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细胞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目前,金融体系的迅猛发展为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有益的集资渠道。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的劣势而面临着企业融资难的困境。商业银行的信贷便是解决这一瓶颈最为有效和常用的一条途径,但是,市场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与小企业自身的经营风险常常会导致信贷风险。为此,本文将具体来论述小企业信贷的相关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总结防范小企业信贷风险的具体建议,以期能够弱化信贷风险,促进小企业的成熟与发展。
【关键词】小企业 信贷风险 研究
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最基本的细胞,因企业规模小而普遍存在着融资难的发展难题,商业银行在审批小企业的信贷申请时往往会拒绝,致使小企业的融资受到很大限制,限制了企业的壮大发展。为此,本文将具体来探讨小企业的信贷风险问题,主要从小企业信贷现状分析、防范信贷风险的具体措施两方面展开介绍,以期能够有效防范和化解小企业的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降低不良贷款率,促进商业银行和企业的同步健康发展。
一、小企业信贷的现状分析
(一)融资渠道单一,以向银行借贷为主
目前大部分小企业正处于企业的规模扩张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持企业的发展。大多数大中型企业在企业创业初期往往是通过原始积累、民间借贷、集资入股的方式来筹集企业发展资本,依据诸多的融资渠道来解决企业的资金问题。但是对于小企业而言,他们融资的渠道非常受限,一方面在股票市场不易占优势,另一方面大部分的小企业基本不在债权市场上发行债权,因此在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都很难筹集较多的资金。此外,国有商业银行有意控制企业的借贷申请,小企业向民间资本寻求融资的可能性也非常小。
(二)小企业获取贷款的比例在银行的信贷总额中占得较少
小企业虽然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银行获取的信贷数目还是比较少的,目前存在着一种非常怪异的现象,小企业在商业银行获得的贷款比重与其对国民经济做出的贡献相比不断下降,虽然目前政府已经出台了很多有利于小企业信贷的政策,但是仍然不能满足小企业的资金需求,而且相关的信贷机制还没有建立健全。
(三)银行放贷标准逐渐提高
伴随着小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越来越多,但是企业融资一直是限制企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目前随着市场化的逐步推进,各商业银行为了个保障自身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下维护自身利益,往往会提升对小企业放贷的条件和标准,提高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为了降低小企业贷款的风险,商业银行往往会在处理贷款申请时,延长审批时限,而且往往会要求企业提供抵押或者提供担保人来降低贷款风险,因此限制了小企业贷款成功的可能性,小企业本身的资信等级也比较低,贷款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二、防范小企业信贷风险的建议
(一)积极创新抵押担保方式,扩大抵押财产范围
申请信贷是小企业进行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为了申贷成功,对于小企业来说,小企业应该寻求实力强的大企业作自己的信贷担保方。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可以适当的扩大担保物的限制范围,扩大抵押财产的范围,银行应该积极创新企业抵押担保方式,尝试推行应收账款、专利等的抵押方式,这样可以增加企业的第一还款来源。对于银行来说,扩大抵押财产来源可以降低小企业的信贷风险。银行还需提高警惕,有效预防信贷风险,当抵押品出现贬值时及时反馈给信贷企业,并提醒企业做好相应的补偿准备。
(二)商业银行确定合理的贷款定价
贷款定价主要是指商业银行通过确定合理的贷款利率、贷款手续费、补偿余额等等来将企业的贷款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并且可以满足银行的预期盈利和企业的贷款需求。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会影响企业的投资方向,过高的贷款定价会迫使企业将资金投向风险较高的项目。为此,银行可以根据不同的贷款期限推出不同利率层次的存贷组合方式,基金引导信贷资金的流向与流量,并建立综合收益测算体系。
(三)银行强化贷后动态风险管理
银行强化贷后动态管理对于降低信贷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贷后动态管理的任务主要是在贷款发放和本息收回的整个过程中对企业的发展动态进行密切的监督,做好账户监管、贷后检查、风险预警等工作,关注企业的各方面变化情况,掌握企业的生产销售状况、市场地位变化情况、财务状况等信息,科学分析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掌握企业的动态资产评估信息,对企业的动态发展情况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三、结束语
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最基本的细胞,由于企业规模较小,缺乏资金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造成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为了推动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银行需要转变针对小企业的信贷战略。通过上述本文的探讨,笔者首先分析了小企业信贷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范小企业信贷风险的具体建议,以期能够强化银行的贷前、贷中、贷后的全程动态风险管理,降低小企业的信贷风险,促进小企业与商业银行的同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生.信贷风险管理程序[J].中国金融,2010(2):23-27.
