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葫芦丝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xianshengzh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乐器进校园的背景下开展葫芦丝教学,教师利用葫芦丝的民间传说,运用律动表演、情景模拟、听辨竞赛、小组积分评比等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葫芦丝教学;学习兴趣;培养
  葫芦丝又称葫芦萧,是流行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吹管乐器。葫芦丝的构造较特殊,所用材料均取自天然,纯手工完成制作过程。它由葫芦、主管、簧片、附管组成,主管开有七个音孔,音域为3 5 6 7 1 2 3(5、6),附管持续发一个音。葫芦丝声音优美、亲切,略带鼻音,善于表达温柔的情感,给人以含蓄、朦胧的美感,深受人们的喜爱。由于它发出的音有如抖动的丝绸那样飘逸、轻柔,所以称它为葫芦丝。近年来,学校开展了乐器进校园的教学活动,笔者在葫芦丝教学实践中发现,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理论,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可成功激发、培养和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大胆地展示自我,从而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学生的自信心也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和提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之,好之,乐之”是就心理状态而言的三种层次的学习和审美境界。在教学中,从让学生学习基础的知识而“知之”,再逐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好之”,甚至“乐之”,能大大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學习兴趣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产生的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科学文化知识,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儿童的学习兴趣对巩固学习动机、激发学习积极性、调节学习活动及学习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兴趣就是他们打开音乐圣殿的金钥匙,也是他们遨游音乐世界的矫健翅膀,因此,诱发、培养并稳定学生的音乐兴趣实乃音乐老师的重要任务。
  学生对事物的兴趣往往是不能持久的“短暂兴趣”,要使短暂兴趣转化为“稳定兴趣”,就要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意识。自尊心是指个体在社会比较过程中所获得的有关自我价值的积极评价与体验。当社会评价满足个人自尊需要时,就产生自尊,它促使自己更加奋发向上,追求实现更高的社会期望。自信心是对自己的能力是否适合所承担的任务而产生的自我体验,成功感是在取得成就时产生的自我体验。小学教师要创设情境,使儿童获得成功的体验,而成功的体验是儿童获得积极自我评价的基础。教师应对小学儿童做出积极评价,尊重学生,不轻易做出否定评价。
  那么,在乐器进校园的背景下,如何运用葫芦丝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以下是笔者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
  一、巧用葫芦丝民间传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葫芦丝是云南傣族、阿昌族等少数民族独有的乐器。葫芦丝的起源可追溯到先秦时代,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葫芦丝起源的动人传说,如傣族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很久以前,一次山洪暴发,一位傣家小卜冒抱起一个大葫芦,闯过惊涛骇浪,救出了自己的心上人。他忠贞不渝的爱情感动了佛祖,佛祖把竹管插入金葫芦,送给勇敢的小卜冒,小卜冒捧起金葫芦,吹出了美妙的乐声,顿时,风平浪静,鲜花盛开,孔雀开屏,祝愿这对情侣吉祥幸福,从此葫芦丝在傣族人家世代相传。在教学中,笔者讲述了关于葫芦丝的民间传说,同时运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观看云南风光、少数民族节日风情类的视频和图片,利用学生对《葫芦娃》的好感和葫芦的可爱形状,让学生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金孔雀轻轻跳》等经典乐曲,诱发学生对葫芦丝演奏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课前律动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中,笔者常用课前一分钟律动表演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快速进入音乐学习的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做法是:让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并随着音乐加入师生律动表演中。在老师的带领下,通过生动有趣的舞蹈动作、肢体律动、葫芦丝吹奏配合律动表演等,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选用律动音乐时比较灵活,有时采用音乐片段《口哨与小狗》《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有时利用上一节课所学歌曲(乐曲)旋律,既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又能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又或者采用本节课即将学习的歌曲(乐曲),既为本节课的新授内容做铺垫,又能给学生营造新鲜感,从而起到激发兴趣的作用。如《动物说话》,师生互动演奏,老师唱“小鸡说话”,学生接唱“叽叽叽”;再用葫芦丝互动吹奏,老师吹奏“6 3 3 2”,学生接着吹奏“3 5 3”。又如《乃哟乃》,师生互动演唱之后,再采用葫芦丝互动吹奏,老师吹奏“5 3 5”,学生接着吹奏“5 3 1”。让学生参与律动表演及葫芦丝的吹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三、创设情境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课的导入环节,笔者会精选音乐教材,设计情境,进行模拟表演导入,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如一年级的《动物说话》、二年级的《小红帽》、三年级《我是草原小牧民》、四年级的《打字机》、五年级的《踩雨》、六年级的《火把节》等,通过对歌曲意境的情景模拟表演,加上葫芦丝的吹奏体验,让学生从听觉到视觉、从内到外,对音乐的感受与体验得到全方位的刺激,并得以内化升华。
  四、设计听辨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竞赛的方式,通过听辨音乐片段回答问题,或是请个别学生吹奏两句旋律,让全班同学猜猜他所吹奏的旋律的曲名等。这项活动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问题抢答,学生有了成就感,既培养了学生的表现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五、利用“录像巡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特别设计了“录像巡演”环节,即每节课挑选出优秀演奏员进行表演并录像,将录像在全年级中“巡演”,让各班同学互相观摩学习,让学生成为舞台的主角、银幕中的演员,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孩子们为了让自己的表演更精彩、更完美,课前课后都积极主动地练习。
