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会计学领域对环境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的关系一直没有得出统一的结论,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的文献的回顾和梳理,分别从不相关、负相关、正相关、U型关系四个方面,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对环境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的相关性研究,并指出当前研究可能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些经验。
关键词:环境绩效 环境信息披露
随着我国对环境的日益重视,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企业新的发展目标。而发展绿色经济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绩效原则,企业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履行环境责任,并取得好的环境绩效,企业通过信息披露的方式向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传达与本企业环境绩效有关的信息,从而为他们的投资决策提供依据。由此可知环境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国内外文献回顾
企业进行环境信息披露可以用合法性理论和自愿信息披露理论及利益相关者理论来解释。这三个理论解释了环境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的关系的角度不同,而且得出的结论也不相同。合法性理论认为环境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负相关,因为环境绩效差的企业所面临的合法性压力大,为了缓解这种压力,他们会选择披露更多的环境信息。自愿披露理论认为环境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正相关,拥有“好消息”的企业为了与拥有“坏消息”的企业相区分,会选择披露更多的环境信息,这同样也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逆向选择问题。与自愿披露理论的观点一致,利益相关者理论也认为环境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呈正相关关系,这主要是因为公司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利益相关者的认可和支持,而环境绩效越好的公司通过披露更多的环境信息将自己在环境责任方面所处的立场、在改善环境上做出的努力及取得的成绩传递给利益相关者,从而获得利益相关者的支持。
1.不相关。Wiseman和Ingram选取来自石油、钢铁和造纸业的24家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但是不同之处在于Wiseman用行业内的排名而不是单个企业的得分来对企业环境绩效进行衡量,测量公司年报中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所采用的还是内容分析法,比较行业内的环境绩效与环境信息自愿披露水平之间的关系,发现环境绩效与环境信息自愿披露不相关。
2.负相关。Patten认为早期学者在研究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没有控制影响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其他变量,公司规模和行业类别也会影响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样本太少,对环境绩效的测量不充分等。于是他选取来自美国24个不同行业的131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用有毒物质排放与销售收入的比值作为环境绩效的代理变量,将公司规模和行业类型作为控制变量,对Wiseman的测量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指标进行了改进,得出环境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显著负相关的结论。Bewley 和Li用来自加拿大的188家制造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借鉴Wiseman的指数来测量年报中环境信息自愿披露的水平,用行业类别来作为污染倾向的代理变量,他们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高污染倾向的企业及媒体报道环境绩效多的企业,更有可能披露一般的环境信息。
国内学者吕俊在中国情景下实证研究了来自2007年-2009年在沪深两市上市的造纸业和建材业A股公司的环境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的关系。研究中通过内容分析法对环境披露水平进行量化评估,以是否因过量排放受到处罚来衡量公司的环境绩效,得出环境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呈负相关关系。
3.正相关。Latridis选取来自马来西亚环境敏感行业的529家上市公司,实证分析了这些公司从2005年到2011年年报中及公司网站上披露的有关环境信息和环境绩效的关系,得出了环境信息披露与环境绩效是正向促进的关系。He及Loftus也发现,环境绩效好的企业,其硬披露指标比例更大,环境信息披露质量更高。陈璇和Knut选取截止2008年12月31日以前在中国沪市A股市场上市,并提供了各项所需数据的300家重污染行业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对比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重污染企业的环境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的关系,发现各地区企业的环境绩效对环境信息披露具有正向效应,但是西部地区的企业环境绩效对环境信息披露正向效应比较弱。
4.U性关系。Dawkins和Fraas认为自愿披露理论与合法性理论在解释环境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这两个理论有重叠之处,环境绩效好的企业和环境绩效差的企业都会比环境绩效一般的企业披露更多的环境信息,只是披露信息的性质和种类不同。于是他们利用Ceres的气候披露项目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环境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之间呈U型关系,并通过了实证检验。沈洪涛等人通过研究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环境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关系,发现环境绩效與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之间呈U型关系。
二、文献评述及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回顾,不难发现可能由于研究样本、变量的数据选择及时间跨度的不同,所以才导致了环境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之间的关系存在多样性,而目前我国对于环境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的研究启示主要有:建立和完善环境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的指标体系,加强与环境有关的法律制度建设,努力提高企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完善内部环境管理体系,降低环境风险。
参考文献:
[1] Patten D M, The relation between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nd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 a research note[J]. 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2002,27(8):763-773.
[2] 吕俊,公司环境信息披露与环境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12,9(12)1856-1863.
[3]Latridis G E.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 quality: Evidence on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value relevance[J].Emerging Markets Review,2013, 14(4):55-75.
[4]陈璇,Lindkvist K B. 环境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基于高新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的比较[J].管理评论,2013,25(9):119-130.
[5] Dawkins C E, Fraas J W. Erratum to: Beyond Acclamations and Excuses: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Voluntary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 and the Role of Visibility[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11 ,99(3):383-397.
[6]沈洪涛、黄珍、郭肪汝.告白还是辩白—企业环境表现与环境信息披露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4,17(2):56-63.
