寻找自己的身影。女儿指着其中一个老人,又指着照片上一个少年告诉我,这就是那个须发皆白的老人。照片已经泛黄,照片上的那个少年穿着吊带裤大约十三四岁的样子。他和其他几个孩子一样,推着一辆自行车和一群国民自卫队的队员站在一起。这张老照片反映了二战时的瑞士,为防止希特勒背信弃义搞突然袭击,瑞士民间组织了国民自卫队。队员们拿起武器保卫自己的家园。孩子们的任务是放哨,监视天空。凡发现有敌机入侵,则立即蹬上自行车去通知所有的居民和国民自卫队员。这些照片让我在这个中立国家里闻到了二战的气息,同时也感受到这个民族不惧任何外来侵略的精神。展出的音像资料非常丰富,近百年来,小镇发生的重大事件几乎都有记载。如19世纪初对小镇作的全面勘测,20世纪20年代小镇地下管网的分布情况,二战时期的国民自卫队,小镇有史以来的第一辆拖拉机,小镇人自己动手修建学校和镇政府办公室的全过程,小镇人的日常生活和劳作,小镇所有的庆典活动以及小镇先后发生的三次大的火灾……望着这些弥足珍贵的音像资料,望着图片上一张张熟悉或不熟悉的面孔,小镇在我眼前变得鲜活起来,我似乎明白了这个弹丸之地何以历经700年而不衰的原因,也似乎明白了小镇之所以永远充满魅力的原因,所有的问题似乎在这一刻都找到了答案。那便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自己故土家园、珍视自己历史的民族一定会有着不可抗拒的魅力和强大的生命力的。
其他文献
当年马克·吐温先生曾预测说,传统的课本将彻底消失。这在当时还被认为是夸夸其谈。但现在看来,他的预测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詹森·托吉昂是美国东北大学大四学生。他刚入学时,学校要求他花160美元买一本新的物理课本。他感到这样做十分不值,于是便在网上与别人在线共享课本和学习资料,结果那个学期他所有课程的书籍费才花了35美元,而如果按课本书单的价格算则需要500美元。2005年1月,托吉昂创办了一个名为
今天,弗丽达·卡洛在墨西哥艺术中可能要算是个最耀眼的亮点,拉丁美洲20世纪最为重要的女性画家了。在女权主义运动中她几乎成为一个偶像。其个人经历十分动人,虽多遭不幸、终生致残,感情生活曲折,但能凭借自身坚强的意志、毅力与智慧,战胜了诸多恶运,包括精神与肉体上的痛苦,傲然挺立。在与病痛作斗争中创造出无数风格特异的油画作品,记录着自己痛苦而又不平凡的生活和坚定不移的政治信仰。  卡洛的一生是丰富多彩的。
“我爱你,鲍勃。”  “我也爱你,南希。”  这是在凌晨两点钟的时候,隔着我和父母的卧室之间的薄墙,我听到了他们的交谈。他们表示爱意的保证既甜蜜又感人——当然也令人惊讶。  我的父母在经历短暂恋爱之后,于1940年9月14日迈入婚姻的殿堂。母亲当时年近30岁,知道到了该建立家庭的时候。当那位英俊、受过良好教育的男子经过她的办公室时,她想这个人看上去是个不错的选择,而他则为她的外貌和蓝色的眼睛着迷。
盖达尔是苏联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他的许多作品早在苏联时期就享有盛名,而且在历经大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名气不衰,常读常新。最为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作品要数《铁木儿和他的队伍》、《远方》、《军事秘密》、《天蓝色的杯子》、《鼓手的命运》、《丘克和盖克》等。正如作家本人说的,“儿童是我的心灵,儿童是我的作品的主题……”2004年,盖达尔诞辰一百周年之际,俄罗斯青年诗人巴维尔·科尔帕科夫在儿童杂志《篝火》撰文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