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心意六合拳法要论

来源 :精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zhou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判别一门拳术是内家拳还是外家拳,我认为不在攻守与刚柔,而在于该拳术的创立理论指导的内涵、宗旨和目的。内家拳以培本为秘旨,外家拳以修技为要务。人之本,精、气、神也;人之技筋,骨皮也。故内家拳以藏精、蓄气、炼丹田、培本为秘旨,外家拳以伸筋、硬骨、揉皮为外务之修造。心意六合拳即属于内家拳。
  练拳前,若不能对它的全貌有一个简单了解,学练起来往往很难把握要领,不得门径而入,正如心意六合拳拳谱中所说的“学拳容易得艺难,灵动上身天地翻”。本人根据多年的习练体会,从拳法特点上阐述心意六合拳的四大特点。
  
  一、朴实快疾
  
  心意六合拳动作快疾,大多是直来直去,一屈一伸,没有花拳绣腿之处。练起来,明快有力,刚柔相济,富有自然之美。拳法练得再熟练,也要求从朴实快疾的动作中见功力,不可故意添枝加叶,否则就失去了心意六合拳固有的风格。心意六合拳的这些特点,与它的技击法应是一致的,一胆、二力、三急、四快,千变万化,万变不离其宗。心意六合拳在攻防中强调勇、猛、短、毒、疾、狠、快、利,先发制人,“起手不留情,留情不起手;起如风,落似箭,追风赶月不放松”,因而拳法简洁、快疾、有力。
  
  二、严密紧凑
  
  心意六合拳着重于力量和速度,锻炼鸡腿、龙身、熊膀、鹰捉、虎抱头、雷声,以为六艺,要求学练者应达到六合境地,若非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不可合规矩。技击中如燕子取水一样快疾,有熊膀挥臂断树之力。因此,心意六合拳拳法要求“两肘不离肋,两手不离腮”,手肘出击之势如拳谱中“手打起意在胸膛,其势好似虎扑羊”,“沾实用力须展放,两肘只在肋下藏”。出手收手紧靠身体,好像拧绳一样完整紧凑,毫不松懈,“起手如钢锉,手落如钢钩”、“短促严实、拧裹而发,并与身法、步法、手法紧密配合,形成由外合一,眼要毒,手要奸,脚踩中门裆里钻”。出脚迈步时裹胯合裆,屈膝扣足,五趾抓地,含胸拔背,顺、勇、狠、快、疾、谨,这些都体现了其拳法力量和速度的重要性。
  
  三、气沉健稳
  
  心意六合拳拳法要求迈步如行犁,落脚如生根,起、翻、落、钻、踩,桩步沉实,步法健稳,含胸拔背。心、肝、脾、肺、肾,五处顺一气。气沉丹田,气力合一,这说明心意六合拳是内外兼修的上乘拳法。因此练习心意六合拳时要做到上身舒展自然,下肢沉实健稳,起落、进退、反侧、收纵合度。其起为横,落为顺,进者低,退者高,进退自如,反侧如鹞子人林,收如伏猫,纵如放虎,动作即不虚浮,又不僵硬,使人感到外顺内实,三节贯通。
  
