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提升,计算机技术和各种高科技的电子技术也在我国得到很大的应用和发展,为了能实现节约能源和降低损耗,结合计算机技术和各种高科技设备,把自动化运用到自动化的配电系统中,从而使得配电网本身的电能的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基础。本文主要对电力配电自动化与其管理进行分析探讨,对于当前的电力系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电管理;自动化技术
中图分类号:S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6-0025-01
前言
根据我国的国情,采用电力配电自动化结合配电管理系统,是一种最科学而又有效的配电管理方式,在大量提高我国配电工作的效率的同时,还能为社会的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提供优质的电能,并且提高国家电网经济的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鉴于这个原因,本文对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技术进行分析,对于电力系统的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推动意义。
一.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概述
电力配电系统主要是由发电、变电、输电、配电和用电这五个方面组成,其中,SCADA主站系统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电力系统还包括能够恢复和诊断配电故障和配网应用软件的子系统DAS和GIS应用子系统DMS等配电系统。SCADA因为其重要性备受关注。它的组成部分包括两方面:主机和前置服务器。假设系统中,其主机产生了毛病,前置服务器就会自动代替主机来进行工作,从而保证了电力系统的延续性和运用效率,节省了人力物力,降低了能耗。以上所说的就是电力配电系统的自动化及其配电管理系统,它比传统的配电方式更加智能化,在提高配电效率的基础上减少了资源浪费,因此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和电力企业所关注。
二.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分析
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主要有以下五种功能:配电SCADA、故障管理、负荷管理、自动绘图和配电网的高级应用。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和输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有其相似点,其中,SCADA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两者之间并不是完全相同的,配电SCADA的主要功能集中在对变电站进行调节,使其能够适应用户对电路网络的需求,其主要意图是提供基础数据给DA/DMS。而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则是指在配电SCADA中,三遥功能和馈线自动化(FA)功能共同服务于电路网络,使其能够正常工作。馈线自动化要对故障挨个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的结果判断故障的发生方位,针对故障类型采取不同的修复措施,修复过程中主要通过不接地系统或者电流系统来实现故障排出功能。电路系统对故障进行监测并修复的过程较为复杂,在实际中应该根据电路网络的不同状况和故障类型的修复方法进行判断选择诊断的方法以及过程和思路(图1)。
配电SCADA为了实现其DA方面的功能,首先要对馈线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甄别其在正常状态和故障状态下的不同点,通过网络计算机技术对其进行管理和诊断,对馈线设备进行状态检测,在发现故障是能够第一时间采取措施进行补救,使其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三.电力系统的负荷控制和负荷管理分析
(一)电力负荷控制和管理概述
对电力负荷系统进行控制可以通过调度自动化系统来实现,这个系统可以对电路的运行进行监控,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补,通过自动化调节系统实现对电路网络的监测和控制,并提高电路的自我修复能力。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电力系统逐步摆脱了传统管理方式的弊端,而传统行业中采取的对负荷控制系统进行限电,这样的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在的需求,因此要进行改革,采用电力配电自动化。通过电力配电自动化模式的采用,现在电力供应已经由传统的被动式接受转变成主动式接受,采用服务型的供電的方法和策略,为用户的供电提供满意的服务,以此来保证电网能够安全、稳定地进行。而在传统中,所采用的负荷控制系统,主要是对其能承受的电流进行合理的控制,但显然,这种方式已经和时代发展需要的波形脱钩,跟不上时代,因此要针对这一基波形式进行一定程度的革新,使得波形和基波在变动规律上趋于一致,在变动的高峰和低谷上趋于相似,以免对电路的运行造成破坏。经过系统化的调节和制约,谐波能够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对于电路的运行的影响微乎其微,可以看到,通过调节对波形和电路运行起到了应有的意义,达到了其应该产生的效果。
(二)电力负荷控制和管理系统的主站方案设计
电力系统的负荷控制设计方案中,第一步就是数据采集,数据采集可以采用GPRS或者CMDA等任何一种形式,无线和拨号是常见的通信方式,除此之外也可以使用网络或者GSM形式。系统可以在多采集服务器负载均衡和多线程的环境中工作,并建立通信调节系统进行管理。除了常用通道,也可以同时容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通道作为备用系统,每个通道自动检测系统承载量,并负责分担工作量较大的通道的负担。
系统可以对其他储存器内的数据进行检测并备份,检测的时间和频率可以自由设定,当检测系统无法完成设定的任务时也可以自动休眠,进行自我修复。用户可以自由设定数据检测的重点。
数据检测过程中可能遇到无法检测的数据,系统可以发出警报,提醒管理人员进行手动检测。如果主站出现问题也会造成数据检测不畅,在工作环境恢复时系统仍然可以正常检测。表计异常、CT/PT异常、客户侧终端异常或故障等事件,都能及时检测出来并报告给总系统,主站的信息检测系统和通信网络公司之间签订通信合同,支持TCP协议和UDP协议。主站和通信系统之间采用数据压缩算法,这是为了保证通信的可靠性,同时减少通信支出。系统支持遥测以下数据项目:
1)日负荷曲线:00:15~24:00每15分钟的总有功、无功平均功率:
2)正反向有功总、尖、峰、平、谷电量
3)正反向无功、四象限无功
4)A、B、C三相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
结语
科学技术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虽然电力系统中,因为谐波而产生的一系统的维护问题仍然存在,但通过不停地探索,积极的分析,我们有能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妥善而有效地解决谐波问题,因为这是电力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电力企业在现代化建设工作中,实现其跨越式进步的重要的标准,我们也有能力相信在现在的形势下,对于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研究也将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秋升.浅议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J].山东工业技术,2016,(10):201.
