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塔红叶的情思

来源 :延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cwx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又是深秋
  风起霜降寒
  看风起叶落
  倏忽
  一片片秋叶
  羞红了笑脸
  飞挂树梢
  辉映宝塔山涧
  宝塔红叶
  经过阳光的亲吻
  秋风的轻撫
  雨滴的洗礼
  选择在秋天
  泼洒青春最后的色彩
  在无穷地变换中成长、绽放
  秋风把红叶
  掷到脚跟前
  抬眼
  整个世界裹上一条火热的红纱
  似腾起地妩媚的火苗
  红彤彤的火苗笼罩山野
  如梦似幻
  我轻踩着红叶铺置的地毯
  像穿了双松糕底拖鞋
  轻飘飘的
  灵感似火山喷涌
  我仿佛看到
  嘉兴红船诉说着峥嵘岁月
  延安宝塔奏响了澎湃之歌
  红叶染尽山头的时候
  延河最是浩浩汤汤
  一切与火有关的词句
  热闹了整个山谷
  红叶在悬崖准备飞翔
  天地猛地一坠
  一切霎时归于平静
  风落在叶的梦里
  梦躲在思念的睡眠里
  宝塔红叶
  在秋阳里微笑着
  在秋风中摇曳着
  我知道你红润的面颊
  是秋天寒霜所致
  我知道你干涸的肌肤
  是秋风摩挲所致
  阳光点染着秋天
  我在秋风中微笑着
  欢快地奔跑
  延河大桥也在默默变红
  宝塔红叶
  我看见你动人的容颜
  是秋天里最跳跃的红
  层林尽染的宝塔山
  不是花的世界
  待一阵秋风
  便旋转起来
  勾起凤凰山顶上红叶林的记忆
  年轻人听到了
  山丹丹花红艳艳的鼓点
  做起了春的畅想
  浓秋来访的心情依旧惆怅
  阳光在秋色里
  分不清光与影
  那片红叶的枝头
  定开满了她的故事
  红叶满山染红了秋天
  嬉戏的鸟儿在山涧鸣唱
  而我的脚步
  却在林间穿梭
  徜徉在宝塔山红叶铺满的小路
  一缕秋风,风情万种,
  片片红叶,随风飘零。
  一池秋水,千般柔情,
  红叶入水,悦耳动听。
  红叶随我,悄然入梦!
  让情怀奔放如火
  收掇着风中飘落的红叶。
  责任编辑:柴思轲
其他文献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1年度黄河文化研究重点课题《近现代黄河地理景观与中华文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1936年的东征,未洗长征征尘的红军东渡黄河挺进山西,给山西乃至华北八千万人民极大的鼓舞,为建立抗日统一战线创造了条件。1937年八路军东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建立华北根据地。1935年至1948年党中央坚守在黄河西岸的陕北,直到最后全部完成在陕北的革命任务。山陕峡谷中的渡口记得红军的足
[教学内容]rn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rn[教学过程]rn一、吹泡泡比赛中回忆算法算式放在泡泡中,一个一个泡泡呈现,一个一个地进行口算.rn1.吹出得数.rn2.针对“15-9”复习
期刊
六月  六月,苍茫的陕北变脸了,绿色终于成长为高原的主色调。  五月吃杏,六月吃桃。在陕北的村庄,每家每户都会种一棵桃树,一棵杏树。一方面是因为桃树、杏树好成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孩子们解馋。俗话说桃饱杏伤人。但孩子们从没在意大人的劝告,他们总是不走捷径、便道,我行我素,直到撞了南墙才返回来,总结经验以便指导今后的生活,让同样的悲伤不发生两次。  一颗桃子能成为成熟的果子,能挂在六月的桃树上,是极
期刊
秋天来了。石桥河水如练。南山林坡,金灿灿铺满落叶;北山洼地稍带迟意,树上还挂着片片金黄。相比花红柳绿的春天,竹林湾的秋天更美。她成熟,生活在她腹地的人,这时节,没有饥饿。  然而,天到底凉了,父亲的老寒腿又开始折腾他。我想把父亲接到省城,这是我第二次来接父亲进城。第一次,我没能接走他。这次,我把女儿佳音带来了。佳音同爷爷亲,我想,她能完成这个任务。  不去!父亲语气坚决。  我母亲走的那年,父亲五
期刊
[教学内容]rn人教版五年级.rn[课前思考]rn1.《小数除法》单元复习“整理环节”如何展开?rn《小数除法》单元知识点繁多,包含了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
期刊
1  这天天气晴好,操场上有个女生在跑步。因为是慢跑,穿过窗前那一排杨柳要个十几分钟。  丁一凡立在木楼上,推开后窗,在看那女生跑步。操场四周的垂柳太细密了,丁一凡总感觉眼前被拉了一卷珠帘,看外面的景物视线受阻,看得不爽,尤其是看那跑步的女生时极为不爽。好不容易捱到她跑出了那层层活动的珠帘,还没看饱,又要拐弯了,他就只能看她的背影。看正面与背面的效果当然是截然不同的,丁一凡喜欢看她正面跑步的样子,
期刊
一  犬者,狗也。为何既曰犬又曰狗,不解。大约疆域之大,国人称谓不同,有的地方叫犬,有的地方称狗,官家依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便,未予统一,因之犬狗皆其谓也。  想想也是。这不是度量衡,不必像秦人一样予以统一,爱叫啥叫啥。  如此之谓,国语还有很多。汉语难学,此其一也。  尊问学者,曰犬狗有别矣:大者为獒,次之为犬,小者为狗。亦有不解:这不是大狗小狗嘛,干嘛弄得这么复杂。  也有一说,曰官家称犬,民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