  四、协调整齐
  
  心意六合拳要求全身贯穿,刚柔相济,头、肩、肘、手、胯、膝、足动作整齐。心意六合拳拳谱中说:“打法定要先上身,手脚齐到方为真。”“手到脚不到,打人不得妙;手到脚也到,打人如拔草。”“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除要求外三合,出手投足又要求三尖要照(鼻尖、肩尖、足尖),三心要实(背心实、手心实、脚心实),三心要圆(背心圆、臂膊圆、虎口圆),三步要环(动作一环连接一环,连绵不断),三节相随,四梢要齐,内要提、外要随、气要催、势要稳,“一枝动,百枝随”。要做到以意行气,以气使力,做到内外合一,全身一动无有不合,周身之气内外合一,成其六合,这些都是心意六合拳协调整齐的特点。
  以上为笔者的体会,敬请方家指正。
其他文献
提供/水火居士  余十八岁入黑龙江省军区后勤部服役。式国老夫子以精擅岐黄名噪北疆。彼此身份悬绝若云泥,余仰之弥高而已。越一年,戴家心意拳授业恩师黄猛辞世,引荐乏人,生平以未得式国老夫子授业为憾!后蒙其女公子高家艾女士相赠高老所著《岳武穆九要论》,余始得窥夫子武学三味,惊其深藏若虚,余于夫子更加倾心服膺,且与年俱甚。  吾友佟君英鹤,父子两代均为藏书大家,与高夫子家世有往来之谊,夫子旧作,鹤兄珍存无
期刊
一、双龙出海综述    双龙出海是本门泳春拳散手动作之一,由摊手、大膀手组成。传统的双龙出海训练只有“双推手”和“双龙出海左右留送”对拆,熟练后再进行“双龙出海之自由跟手对拆法”。“双龙出海里手双操手”则是赵赴继老师加入的,是一种远距离人近战术,目的是适应现代自由搏击。双龙出海双推手如太极拳推手,主练身法、反应与力量,增强控制与击放能力。  双龙出海自由跟手对拆法,主练实战技法,其他泳春门中也有类
期刊
编者按:周口素有“拳窠”之称,宗师辈出,数不胜数。买西山家学渊源,学艺于其祖父买金魁老前辈,复得于化龙等多位老先生指点,精周口河南、河西两岸拳法精髓,为周口心意拳代表人物之一,本文所介绍之掩手单把,即为买金魁前辈教内秘传。    顾名思义,掩手就是在防守或进攻中,一只手掩护、一只手进攻。掩手单把若是进攻:一只手首先吸引彼方注意,使彼方按照我的吸引来攻防,而我另一只手,则出其不备,迅速进攻彼方。若是
期刊
赵道新说:武术的技击性是个骗局  武林向来假象满天飞,赵道新生性容忍不了假象。他是这么一种人:把一生给了武术,武术是他的情人,是他活着的理由。像武术在泥坑里越滚越脏这样的事,他看不出来便罢,发现了就不会坐视不理,他肯定要站出来大喊大叫,把武术身上的脏泥洗下去。  还武术一个清白,就要说实话,把一些蒙蔽人心日久的假象揭穿给大家看。譬如他如下的几段文字——  “中国现存的传统功法基本上是低效的。表现为
期刊
内容提要:……最出名的是解放前,一个出名的快枪手和他赌一石谷子,看他能不能在一丈之外空手夺下手枪,双方签订了生死文书。在对决时,公证人一声“开始”,对手还没有能扬起枪口,就已经被他一个镖步扑到身边,劈倒在地。    我从小就非常向往武术,在近四十年的学武生涯中,正式和非正式的师傅有十多个,但印象最深的,仍然是第一位老师程国香。  我和程老师也许是真的有缘分,在不同的地区,相隔几十公里,素不相识,却
期刊
提供/红袖添香  看到电视上转播的中国少林功夫表演,小禁为自己的孤陋寡闻深感遗憾:错过了这么好的机会,这已是去年的事了。最近从报纸上得知将在苏黎圆举行中国少林功大表演的消息后,就毫不犹豫地打电活定票,而且是一等票,一向崇尚中国功大的先生说:“要看就要在最好的位置。”  演山的那天终于到了。提前一个小时便来到议会人厦,原以为我们太早,到了方知我们并不是最早的-在检票口,两位衣冠楚楚的中年男士引领我们
期刊
奉功相传源出易筋经,为十二式,后历经演变删增,定为十八式。于清嘉庆、道光年间,传人河北深县,后在民间世代相传。今分软硬两功,前段软功防疚治病,益寿延年;后段硬功专致力于发挥人体潜力,护身自卫,用于技击现把陔功的前段软功法介绍如下。    基本要求:    1.身体端正,松静自然:  调身:肌肉放松,意念吏要放松动作要柔和而不疏散,着力而不僵协调,平稳,绵绵缠连。  动作:端、推、开、合、辑、插、挑
期刊
赵堡李氏(李作智)太极拳的“两仪九功”,是太极内炼的核心功法,而其中的无极两仪功为之入门功。有了混沌初起的入门功,才能继续其它内炼功法。它不仅是太极拳内炼的基础,也是内丹修炼的筑基法。下面我们来介绍无极两仪功。  预备姿势:两脚开立,稍比肩宽,脚尖微内扣,屈膝,开裆。不要挺裆,挺裆下气受阻。下腰溜臀,肛门提起,腹微收,腰脊舒正,含胸拔背。头正颈直,下颏微收,舌抵上腭。嘴微闭,牙齿轻叩,用鼻子呼吸,
期刊
家师常春先生经常向我推荐一位隐者,因为这位高人只用了几片蒲公英的叶子就治愈了常春先生亲兄弟的肝癌。2004年春天,我去拜访这位隐者,请教治疗癌症的方法,他淡淡地说:“我只是为他调了调阴阳,人患病的原因主要就是阴阳失调。”  何为阴阳?“擒住是阳,打一掌是阴,托开又是阳,三手实含有阴阳变化之机。”胡兰成先生解道。  胡兰成先生在《禅是一枝花》中句《碧岩录》中临济宗的一段公案:“定上座,问临济禅师:‘
期刊
传统武术是一种文化。有人把文化的外延扩展到无限大,什么都是文化,提出了所谓“大文化”的理念,这是对文化本体的一种反动。其实传统武术只有文化与非文化两种。首先我们要让武术的非文化现象在人们的视线里消失。什么是武术的非文化现象?现在有一种人把自己练的那点玩艺当成了原子弹,瞪着眼睛胡吹:挨上死!撞上飞!明知道法律不允许民间比武,偏钻司法的空子,登广告:欢迎武林人士前来比武,死伤勿论。这种看似英雄豪迈的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