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智慧教育” 助推教育变革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bo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过“智慧河”上的“启智桥”来到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智慧石”,象征着河小人智慧教育的开启。无论学生的脚步多匆忙,他们总是喜欢在一楼大厅里驻足,因为他们期待在这里看到自己的身影。 “习惯养成之星”、“你最精彩”等每周系列微课程在这里循环播放。一楼到四楼的智慧动画、智慧屏成了孩子们课余生活的港湾。
  曾经没有操场和大门的“薄弱学校”,如今,新校园建设已见成效,录播室、微机室、微课室、机器人室、科技活动室等专用教室一应俱全。这一切改变,始于2013年7月林荣学调任河北小学校长之后。筹建新的校舍时,林校长提出了“智慧教育”的应然内涵,他解析“智慧教育”是“转识成智”的教育、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教育、是创新、多元的教育。由此,学校确立了“智慧教育”办学特色和“知而获智 智达高远”的培养目标,并规划出智慧校园建设的八大系统,即智能管理系统、智能教学系统、数字图书馆系统、资源库系统、数字化实验系统、智能安保系统、移动学习系统、家校通系统。
  学习先进的,借鉴成功的,便是林校长带领河小人探索的智慧之路。2014年威海市环翠区优课学习资源平台的入驻,林校长抓住契机。经过多次教研和深入论证,河北小学正走出一条提升孩子思维品质的优课教学之路。学校面向高年级的语文、数学、英语、品德、地方等学科全面开放微机室,利用优课资源,提高教师备课效率,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拓展及自主学习能力,取得良好效果。同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学校面向低年级学生开放微机室,使低年级的“数字土著”们利用网络、优课学习,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在林校长的办公桌上,一厚叠关于“智慧教育构建”的资料,正整齐地叠放着。有人说,校长可以归为三类:一是事务型,二是谋略型,三是思想型。林校长说:“我希望我属于第三者。”在林校长的观念中,学生一定要快乐智慧学习。而“云课堂”正是他思想的最好践行。在课堂里,学生们超越知识,启迪智慧,自主学习,快乐交流,自信展示,智慧思维,全能提升,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品质为根本。
  目前,学校已经成功申请无线网络全覆盖,为即将启动的“电子书包”实验项目奠定基础。 “如何让教师扭成一股绳,认同我们的智慧教育?”林校长从自身出发,以身作则。今年在青岛举行的全国教育信息化应用展览会上,林校长带着自己的思考和疑问,了解3D打印技术,与深圳市珠光小学商讨其物联网的研究成果,与公司共同改进电子班牌、微课制作的手写输入等等。在应用驱动的观念下,这些也将成为河小“智慧教育”的一部分。的确,只有一线的教师才能真正了解自己需要什么。
  从“优课教学”到“电子书包”再到“云课堂”的实现,无不沁润着林校长的思考与实践。“智慧教育”,河小人在行动。
其他文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也需要教师精心营造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美好的情境中学习,在玩中学、学中练,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创造的舞台。  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魏雄鹰  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设立才10多年,却一直处于风雨飘摇中。2000年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规定,信息技术课程在小学、初中、高中均为68课时。学校课表还未来得及改,接着2001年信息技术课程就被并入综合实践活动中。根据教育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时的规定,义务教育段信息技术课程的课时数至少有200课时,而浙江的实施方案中,整个义务段信息技术课
【摘 要】成都七中初中学校自2012年9月开展云教育试点班,探索一对一学习环境的教育教学应用。这是一项全新的探索,没有成型的模式及应用方式可供参考。为此,学校开展了深刻、务实、创新的实践研究,在探索中提炼、在实践中提升、在历练中成长,初步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的云技术支持下的创生型课堂模式。本文基于学校应用研究实践,从活动的视角对学校创生型课堂模式进行总结,对典型的学习活动类型加以归纳,为深化学校一对
翻转课堂是教育领域目前关注的热点。开展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教学首先由教师创建教学视频,学生在家或课外观看视频讲解,然后再回到课堂中进行师生、生生间面对面的分享,交流学习成果与心得,是以实现教学目标为目的的一种教学形态。  翻转课堂的优势与问题  翻转课堂把“教”放在课外,采用微课等形式,学生在课外先学,这样适应了学生的差异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反复观看学习视频;
一、教材分析    《广玉兰》是一篇散文,文笔优美,用词准确、生动,比喻贴切,描写了广玉兰的色美、形秀、香幽以及叶片的独特情趣,表达了作者对广玉兰的喜爱之情。课文分为三段:第一自然段为第一段,写晚上作者散步时被广玉兰的幽香所吸引;第二至五自然段为第二段,写广玉兰花瓣的色泽、质感,花开时的各种形态以及叶片的独特;第六自然段为第三段,总结全文,点明作者喜爱广玉兰的原因。课文的第二段为教学的重点,也是第
Scratch仿佛就在其诞生的同时,便受到了全球计算机教育工作者的追捧。近几年,国内很多信息技术教师也纷纷尝试将Scratch引入到课堂,掀起了一股Scratch教学的热潮。  “想象、编程、分享” 是Scratch的三大主旨。“分享”是Scratch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比较国内对Scratch教学的研究可以发现,教师们大多只关注了前面两个环节,而对于最后一个环节,则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近年来,在新课标的引领下,广大信息技术教师重新理解讲授课、讲练结合、任务驱动……并使用各种教学方法进行了成功的尝试,推动教学方法日渐走向成熟。随着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深入,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较好地传递了新课程的理念,而且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与组织上,也极具建设意义。但是,有一个问题也应引起信息技术教师的高度“警惕”,那就是在理念、方法等华丽外衣的下面,隐藏着对教学细节处理的忽视,甚至是随意违反教育规律。
初次接触VR,是在2015年底的学校家长课堂上,和孩子们一起上了一节科普课《什么是VR》。VR就是虚拟现实,是应用计算机生成一种虚拟环境,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三维动态影像和行为仿真系统。  这节科普课是从学生头戴VR眼镜模拟走独木桥开始的。体验的学生小心翼翼地在平地上摇摆前行,感觉非常神奇,一下子被这奇特的感觉吸引了。我校的科学老师也获得了灵感——要是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也有这样身临其境的学习
与创客教育结缘  我从小就喜欢动手做东西。上学的时候还曾因为做了一个伸缩扫把而得到了县里“小发明”的一等奖。所以,我虽然不是资深创客,也算得上是一个业余爱好者。小时候到现在的经历让我一直都深信:每个人从出生起,都是拥有创造能力的。  创客,指的正是那些从自己意愿出发去动手做东西的人。从广义上讲,捏黏土或者缝制手工艺品,都是创客的行为。但我们现在更希望看到的是,创客做出来的东西是带功能性的。怎么解决
本刊2013年2期曾对长三角地区“电子书包”项目的实践进行追踪,随着上海市“电子书包”项目的持续推进,教与学的方式在悄然发生变化。本刊重点关注“电子书包”进课堂后教学活动发生了哪些改变,又遇到了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本期我们走进上海闵行中学,看看那里的“电子书包”应用情况。  >>背景链接  2月19日,开学第一天,上海市闵行区杨德妹副区长、区教育局王浩局长、恽敏霞院长一行专程前往闵行中学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