[2] 戴勇.试论改善电力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管理[J].新西部(理论版),2016,(03):45+106.
[3] 钟怿维.浅析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的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1):95.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电管理;自动化技术
中图分类号:S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6-0025-01
前言
根据我国的国情,采用电力配电自动化结合配电管理系统,是一种最科学而又有效的配电管理方式,在大量提高我国配电工作的效率的同时,还能为社会的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提供优质的电能,并且提高国家电网经济的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鉴于这个原因,本文对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技术进行分析,对于电力系统的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推动意义。
一.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概述
电力配电系统主要是由发电、变电、输电、配电和用电这五个方面组成,其中,SCADA主站系统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电力系统还包括能够恢复和诊断配电故障和配网应用软件的子系统DAS和GIS应用子系统DMS等配电系统。SCADA因为其重要性备受关注。它的组成部分包括两方面:主机和前置服务器。假设系统中,其主机产生了毛病,前置服务器就会自动代替主机来进行工作,从而保证了电力系统的延续性和运用效率,节省了人力物力,降低了能耗。以上所说的就是电力配电系统的自动化及其配电管理系统,它比传统的配电方式更加智能化,在提高配电效率的基础上减少了资源浪费,因此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和电力企业所关注。
二.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分析
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主要有以下五种功能:配电SCADA、故障管理、负荷管理、自动绘图和配电网的高级应用。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和输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有其相似点,其中,SCADA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两者之间并不是完全相同的,配电SCADA的主要功能集中在对变电站进行调节,使其能够适应用户对电路网络的需求,其主要意图是提供基础数据给DA/DMS。而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则是指在配电SCADA中,三遥功能和馈线自动化(FA)功能共同服务于电路网络,使其能够正常工作。馈线自动化要对故障挨个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的结果判断故障的发生方位,针对故障类型采取不同的修复措施,修复过程中主要通过不接地系统或者电流系统来实现故障排出功能。电路系统对故障进行监测并修复的过程较为复杂,在实际中应该根据电路网络的不同状况和故障类型的修复方法进行判断选择诊断的方法以及过程和思路(图1)。
配电SCADA为了实现其DA方面的功能,首先要对馈线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甄别其在正常状态和故障状态下的不同点,通过网络计算机技术对其进行管理和诊断,对馈线设备进行状态检测,在发现故障是能够第一时间采取措施进行补救,使其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三.电力系统的负荷控制和负荷管理分析
(一)电力负荷控制和管理概述
对电力负荷系统进行控制可以通过调度自动化系统来实现,这个系统可以对电路的运行进行监控,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补,通过自动化调节系统实现对电路网络的监测和控制,并提高电路的自我修复能力。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电力系统逐步摆脱了传统管理方式的弊端,而传统行业中采取的对负荷控制系统进行限电,这样的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在的需求,因此要进行改革,采用电力配电自动化。通过电力配电自动化模式的采用,现在电力供应已经由传统的被动式接受转变成主动式接受,采用服务型的供電的方法和策略,为用户的供电提供满意的服务,以此来保证电网能够安全、稳定地进行。而在传统中,所采用的负荷控制系统,主要是对其能承受的电流进行合理的控制,但显然,这种方式已经和时代发展需要的波形脱钩,跟不上时代,因此要针对这一基波形式进行一定程度的革新,使得波形和基波在变动规律上趋于一致,在变动的高峰和低谷上趋于相似,以免对电路的运行造成破坏。经过系统化的调节和制约,谐波能够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对于电路的运行的影响微乎其微,可以看到,通过调节对波形和电路运行起到了应有的意义,达到了其应该产生的效果。
(二)电力负荷控制和管理系统的主站方案设计
电力系统的负荷控制设计方案中,第一步就是数据采集,数据采集可以采用GPRS或者CMDA等任何一种形式,无线和拨号是常见的通信方式,除此之外也可以使用网络或者GSM形式。系统可以在多采集服务器负载均衡和多线程的环境中工作,并建立通信调节系统进行管理。除了常用通道,也可以同时容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通道作为备用系统,每个通道自动检测系统承载量,并负责分担工作量较大的通道的负担。
系统可以对其他储存器内的数据进行检测并备份,检测的时间和频率可以自由设定,当检测系统无法完成设定的任务时也可以自动休眠,进行自我修复。用户可以自由设定数据检测的重点。
数据检测过程中可能遇到无法检测的数据,系统可以发出警报,提醒管理人员进行手动检测。如果主站出现问题也会造成数据检测不畅,在工作环境恢复时系统仍然可以正常检测。表计异常、CT/PT异常、客户侧终端异常或故障等事件,都能及时检测出来并报告给总系统,主站的信息检测系统和通信网络公司之间签订通信合同,支持TCP协议和UDP协议。主站和通信系统之间采用数据压缩算法,这是为了保证通信的可靠性,同时减少通信支出。系统支持遥测以下数据项目:
1)日负荷曲线:00:15~24:00每15分钟的总有功、无功平均功率:
2)正反向有功总、尖、峰、平、谷电量
3)正反向无功、四象限无功
4)A、B、C三相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
结语
科学技术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虽然电力系统中,因为谐波而产生的一系统的维护问题仍然存在,但通过不停地探索,积极的分析,我们有能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妥善而有效地解决谐波问题,因为这是电力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电力企业在现代化建设工作中,实现其跨越式进步的重要的标准,我们也有能力相信在现在的形势下,对于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研究也将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秋升.浅议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J].山东工业技术,2016,(10):201.
[2] 戴勇.试论改善电力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管理[J].新西部(理论版),2016,(03):45+106.
[3] 钟怿维.浅析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的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