  六、制定积分制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都有得到肯定与表扬、得到集体赞许的愿望。笔者利用这种积极因素,在葫芦丝教学实践活动中制订了小组积分(加分)的激励制度,并提出了明确标准,如课堂上答对问题的学生,积极思考、表现出色、纪律好、坐姿正确的学生,会及时得到表扬,受表扬的学生可以上台在加分板上为本小组贴上笑脸,活动中自信上台表演的学生可以为小组加分并获得奖品,课后小结环节统计本节课获奖最多的小组,并进行特别表扬,再将每节课的积分记录到班级评分汇总表上,期末嘉奖。教学活动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努力去实现这些目标,使他们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体验到创造音乐的乐趣。为了集体荣誉和个人愿望,每个学生都会积极地思考、大胆地回答问题、自信地上台表演。笔者在多年的教学经验中,利用此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和自信心,颇有成效。
  著名小提琴家梅纽因说:“假如学生愿意学,那么你就用不到‘学得好有奖’的办法。教师应当使用正常的关系进行教学,也就是教师对教学的热情、孩子对学习的渴望,以及音乐本身给师生带来的巨大享受。”也就是说,对那些热爱音乐、对音乐有兴趣的学生来说,师生共同创造音乐带给他的乐趣就是最好的表扬和奖励。对那些学习音乐兴趣一般或学习音乐兴趣不浓的学生来说,使用表扬的手段是有积极作用的,因为他们由此获得了乐趣和信心,也会因此而产生进一步学好的愿望。
  综上所述,在乐器进校园的背景下开展葫芦丝教学,教师可通过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和专业水平,利用葫芦丝的民间传说、外形、音色和经典乐曲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课前律动表演、情景模拟、听辨竞赛、小组积分评比等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其自信心,达到稳定其学习兴趣的目的。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抽象性的限制和小学生低龄化的特点使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深入改革,学生无法正确地对学习内容进行感性和理性的双重理解,必须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入情景教学模式,教师走下讲台通过增加与学生互动沟通的频率,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本文主要针对这一问题,对引入情景教学方式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景引入;探究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为了让学生更好、更直观地理解小学语文课本
本报综合报道 近日,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援藏援疆教师支教工作的通知》,决定选派290名优秀教师到西藏、新疆支教。援藏、援疆教师如何选拔?需具备哪些要求?有什么优惠待遇?  援藏、援疆教师选多少人?  自2018年秋季开学起,从我省20个地市(不含深圳市)选派290名优秀教师(含教育管理人员和专任教师)赴西藏、新疆支教,其中援藏教师20名、援疆教
【摘要】批改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它对于指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数学作业注重内容的机械训练,是师生间一种“师批生改”的简单的相互的信息反馈,导致学生机械性地完成作业,教师机械性地批阅作业。而新课程改革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因此作业的形式也应该是多样化的,批改作业就更应该注重体现作业的激励和教学效果。  【
【摘要】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让学生获取大量的信息,增长见识;体味文字的魅力,陶冶情操。恰当运用连接、比较、批注、归纳、结构图等阅读策略,能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困难,能更好地地理解语言文字,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关键词】阅读的意义;阅读策略;小学生阅读能力  当今,大家都意识到,阅读对所有的人来说都是有重要意义的。尤其对于正处于知识渴求期的青少年尤为重要。良好的
读图1,回答1-2题。  1.下列流入乙大洋的河流是  A.印度河 B.湄公河  C.長江 D.鄂毕河  2.图中河流的流向特征是  A.河流呈放射状向周边流入海洋  B.河流呈自北向南流入海洋  C.河流呈自四周向中心流动  D.河流呈自西向东流入海洋与湖泊  3.下列有关图2中①②③④阴影部分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区域是世界最大的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区  B.②区域内工农业发展快  C.③区域
【摘要】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地发展,“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的,也是新时期每一位数学教师应该做到的最基础、最首要的工作。数学课程模式要求教师要精讲多练,练习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本文结合个人教学实际就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合理设计有效的数学练习谈谈自己的做法与体会。  【关键词】练习;多元;数学;策略;全体  数学新
在澳大利亚有很多很奇特的动物,例如袋鼠、鸸鹋、鸭嘴兽、考拉等,袋鼠因其有奇特的育儿袋而名扬四海,成为澳大利亚的象征。其实有袋类动物不只是袋鼠,在澳大利亚共生活着240余种有袋类动物,我们熟悉的考拉又称树袋熊,也是有袋类动物。为什么澳大利亚拥有这么多有袋类动物呢?  现代的澳大利亚、南美洲、非洲、南极洲、澳大利亚、亚洲的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等,在约六千五百万年之前还是连在一起的,它们共同组成了巨大的
【摘要】 班级管理需要硬性的制度和措施,更需要柔性的情感和人格。高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做好学生的表率,以身教来促进学生行为实践方式转变和精神道德境界提升。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德育教育;班级管理  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不用管理”,让学生能够在无形中得到教育,受到感化,在润物细无声中被教化。班主任管理过程中最为持久有效的方式是用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摘要】随着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与深入,情景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不但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对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情感等方面都有成效。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语文教学;多媒体;情境创设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更具独特的优势,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所描绘的情景,合理运用多媒体对声音、图象、文字以及
【摘要】作为一名刚踏入教育行业,尤其是小学教育行业的新老师,应积极摸索和学生打好交道的科学途径。本人从教学实践中的感悟和反思中提炼了三点心得,希望能对新老师们有所启发,并抛砖引玉,让大家一起思考、探讨。  【关键词】专业态度;因材施教;后进生;匠心;课堂  踏入小学教育工作一年,在和孩子们一起经历了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后,我也渐渐由刚开始的只有激情和热血,到现在多了几分知任重而心细的沉稳。回顾教育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