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职业精神教育为导向的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方法探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e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技工院校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非常重要。要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使其有更好的职业发展,强化对他们的职业精神教育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当前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现状,结合语文学科与职业精神的相互关联,探究了以职业精神教育为导向的技工院校语文教学的方式和方法。
  【关键词】职业精神教育;语文;教学方法
  【课题项目】课题名称:“劳动版技校语文创新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编号:KT2017C01。课题级别:校级课题。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1-0118-02
  职业精神是技工院校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素质,职业精神教育能帮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自我、认识职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事业观。因此,在技工院校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进行语文知识教育外,还要重视学生的职业精神教育,就必须以职业精神教育为导向,结合发掘教材的思想内涵、紧密联系课外实践,培育学生良好的职业精神。
  一、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融入职业精神教育的现状
  在技工院校教育当中,语文是一门公共基础课。其作用在于:在获得语文实用性知识的基础上,更获得人文性素养的培养。技工院校学生的职业精神是其在职场中获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职业精神教育非常重要。但是目前根据笔者实践及调查发现,通过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职业精神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依然存在较多问题。
  一是技工院校生源底子差。近年来,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加之社会不断需要高学历人才,技工院校的招生受到严重的冲击,招生门槛一再降低,造成了技工院校生源的不断下降。加之进入技工院校就读的以90后学生群体为主,由于时代环境和自身成长因素的双重影响,他们对职业精神的认识一片空白。此外,进入技工院校就读的学生绝大多数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文化水平基础较差,学习能力达不到同层次要求,对学习不感兴趣,课堂互动的积极主动性较弱……这些现象和因素都增加了技工类院校语文教学的难度。
  二是学生认识有偏差。一直以来,大众普遍认为技工院校就是培养流水线上的工人,学生只需掌握一门专业技术即可就业。因长期受这种观念的影响,进入技工院校的学生简单的将自己的学习目标定位为掌握一门专业技术,考几个相关的从业证书。他们对专业理论课、技能实操课较为重视,对文化课没有需求感,将语文课视为可有可无的“消遣课”,思想上不重视,学习动机不强。甚至一些学生认为,语文课只是帮助读书、识字、写文章,对日后从事专业技能工作帮助不大,学得好与否无关紧要。在这些认识的误导下,许多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低,甚至无法清晰流畅地在工作中阐述自己的见解,对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模糊不清,更难对一份工作保持长久的热情。
  三是学校及教师重视不够。对于技工院校来说,学生的就业率就是学校的生命线,因而学院极为重视专业系的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语文、数学等基础学科不断被边缘化,课时大幅减少,有些院校甚至用其它的职业素质课程替代了语文课。在课程考核中,教师对职业精神教育的评价和考核多数未纳入到语文学科评价和考核中。此外,教师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和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教师自身知识更新滞后、教学方式、教学策略较为单一、枯燥乏味,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语文教学中以职业精神教育为导向的必要性分析
  职业精神是职业人的灵魂。大多技工院校学生在校学习三至五年后开始就业,在职场中,职业精神就是立业之基,强业之髓。基于技工院校语文教学的特点,职业精神教育应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并且以其为导向,贯穿于语文教学全过程。
  一是技工院校语文教学的基础性决定。在整个技工类院校课程体系中,语文课程是技工院校的基础课程,地位非常重要。首先,学生的语文能力是技工院校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离不开的,在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都是通过语言文字来理解课程知识,每一项专业技能的习得也都离不开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其次,学生就业后,企业对其语言与书面表达能力、人文素养与内在修养、爱岗敬业精神等方面都有基本的要求,语文素养高、职业精神强的员工有利于团队的建设和成长,在工作中容易有创造性的发明,也更容易找到职业成就感,在工作中有所建树。
  二是技工院校语文教学的应用性决定。技工院校的语文教学不能和普通中学的语文教学等同起来,它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和使命。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0年颁发的《技工院校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中等职业院校语文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职业语言运用能力的首要任务。通过对精选文本的阅读品析、课堂的表达交流,提高学生在职场中的口语交际和应变能力;通过掌握职业岗位要求及日常生活常用的几种文书的写法,尝试运用语文工具来协助工作,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现在语文教学中道德情感熏陶和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统一和谐。