[2]陈忠阳.信用风险量化管理模型发展探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0(10):14-19.
[3]李丽霞,徐海俊,孟菲.我国小企业融资体系的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小企业 信贷风险 研究
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最基本的细胞,因企业规模小而普遍存在着融资难的发展难题,商业银行在审批小企业的信贷申请时往往会拒绝,致使小企业的融资受到很大限制,限制了企业的壮大发展。为此,本文将具体来探讨小企业的信贷风险问题,主要从小企业信贷现状分析、防范信贷风险的具体措施两方面展开介绍,以期能够有效防范和化解小企业的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降低不良贷款率,促进商业银行和企业的同步健康发展。
一、小企业信贷的现状分析
(一)融资渠道单一,以向银行借贷为主
目前大部分小企业正处于企业的规模扩张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持企业的发展。大多数大中型企业在企业创业初期往往是通过原始积累、民间借贷、集资入股的方式来筹集企业发展资本,依据诸多的融资渠道来解决企业的资金问题。但是对于小企业而言,他们融资的渠道非常受限,一方面在股票市场不易占优势,另一方面大部分的小企业基本不在债权市场上发行债权,因此在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都很难筹集较多的资金。此外,国有商业银行有意控制企业的借贷申请,小企业向民间资本寻求融资的可能性也非常小。
(二)小企业获取贷款的比例在银行的信贷总额中占得较少
小企业虽然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银行获取的信贷数目还是比较少的,目前存在着一种非常怪异的现象,小企业在商业银行获得的贷款比重与其对国民经济做出的贡献相比不断下降,虽然目前政府已经出台了很多有利于小企业信贷的政策,但是仍然不能满足小企业的资金需求,而且相关的信贷机制还没有建立健全。
(三)银行放贷标准逐渐提高
伴随着小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越来越多,但是企业融资一直是限制企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目前随着市场化的逐步推进,各商业银行为了个保障自身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下维护自身利益,往往会提升对小企业放贷的条件和标准,提高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为了降低小企业贷款的风险,商业银行往往会在处理贷款申请时,延长审批时限,而且往往会要求企业提供抵押或者提供担保人来降低贷款风险,因此限制了小企业贷款成功的可能性,小企业本身的资信等级也比较低,贷款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二、防范小企业信贷风险的建议
(一)积极创新抵押担保方式,扩大抵押财产范围
申请信贷是小企业进行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为了申贷成功,对于小企业来说,小企业应该寻求实力强的大企业作自己的信贷担保方。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可以适当的扩大担保物的限制范围,扩大抵押财产的范围,银行应该积极创新企业抵押担保方式,尝试推行应收账款、专利等的抵押方式,这样可以增加企业的第一还款来源。对于银行来说,扩大抵押财产来源可以降低小企业的信贷风险。银行还需提高警惕,有效预防信贷风险,当抵押品出现贬值时及时反馈给信贷企业,并提醒企业做好相应的补偿准备。
(二)商业银行确定合理的贷款定价
贷款定价主要是指商业银行通过确定合理的贷款利率、贷款手续费、补偿余额等等来将企业的贷款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并且可以满足银行的预期盈利和企业的贷款需求。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会影响企业的投资方向,过高的贷款定价会迫使企业将资金投向风险较高的项目。为此,银行可以根据不同的贷款期限推出不同利率层次的存贷组合方式,基金引导信贷资金的流向与流量,并建立综合收益测算体系。
(三)银行强化贷后动态风险管理
银行强化贷后动态管理对于降低信贷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贷后动态管理的任务主要是在贷款发放和本息收回的整个过程中对企业的发展动态进行密切的监督,做好账户监管、贷后检查、风险预警等工作,关注企业的各方面变化情况,掌握企业的生产销售状况、市场地位变化情况、财务状况等信息,科学分析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掌握企业的动态资产评估信息,对企业的动态发展情况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三、结束语
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最基本的细胞,由于企业规模较小,缺乏资金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造成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为了推动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银行需要转变针对小企业的信贷战略。通过上述本文的探讨,笔者首先分析了小企业信贷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范小企业信贷风险的具体建议,以期能够强化银行的贷前、贷中、贷后的全程动态风险管理,降低小企业的信贷风险,促进小企业与商业银行的同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生.信贷风险管理程序[J].中国金融,2010(2):23-27.
[2]陈忠阳.信用风险量化管理模型发展探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0(10):14-19.
[3]李丽霞,徐海俊,孟菲.我国小企业融资体系的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