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与东营市经济互动机理分析

来源 :现代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产生影响,高职教育促进经济发展,高职教育与经济发展具有互动关系。研究高职教育与东营市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意义重大。
  关键词:高职教育;东营经济;互动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1
  一、东营市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的影响
  1.决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其产业技术水平,进而影响到具有较高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人才需求量。东营市是胜利油田所在地,是国务院批复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中的高效生態经济区的核心区域,随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升级,高新技术在各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迫切需要高技能人才,而这些高技能人力资源主要是通过高等职业教育来培养。这决定了东营市高职教育不能脱离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客观需求,不能关门办学,盲目发展,否则,势必会造成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与东营市经济需求脱节,不能很好地服务于东营市经济发展与建设的需要。因此,东营市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要定位于培养服务东营市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影响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
  东营市是石油生产基地,是全国地炼能力最大的市;石油装备制造业产值占全国同行业的三分之一,是全国最大的石油装备制造业基地;化工、橡胶轮胎、纺织、石油装备、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六大产业特色显著。东营市的产业布局决定了东营的高职教育也适应这些产业发展的需求进行相关专业的设置。以东营职业学院为例,根据市场的需求设置专业,现开设了石油化工生产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等专业,致力于培养石油装备、化工、电子信息等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3.促进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东营市高职教育发展需要区域经济实力的支持,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又扮演着重要角色。东营市政府和行业企业为了能够从高职院校得到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已经越来越多的参与到高职院校办学之中,与高职院校共同进行专业开发,在人才标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共同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为东营市高职教育的“领头羊”,东营职业学院在探索和实践中,形成了以职业技能为导向,以教学模式改革为切入点,大力推行“项目化”和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通过真刀真枪的操作训练,实现学生学习与未来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二、高职教育对东营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为东营市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东营市抓住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的新机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催生了新兴产业,这就需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解决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职业岗位矛盾,为不同产业提供更多的符合需求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东营职业学院曾发放《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问卷》2130份,回收1280份。在1280例被调研毕业生中,现从事行政工作的毕业生有79人,比例为6.2%,生产管理工作的有220人,比例为17.2%,技术工作的有981人,比例为76.6%。可见,东营市的高职教育为东营市经济发展提供了生产、建设和管理一线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提高区域人力资源的水平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十多年来,东营市的高职教育已经为当地输送了十几万服务于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不仅如此,东营市的高职教育还能通过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的方式为东营市经济发展培养合格的人才。例如,通过为企业在职员工提供培训和进修,为企业下岗人员再就业提供培训服务等形式,为东营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贡献。
  2.为东营市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东营市的高职院校拥有较为先进的实验设备和科学技术人才,易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东营市高职院校通过独立或与企业联合等形式成立了农业科学研究所、制造业信息化研究所等17个科研机构,承担了包括国家863计划、星火计划在内的80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获国家专利14项,获得市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214项。东营职业学院的教师积极参与行业企业技术攻关,解决了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开发利用和生态建设中的许多技术问题,在滨海盐碱地生态改良、耐盐碱种植资源收集、比较研究、新品种培育等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建有“可视化远程专家咨询系统”,每年为基层提供技术咨询和培训10000多人次。通过承担企业委托的横向科研项目,与企业联合开展科技攻关或者合作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有力推动了东营市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高职教育与东营市经济发展的互动机理分析
  通过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东营市的高职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具有良性互动的关系,一方面,东营市经济发展决定了对具有较高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人才需求量,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资金实力和内外部办学条件。东营市属于经济发展水平教高的地区,产业分工较精细,对产业后备军的技术能力专业化水平的要求也较强烈,这就在相当大程度上决定了高职教育的专业方向、专业课程和专业教师匹配等结构性因素。同时,东营市经济发展水平位居山东省的前列,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平均收入水平较高,对生源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对高职院校扩大招生总量,实现规模经济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具有直接服务于东营市经济发展的特点。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与生产力、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更为直接和密切,具有很强的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的主动性能动性。以东营职业学院为例,近五年来,每年毕业生都在4000人以上,其中60%以上留在了东营发展,直接服务于生产、建设及服务一线,促进了东营市的经济发展。因此,东营的高职教育要根据东营经济对高职教育的要求,为东营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的优化升级,为东营经济与社会发展培养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苗耀华,廉俊颖.区域经济与高职教育的互动关系研究[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
  [2]赵咏梅.高职教育与东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依存关系[J].北方经贸,2011(08).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1年度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研重点课题(课题编号:2011ZCJG018)阶段性成果。
其他文献
摘要:在“就业难”的医疗卫生领域,高职医学生由于学历低,基础差,择业标准不符合现代社会需求,实习就业情况越来越差。本文通过分析高职医学生的实习就业目标确定和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特点,找到两者的结合点,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对高职医学生的实习就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高职医学生;实习就业;社会需求;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
一、何谓激励从管理的角度看,激励同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一样,是管理的一个基本职能。广义的激励是指激发鼓励,调动人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诱因和强化的观点看,激励是将外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展开,作为新课程改革指导思想的建构主义理论已席卷了整个中国教育界.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理论
若许柔情愿可偿?依稀旧事逐斜阳。呼兰郁积关山远,浅水飘萧夜雨殇。黄土一杯埋颖慧,红楼半部揭膏肓。牡丹已老魂犹在,化作春泥满故乡。
一、倾囊建起“养老敬老一座园”rn我和妻子均来自农村,都在十岁丧父,1990年5月,我曾在济南大明湖畔立誓建一座敬老院,让老人有个幸福的晚年.为了心中的梦想,1992年我从牟平
期刊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马云昊同学能利用所学知识为家里人解决问题,你能做到吗?rn我是一个农村孩子,我们这里还比较贫穷,这几年大人们都外出打工去了.爸爸因为要照顾常年有病、
在中学阶段,作文不仅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也是学生精神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还担负着为高中打基础的任务.从心理学角度看,中学生善于模仿,乐于表达,记忆力好,想象力
数字,1、2、3等,这实在是生活和学习中再平凡不过的风景了.我们在图书、报纸、电视等媒体中常常遇见这些数字,在日常交流中也常常用到这些数字.但这些再平凡不过的数字的背后
电力设施的安全正常运行是保证电力企业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加快企业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电力企业的电力设施存在着很多安全问题,这些问题不但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人类生活、工作的步伐节奏随之加快,因而对于管理者来说,社会对他们的管理水平也随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管理者对各个细节分化项目的投入