  三是职业教育的市场导向性决定。职业教育是同我国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教育培养制度,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中国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的宏大计划,人才市场迫切需要职业技能突出、职业精神优异的技工人才。技工院校作为“制造大军”的输出者,必须适应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能力本位”迈向“人格本位”的趋势,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也必须重视人文素养的教育,职业素质是人文素养的重要部分,通过强化职业素质教育来培育和强化学生的人文精神,在人际关系、职场关系、社会关系中提升学生的认识能力、处理能力,帮助学生不断塑造并形成积极向上的职业态度、价值观念、人生信念,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最终实现职业教育目标以及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以职业精神教育为导向的语文教學方式方法
  1.深挖教材内涵,找出职业精神教育的出发点。语文学科的特点人文系和思想性兼具,当前技工院校选用的教材中选用的文章蕴涵着非常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古语云:“文以载道”,语文课本中的许多“文”就载着“职业精神”的“道”。因此,技工院校的语文教师在教学时,碰到此“道”,就要积极地进行挖掘、引申、提炼,让学生充分领悟这些课本中“职业精神”之“道”。例如:《敬业与乐业》《爱上你的工作》《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等课文可以挖掘出职业的内涵,从而引导学生去认识职业,理解职业,懂得爱岗敬业不仅是谋生的手段,也是承担社会责任、实现自我价值的主要途径。《绝品》《我与地坛》《列车上的偶然相遇》等课文可以引导学生感悟坦诚、守信的崇高人格魅力,养成挑战自我、自强不息的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孔子的诚信观》《一碗清汤荞麦面》《好雪片片》等课文可以引导学生形成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念和乐观、向上的职业态度。   2.细化课堂教学,找到职业精神教育的着力点。课堂是语文学科教学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是老师和学生之间沟通交流最为频繁的环节,因此依托语文课堂教学来进行职业精神教育应当成为主要环节。例如,在学习《天堂与地狱比邻》时,教师可将学生分组,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解析问题“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洛克菲勒”“作者告诉了我们工作具有哪些意义”,让学生在自主阅读文本中感悟敬业、乐业成就成功人生的意义。接着,可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你在生活中发现了哪些具有同样精神特质的人”,当学生说出马云、马化腾、李彦宏、李嘉诚、刘强东等成功企业家或者身边企业家的励志故事时,学生就会再一次经受“敬业爱业、拼搏进取”精神的洗礼,自身的工作热情和动机也受到了强化。最后,让学生以“工作能带给我……”为主题开展两至三分钟的演讲,让学生将“敬业、乐业、勤业”的主题内化并升华。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教会学生将生活中的点滴融入自己的情感,在长期潜移默化的熏染与陶冶中,促进学生在职业情感、职业态度、价值观、精神意志等方面和谐发展。
  此外,教师自身的示范效应也将直接影响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效果。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親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可见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之重要。教师如果做到每一次都精心设计教学文本、每一次都声情并茂的朗读、对作业每一次都一丝不苟的批改、每一次都整洁规范的书写,就是在向学生展现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精神的职业精神。
  3.紧密联系专业,找到职业精神教育的切合点。要突出技校语文教学的职业教育的特色,就应该在教学内容中适当增加符合专业特点的教学内容,通过充实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再优秀的教材都只能是教学的一个纲领和模板,一种思路和导向,更何况技校语文教学要考虑到学生所在专业的特点及未来工作岗位、工种的不同需要,使技校语文教学针对性强、实用性强、灵活性强,关键和重点还是要把握好与职业紧密相关的专业技能与语文能力的“交叉点”,补充适量的、实用的、与专业紧密相关的教学资料。尝试把语文教学与不同专业的教学与技能训练结合起来,既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又能促使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从而达到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目的。
  比如,对于机械数控类专业的语文教学,我们要重点培养学生理解阅读文本、分析研究问题、有条理地说明事理的习惯。通过完成图表、排列顺序、写程序或产品说明文等,培养学生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并养成耐心细致、探索求真的职业精神。在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语文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在进行美文和古诗词的品读中感悟汉语言的文字和中华传统文化之美,在撰写广告词时,做到既结合专业要求,又遵循语言运用的规则,还兼具文化意蕴。在展示作品时,通过学生清晰流畅的语言,将作品与设计思路生动地进行展示。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同专业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因为对于该专业学生来说,拼音输入、五笔输入与语文最基本的拼音和汉字的笔画和笔顺紧密相关,都需要有扎实的拼音基础和汉字笔画、笔顺书写能力基础,否则会影响汉字及词组输入的速度。在一些办公软件等常用软件学习过程中,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也需要依靠扎实地语文基础去进行熟悉和运用。
