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odly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全面培养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那么如何建立并优化这块主阵地呢?结合教学实践,本人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引导提问,培养意识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数学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问的精神。怎样引导学生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创新精神而不可忽视的一环。
  借助揭示课题,引导学生提问。一节课,好的导入是教学成功的前提。因此,在新知导入时,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可借助揭题,引导学生提问,以激起他们的求知欲。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在揭题后设问:“关于圆的认识,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会脱口提出:“怎样画圆?”“能求圆的周长和面积吗?”“圆有什么特征?”“圆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等等。这样借助揭题让学生提问,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利用自学机会,鼓励学生提问。学生自学时,教师要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以免出现应付式、盲目性的自学。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时,老师说:“今天让你们自学课本,然后说说你懂得了年、月、日的哪些知识?有什么问题要问,好吗?”学生充分自学后,鼓励学生说说发现的问题。有的问:“为什么一年有12个月?”“为什么闰年比平年多一天?”“怎么计算一年的天数?”对此,教师不急于直接告知他们答案,而抓住重点知识讲解,再让他们讨论、计算、释疑。让全班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均得到了训练。
  二、留时思考,增强自信
  目前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由于一些老师偏解了新课程的理念,学生一提出问题或教师出示思考题后,就立即组织学生讨论,不是同桌讨论就是小组合作,气氛显得异常热烈。有些思维敏捷的同学很快便要举手欲答,而绝大部分反应慢的同学还未来得及深思,脑中就灌满了别人的意见,久而久之,再遇难题时,他们便会附和于人,只听别人分析讲解或干脆不加思索,养成懒惰习惯,以致思维缓顿失去学习信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留有让学生独立思考的余地,然后再相机组织他们讨论。这样,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而得到答案,或达到答案的“边缘”,都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快乐感,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
  三、调动情感,唤发激情
  有人说过:“一个人的思想只有被浓烈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思考”。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学习的本身除了认知因素之外,情感因素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因而课堂教学中教师每一丝亲切的微笑,每一个鼓励的眼神,每一句温和的话语,每一个明确的手势……都会触及学生学习的情绪,都可以促使学生放开胆子,亮开嗓子,都会诱发学生情感的积极投入。这一切又能促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融洽、民主和谐,使大家无拘无束,尽情发挥主动作用,激起学习热情。
  四、加强指导,掌握方法
  培养现代学生的数学素质,不仅要求他们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具有会学的能力。怎样指导学生的学习呢?首先,指导学生领会例题编排意图,掌握学习方法。小学数学教材中,每一新知识的教学基本上都有相应的例题,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指导学生掌握自学例题的方法。
  其次,指导学生运用渗透、迁移规律学习新知识的方法。数学教材的编排,前后知识联系比较紧密,几乎每一个新知识点的学习都是运用旧知迁移过来的。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训练学生养成利用渗透迁移规律学习新知的习惯。如:“圆柱的表面积计算” ,可要求学生根据长方形和圆的面积公式组合推导出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再如学过“通分”和“同分母分数相加减”之后,可要求学生尝试计算:1/2(±)1/5 (异分母分数加减),学生则能主动利用旧知,变异分母分数为同分母分数相加减进行计算。
  五、重视操作,引导探索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课堂上多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量一量”、“剪一剪”、“拼一拼”……不仅能满足学生好奇心的需要,更能促使学生于快乐活动中主动获取知识。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课前可让学生准备两张同样大小的平行四边形纸片,课上让学生把其中一张沿着任意一条高将平行四边形剪拼成已学过的图形(长方形)。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测量、比较,并讨论。最终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重在灵活把握。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做个有心人,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朝着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标努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要探索初中语文新的课堂教学方法,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并运用各种手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结合生活尝试语文的应用性,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语文 教学方法 改革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对于广大学生来说,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无庸置疑。但长期以来,很多学生不知道怎样学习语文,不能掌握正确
我是一名普通的乡村班主任教师,没有什么特别独到的经验和方法,尤其是来到这个学校很短的时间,可谓刚刚接手这个工作,经验之谈更是不值一提。在此,我只能是班门弄斧,浅显地谈谈我的班主任工作。  班级是学校的基层组织,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实施教育、教学计划的有力助手和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的确,班主任每天都要和学生打交道,每天都要面临班级发生的形形色色的事件。现在,我
新课标对朗读的总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即朗读要做到语音正确;语调要有轻重快慢;感情要丰富多彩,随文欢而欢,随文悲而悲。低年级的孩子,识字量少,朗读时,往往只停留在识字上,忽略了情感的体验,语言的感悟,不与作者产生共鸣,没有读到文章的内涵。因此,作为低年级的老师,就要注意巧引妙导,让学生倾情朗读,使抽象的文字符号折射出丰富的感情光芒,从而培养学生语言感受能力和综合能力。下面谈
能够快乐地学习是新理念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也是接近教学本质的一种教学方法。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因为其不参加中考,因此,这一学科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都不很受重视,在这种背景下的信息技术教育,更需要突显课堂愉悦,才能让学生学好信息技术。    一、把微笑带入课堂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一般都兼管机房,由于信息技术课独特的特点,学生在上机操作时由于好奇、好动,稍不注意就会使机器瘫痪。为了维护好机房,
寓情于教,以身作则,以情感人,才能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如,做游戏时需要对输者进行一点象征性的惩罚,但往往有的学生输了又不认罚,推推托托,影响了游戏效果。有一次,我在参加游戏时,碰巧输了,从学生的眼神里可以看出,他们心里暗暗在想这下就看老师是否愿意受罚了。当时我意识到老师以身作则的重要性,马上认真地受罚,在大家围成的圆圈内学矮人走路走了两圈。全班学生都笑了。以后碰到这类事,学生都会二话没说地受罚,
【摘要】为使中职数学课堂变得生机盎然,中职学校教师就要树立所有学生都能教好的观念,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活跃数学课堂,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摘要】中职数学 活跃课堂 激发兴趣    数学是中职教学中一门不可或缺的基础课,中职生数学基础的好坏将影响到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从业后的知识运用与职业发展。但时常听到中职学校的教师叹息:“中职生数学基础差”、“中职生难教”等等,正
[摘 要]口语交际是人们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谈、演讲、辩论等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一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想说;二是创设情景,让学生敢说;三是寻找生活话题,让学生乐说。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学生 口语交际 能力 培养    当今世界是一个知识经济社会,交往活动是人们最基本、最经常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创业中,要求创业者不但要有文才,还要有口才。展望未来,口语
[摘 要]过几个具体事例代表不同形式的结尾形式,来说明课堂的结尾也是很重要的。研究课堂的结尾能促使课堂更具有效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很大的提高。  [关键词]画龙点睛式 问题归纳式 布置作业式 拓展延伸式 提炼升华式    我们知道,好课的开头,能带动一堂精彩的课。要知道,精彩的课堂结尾会让学生觉得意犹未尽,会令人回味,发人深思,催人奋进。因此上,课堂结尾和开头一样重要,要精心设计,留有余韵,使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情境教学法在生物课堂中运用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本文以人体的神经调节和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为实例,来具体说明如何在生物课堂中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情景。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初中生物教学;应用;刨设情景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使我们的接班人适应信息社会,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学生逐步具有获取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了必要的基础。如何教好这门课,如何通过信息技术课堂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使他们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意识诸方面得到一定的培养,是信息技术教师教学的重点。下面笔者就谈谈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