作者简介:薛玫(1992—),女,汉族,湖南益阳人,硕士研究生,会计学专业,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关键词:环境绩效 环境信息披露
随着我国对环境的日益重视,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企业新的发展目标。而发展绿色经济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绩效原则,企业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履行环境责任,并取得好的环境绩效,企业通过信息披露的方式向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传达与本企业环境绩效有关的信息,从而为他们的投资决策提供依据。由此可知环境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国内外文献回顾
企业进行环境信息披露可以用合法性理论和自愿信息披露理论及利益相关者理论来解释。这三个理论解释了环境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的关系的角度不同,而且得出的结论也不相同。合法性理论认为环境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负相关,因为环境绩效差的企业所面临的合法性压力大,为了缓解这种压力,他们会选择披露更多的环境信息。自愿披露理论认为环境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正相关,拥有“好消息”的企业为了与拥有“坏消息”的企业相区分,会选择披露更多的环境信息,这同样也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逆向选择问题。与自愿披露理论的观点一致,利益相关者理论也认为环境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呈正相关关系,这主要是因为公司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利益相关者的认可和支持,而环境绩效越好的公司通过披露更多的环境信息将自己在环境责任方面所处的立场、在改善环境上做出的努力及取得的成绩传递给利益相关者,从而获得利益相关者的支持。
1.不相关。Wiseman和Ingram选取来自石油、钢铁和造纸业的24家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但是不同之处在于Wiseman用行业内的排名而不是单个企业的得分来对企业环境绩效进行衡量,测量公司年报中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所采用的还是内容分析法,比较行业内的环境绩效与环境信息自愿披露水平之间的关系,发现环境绩效与环境信息自愿披露不相关。
2.负相关。Patten认为早期学者在研究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没有控制影响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其他变量,公司规模和行业类别也会影响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样本太少,对环境绩效的测量不充分等。于是他选取来自美国24个不同行业的131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用有毒物质排放与销售收入的比值作为环境绩效的代理变量,将公司规模和行业类型作为控制变量,对Wiseman的测量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指标进行了改进,得出环境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显著负相关的结论。Bewley 和Li用来自加拿大的188家制造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借鉴Wiseman的指数来测量年报中环境信息自愿披露的水平,用行业类别来作为污染倾向的代理变量,他们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高污染倾向的企业及媒体报道环境绩效多的企业,更有可能披露一般的环境信息。
国内学者吕俊在中国情景下实证研究了来自2007年-2009年在沪深两市上市的造纸业和建材业A股公司的环境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的关系。研究中通过内容分析法对环境披露水平进行量化评估,以是否因过量排放受到处罚来衡量公司的环境绩效,得出环境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呈负相关关系。
3.正相关。Latridis选取来自马来西亚环境敏感行业的529家上市公司,实证分析了这些公司从2005年到2011年年报中及公司网站上披露的有关环境信息和环境绩效的关系,得出了环境信息披露与环境绩效是正向促进的关系。He及Loftus也发现,环境绩效好的企业,其硬披露指标比例更大,环境信息披露质量更高。陈璇和Knut选取截止2008年12月31日以前在中国沪市A股市场上市,并提供了各项所需数据的300家重污染行业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对比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重污染企业的环境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的关系,发现各地区企业的环境绩效对环境信息披露具有正向效应,但是西部地区的企业环境绩效对环境信息披露正向效应比较弱。
4.U性关系。Dawkins和Fraas认为自愿披露理论与合法性理论在解释环境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这两个理论有重叠之处,环境绩效好的企业和环境绩效差的企业都会比环境绩效一般的企业披露更多的环境信息,只是披露信息的性质和种类不同。于是他们利用Ceres的气候披露项目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环境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之间呈U型关系,并通过了实证检验。沈洪涛等人通过研究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环境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关系,发现环境绩效與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之间呈U型关系。
二、文献评述及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回顾,不难发现可能由于研究样本、变量的数据选择及时间跨度的不同,所以才导致了环境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之间的关系存在多样性,而目前我国对于环境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的研究启示主要有:建立和完善环境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的指标体系,加强与环境有关的法律制度建设,努力提高企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完善内部环境管理体系,降低环境风险。
参考文献:
[1] Patten D M, The relation between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nd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 a research note[J]. 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2002,27(8):763-773.
[2] 吕俊,公司环境信息披露与环境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12,9(12)1856-1863.
[3]Latridis G E.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 quality: Evidence on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value relevance[J].Emerging Markets Review,2013, 14(4):55-75.
[4]陈璇,Lindkvist K B. 环境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基于高新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的比较[J].管理评论,2013,25(9):119-130.
[5] Dawkins C E, Fraas J W. Erratum to: Beyond Acclamations and Excuses: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Voluntary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 and the Role of Visibility[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11 ,99(3):383-397.
[6]沈洪涛、黄珍、郭肪汝.告白还是辩白—企业环境表现与环境信息披露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4,17(2):56-63.
作者简介:薛玫(1992—),女,汉族,湖南益阳人,硕士研究生,会计学专业,研究方向: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