  4.深入实践引导,找到职业精神教育的落脚点。技工院校培养的人才最终是要走进企业,企业服务,所以广泛到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对毕业生的职业素养要求非常必要。通过调研,可以确定不同专业语文课的教学内容,增加针对性、时效性、人文性和可操作性,在语文课堂中更紧密地融入职业素质教育内容。这样不仅避免了内容的枯燥、无味,而且有利于学生道德情操的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和健康向上道德品质的发展,帮助学生获得人性完善的精神力量,养成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融洽和谐的团队意识,更好地服务企业和社会。如,利用现在的技工学生大都有一种自我推销和表现的欲望,主动参与的意识较强的心理特征,多开展一系列的围绕课内教学内容、社会时事热点等话题的课外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如,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用教材《语文》(第五版上册)中节选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员工守则》,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的渗透规则教育,让学生知道在校有校规,到社会上要遵守社会规则,到不同的岗位也应该遵循岗位规章制度。在课堂上要养成他们良好的发言习惯、提问习惯,并有意识的指导他们将这些习惯带入到将来的工作岗位上,培养他们基本的职业精神。
  总之,技工院校的语文教学应承担起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重任,教师应结合学生专业开展语文教学,从教学前期、过程和后期的各个环节中探究方式方法,以培育学生的职业精神为导向,帮助学生打下良好职业精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楠.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情感育人方式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
  [2]林荔琳.将技工类院校语文教学与专业技能教学相结合之初探[J].就业与保障,2014(6).
  [3]路国荣.浅谈如何在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J].职业,2012(18).
  [4]丁文婷.浅析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融入职业精神教育的方法[J].才智,2013(26).
  [5]眭桦,朱炼.试论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职业素养的渗透——以数控加工专业为例[J].职业,2016(17).
  [6]彭丽萍.注重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与职业素质的融合[J].中国培训,2015(11).
其他文献
【摘要】模块式教学模式在当前各大学校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在培养医务工作人员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就模块式教学的相关概述、模块式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以及在应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探究,以期为研究者们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职卫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模块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
【摘要】进入高职高专院校学习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大多会成为职业型人才,因此,作为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的英语水平也是高职高专教师最关心的问题。为了增强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引入EOP模式是十分有必要的。下面我们主要就现阶段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现状以及EOP模式的應用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如有不足之处,还请多多指正。  【关键词】EOP模式;英语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
【摘要】语文是实践性较强的一个学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专业的语文知识,还要教会他们如何将语文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教师要以新课改的理念为依据,对乏味、单一的作业形式进行创新。实践性作业在形式上可以是开放、探究式的。实践性作业在内容上要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实践性作业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教师在设计实践性作业时要考虑学生实际情况。本文对新理念下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的实施策略进
【摘要】烹饪是一门膳食艺术,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烹饪教学,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对烹饪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得到进一步升华。多媒体形式的教学手段可将烹饪原料的名称、外形、产地、种类和运用规律等特点,以图片、数据表格等形式呈现,引导学生积极投入《烹饪原料知识》课程的学习中,激发学生知识的探究能力,促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和谐同步。基于此,文章紧紧围绕《烹饪原料知识》课程教学,对
【摘要】数学模型是建立初中生数学思维的一种有效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模型教学思想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当前我国教育倡导数学发展改革的情况下,如何更好的结合模型思想,加快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课堂有效性是当前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工作。文章从结合数学模型——建立整体联系的思维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旨在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数学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