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药品检验质量的管理与控制措施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ie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健康问题越来越被现代人所高度重视。有病看病,小病预防,大病即使治疗。由此,药品质量将关乎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如何做好药品质量检验,加强科学管理,将是药品检测机构应该注意的重要问题。笔者在本文将对这个问题进行浅显探讨,并提出自己对药品检验质量管理及控制的看法。
  【关键词】药品;药品检验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
  810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644-01
  药品质量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也是国家长治久安必须关注的重难点问题。提升药品检验质量,是国家發展和人民身心健康的共同需要。所以,随着医疗体制的不断改革,药品质量将在医疗管理工作中地位越来越重要。保障药品质量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是现阶段药品质量监督和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下文从药品质量检验对象的特征出发,讨论了药品检验对药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提升药品检验质量的方法和措施。
  1药品检验对药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药品检验工作是直接决定药品质量是否可靠的依据。我国现阶段新药的产生,主要是以仿制为主,因为我国的医药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采取高投入创新新药的能力。在仿制药为主的情况下,质量检验管理和控制显得更加重要。有些不法分子利用相关药品质量标准的漏洞,而产生了掺假行为,这就使得药品质量检验难度加大,从而,加强药品质量检验管理和控制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2提升药品检验质量的方法和措施
  2.1树立以服务为本的质量检验机制以人为本是国家制定国策时的重要方针和政策,在医药的药品管理工作中,也应该增强服务意识,建立以服务为本的药品质量监督和管理机制。国家药监局制定了“以监督为中心,监督、帮助、督促”相结合的管理方针和工作指南,这是全面加强和推动药品管理和质量监督控制的重要举措。在我国加入WTO后,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提升,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其服务意识也必须得到相应的提高,从而这就要求药品质量监督和管理机构必须树立服务意识,健全以服务为主的药品质量监督和管理机制。我们需要从教育这方面入手,加强质量监督管理和控制的服务意识,并且从制度上加以控制和管理。服务意识需要从大局考虑,将社会意识、责任意识以及政治意识综合起来,落实到行动上。以制度改革为载体,进行制度约束,从服务意识而不断完善服务水平,从机制影响制度,制度影响行为,并不断推动服务意识的提升。特别是在新药注册和质量复核的过程中,要加强与申报人的联系和沟通,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工作质量。
  2.2建立科学化的管理机制为了加强药品质量检验效果,就需要建立科学化的质量管理机制,提高药品检验质量。采取制度约束行为,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机制和工作程序来提高药品质量检验和管理的措施。在药品检验行为中,实施现场抽取样品的检验办法,对质量进行复核,对检验方法进行验证,并采取技术审核和服务公开的办法,确保药品质量检验工作的真实性、公开性、公正性以及科学性。统一药品注册规范,规范药品注册检验管理;制定药品标准复核规范,确保复核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建立注册标准交叉复核管理规范,保证药品质量检验的公开与公正。
  2.3提升药品质量检验技术和能力随着医疗体制的不断改革,药品监督和检验事业也快速发展,这就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强烈。如何培养更多的适应性人才,提高人才的技术和能力,成为了现阶段面临的巨大挑战。提升药品质量的管理和控制,关键性措施,就是需要提升人才的技术能力,提升人才对药品质量的检验技术和质量控制能力。国内为了应对加入WTO后经济大浪潮的挑战,就需要不断的瞄准新技术,采取跨越式的研究,研制出高新技术产品从而进行新药申报。在新药进行审批的过程中,又对药品质量检验和技术审核提出了新的挑战。所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应对新形势。
  第一、大力培养专业人才。以更加开放的形式来大力选拔和培养专业人才,充分整合现有的人力资源,结合实际需要,制定出人才培养计划,在提升人才素质上下功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医药检验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从而为我国输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第二、加强药检工作和技术的推广,并不断掌握国际先进的药品检验技术。加强对药品检验的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推广和应用,提高国内的检验技术和水平,引导广大药品检验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吸收国外新的检验技术,为药品质量检验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努力,实现药品质量事业和人的事业共同发展的和谐统一。
  3总结
  药品质量检验工作是我国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也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重要内容,药品质量检验效果的好坏与质量控制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关系到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所以,我们应该重视药品检验对药品质量管理和控制的作用,并建立以服务为本的质量检验机制,建立科学化的管理机制以及提升药品质量检验技术和能力等等方面出发,去不断强化药品检验质量管理和控制,从而为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培,臧恒昌,曾英姿.药品生产过程质量风险产生的原因及控制[J].中国药学杂志,2011(13).
  [2]王闻珠.药品生产企业无菌检查室现状及存在问题和改进建议[J].药学与临床研究,2011(04).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分析DHS和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股骨近端骨折患者74例,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采取PFNA内固定术,对照组采取DHS内固定术,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手术情况、治疗优良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  1.2 纳入标准  患者均符合股骨近端骨折近端标准;排除合并严重身体疾病患者
期刊
【摘要】 目的 为充分发挥护理部的职能作用,进行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 对我院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转变人事管理职能,做好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借鉴优秀的管理经验,建立长远的人才拓展计划。结果 最大限度的开发现有的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结论 有效地人力资源管理,对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各项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医院;人力资
期刊
【摘 要】脑梗塞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其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及时有效的进行治疗对于脑梗塞是极其重要的。形成脑梗塞的决定性因素是脑组织局部缺血的持續时间和严重程度。大部分的脑梗塞是由于急性血栓形成或其他部位的血栓转移,导致局部脑血管闭塞造成的。  【关键词】神经内科;脑梗塞;药物治疗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877-0
期刊
【摘要】 目的 对中医辨证疗法治疗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资料选自2010年2月——2011年2月在我院皮膚科住院治疗的60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按照中医辨证的分型,以及患者的不同病情分别给予相应的中医辩证疗法治疗。结果 经有效的治疗之后,有32例(53.33%)患者已痊愈,良有15例(25.00%),中有10例(16.67%),差有3例(5.00%),总优良率为95.00%。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年龄相关性脑损伤的CT征象。方法:根据年龄将随访的118例HIE患儿分为5组,分析脑损伤的CT征象和发病机制。结果:外部性脑积水36例,脑白质病24例,混合性脑损害13例,局限性脑萎缩23例,可恢复性脑白质低密度7例,额骨改变6例,弥漫性脑萎缩5例,胼胝体异常2例,脑梗死及软化2例。损害好发部位依次为额叶、颞叶、顶叶、基底节、胼胝体、枕叶。结论: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